首页 理论教育 李鹤年先生简介

李鹤年先生简介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鹤年先生字鸣皋,1912年农历三月三日生于天津海口西大沽,祖籍浙江绍兴,5岁始定居天津。1983年彻底平反,任天津市文史研究馆干部,1990年离休,被聘为名誉馆员。鹤年先生一生尊师好学。1986年和1989年7月分别应邀为天津市抗震纪念碑、神户园纪念碑书写了碑文,碑石分别坐落于天津市南京路和天津市水上公园内。先生一生热爱祖国,为人刚正、淳朴、谦和、善良,遭不公正待遇时亦毫无怨言严守纪律。

李鹤年先生简介

李鹤年先生字鸣皋,1912年农历三月三日生于天津海口西大沽,祖籍浙江绍兴,5岁始定居天津。曾用室名有“浪花平安馆”、“雨痴”、“坛海楼”、“归燕草堂”、“承素堂”等。别署“蹇斋”。

193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七七事变后在天津工商学院借读一年),曾在弘达、志达、育才商校及达文等多所中学任教。1943年经人介绍与党的地下工作人员建立工作关系,继而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生平事迹和形象1999年被国家级平津战役纪念馆向社会各界展示。

天津解放后受到不公正待遇达30余年,曾自谋职业,在建国等夜校任教,1956、1957年间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任高中语文教师。1958年下放至南郊区,1959年调供销社干部业余学校(小站),1963年调南郊区业余中学(咸水沽)均任语文教员,并曾在和平区业余艺术学校教授书法。1966年“文革”始强制到南郊区葛沽煤场劳动改造。1983年彻底平反,任天津市文史研究馆干部,1990年离休,被聘为名誉馆员。自1978年被推举为和平区文化馆业余书画研究会理事始,曾任天津市政协第七、八届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兼教育委员会委员、天津分会副主席;南开大学兼任教授;天津市高等学校书法研究会顾问;天津市茂林书法学院副院长;兰亭书会名誉会员;日本中国书法学院名誉教授;中国褚遂良文学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于右任书法艺术国际研究会中国总会名誉会长、天津分会会长;中国翰园碑林顾问等社会职务。

鹤年先生一生尊师好学。5岁从先叔祖海楼公受笔法,后师从郑家俊、陈哲甫、汪徳寿、甘眠羊、孟广慧、王雪民、王襄、方药雨诸位先生,特别随侍吴玉如先生近50年,洞晓书法精髓之所在。坚实丰厚的学养基础,超乎寻常的毕生追求与个人经历,终于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和特色的书法艺术风格。能各体书(含北碑)且兼长文字学及碑版考订,篆、隶被公认为“显现出了自家形象”。作品应邀在全国各地展出,并被首届青年书法大赛、纪念王羲之诞辰1690周年国际金鹅奖书画大赛、首届翰园杯书画大展赛、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国际书画博览会、屈原杯国际名人书画大展赛等众多重大书画展赛特邀为评委、权威顾问、嘉宾等,书写了题词及开幕式贺词。

中南海、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等诸多国家及省、市、地区级博物馆、美术馆及历史名人纪念馆均藏有书作;《长寿》、《文谈》、《日本问题》、《中国书法》、《天津日报》、《今晚报》、《绍兴日报》、《呼和浩特晚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书画报》、《泰安日报》等全国众多杂志、报刊邀请书写并刊出了各种书体与内容的作品及刊头题字;应邀为天津市首座立交桥——八里台立交桥及解放南路立交桥题名;应邀题写天津市中环线上当时亚洲最高大的牌楼正中“龙潭浮翠”匾;应邀为天津大悲禅院原观音菩萨正殿外及天津天后宫正殿门前各书写了抱柱一副;应邀为安徽阜阳西湖景区“湖心亭”、天津市赠送日本神户市的景观“百龙戏水”、“连翼亭”(含柱联)、陕西凤翔东湖名胜“君子亭”、浙江温岭丹崖洞天景区“观夕洞”等众多名胜古迹、路桥建筑题写了扁联;1986年为南开大学新落成的张伯苓铜像题字;还应邀为蓟县黄崖关碑林、河南开封翰园碑林、山东岱下碑林、安徽圣泉碑林、四川江油太白碑林、福建永定中国土楼文化碑林、浙江天目山摩崖石刻、天津天后宫碑廊、海河公园石刻及江苏无锡锡惠公园、佛教圣地山西五台山等许多碑林书丹。1986年和1989年7月分别应邀为天津市抗震纪念碑、神户园纪念碑书写了碑文,碑石分别坐落于天津市南京路和天津市水上公园内。

上述种种,除指定内容者外多为针对性自拟,包括作品边款,显示了渊博的学识和文学功底。

仅1984年到2000年有据可查的各类邀请函等就有2400余份。自80年代初,作品还曾数次入选赴香港、日本、芬兰、德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展出,日本次数居最,均博得一致赞扬,作品亦被收藏,还被日本著名四大书法组织之一的“雪心会”聘为中国内地第一位海外会友。1983年4月作为天津市唯一的代表应邀出席了书法圣地绍兴兰亭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盛会——纪念王羲之撰写《兰亭集序》1630周年大会。

鹤年先生曾考订宋拓《九成宫》(故宫本)为宋翻宋拓本,受到著名学者朱鼎荣先生首肯;论文《鲜于璜碑考略》1988年入选中国汉代碑刻学术讨论会;早年考订的宋拓《孔宙碑》为诸位行家题跋。更有众多考碑文章或存于藏家或鲜为人知。1984年应河南安阳殷墟笔会之邀撰写论文《孟广慧、王襄、王懿荣与甲骨》,多方考证了首先知道、鉴定、收购甲骨的是孟广慧、王襄两位先生,王懿荣先生则是由古董商手中购其所余部分这一不可辩驳的事实,“澄清了近代文化史和考古学史上”这一“历史遗案”。同时,正因文化积淀之深而善鉴历代书画。先生一生爱好且富收藏,仅甲骨片就曾购藏孟广慧先生原有的430片,新中国成立后仍藏其中最精华的30片,“文革”查抄退回的20片一直珍藏终生。

先生一生热爱祖国,为人刚正、淳朴、谦和、善良,遭不公正待遇时亦毫无怨言严守纪律。落实政策后,对政协和文史馆的工作均给予关心和支持,并因外事工作需要多次书写佳作;在支援国内外受灾地区、为残疾人事业筹集资金、扶贫支教、赞助体育赛事等公益活动中多次发起并亲自参加书法作品义卖,或慷慨解囊或捐出佳作和书法集,至今尚遗存一枚“大兴安岭林火救灾义卖”印章。

1982年和陈云君先生一道创办了天津市茂林书法学院,并亲自编写教材亲自授课,泽及社会众多书法爱好者;1984年作为发起人之一筹建了天津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并尽己力给予支持;1991年组织开办了“三余读书会”,义务传道解惑,为普及国学不遗余力;在祖籍浙江绍兴经他人提议,为稽东镇小学设立了李鹤年基金。仅于天津市内,1982年南开大学聘为兼任教授;1985年天津市业余书画学院聘为教授;1987年南开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书画研究班特聘为指导老师,并应南开大学老年大学聘请教授书法……

落实政策后的十余年间,出版了《书法知识概要》、《李鹤年书法》;发表了《蹇斋文摘》;报纸连载了《书法漫谈》;多种报刊发表了诸多以文字、书法为主旨的各类文章;整理编纂了《纪念王羲之撰写〈兰亭集序〉1630周年大会材料类纂》;撰写发表了《甲骨发现百周年祭——答胡厚宣先生》等论文;著作待出版《五体书讲话》;并留下未尽的有关甲骨文的专著。80年代末,应邀与他人合写《高等教育艺术丛书·书法》册;承请审阅修改了天津市业余书画学院函授部书法教材赵体楷书、欧体楷书、小楷和书法概论等;应邀在天津市和平区文化馆、警司礼堂、天后宫藏经阁、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老年大学、天津电视台、天津市文史研究馆以及曾下放劳动过的天津南郊小站镇文化馆等众多讲堂,为广大书法爱好者、外国留学生等听众,举办书法艺术理论与实践、中国书法史、甲骨文发现史、兰亭漫话、考证金石碑版等内容的各类讲座不可胜数。为使中国书法后继有人,1989年末特举办《李鹤年先生暨弟子书法展》。如此等等,把自己的知识尽全力无偿奉献给了人民。诸多论著及观点都有独到的见解,受到学术界、书法界的重视。

另外,约1964年左右,在困境中完成《錞于室殷契余珠》,王襄先生为此书作序言道:“今鹤年欲以未售之殷契,尽数拓墨,付印以广流传。襄喜其书有成,而定老当年收购之艰,终不能埋没不彰也,故乐为序之。”书稿亦曾请陈邦怀先生审阅。惜“文革”中《余珠》考释底稿、王襄先生序言墨本、30片甲骨拓片等尽被抄未得退回。

鹤年先生的作品及传略业绩,自80年代始即陆续入编近百种书法集、书画集、典籍。如《全国首届山水杯书法篆刻大展精品集》、《津门名家书画邀请展书画集》、《北国书展作品集》、《九成宫杯全国书法大赛——题词选》、《书法大观》、《澳门第一届国际书画美术交流大展首展专集》、《中南海珍藏书法集·第一卷》、《毛泽东纪念堂珍藏书法集》、《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庆香港回归作品选集·珍藏本》;《天津社会科学手册·社会科学人名录》、《中国现代书法界人名辞典》、《中国新文艺大系·书法卷》、《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绍兴名人辞典》、《世界华人书画篆刻家大辞典》等。1991年由中国书法家协会收入《中国书法家电脑资料库》;1995年由中国艺术研究会录入《中国文艺人才库》;199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名家风采》节目撰写并播出《浓墨重彩写春秋——记著名书法家李鹤年先生》专稿。此外,中央电视台、天津电视台相关节目多次作了专题介绍。

鹤年先生被世人尊为有特殊成就的书法家,以及书法教育家、文字学家、收藏家、碑帖考订家、甲骨文发现史实论证者、对“仁”的本质知行合一的践行者(包括爱自己的家庭),是凿凿有据的。

正是因此,世人不难看出:鹤年先生以穹隆般博大的胸怀容纳了此生所有的经历……

2000年2月25日(农历正月二十一),鹤年先生因病在天津辞世,享年88岁。先生用毕生的言行,体现了自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与表现形式千锤百炼、孜孜以求、孜孜以弘使命感极强的不悔一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