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风景秀丽耀太行

风景秀丽耀太行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石家庄平山县境内,巍巍太行山中,有一个风光优美、秀甲太行的地方——北冶乡。元末明初的拉锯战,使北冶乡一带遭受了空前的灾难,人口锐减至十之一二,土地几乎全部荒芜。特殊的地理位置物华天宝,可以说给每一个村庄都留下了令人赞叹的历史遗迹。经过三年苦战,于公元前407年攻破了中山国,中山国的残余退入太行山中。每户农家大约居住五六名伤员。在近一年的时间里,约有一百多名伤员在这里得到救治,重返抗日前线。







秀甲太行,山乡何以得名北冶?紫云山里,究竟有着怎样的神秘洞穴?瑜伽云锁,国宝如何横空出世?


石家庄平山县境内,巍巍太行山中,有一个风光优美、秀甲太行的地方——北冶乡。北冶乡地处平山县西北部,太行山中麓。这里层峦叠嶂,奇峰峙立,谷幽洞深,气候宜人,优越的自然条件为人类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远在三万年前,这里就有古人类生活,成为石家庄一带人类繁衍发展的古老家园。该地不仅有汉代矿业作坊遗址、北方道教名山天桂山,以及河北省境内最大的摩崖佛像群,还有充满神奇传说、具有北方经典喀斯特地貌的紫云山、瑜伽山等丰厚的旅游资源。2009年在北冶乡沕沕水村北发现的三万年前的人类洞穴遗址,如今已经成为平山县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


因冶炼银矿而得名


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古中山国的西部边陲,史称中山谷口。春秋时期,魏国从太行山以西的榆次、阳邑一带发兵,穿越谷口而攻入中山国腹地。战国时期,赵国的赵武灵王用了八年时间,攻打中山国,他也曾以师出中山谷口,居高临下荡击中山。秦汉以后,在这里发现了银矿,中山谷口改称冶谷。随着银矿的开发,冶谷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很快就形成了以冶炼为特点的村落,就是北冶乡重要的两个村子北冶村和南冶村。元末明初,因为北冶乡一带地处太行深处,所以这里是明王朝和元朝贵族残余势力长期对峙的地方。这一带曾经出土元代战争遗物及数枚八思巴文千户铜印。元末明初的拉锯战,使北冶乡一带遭受了空前的灾难,人口锐减至十之一二,土地几乎全部荒芜。直到明朝永乐年间,有移民来此定居,这里才再次繁盛起来。

现在的北冶乡东邻古月镇,南连山西省盂县,北靠小觉镇,西与下口镇接壤,面积三十多万亩,一万多人口,管辖三十九个行政村,七十二个自然庄。特殊的地理位置物华天宝,可以说给每一个村庄都留下了令人赞叹的历史遗迹。


紫云蒸腾紫云山


北冶乡的东沟村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这里有着一座充满祥瑞和神秘色彩的名山——紫云山。紫云山这个美丽的名字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一个春秋战国时期的传说。

话说春秋战国时期,原来居住在晋国北部的中山国迁徙到太行山一带。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率领他的部落又离开山区,向东部平原迁徙,在顾(今河北晋州是鼓城遗址、定州市)建立了新都,建立起中山国的政治军事制度,对国家进行了初步治理。但不久之后武公去世,中山桓公即位,当时桓公年幼无知,不恤国政。于是相邻魏国的魏文侯派遣乐羊、吴起统帅军队,讨伐中山国。经过三年苦战,于公元前407年攻破了中山国,中山国的残余退入太行山中。

⊙ 紫云山人鸟对语峰

传说中山桓公逃到太行山中的一处山洞落脚,在此居住了数月。后来,桓公韬光养晦、励精图治、积蓄力量,终于在公元前380年前后重新复兴了中山国,定都在今天平山县三汲乡附近的灵寿城。当时这里有一个村民叫圣贤愁,附近方圆百里的人都知道,这个人只能占便宜,别人别想沾他一点光。桓公来后,圣贤愁主动找他交起了朋友。圣贤愁每天在桓公这儿一日三餐吃完了才走,不几日桓公所带的食物都被吃完了。这天晚上,桓公睡觉说了一句梦话,“我的粮物已尽,这可如何是好啊?”这句话被天上的神仙吕洞宾和铁拐李听到了,二仙便准备下凡解救桓公,二仙乘着一片紫云落入山中,并在山谷挥手种下桑树,告诉桓公,桑树一年中有半年结果,半年内天天都有成熟的桑葚食用,可解一时之急。二仙告别桓公之前,出于好奇想见见圣贤愁,不信占不上他的便宜。于是桓公就把这个圣贤愁请了过来,在洞口坐定,二仙说,圣先生我们今天带来了好酒,你想喝吗?圣贤愁说当然想喝了,二仙又说,只可惜有酒无菜,这样吧,咱们三人把你名字中三个字各破解一个出一个菜行吗?圣贤愁说可以。吕洞宾说第一个字聖,耳口王、耳口王,三人喝酒在路旁,盘中无菜难下酒,割下我的耳朵尝;接着铁拐李说第二个字,臣又贝、臣又贝,三人喝酒我先醉,盘中无菜难下酒,割下我的心和肺;剩下第三个字了,二仙说先生你出个菜吧。这个圣贤愁说,秋心秋心,三人喝酒我先饮,盘中无菜难下酒,拔根毫毛表表心。听到这儿,二仙说了,这不行,我们的菜能吃,你的毫毛不能吃,圣贤愁说如果不行,毫毛我也不拔了。二仙说你真是一毛不拔,说完二仙脚踏紫云腾空而去。据说一毛不拔这个成语正是出于这个民间掌故。

吕洞宾、铁拐李都是唐代的道士,而中山国则是在战国时期。把中山国的历史和八仙的传说放在在一起,虽然很离奇附会,但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人们的幽默感和对崇敬神仙圣贤的古朴民风。八仙乘紫气东来,这与明代以来盛行于北冶天桂山为中心的道教文化不无关系。同时这个故事也有现实的一面,前面说过,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曾是古中山国的西部边陲,史称中山谷口,至今尚存几处中山国古长城遗址。再有就是这个传说构成了紫云山名称来历的一个版本。紫云山得名的另一个版本是因此山峰峦叠嶂,满山桑树、香椿。春夏季节香椿、桑葚抽芽结果,紫气盈人,天气好的时候远眺山谷,云气蒸腾,呈现淡紫色。

⊙ 背山僧

溶洞

紫云山群峰突起,雄险奇秀,峭壁若屏,石像丛生,植被茂盛,桑枣桃柿,松柏椿藤,山花野菊,遍布山峦。深秋漫山遍野的红叶,被空蒙的细雨冲洗的分外妖娆,如火如荼,如诗如画,堪称太行一绝。原始次生林覆盖山野,空气清新而温润,犹如天然氧吧。远远望去,山坡上那些依地势而建,分布散落掩映在树丛中的石院、石屋,古朴、雅静,在迷蒙的湿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世外桃源。

令人拍案叫绝的还不仅仅是这里集雄、险、秀为一体的外部山体。紫云山还蕴含着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南北皆为空山,有天然溶洞二十余处,洞内钟乳倒挂,造型奇特,蔚为紫云山一景。


赶做军鞋为抗日


地势险要、隐蔽条件极佳的紫云山,在抗日战争时期,曾经是平山一代八路军抗战的大后方,东沟村百姓这里建医院、做被服,做好后勤保障。至今紫云山中还留有八路军后方医院旧址和八路军鞋厂旧址。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这里的医护人员在艰苦的条件下,想尽办法尽心尽力救治八路军伤员,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1940年8月,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所属后方医院及医护人员三十多人来到了东沟村,他们因陋就简,分散住农户家。每户农家大约居住五六名伤员。9月上旬,正在指挥百团大战的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亲自来到后方医院,看望医护人员、慰问伤员。1941年初秋,后方医院离开东沟村,搬迁至古月镇。在近一年的时间里,约有一百多名伤员在这里得到救治,重返抗日前线。而当地的老百姓经常将自己舍不得吃的鸡蛋、蔬菜等送给伤员,帮助照料伤病员。尽管如此,还有六名无法得知姓名的重伤员不幸牺牲,他们的忠骨就埋葬在紫云山上的几颗苍松之下。

在东沟村有一个叫雕窝头的自然庄,那里坐落着八路军鞋厂旧址。

当时,八路军鞋厂仅有四台手摇脚踏式缝纫机,二十名工作人员,军鞋制作完全依靠手工完成。为给参加百团大战的前方战士赶做军鞋,东沟村及周边几个村的抗日妇救会动员上百人连夜加班赶工。在东沟村的这一年多里,军鞋厂共做军鞋一万多双。


瑜伽山上有国宝


如果说紫云山的喀斯特地貌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话,那么和紫云山两峰相望的瑜伽山上的文物就是人间杰作。2013年5月,瑜伽山上的摩崖石造像群入选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就是说,北冶乡又多了一处国宝。

瑜伽山位于北冶乡南冶村,景色奇特,古人赞誉“瑜伽云锁”。有诗文为证:“诸峰出云,卑者及麓,高者及腰,倏忽岩穴杳冥,烟岚隐伏,上蟠下际,尽入浮云卷舒中矣,缭绕氤氲,吞吐万状,乃山川奥府洞壑神皋云。”

⊙ 八路军鞋厂旧址

⊙ 瑜伽山

宋嘉祐元年(1056年),山上兴建了铭觉寺,在明代重修,可惜现在仅存遗址,幸有部分石碑经幢保存完好。可以推断,铭觉寺当时应该是一座规模宏大,影响力极大的佛教名刹,摩崖石造像群和铭觉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能就是铭觉寺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处摩崖石造像群的规模,乃是河北之最。

摩崖造像是佛教文化一种常见的遗存,目前在瑜伽山上,保存的大小佛像、摩崖造像一共有七十多尊,最近都被列为国宝。


弥勒阁大佛


铭觉寺始建于宋嘉祐元年(1056年),原建有天王殿、毗卢殿、药王殿等建筑十几处。1921年,天主教在这进行了很大规模地破坏后,一把火将铭觉寺付之一炬。

瑜伽山上的摩崖造像分为几部分,一部分现在在宝陀石一带,是佛像最密集的地方。最里面有一个菩萨洞,儒释道全在,造型特别,价值高。另有部分就是一尊弥勒阁大佛和它旁边的造像。

弥勒阁大佛龛凿于瑜伽山主峰东侧岩壁上,瑜伽山摩崖石刻中最著名的弥勒阁石刻造像“善跏坐佛”就在这座弥勒阁里。弥勒阁大佛依山而凿,始凿于宋嘉祐元年(1056年),通高8米,肩宽3米,面部圆润丰满,姿态慈祥庄严,衣纹挺拔流畅,坐于方形须弥座上,座两侧各雕力士一尊。此佛舟形举身背光,背光内雕七尊佛像及双龙。

弥勒阁大佛是目前河北省境内最大的弥勒造像,是一处超级国宝,这尊大佛历经近千年的风雨保存至今,的确是一个奇迹和骄傲,更值得后人倍加珍惜。

⊙ 弥勒阁大佛

过去的瑜伽山上,有着数量惊人的造像群,到今天,很多造像已经被破坏、窃取,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除了国家4A级景区紫云山和瑜伽山国宝建筑群之外,北冶乡还有着不胜枚举的历史遗迹和文化资源。比如,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村落黄安村;狮子坪、井子峪等地的明代长城遗址;解放战争时期三十三兵工厂所在地罗汉坪等。目前,北冶乡人正在挖掘、整合深厚的文化资源底蕴,建设紫云山、铭觉寺、圣水湖等一大批新型的休闲避暑、名胜古迹风景区,和原有的天桂山等构筑平山旅游文化的新版图。

这正是:

紫云洞外意葱茏,桓公到此留遗踪。

摩崖国宝越千载,北冶山乡花正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