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爨区文化艺术

爨区文化艺术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两晋以来,云南滇东北、滇中等爨区的碑刻文化艺术十分发达,形成独特的石刻墓碑文化现象。南碑瑰宝“两爨碑”等碑刻艺术,堪称“爨文化”奇葩,不仅代表着这一时期云南书法艺术的最高水准,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水准。小爨碑享有“南碑瑰宝”之美誉,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中独具魅力的神品之作。由此可知,滇东北霍氏大姓统属的“夷汉部曲”中,有今天昭通彝族先民。

五、爨区文化艺术

两晋以来,云南滇东北、滇中等爨区的碑刻文化艺术十分发达,形成独特的石刻墓碑文化现象。南碑瑰宝“两爨碑”等碑刻艺术,堪称“爨文化”奇葩,不仅代表着这一时期云南书法艺术的最高水准,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水准。霍氏墓室壁画,是迄今为止云南发现的唯一的古代壁画墓。

(一)爨宝子碑:南碑瑰宝

爨宝子碑俗称小爨碑,立于405年。1778年出土于曲靖城南的杨旗田村,现保存于曲靖第一中学,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爨碑额题刻“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墓”。碑亭的亭碑柱上悬挂着清代经济特科状元袁嘉谷的对联。碑高1.83米,宽0.68米,碑文400字,记述了东晋大姓爨宝子的生平业绩。碑文采用骈体笔法,杂以散句,讲究对仗和声律,骈句句式整齐,语言流畅。碑文字体介于隶、楷之间,字体古拙浑厚,是中国书法史上由隶书到楷书的过渡书体。自清代出土以来,倾倒了无数书法大家,康有为称之为“正书古石第一”。小爨碑享有“南碑瑰宝”之美誉,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中独具魅力的神品之作。

(二)爨龙颜碑:神品第一

爨龙颜碑俗称“大爨碑”。清道光年间金石学家、云贵总督阮元发现于曲靖市陆良县薛官堡村,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爨碑立于458年,为南朝宁州刺史爨龙颜的墓碑。碑额上部浮雕青龙、白虎、朱雀,左右刻日月。碑高3.38米,上宽1.35米,下宽1.46米,厚0.25米。碑阳面书24行,每行45字,追溯了滇东北爨氏家族渊源和爨龙颜建立的不朽功绩。碑文采取骈体笔法,辞藻典雅,古意盎然。碑文作者爨道庆是个“夷化”了的汉人,碑文内容具有浓厚的地方民族文化特点。碑文字体介于隶书和楷书之间,方圆并用,为隶书向楷书过渡的典型字体。云贵总督阮元称之为“云南第一古石”,由龙云称它是“滇中第一佳石”,康有为赞誉它是“神品第一”,为中国书法艺术之瑰宝。

(三)霍承嗣墓壁画:古墓室的“丽影”

1963年发现于今昭通市昭阳区后海子的霍承嗣墓室壁画,是迄今为止云南发现的唯一的古代壁画墓,为东晋时期滇东北南中大姓霍承嗣的招魂壁画墓。1965年墓室被整体迁建到今昭通市第三中学内。

墓室上面有高达5.20米,南北长29米,宽24米的高大封土堆,当地人称“梁堆”。该墓墓室内壁东、西、南、北四壁均有彩色壁画。西壁壁画形象地展现了晋代大姓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的“夷汉部曲”图形象生动逼真,有彝族27人,他们都披毡跣足,头发绾成高髻,与近现代滇东北以及四川凉山彝族的服饰“瓦拉”和“天菩萨”完全相同。由此可知,滇东北霍氏大姓统属的“夷汉部曲”中,有今天昭通彝族先民。早在1600多年以前的东晋时期,滇东北、四川凉山地区的彝族服饰已形成,虽历经千年历史变迁而不变,可见彝族传统服饰的特殊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