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灿烂的南诏文化遗迹
南诏时期,云南的文化艺术取得了长足进步。南诏文化是南诏境内以乌蛮和白蛮等各民族文化为基础,兼收中原文化,吸收东南亚各国文化而形成的庞大的区域性民族文化系统。南诏文化具有很强的兼容性,主要表现在语言、文字、文学、绘画、雕刻、乐舞、宗教等各个方面。
(一)《南诏图传》与《南诏奉圣乐》
《南诏图传》也称南诏中兴国史画卷,绘于南诏中兴二年(899年),画卷全长5.73米,宽约0.3米,纸本彩绘,采用连环画形式,分为画卷和文字卷两部分。画卷由若干个相互连接的故事组成,内容主要包括巍山起因、祭铁柱承王位、西洱河记三部分。画卷场面宏大,人物众多,各具特征,形象生动逼真,反映了南诏丰富多彩的社会状况和民族风情。画卷配以约3000字的文字卷说明,详细记述了佛教密宗传入南诏的经过,“图”与“文”相互印证,构成了一幅图文并茂的历史画卷,被称为“南滇瑰宝”。
南诏图传卷首有清人张照在雍正五年(1727年)所写的长篇题记,卷末有清王室成亲王爱新觉罗·永理于1820年所写题记。1820年以前《南诏图传》藏于清王府内,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南诏图传》流传海外。现这一珍贵画卷藏在日本京都藤井有邻馆内。
“奉圣乐”是唐代各地方政权向唐朝表示效忠的一种程式化乐章。南诏第六代王异牟寻为表明南诏归唐诚意,组织排演了一支由200多人参加的大型南诏奉圣乐舞,并率其子寻阁劝及歌舞乐队于800年到唐都长安皇宫献演。唐德宗率文武百官在麟德观赏后赞誉这部大型民族乐舞,并下旨皇家宫廷歌舞乐队悉心学艺。
《南诏奉圣乐》共有30首乐曲,演奏乐工多达196人,乐队由龟兹部、大鼓部、胡部、军乐部4部组成,以歌、舞、乐、颂4种形式交替混合表演,其中的摆字舞逐一将“南诏奉圣乐”5个字舞成“字舞”。舞者16人,手执鸟羽,以4人为一列,表达了西南各族决心归唐的意愿。民间歌舞“天南滇越俗”,则用南诏地方的民族语言演唱,颇具地方民族特色。
南诏圣乐舞场面壮观,气势恢弘,舞姿优美,歌声悦人。至今,在南诏的发祥地巍山,还保留着《南诏奉圣乐》的部分优秀内容,巍山现有一支南诏古乐队,驰名中外。
南诏统一洱海地区、建立南诏政权后,主动接受唐王朝的封号,成为唐中央王朝统治下的一个地方民族政权。唐天宝年间,唐朝与南诏因为在东部爨区的归属问题上发生矛盾,导致大规模的军事冲突。751~754年,唐王朝曾先后3次派遣于仲通、李密等率兵攻打南诏,南诏多次向唐朝求和,唐军仍直逼南诏腹地。南诏请和无效,为自保不得已联合吐蕃奋力迎战,唐军全军覆灭。南诏将唐军阵亡将士厚葬,以表达对唐朝的友好诚意。现大理下关的将军洞供奉着唐军将领李密的雕像,下关万人冢埋葬着天宝战争中阵亡的唐军将士,今位于大理的南诏德化碑详细记载了天宝战争的情形。
南诏德化碑也称蒙国大诏碑、南诏蛮颂碑。碑立于766年,1788年云南布政使、金石家王昶发现于大理古城南7千米的太和村西,碑高3.02米,宽2.27米,厚0.58米,是云南现存最大的一块南诏历史丰碑。该碑记述了南诏王阁逻凤建立威震西南的南诏建国史,唐王朝和吐蕃的政治关系,以及南诏的政治、军事、经济情况。原碑文共3800余字,字体为行书,歌赋兼行,骈散交替,为南诏时期绝妙的长篇政治抒情散文,也是彝族文学史上最早用汉语书写的文学精品。196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与南诏德化碑齐名的袁滋题记摩崖,是唐朝恢复中原与云南友好关系的历史见证。摩崖位于昭通市盐津县豆沙镇,摩崖石刻高0.44米,宽0.36米。全文8行120余字,末行有“袁滋题”3字篆书。摩崖石刻的书写方式独特,与古汉语的排列方式正好相反,书法是尊重彝文书写方式,由左向右直行书写,为此专门奏请朝廷,特赦“从其俗”。794年正月,唐朝和南诏举行“苍山誓盟”,正式恢复了唐朝和南诏的友好关系。6月,唐王朝派遣袁滋为御史中丞,持节册封异牟寻为南诏王,并赐金印。9月24日,袁滋一行途经石门,在摩崖上刻字以纪其事,这就是流传至今的“袁滋题记摩崖石刻”。同年10月底,袁滋一行到达南诏都城,异牟寻在阳苴咩城举行册封仪式,唐王朝册封异牟寻为南诏王。册封事毕,异牟寻派官员送袁滋等人至石门,经四川返回长安,完成了这一重大历史任务。
南诏与唐朝的关系虽出现过一波三折,但即使是南诏与唐朝发生摩擦、冲突甚至战争的时候,南诏都一直视唐王朝中央为正朔;当关系有所缓和与改善,南诏便接受唐王朝的封号。南诏德化碑与袁滋题记摩崖共同见证着南诏与唐朝的友好关系,被誉为民族团结姊妹碑。
(三)石宝山石窟与南诏铁柱
石宝山石窟又称“石钟山石窟”,因山上有石如钟而得名,位于距剑川县城约25千米的沙溪镇,是相继创造于南诏、大理时期云南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作,在中国石窟艺术史中占有较高地位。
石宝山石窟依山开凿,因势构筑,雕刻细腻,造型优美,石窟群按所分布的地理位置为石钟寺、狮子关、沙登箐3个片区。石宝山石窟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异牟寻坐朝图》《阁罗凤议政图》和《细奴逻全家福像》,融浮雕、圆雕、线雕等雕刻艺术风格为一体,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研究南诏历史文化艺术的珍贵资料。
南诏铁柱又名“崖川铁柱”“弥渡铁柱”“天尊柱”,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太花乡铁柱邑村。建于872年的南诏时期,铁柱通高3.30米,直径0.32米,重约2100千克,为一实心铁柱。铁柱原有三叉口柱顶,雕龙头,上面倒扣一口铁锅,锅上铸造有与大理崇圣寺千寻塔相同的“大鹏金翅鸟”。元代初年,郭松年游历大理时亲眼目睹了铁柱。《南诏图传》画卷上的“铁柱记”,绘有各首领跪拜祭铁柱的场面,铁柱顶上立有一鸟,这可能就是南诏王室的图腾柱和图腾鸟。南诏铁柱是彝族崇拜铁柱的一个生动表现,是彝族人民在云南建筑艺术上的一个贡献。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诏建造铁柱是为了彰显拓疆的功劳,以镇南诏之山川。清代庙内既有祖先的标功之物铁柱,又有南诏王世隆夫妇神像,身着彝族服饰,被当地彝族视为祖庙。至今居住在附近的彝族,每年农历正月十四、十五日都常常进庙赶会,用彝语唱古老的祭铁柱歌,以求一年庆吉平安,六畜兴旺。
(四)巍峨的佛塔建筑
南诏时期,云南佛教文化鼎盛,这一时期产生了大批工艺精湛、造型别致、气势恢弘的佛寺佛塔建筑。很多佛塔建筑虽经历了1200多年的沧桑历史,仍巍峨屹立于云南各地。
崇圣寺是云南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古刹,坐落在大理古城西部3千米处,南诏劝丰佑年间曾有殿宇千间,大理国时期成为皇家寺院。崇圣寺建筑群后来毁于清代战火,2007年崇圣寺恢复重建。
位于崇圣寺前高耸入云的三塔,人们常称大理三塔。大塔俗称“千寻塔”,当地群众称“文笔塔”。千寻塔高69.13米,有16级,为四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南、北两小塔高均为42.2米,属10级八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千寻塔建于南诏,南、北两小塔建于大理国时期。千寻塔堪称南诏佛塔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建筑方法使用了近代建筑楼房的“脚手架法”,建筑风格颇具地方民族特色,外形与同期中原佛塔有很大差别。三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从建塔至今虽历经数十次大地震,仍巍然屹立于苍山之麓、洱海之滨,从空中鸟瞰,像巨鼎之三足拔地而起,高耸入云,宏伟壮观,为中国佛塔建筑艺术的奇迹。1978年在对大理崇圣寺三塔进行修复时,在千寻塔内发现的金质大鹏金翅鸟,堪称南诏大理国时期的文物艺术极品。金翅鸟是古代大理地区佛塔上常见的装饰动物,民间称之为“金鸡”。大鹏金翅鸟是佛教密宗“天龙八部”之一,古代印度称它为“迦楼罗”,认为它能够镇龙防水患。
弘圣寺塔,俗称一塔。位于大理城西南弘圣寺旧址上,建于南诏时期,为四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形制相似于千寻塔。塔高43.87米,有16层,由塔基座、塔身和塔刹3部分组成,塔身中空,可攀登而上。整个塔身轮廓呈抛物线形,优美流畅。明代嘉靖年间进行过修缮,1981年再次修葺时,发现了铜佛像、塔模、模印砖等一批珍贵文物。
东寺塔与西寺塔。两塔始建于南诏时期,当时在今昆明拓东城内建有常乐寺和慧光寺,两寺位于一东一西,称东寺和西寺,在两座寺庙内分别建有一塔,叫“常乐寺塔”和“慧光寺塔”,常乐寺塔也称“东寺塔”,慧光寺塔又称“西寺塔”。两座寺院早已毁废,但两塔至今仍屹立在市内。东寺塔和西寺塔均为13级四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东寺塔高40.57米,西寺塔高31米,两塔形制相似于南诏时期的大理崇圣寺千寻塔和弘圣寺塔。明清时期,两塔因地震坍塌而重建,现屹立于市内的东寺塔为清代建筑,西寺塔为明代建筑。虽如此,两塔都保持着始建时南诏时期的建筑风格,成为今天昆明市著名的佛塔建筑。
大姚白塔。白塔位于大姚县城西宝筏山顶上,因塔的表面全用白石灰涂抹,故称白塔。又因塔形状像磬锤而称为“磬锤塔”。白塔建造于南诏时期,是云南现存最早的古塔之一。白塔高18米,为空心砖结构建筑,整个塔分三大段:下段基座是八角形须弥座;中段为八角形柱体,下粗向上逐渐收细,上砌成12层密檐;上段托起塔的主体,占全塔高度的一半以上,呈上大下小的椭圆锤形塔身。明代地震后白塔受到损坏,清同治年间进行了修缮。白塔造型奇特,别具一格,既受佛教密宗影响又独具云南地方特色,为国内所罕见。
(五)南诏故都:太和城和阳苴咩城
太和城,位于今大理和下关之间的太和村,是一座依山势而建的古城,遗址至今残存。北城墙西端从点苍山佛顶峰起,向东延伸至洱海之滨,全长2千米多,南城墙西端从点苍山五指山麓起,向东延伸至洱海村,全长1千米多。城墙系夯土板筑而成,保存至今较好的一段城墙残高3米左右。南诏统一洱海地区之前,太和城是一个城邑。从739年南诏王皮逻阁把都城从蒙舍川迁至太和城,到779年异牟寻迁都羊苴咩城为止,太和城作为南诏的都城时间长达40年。此后,太和城仍作为重要城市,历经大理、元初,时间长达500年之久。1961年3月,太和城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阳苴咩城,也写为羊苴咩城,是当地少数民族译音译写,位于今大理城西三塔附近。阳苴咩城规模宏大,南诏统一六诏之前,阳苴咩城已是一个较大的村邑,南诏王阁逻凤、异牟寻时期先后进行了大规模扩建。779年异牟寻把南诏国首府迁到阳苴咩城开始,到1253年大理国灭亡,在长达470多年的时间里,阳苴咩城先后一直是南诏国、大长和国、大天兴国、大义宁国、大理国5个地方少数民族政权的首府。阳苴咩城只有南、北两道城墙,东、西以点苍山和洱海为屏障,地理位置特殊重要。
(六)彝族土主崇拜的见证:南诏土主庙
土主崇拜是彝族祖先崇拜最直接的表现方式,是彝族区别于其他彝语支民族的显著特征。
南诏土主庙又称巍宝山土主庙,俗名“巡山殿”,位于巍山县城南13公里处的巍宝山山腰,是南诏第三代王盛逻皮为纪念其祖父细奴逻于714年建盖。初建时规模宏大,大殿内供奉南诏始祖细奴逻高大雄伟的全身像。巍宝山土主庙是西南彝族地区建盖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土主庙,是彝族土主崇拜的中心之一。历代文人墨客曾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楹联诗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十六两天,彝族群众均到土主庙杀猪宰羊,祭祀开国先祖细奴逻。大殿上塑有身着彝族服饰的细奴逻及二侍者的像。每年九月十四日,是南诏始祖细奴逻生日,届时附近彝族村民要前来巡山殿祭祀。
此后,历朝历代在今巍山境内先后建立了蒙国土主庙、蒙舍土主庙等。遍布于巍山境内的土主庙,是彝族祖先崇拜的重要表现,是彝族独特的土主崇拜的有力证据,它们一直被当地彝族作为本民族的祖庙,对庙内所供奉的土主神顶礼膜拜,以求安宁。
(七)禄劝密达拉摩崖石刻
该石刻位于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密达拉摩崖石刻,为南诏、大理时期石刻艺术作品。
该石刻共有两尊造像,左边为“大黑天神”,左边为“大多闻天王”。“大黑天神”像高4.52米,上身威武雄壮,方脸,浓眉,胡须满腮,露腿,跣足,肩伸四臂,右前手持戟,左后手垂握一串佛珠,右前手屈肘于前,左后手托一宝塔,身上斜挎一串骷髅,衣褶飘扬,腹前作结。“多闻天王”像高3.06米,双目圆睁斜上,高鼻阔嘴,头戴宝冠,耳佩璎珞,身着甲胄,形象魁伟,裳裙翻动,线条疏密有致,腰部曲斜,左手叉腰,右手持戟,右足踏一怪兽,狮头水牛角,两角之间有一骷髅,狮头上有一骷髅。密达拉摩崖石刻造像独具特色,为难得的石刻艺术精品。
(八)最古老的彝文石刻:禄劝镌字摩崖
镌字摩崖又名凤诏碑,位于禄劝县法宜村边高达数丈的峭壁上,为国内最早的彝文碑记之一,相传为彝族凤阿雏、凤来玉二人所刻。记述了明代凤氏14代世袭土知府350多年的家族谱系,追溯了彝族开发滇池地区,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镌字摩崖石刻目前保留较完整的有三方,一方彝文石刻居中,其他两方汉文石刻分布左右。记载了凤氏称雄于世,多次奉朝廷之命征战,凯旋而归,受到朝廷嘉奖情况,以及举行彝族祭祖大典盛况。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地理、历史、军事、语言、文学等方面。
禄劝镌字摩崖与贵州大方县《千岁衢碑》和大渡河修桥彝汉双碑同为我国最古老的彝文碑记。早在20世纪初,镌字崖彝文石刻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有关介绍文章从未间断。禄劝镌字崖是研究彝族政治、经济、历史、语言、文字等方面的宝贵文化遗产。它表明,早在明代以前,彝族文字已发展成为相当完备的一个文字系统。
(九)昭通彝文碑与石屏彝文墓碑
近年来,在滇东北昭通境内发现了多方明清时期彝文碑刻。现存于昭通市实验中学汉碑亭内的禄米勒彝文碑,有15行彝文、4个汉字,碑面为65厘米×43厘米,彝文面刻60厘米×27厘米,碑文内容介绍了彝族六祖布部和默部分布迁徙情况。另外,镇雄公园的《千秋万代碑》彝文碑、板桥镇曾延元彝文墓碑、场坝乡麻园倮海寨彝汉合璧的王朝元、王于坡墓碑和纯彝文碑,以及彝良虎丘村的黄氏神祖碑、绥江新滩镇彝文摩崖等,都对研究滇东北彝族历史文化和彝族文字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1985年发现于滇南石屏县龙口村马鞍子山的李茂墓碑,是滇南地区首次发现的彝文古墓碑。墓主李茂,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出生在蒙自,明嘉靖年间迁到石屏龙口村。彝文石碑呈上窄下宽的椭圆形,通高63厘米,碑头宽15厘米,碑身宽31厘米,碑脚宽30厘米,厚24厘米。碑文从右向左直书,全文51字。该碑对于研究南部彝文和方言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十)建水文庙:云南最大的文庙
建水文庙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城文庙北路,是目前全国规模较大、云南最大、保存较完整的文庙建筑群。
建水文庙最早建于元代,现在可见的文庙由明、清两代按照当时全国的统一布局和规划扩建而成。占地面积114亩,共有三进院落,主要建筑由一殿、二庑、二堂、二阁、二门、三祠、八坊构成。平面布局采用我国古建筑传统的对称庭院方式,在中轴线上布局主要建筑。整个建筑群主次十分分明,布局科学严谨。
文庙前门正中巍峨的牌坊上题“洙泗渊源”4字,悬挂着“文庙”横匾。入内是第一进院落,内有四坊和碑刻数十通。往里走,入“棂星门”后进入第二院落,内建有“文昌阁”“魁星阁”,以及“名宦”“乡贤”二祠。入“大成门”是文庙的第三进院落,正中是大成殿,两侧是东西两院。大成殿是文庙的核心建筑,建于元代,这是专奉孔子牌位的建筑,明代重修后改名为先师庙。殿后的石碑,记载着元、明、清时期祭祀孔子的盛况。
(十一)姚安文峰塔和德丰寺
文峰塔位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城南独树山巅。文峰塔始建于1569年,1596年重建,1803年曾进行维修增高。塔高28.26米,呈六方形,由须弥座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文峰塔造型大方,巍峨壮观,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仍巍然屹立,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
位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城南大街的德丰寺,是目前楚雄彝族自治州尚存最早的明代木构架建筑,堪称云南建筑艺术的杰作。德丰寺创建于明洪武年间,全无钉楔的痕迹。建筑群由前堂、二堂、正殿和两厢两耳组成。正殿的“斗拱”是德丰寺的一大特点,“斗”为方形木块,上大下小,如覆斗状,其位置在屋檐下的柱子与房顶交接处,可使屋檐加长。“拱”是一块两端削成弯山状的长方形木块,起到前后左右伸长挑出作用。现正殿供奉着清初彝族著名文人高奣映铜铸睡像。
(十二)巍山《松下踏歌图》与石屏《罗色壁画》
巍宝山是中国13座道教名山之一,自唐代以来不断营建到清代中叶,20多座道教宫观殿宇遍布全山,巍宝山古建筑群依山而建,布局严谨,错落有致,各具特色。不仅有反映南诏历史的南诏祖庙土祖庙,也有唯一幸存的清代彝族踏歌壁画的文昌宫;既有规模宏大、供奉道教始祖老子的青霞观,也有建筑奇特、精雕细镂、保存完整著称的长春洞,成为全国有名的道教丛林。道观建筑群与邻近的观音殿、甘露亭等佛教寺院和谐共处,交映生辉,蔚为壮观。1987年12月,巍宝山古建筑群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于文昌宫龙潭殿文龙亭亭壁上的《松下踏歌图》,也称《彝族踏歌图》,绘制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是至今云南乃至国内发现最早的彝族踏歌壁画。壁画描绘了18世纪中期巍山彝族风情习俗景象,内容为节日期间彝族男女老少相聚在一起踏歌的情景。画面远处山峦起伏,在近处的一株苍树下,30多个彝族男女在草坪上围成圆圈正欢歌起舞。圆圈内有3人,2人吹芦笙,1人吹笛,边吹边舞,大步跳跃,圈外的3人,1人弹琵琶,1人吹笙,1人扬扇在伴舞助兴。环圈而舞的30多人男女老少随着笛子、芦笙的节拍跳唱,有的扬手,有的转身,有的牵手,各具神态。男子头戴斗笠,身穿无领对襟衣,外罩长衫,脚穿云头鞋。中年妇女头盘黑布包头,上身穿无领褂,腰系麻布围腰,下身穿宽裤脚的裤子。《松下踏歌图》中出现的服饰与今天巍山彝族服饰基本相同,对于我们研究滇西彝族的节日、歌舞、服饰、习俗等均具有较高价值。
罗色壁画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冒合乡的罗色庙正壁上。罗色为彝语,意为部落首领。为纪念率众与妄图侵占异龙湖一带的外族而战死沙场的明末世袭土知州彝族首领马赫奴,当地彝族群众于1845年(清道光二十五年)建立了罗色庙。壁画创作于1846年(清道光二十六年),共有9壁,壁画全长16.96米,宽2米,内容分“出师”“拒敌”“凯旋”三部分,画面以左到右,以连环画形式绘制而成。壁画场景宏大,人物众多,面目各具特色,栩栩如生,是研究明清时期异龙湖地区彝族政治、经济、民族服饰、礼俗及壁画艺术的珍贵资料。每年农历二月初十,当地彝族要在庙内举行祭祀活动,并进行歌舞表演,场面热闹非凡。
(十三)石屏彝汉文通告
清朝统一中国后,为迅速稳定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曾推行了一些积极有效的少数民族政策措施。石屏彝文通告发现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龙武镇撒白祖村,是清乾隆年间当时地方官根据清政府汉文通告附上彝文对照,刻印转发的唯一一份彝、汉文通告。通告右边为汉文,左边为彝文。汉文从右至左直书,16行794字;彝文也从右至左直书,16行400多字。彝、汉文字均为木刻楷体。公告的彝、汉文内容不尽相同,但严禁以各种借口、理由、手段盘剥少数民族,敲诈民脂民膏,否则将予严惩等方面内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初中央和地方政府为稳定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所采取的积极措施。
(十四)建水纳楼土司府
建水的纳楼部落,是红河地区最大的彝族部落,唐代纳楼部属蒙氏管辖,名为茶甸,元置千户。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朝廷授封普少为纳楼茶甸长官司土副长官,司治建水县官厅,辖地号称“三江八里又三猛”,地跨红河南北两岸,人口众多,纳楼土司成为临安府内最大的一家土司,与贵州水西土司、武定凤氏土司一起合称中国三大彝族土司之一。清光绪九年(1883年),因土司内部纷争不止,临安知府为缓和矛盾,报经云贵总督批准,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将纳楼司地分给土司4个儿子承袭,称4土舍。1907年,第四子普卫寅在今建水县回新村重建纳楼司署,占地2895平方米。纳楼司署至今保存较为完整,建筑以大门、前厅、正厅、后院为中轴线,由南往北一字排列,厢房、书房、耳房左右对称,形成三进四合院落,大小房舍共70余间。富有特点的门庭居高临下,庄严坚实,“土掌房”式的石壁正中伸出一座檐角飞翘、雕梁画栋的坊式大门,檐下的门神、云龙纹和彩凤图案雕镂逼真。正中悬挂“纳楼司署”匾额。门前照壁高大,四周有砖砌、土砌护墙两道,四角立有石砌碉堡。前院为公务房,是纳楼土司接待府州官员和议事场所。正厅为公署大堂,是土司审理事务、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这里宽敞明亮,土司宝座雕刻精致,三条活灵活现的飞龙盘旋于云山雾海,两只雄鹰展翅欲飞。后院是土司家人生活起居之地,书斋、客厅布局错落,门窗格扇精巧玲珑。整体建筑既有彝族建筑的特点,又有汉族建筑风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