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兴庆区人民法院以法的名义给人安定和温暖
■张怀民 张雨潇
银川市兴庆区人民法院是全区管辖人口最多,年受理、审理案件最多的法院。该院强化审判管理,不断完善审判流程管理体系,建立审判质量监督体系,强化绩效考评制度,加强诉前委托调解和法院文化建设,开展便民诉讼服务,案件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夜晚法官带着10岁女儿加班
8月31日20时,兴庆区法院11楼7号办公室灯光亮亮的。民二庭助理审判员张志华坐在电脑桌前仔细地校对着判决书,他的女儿在旁边的座位上,静静地写着作业。
2008年,通过公务员招考,张志华从青铜峡市法院来到兴庆区法院工作,妻子则留在青铜峡工商局工作。由于相距较远,两人只有双休日才能团聚,遇上张志华加班,好几周不见面也是常事。今年,10岁的女儿转到银川上学,张志华既要忙工作,又得照顾孩子,只好经常带着女儿加班。张志华说,前几天学校要给孩子办保险,因工作太忙,拖到现在都没有办理。
在12楼5号办公室,27岁的助理审判员王富福和张志华一样,忙着在办公室处理案件。女朋友看着王富福工作多,一个人忙不过来,就主动陪他到单位加班,帮着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兴庆区法院,加班的情况非常普遍,这就是兴庆区法院干警工作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
化解纷争和谐为先
今年,兴庆区法院将60名人民陪审员全部聘请为特邀人民调解员,并从中选聘了4名经验丰富的特邀调解员驻法院开展诉前委托调解工作,实现了诉讼调解和人民调解的有效对接,形成了降低当事人诉累、缓解案多人少矛盾、提升人民调解影响力的三赢局面。
兴庆区法院在案件审理中,坚持“调判结合、调解优先”,将调解作为化解纠纷,促进和谐的主导原则,贯穿于立案、审判前后和执行的全过程。今年1到8月,兴庆区法院共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6231件,审结4450件。已审结的案件中,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的有2601件。
执行24小时接警
早在2007年的时候,兴庆区法院就明确要求执行人员的电话对当事人公开,以便第一时间掌握线索,快速执行。
今年6月,兴庆区法院成立了执行指挥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只要申请执行人提供了被执行人下落或财产线索,执行人员都会第一时间迅速赶到执行现场。
今年,在全国法院开展“创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活动中,自治区高级法院将兴庆区法院院确定为全区试点单位。
庭审量刑更公开透明
去年6月开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和自治区高级法院量刑规范化试点要求,兴庆区法院开始对故意伤害、交通肇事、抢劫、盗窃等15类量刑应在15年以下的案件,统一裁判标准,提高量刑透明度。
今年以来,兴庆区法院共适用量刑规范化规则审结案件229件,其中上诉43件,服判率达到81.22%,二审改判3件,改判率为6.98%,无发回重审案件,得到了自治区高级法院的肯定。
5年减缓免诉讼费240万元
2005年以来,兴庆区法院共为困难当事人减、缓、免收诉讼费240万元。对涉及老人、残疾人、低保户、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174件执行案件开辟绿色通道,为他们追回劳动报酬、医疗费等共计230余万元。
今年兴庆区法院重新建设和改造了立案信访大厅,成立了诉讼服务中心,确定了8项功能,切实减轻了诉讼群众的奔波劳累之苦。
(2010年9月6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