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红色经典白毛女

红色经典白毛女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白毛女艺术陈列馆坐落在燕尾庄的村口,该馆于2003年开工建设,2004年7月1日竣工并举行开馆仪式。当时,著名艺术家,电影《白毛女》喜儿扮演者田华、黄世仁扮演者陈强出席了典礼。白毛女艺术陈列馆背倚青山,后靠燕尾庄,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共有四个展室和一个放映厅。《白毛女》这部剧作中,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角色当属喜儿这一角色,最经典的画面当属扎红头绳那一刻。1950年,电影《白毛女》就是在燕尾庄和天桂山上取景拍摄的。







更改村名,与周边地形有何关系?白毛仙姑,究竟有哪些传奇?什么机缘,明朝行宫要选址天桂山?


在平山县天桂山脚下有一个燕尾庄村,被称为“白毛女”的故乡。

燕尾庄,位于太行山东麓,毗邻河北道教名山天桂山。村里的老人说,这个村原来叫沟长,那么,它后来又为什么改叫燕尾庄了呢?

燕尾庄所处的位置,大致勾勒出来的线条,很像一个燕子的尾巴。改村名的原因,一半是因为村子的形状,而另一半则是因为一位伟人——毛泽东。毛泽东在平山期间来燕尾庄视察时,感觉“沟长”这个村名是即不好记也不响亮,又看到这村子形状好似燕尾,于是,就改了这个即好记又好听的名字——燕尾庄。这是当地老乡们记忆中的村名由来。

而据姚士国先生查证,该村始建于明代,栾氏自山西省首迁此地垦荒寻生。清道光年间,梁氏由山西盂县梁家寨迁来,罗、谷、张相继迁来,人口渐旺,遂立庄建政,因地处天桂山下的深沟内,其沟呈飞燕状,庄址于尾部,故此取名为燕尾庄。


从“白毛仙姑”到“白毛女”


白毛女艺术陈列馆坐落在燕尾庄的村口,该馆于2003年开工建设,2004年7月1日竣工并举行开馆仪式。当时,著名艺术家,电影《白毛女》喜儿扮演者田华、黄世仁扮演者陈强出席了典礼。

白毛女艺术陈列馆背倚青山,后靠燕尾庄,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共有四个展室和一个放映厅。该馆以多角度的陈列形式,现代化的声光效果,极丰富的图文史料,全方位地展示了《白毛女》自诞生以来六十年灿烂的艺术历程。

《白毛女》是中国革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是根据当地流传的白毛仙姑的民间传奇改编的,讲述了一个“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生动故事。

早在1940年前后,在冀西平山县的西部山区一带,广泛流传着一个白毛仙姑的故事,经过民间的口头加工,到1942年已经颇为完整。据电影《白毛女》的编剧之一,平山县籍作家杨润身回忆,他很小的时候就听老人讲白毛仙姑的故事。故事讲的是在平山县西部天桂山的一个佃农,有一位十七八岁、聪明美丽的女儿,不幸被地主看上,地主便借讨债为名抢走、奸污了这个女孩并预谋将她害死。这个女孩在老妈子的帮助下连夜逃到深山,躲在山洞里生下一个女婴。由于长期见不到阳光,吃不到盐和食物,全身和头发都变白了,直到她的家乡来了八路军,她才被救出山洞,重新过上了“人”的生活。

1942年,正在晋察冀边区政府工作的李满天听到这个故事并深深为之打动,遂多方搜集资料,写成一部一万余字的小说,题目叫《白毛女人》,并于1944年托人将小说交给延安鲁艺学院院长周扬。周扬阅读了李满天的小说后,认为这个故事既富传奇色彩,又有新旧社会对比的深刻教育意义,很适合改写成歌剧。随后,在张庚、贺敬之、丁毅、马可、张鲁、王大化的集体创作下,歌剧《白毛女》就在延安诞生了。该剧后又被改编成舞剧、戏曲、电影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 白毛女艺术陈列馆

⊙ 田华、陈强等艺术家出席开馆仪式

《白毛女》这部剧作中,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角色当属喜儿这一角色,最经典的画面当属扎红头绳那一刻。一身红色补丁棉褂穿在身,一条长长的辫子齐腰深,虽生活艰辛却积极乐观。杨白劳拿着二尺红头绳,正要给喜儿扎起来。万恶的旧社会虽然残酷,可这破旧农家的温馨和谐却让我们感到了丝丝的温暖。这样感人的画面,不知已经印刻在了多少观众的心中。

歌剧版《白毛女》可谓是《白毛女》艺术演绎的最初形式,自1945年在延安首演以来至今久演不衰,并繁衍成众多地方剧种。而说到最为大众所知的《白毛女》作品,恐怕还要属那部电影《白毛女》了。


“黄家大院”和“杨家小院”


1950年,电影《白毛女》就是在燕尾庄和天桂山上取景拍摄的。街北高高的青石台阶之上,悬山式布瓦顶、飞檐翘角、雕梁画栋,脊上的望兽檐下的“德贯千顷”匾额处处显示着北方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

现在的燕尾庄黄家大院原为地主宅院,1950年电影《白毛女》在这里拍摄,再现了当年地主恶霸黄世仁骄奢淫逸的生活场景。

黄家大院,是由方方正正的四合院与矩形的后院所组成。平面呈“T”形,按营建者的创意,即天桂山第一家之说。进入黄家大门迎面而来的是砖雕影壁,四角展翅腾空的蝙蝠,取四方来福之意。右边那棵香椿树是当年天桂山青龙观道士为了讨好大院主人送来栽在这里的,说是当门香椿,兴旺人丁。椿即“充足”的意思,就是家中香火旺盛。

⊙ 歌剧《白毛女》剧照

⊙ 黄家大院

黄家大院按古时干支八卦取吉地建造布局,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院内庭堂、门、窗、柱、檀、楹檐脊兽,俱是精雕细刻,施朱描红,“五福捧寿”、“富贵牡丹”、“莲生贵子”、“步步高升”、“万字无尽”等带有吉祥说教的图案随处可见。室内的陈设桌椅、橱柜、花架、条案皆采用香檀等珍木做成,镂花描金,图案花鸟虫鱼,人物屋宇惟妙惟肖。

黄家大院往东有些破旧的小屋,就是杨家小院。左侧是厨房,右侧屋内是生活起居兼磨豆腐的作坊。屋内陈设保留了原来贫苦农民生活的面貌,与黄家大院形成了鲜明对比。

旧社会穷苦百姓吃不饱,穿不暖,流落街头,卖儿卖女,《白毛女》中的喜儿,当时就是因为受到地主的压迫,被迫逃上了天桂山。


“北武当”天桂山的“槐泉”


天桂山是我国北方著名的山岳风景名胜区。这里雄险奇秀、灵秘深邃,其雄在于山,其秀在于林,其幽在于洞,其灵在于水。此外,天桂山还是远近闻名的道教仙山,有“北武当”之称。

天桂山主峰海拔1054米,远望群山莽莽,波腾浪奔。可想而知,当年的白毛女,如若不是受到了非人的压迫,又怎会爬上这高可如云的山峰呢!

据说,现在天桂山上修筑的上山石板路,就是当年白毛女攀爬天桂山时所走的路线

山上有眼泉水,被称为“槐泉”,在当地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

槐泉因当年泉边生长着一棵老槐树而得名。相传,在天桂山后山的蒿田村,有一姓马的妇人,年轻守寡,无儿无女。为了维持生计,每天早晨从山下挑一担水,卖到山上的奶奶庙,以此糊口。每次挑水上来都要在槐树下歇息,并给老槐树浇水。年年如此,天天不断,因而老槐树长得特别茂盛。

有一年夏天,天气特别炎热。一天,马妇人挑水,到槐树底下已经中午,她累得头昏眼花,一阵眼黑,昏倒在地,挑上来的水洒了一地。等她醒来以后,天色已经很晚,再下山去挑水已来不及,老妇人急得直哭。在这个时候,突然从旁边槐树的根部冒出一股泉水,老妇人上前喝了一口,一下子精神了许多。从此,她再也不用到山下挑水去了,“槐泉”也就因此出了名。据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个典故就出自这个传说。

著名诗人刘章游览此地,听了槐泉的故事之后,深深为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和朴素情感所感动,当场赋诗一首:“老妪浇槐不计年,黄花绿叶点青山。有情草木良心在,滴水之恩报涌泉。”

山上还有一个三眼洞,在三眼洞正下方的建筑,是崇祯行宫——青龙观道院的所在。但一座皇家行宫为何要选址天桂山?而行宫为什么最后又变成道观了呢?


皇家行宫变道观


说到行宫为何选址这里,在天桂山一带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明朝末年,各地农民纷纷举旗造反,特别是闯王李自成的起义军队伍,杀官兵,除恶霸,名震四方。崇祯皇帝感到江山难保,整天惶惶不安,他左思右想,觉得应该找个退路。于是,就把心腹林重华叫来吩咐一番,派他率人出京,找隐地,选行宫。

⊙ 天桂山

林重华奉了圣旨,走了大半个中国,选了许多地方,绘制了上千份图样送到京城,崇祯还是不满意。后来军情吃紧,崇祯大怒,派钦差大臣又给林重华下达了“半月之内若再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就要砍头问罪”的圣旨。于是林重华催动所带人马,日夜行走,明察暗访,加紧为崇祯选择避难行宫。

这天,他们来到太行深山。当时大雪纷飞,寒风刺骨,街上行人稀少,清冷寂静。林重华把众人安顿在城东头一家小店内,就自己走出来,想找个酒店喝两盅,暖暖身子,解解愁闷。他走到一个背风的街边拐角处时,发现站着一个以卖画儿为生的裱糊匠,不停地在地上跺着脚,背后墙上挂着几幅画。其中一幅题名“云锁天桂”的画把林重华吸引了过去。他走近一看,山崖险峻,风景秀美,真是建行宫的好地方。

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大声叫道:“有了!”裱糊匠一愣,问道:“有什么了?”林重华说:“你画的是什么地方?”裱糊匠告诉林重华,就在不远有天桂山,山清水秀,比画上画的景致还好呢!林重华一听,也顾不上找酒家喝酒了,掏出银两买下了那幅画,派人连夜把画送到京城。

崇祯看到这幅画,果然龙颜大开,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建行宫之事,又任命林重华为总监工,调拨了大批银两,招募了许多工匠,在天桂山半崖中照北京金銮殿的样子修起了行宫。可没等行宫修起,李闯王就率领起义军攻进了北京城,崇祯没来得及逃出,被迫在煤山上吊自杀。

林重华为了效忠崇祯,把天桂山行宫改名为“青龙观道院”,自己道号为“清德”,供奉起崇祯的星象——真武,日夜参拜,香火不断。

⊙ 青龙观道院

故所有建筑既有皇宫之名,又有道观之称,如真武殿又称钦安殿,灵官殿又称王承恩庙,祖师堂又称李襄城庙,东西朝房又称东西客位等,是政教合一的古建筑群,这是在明末清初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殊景观。

青龙观道院为三院并列对称式布局,正殿真武殿,东为灵官殿,西为祖师殿。

真武殿是青龙观的主殿,供奉的主神是真武大帝。因传说中真武与崇祯皇帝同出于皇室,林重华在将行宫改为道院时,便将真武看成是崇祯的化身,塑像顶礼膜拜,殿内真武神像为纯铜铸就,高达一丈一尺六寸。

灵官殿殿内供奉的是王善王灵官神像。灵官是道教神话传说中的护法神,专司天上、人间纠察之职。虔敬王灵官,可禳灾避祸,确保一生平安。这里还有另一个名字叫王承恩庙。王承恩原为崇祯皇帝身边大臣,他忠心耿耿,一心护主,李自成攻入北京后,绝望的崇祯皇帝命归煤山,王承恩以死报主,和崇祯相对自缢。林清德感其忠烈,修庙祀之。

祖师堂位于真武殿西侧,里面供奉的是张道陵,他被视为道教的创始者,东汉时期创建五斗米道,即正一道。他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那个“张天师”。祖师堂又被称为李襄城庙。李襄城原为崇祯身边大将。相传崇祯皇帝在位时卜卦,江山将落于李姓之手。因此,对大将李襄城倍加宿怨,可当李自成进攻北京时,武将中只有李襄城拼杀四门,保护御驾。不幸被李闯王所擒,闯王见其忠勇,劝他投降。李襄城提出厚葬老王、诛杀叛臣等条件后自杀身亡,时年仅二十七岁。林清德感其忠烈,设庙祀之。

因此灵官殿和祖师堂,明奉王灵官、张道陵,暗奉王承恩、李襄城,具有双重意义,体现了青龙观政教合一的特点,弘扬的是中国传统的忠义文化。

青龙观是到达三眼洞的必经之路。这里东、西、南三面各有一个洞口,所以才俗称它为三眼洞。白毛女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天桂山在开发之初,贺敬之老先生欣然为此洞命名“仙姑洞”,2003年春《白毛女》编剧杨润身亲笔为这里题词“白毛女故乡”。

⊙ 仙姑洞

如今的燕尾庄村,依托“白毛女故乡”的文化名片,享誉全国。这里,昔日狭窄泥泞的街道不见了,平坦干净的水泥路面贯穿村庄东西,昔日矮小破旧的房屋变成了宽敞明亮的小院。村民们的生活正因天桂山旅游带来的商机而悄悄地变化着,变得越来越好。

这正是:

一条山沟岁月长,崇祯一梦成黄粱。

溶洞演绎白毛女,伟人改名燕尾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