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目的在于考察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如何发挥公共艺术的作用,所以,研究的重点就放在了对公共艺术的功能、公共艺术的建设过程与公众整体观念的转变之间的关系、公共艺术与视觉文化在农村社区的建设及其对改善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所起到的作用等方面的观察上。同时关注公共艺术和公众生活两个方面,包括公共艺术在农村社区如何影响公众的生活,公众观念的转变如何影响公共艺术的建设。相关延伸的主要问题有:公共艺术的建设机制问题有哪些?公共艺术在农村社区的发展动力来源是什么?公共艺术在农村社区公众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它对人们的观念有什么影响?村民期望和关心的是什么?重点在于研究农村社区公共艺术与公众生活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公共空间环境与公共艺术的构成、其在农村社区如何改善公众的生活、如何加强其作用与功能的完善,通过与社会学方法相结合,研究农村社区公共艺术的作用。
公共艺术在农村社区的建设是综合性的,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通过文献分析、田野考察等,力求务实、客观,主要采用质的研究方法。质的研究方法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对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形成理论框架,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2]相关“量的研究”又称“定量研究”“量化研究”,是一种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关于该事物的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3]采用质的方法具有更高的信度与可验证性,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观察、访问、记录等方式得到第一手资料。在研究过程中进行实地考察,具体考察传统公共艺术的演变,农村社区公共艺术的建设以及前景,而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分为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年龄者的具体调查。不同人群是指从规划建设部门到具体执行部门,再到公共空间环境的具体体验者;不同年龄者分为老年、中年、青年、儿童,并对男性组和女性组数据进行对照,这样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就有了比较可信的数据。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同样是不可缺少的,初期理论准备主要是针对视觉文化、公共艺术相关理论与成果进行研究,以本学科研究为基础,目的是对基础的支撑有更好的把握,对相关理论进行验证,从中找出其中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后期理论主要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提出虽然不成熟但是对现实具有实践意义的初步理论体系。质的方法关注人的行为、生活方式、社会风俗和惯例等,强调外在环境产生的影响,同时考察艺术的生产过程,从过程、现象到实质进行分析,这样,理论体系才具有更好的逻辑性。关于个案研究的相关文献,从山东省青州市档案馆、青州市规划局、青州市文化馆等单位获取原始资料,并与相关人员进行访谈,获取第一手的资料。此外,南张楼也保留有相关资料数据。对发展演变过程的资料研究,可以得到从自然形成的公共空间到城乡等值化实验过程的建设经验;对合作项目原始文件的资料分析,可以准确地把握建设中的得与失;对公共艺术、视觉文化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可以在实践案例与理论支撑方面得到实际可行的资料。因为国外在农村社区公共艺术研究和实践方面有不同的探索,所以相关的比较也是必不可少的,其中主要是德国的城乡等值化实验,这些实践通过不同的社会机构制定完善的方案,通过严格的程序,在公共空间环境与社区公共文化的关系方面形成良性循环。社会参与、当地遗产、具体的生活器具构成社区景观,创造体现传统文化、尺度宜人、环境优美、供人交流与休息的活动空间,从而整体改善社会文化,通过对相关问题的比较研究,提出中国农村社区公共艺术综合发展理念。
由此可见,本书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研究农村社区建设现状、“城乡等值化”实验的建设理论与方法、公共艺术在南张楼村的建设过程,以及公共艺术在南张楼村扮演的角色和产生的影响,来构建农村社区公共艺术建设理念。在研究国外的规章制度、建设方法、理论体系与公共艺术的基础上,总结超越地域性的普适规律和原则。通过研究中国传统村落建设理论、伦理道德观念与公共艺术的关系现状、城乡等值化建设、社会参与、社会结构与社会活动模式,以及如何使公共艺术在农村社区的公共空间中得到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农村社区公共艺术综合发展理念。从相关调研来看,农村社区公共艺术是重要而被忽视的内容,因此具有现实的建设意义。在村庄革新慕尼黑研讨会上,当值主席阿洛伊斯·格吕克在开场发言中说:“在整体发展战略中一个重要之处在于:我们不能只是把农村看作城市经济和文化补充的边缘地带,而要将农村看作与城市息息相关的紧密连接的独立空间,正如我们生活在全球化时代,我们相互交换产品,相互之间也是紧密相连的,没有农村的呼吸,城市也会死亡。”[4]因此,农村社区公共艺术的建设是公众提高精神文化的需要,意义在于为目前农村社区建设领域改善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提供实践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