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庄大集市,为何得到乾隆的御封?烈士杨小五,如何舍生取义保护群众?“红旗民兵营”,哪位将军亲自授旗表彰?
电影《地雷战》讴歌的是民兵依靠人民群众,制炸药、造地雷,配合八路军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事迹。而电影《海岛女民兵》,讲述的是以海霞为代表的女民兵们,与敌人斗智斗勇,保护海岛的事迹。可以说民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直至和平时期都发挥着巨大作用。如今,民兵仍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他们不仅在维护社会治安、保护重要目标、守卫祖国的陆海边防等方面,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得力助手,而且还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支积极力量。
在无极县郭庄,有着崇军尚武的光荣传统,在战争年代,民兵积极参军参战、踊跃支前,屡建功绩,至今郭庄还拥有一支过硬的民兵营。
郭庄古村出孝子
郭庄位于无极县城西北15千米处,共有一千七百多户,五千余人。
关于郭庄的由来,我们得从明代移民说起。根据百姓们的说法,当年两个郭姓兄弟,带领一行百姓从山西的洪洞县来到这里,看到这里蓝天白云,披黄抹绿,一片祥和静谧的景象,于是便决定驻足于此,建立村落,命名“郭庄”。
郭庄盛产布匹,畅销全国,过去有许多布匹商行,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大集镇,人口也越来越多。因此,现在郭庄除了有郭姓,还有白、杨、陈、刘等姓氏。郭庄的布匹遍天下,还得得益于乾隆皇帝。
相传,乾隆年间,御膳房有一位郭姓的厨子,他做的饭菜色泽鲜亮、口感丰厚,他的手艺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认可和赞许,以至于乾隆皇帝一顿不吃就垂涎欲滴。可碰巧这位郭大厨每月都要请几天假回家探亲。时间一长,乾隆皇帝便大发雷霆,叫来郭大厨问话。
郭大厨向皇上解释道:我的母亲已年过古稀,老眼昏花,为了家中生计,还要整日纺布。每月初三,要徒步去三十里外的集市上卖布。由于身体虚弱,步履缓慢,经常要提前一天出门。为了母亲的身体,我要每月回家帮母亲卖布,所以不得不告假。
乾隆皇帝听过之后,被郭大厨的孝心打动。特此下令,以后每月逢三、八就在郭大厨的老家郭庄设大集,日出上市,日落散集,以方便百姓买卖。郭庄集市很热闹,尤其是布市非常的火爆,很多邻村、外村的都来赶郭庄集,逐渐吸引来许多全国各地的布商,在这里建立了许多布匹商行。
在《无极县志》中,对于郭庄的三、八大集也有明确的记载:“五日一集,每月三、八日,五谷、柴草、菜蔬、棉花、花生、土布各品,收买土布者最多,因西北口贩卖者多。”这个传统集市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这个集市,小到一针一线,大到家电电器,无所不有。具体可分为粮食市、百货市、蔬菜市、服装市,等等。这个集市已经是年深日久非常成熟,成为郭庄人生活的一部分了。
郭庄民兵多奇志
在郭庄大集上,有这么一支队伍,他们穿着统一的服装,排着整齐的队列,在集市上巡走。老乡说这是一个群众组织,义务为老百姓保障秩序和安全。那么,这是个什么组织呢?
说起这个组织,我们要追溯到抗日战争年间。
1937年7月7日晚卢沟桥上的枪声,拉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七七事变”发生后,日本政府一方面标榜“不扩大”方针,一方面向华北派兵。石家庄地区作为通往京津晋的要地,自然成了日军进攻的重要方向。郭庄也不幸落入敌手。
日军在郭庄的土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郭庄人民不甘被欺辱,在1938年2月,由杨成文、杨义水等八人组织成立了抗日游击小组。那时的装备十分简陋,只是一些大抬杆、红缨枪、大刀等,即便如此,他们仍旧奋力反抗,英勇杀敌。一年后,这个抗日游击小组就发展成五百多人的民兵自卫队。在抗日战争中配合八路军作战二百余次,歼灭日伪军三百多人。后来又设立武装委员会,改名民兵中队部、民兵连,最后更名为郭庄民兵营。
郭庄民兵在众多战役中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同时也牺牲了许多英勇抗战的烈士。杨小五烈士的光辉事迹,至今还在郭庄广为流传。
1924年,杨小五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1939年,十五岁的杨小五就参加了抗日革命,曾任村儿童团长、武委会主任、锄奸团长等职。1942年4月3日,郭庄据点的日军,为了铲除本村的抗日武装力量,勾结无极、东阳、北苏、南孟、寨里据点的日伪军到郭庄村进行扫荡。当时,杨小五正带领三十多名干部和进步群众在地道里开展隐蔽斗争。不料,地道口被汉奸告密。敌人将没来得及躲避的群众驱赶到洞口周围,向地道里喊话叫人们出来,不然就把洞内洞外的人全部炸死。杨小五为了不让群众受害,果断地走出来,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结果,在日军的枪林弹雨中壮烈牺牲。
杨小五牺牲后,中共冀中七分区党委、军分区首长为他召开了追悼大会。解放后,郭庄村人民为他修建了烈士纪念碑,现在这个纪念碑就坐落在村委会大院里,让郭庄村民永远铭记那段悲壮的历史。
郭庄夫妻神枪手
在民兵营展室里有一把枪,它是1941年杨小五烈士使用过的缴获日寇的三八大盖枪。除此之外,像当年抗日缴获的小钢炮、地雷、大刀等都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全部收藏在“郭庄民兵斗争史展室”里。
除了这支步枪是重要的革命文物之外,还有一支枪更加传奇。那是一位开国伟人送给照片上这位老民兵的珍贵礼物。这位老民兵叫郭德合,那么他收到的是怎样的一支枪呢?
1960年,党中央在北京召开全国民兵代表会议,郭庄民兵营民兵郭德合有幸参加,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领导人接见并合影留念。各位领导对郭庄民兵营的队伍管理和民兵素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毛泽东主席还亲自授给郭德合一支半自动步枪。
半自动步枪是一种子弹自动装填上膛的步枪,也称自动装弹步枪。在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虽已经研发出半自动步枪,但是并没有广泛普及,更不要说是在民兵组织中使用了。因此,当时郭庄民兵营能得到毛主席亲自赠予的这么一支半自动步枪,可想是多么珍贵的一件礼物,这把枪现在珍藏于中国军事博物馆中。
郭德合带回了这把半自动步枪,在队伍里引起了强烈反响。民兵们都凑到郭德合身旁,听郭德合讲民兵代表大会,看着这把先进武器,这同时也激发起了民兵们训练射击的积极性。一时间,郭庄民兵不论男女老少,都掀起了练习射击的热潮,值得一提的是一对“夫妻神枪手”。
“夫妻神枪手”徐云聚、郭美珍说:“我们这打靶的有好多对夫妻,只有我们俩打得最好,所以被别人称做‘夫妻神枪手’。那时中午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们就偷
着练。”
几十年过去了,两位老人依旧能够清晰地描述当年他们在靶场英姿飒爽的场景,的确,如此辉煌的过去是不可能遗忘的。
⊙ 郭德合(前排左二)
⊙ “夫妻神枪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