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谱“体验”乐章

谱“体验”乐章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体验教学是品德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动人乐章”。本学期,区教研室品德学科课例小组开展了《集体处处有规则》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体验活动中创设相关境遇,必须做到目标明确。教师在组织体验活动时,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案例中触发情感、迁移体验,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鄞州区东南小学 吴敏敏

体验教学是品德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动人乐章”。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课堂上的许多体验活动都存在着不准、不真、不深、不广等问题,如同不和谐的音符破坏了整首乐曲的美感,影响了品德课堂的教学效果。

本学期,区教研室品德学科课例小组开展了《集体处处有规则》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通过学习和思考,笔者寻求到了有效体验教学的一些有价值的策略和方法。

策略一:提供境遇,静听体验活动之前奏

人的情感可以在某种特定场合或遭遇中被激发出来,即所谓的“触景生情”。因此,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进行体验,首要任务是提供各种“境遇”。

【“课过留声”片段对比一】

《集体处处有规则》的教学目标之一是通过课前调查和课堂交流,学生能明白规则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两堂课的教学活动都围绕这一目标展开,但是提供的活动境遇有所不同。

W老师预设的教学环节以学生在校的一天为例,找找规则。交流内容来源于课前老师分发给每个人的搜集表格,主要从上学、升旗、上课、课间、放学这六个时间段来进行整理记录。学生课堂交流后,教师对“不能随意走动”这一条提出异议,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并以点带面地联系学生生活展开讨论。

Z老师借用了所在学校的媒体宣传平台——小海韵电视台为活动情境,并且请来了“阿狸”和“桃子”两个特邀嘉宾参与节目。在小组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规则以后,请每组挑选出四条规则抄写在纸条上,并粘贴在阿狸和桃子身上展示。粘贴活动后老师与学生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认为“吃饭不能大声说话”是不合乎情理的规则,阐述理由后,从“阿狸”身上撕去这个规则纸条。接着又创设了“真心话大传递”的体验活动,请学生也亲手撕去自己认为不满的规则,继而组织了“能否删除这些规则”的课堂大讨论。

【“品音谱曲”课例评析】

这两堂课的活动境遇不同,学生所收获的体验效果也大不相同。W老师组织学生讨论重要的校园规则,因内容繁多,只能让学生经历赶鸭似的活动体验,毫无动情之意。Z老师利用所创设的趣味情境,一次次地组织了体验活动,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不但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校园规则之多、压力之大,更吸引学生通过思考,参与到热烈的讨论中来,大家对于规则的重要性也心悦诚服起来。

从大相径庭的教学效果中,我们不难发现Z老师的教学方法:

1.找境遇之兴趣点

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创设孩子喜欢的活动境遇加以体验,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参与体验的兴趣,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在活动中促情。道德情感一经形成,就成为一种稳定的力量,积极影响学生的道德行为。Z老师就是找准了学生的兴趣所在,创设校园电视台的情境,让学生参与了新一轮的体验活动,并产生新的感悟。她邀请了学生喜闻乐见的“阿狸”和“桃子”两位卡通人物到场,学生亲手把规则纸条贴在他们身上,让他们体验到身边规则众多;通过“阿狸”富有童趣的配音,在对联中道出心声,强化了他们的情感体验,更感受到遵守规则的压力重大。

兴趣是最成功的老师。因此,在与学生日常的交流中,教师应有意识地了解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在体验活动预设时就能以此为切入点,学生乐意入情入境,亲历体验,自然就能产生感悟、内化的驱动力。

2.抓境遇之冲突点

活动境遇中的冲突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认知,推动了认知活动继续往前发展。两位老师都在所创设的课堂境遇中抓住了冲突点——能否去掉自己不认同的某条规则?用学生自己的争辩让他们明白校园规则虽条框繁多,但缺一不可。值得借鉴的是,在引出“要不要受规则束缚”这一两难问题时,Z老师从自己的切身感受谈起,鼓励学生提出内心不认同的规则,多次试教中,我们都能感受到学生率真的本性,而这种触及心灵的教育一定是一种有效的引领。

教师在所提供的境遇中能够设计贴近生活的冲突问题,例如常见的两难问题或是辩论赛,学生在此类境遇中积极参与体验,产生多元的内心同感,继而产生碰撞的火花,进一步作出恰当的道德判断、道德推理和道德抉择,具备自身的道德敏感性,因而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3.尽境遇之多面性

体验活动中创设相关境遇,必须做到目标明确。Z老师全面地解读了目标,将课堂境遇中的许多细节预设与目标紧密联系,学生在此过程中经历多方位的体验活动,有效地利用了这个境遇的多方面的价值。从“贴规则”的集体制定要求,到书写规则纸条推荐粘贴,再到粘贴活动中温馨提示有序路线,课堂始终井然有序,这种体验的经历,都将融入到学生的经验结构当中,直抵内心的道德感。

一个活动境遇的创设往往需要教师考虑诸多因素,因此在花精力提供活动境遇时,要尽可能地利用每一个细节的教育价值,让这个境遇更多元地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服务。而这个时候,教师最需要做到的就是在活动中等待学生亲历整个体验过程。

策略二:精选案例,合成体验活动之旋律

生活即教育,生活即课堂。教师在组织体验活动时,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案例中触发情感、迁移体验,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课过留声”片段对比二】

此教学环节是学生结合生活中的案例,深刻认识规则的重要作用。

H老师在课堂上用文字的方式叙述案例:课间十分钟时,王明来不及交语文作业本就赶着去上信息技术课,该怎么做?学生讨论。跑向办公室时在楼梯口遇到下楼上体育课的班级,他使劲往上挤。学生分析交流王明当时的心理。最后讲述了事情的严重后果,王明受到骨折等多处伤害。学生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是王明会说些什么?以此案例为典型,老师请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说自己曾经做过的不遵守规则的行为。

Z老师在校园电视台的情境中,请“阿狸”和“桃子”作为记者,采访了违反规则的学生,用视频方式再现了典型案例:走廊上奔跑。针对这一现象,师生分析了违反规则的多种心理原因:从众心理、着急心理。接着又借助图片结合文字旁白的方式再现了校园内众多违反规则的现象,补充了好奇心理、侥幸心理。以此为点,请学生扩展到自己生活的层面上,让学生诚实地说说自己因为这样的一不小心违反规则的经历。

【“品音谱曲”课例评析】

教学中,H老师提供的典型案例,虽然是联系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内容,但是所有矛盾的触发点都集中在王明身上,那就变成了带有“剧场”色彩的虚构资源,在学生的讨论中总是带有冷眼旁观的态度,这又如何让他们产生真实的间接体验,反思真实的行为问题?该如何有效发挥案例资源的作用呢?Z老师的教学活动给了我们启发:

1.真实资源,开启体验之门

学生的生活是教学活动的源头活水。将真实的案例展示在学生面前,不仅有足够的教育力量,而且也更能引发学生切身的体验感悟,从而有效地发挥案例的作用。Z老师预设的教学活动,通过校园各个角落的真实图片展示,为学生的多元体验搭建起一个平台,也使学生从多个角度与内心感受展开对话,学生的道德体验真切饱满。由此可见,为学生提供真实可信的案例资源,是进行真实有效的体验活动的前提。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尤其是自己任课班级中日常发生的真实事件,进行及时的积累,当课堂上的学生听到看到来自身边的人或事的时候,学生就会用心来体验这个过程,从而多方面地还原自己的生活经验。

2.真诚探问,直抵心灵之路

案例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引子,起到“抛砖”的效果,而老师的探问就是一个不断引玉的过程,引导学生深刻地思考,帮助学生提升道德认知和感悟。Z老师的评价,或肯定学生的勇气,或追问他们当时的心理,或探询日后的行为方向。在老师的真诚探问下,许多学生能如实叙述自己的不当行为,能反思自己当时的不良心理,在不断深入认知后,更让学生自己认清了行为方向。可见,师生在解读案例时,要预设启发性的追问,并注重层次性的要求,与学生进行真实而深刻的对话,让整个案例体验过程成为学生在道德世界经历的精神之旅,有助于实现学生的自我成长。

策略三:注重实践,续谱体验活动之余音

在品德教学中,学生不应成为生活的旁观者,而应成为生活的实践者。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延伸活动中参与体验,是丰富和深化课堂教学活动体验的补充剂,最大的收获就是可以帮助学生把体验所得的道德认识内化为道德行为。

【“课过留声”对比片段三】

在课堂小结和延伸部分,两位老师提出了在实践中参与体验的要求。

W老师组织师生一起边拍手边朗读“校园生活规则歌”,在愉快的音乐声中结束课堂教学。课后延伸活动是填写一份遵守规则自评表,按照表格要求每天诚实地记录,一周以后让班主任评遵守规则小明星。

Z老师播放学生所在学校拍摄的宣传片,内容是学校里各个场景井然有序的画面。课后延伸活动是让学生利用课堂上现场做成的规则宣传板,在合适的地点进行“校园规则我遵守”的宣传活动,并用教师拍摄的真实照片作为范例指导学生如何开展活动。

【“品音谱曲”课例评析】

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在课的总结环节,W老师用一首学生朗朗上口的歌谣,总结了课堂所学,但是对学生规则所带来的作用的感受不够深刻;自评表是对行为目标的延伸,目的是让学生亲自体验,并在生活中养成习惯,目标比较单一。Z老师更注重体验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融合,一个宣传片给予正面冲击,正是有了这么多的规则,学校才井然有序,校园环境才美观整洁,学生生活、学习才健康安全,提升了规则的重要作用。课的延伸部分目光更远,不仅仅停留在自我的约束上,而是让学生把学到的东西加以宣传,培养的是孩子一种综合的能力,操作简单又特别有推广意义。由此笔者想到:

1.明确实践要求,指明体验方向

W老师的自评表的填写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也没有有力的监督机制,可以说是学生塞在书包里就可以不记得的一张表格单子,那又如何体现课堂所得有效延伸呢?因此,教师既要明确实践体验的方式,又要明确体验活动的要求,过程如何操作,结果如何评价,由谁监督,时间多长等。不要把学生想得过分能干,只有切实有效的实践要求才能为学生的体验指明方向。

2.提供实践方法,经历体验过程

品德课程教学活动重点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实践,同时也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指导。如Z老师用可选择、可参照的图片活动场景作为延伸活动的指导,激发学生开展课后实践活动的兴趣。当然,正确地处理好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积极合作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是实施实践体验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要求。

3.开阔实践时空,获得体验反馈

Z老师在课外延伸部分,充分拓展了实践体验的场所,在学校宣传窗、校门口分发规则宣传单。我们也可以像Z老师一样,拓展实践的时空,可以借助家庭生活中的实践、社会生活中的实践,还可以结合班会课、学校社团活动及社区公益活动参与主题实践体验,在广阔的领域中给予学生自觉实践道德的机会,获得真实反馈,丰富社会认知,深化体验感悟,帮助迅速成长。

结语

有效的体验教学永远是一首令人陶醉的经典乐曲,激发真情,唤醒智慧,培养能力,获得成长。愿我们不断地续写和完善这篇乐章,让体验教学之声弥音于耳畔,了然于心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