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情深意长的山歌民谣
“阿佬表,端酒喝;阿表妹,端酒喝。阿佬表,喜欢不喜欢也要喝;阿表妹,喜欢不喜欢也要喝。喜欢呢也要喝,不喜欢也要喝,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喝。”这是一首源自楚雄彝族民间,在迎来送往的餐饮氛围中用以待客的敬酒歌。因其唱词直白通俗,节奏强劲欢畅,歌词凸显彝族人的粗犷与霸气,在霸气中又蕴含着对亲友、客人们深深的眷念与关怀,更有彝家人热情好客之思想和气质的袒露,它广泛流传在喧嚣城市和穷乡僻壤的各个角落。如此粗犷豪迈与情深意长之曲调,在彝族山歌民谣中不乏其例。
彝族民歌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提炼出来的,集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娱乐性和艺术性等于一体的民间歌曲。按语言语音分类,彝族民歌总体上可分为六大方言的民歌,细分则有各种次方言和土语民歌;按支系分,则有诺苏民歌、纳苏民歌、尼苏民歌、罗罗民歌、阿细民歌、阿哲民歌、俚濮民歌、白倮民歌、花倮民歌、撒尼民歌、濮拉民歌、阿细民歌等等。习惯上,大家喜闻乐见的是按歌曲属性的分类方式,将彝族民歌分为情歌、山歌、叙事歌、劳动歌、婚礼歌、丧礼歌、酒礼歌、年节歌、舞蹈歌和儿歌等。源于生产劳作、传播于民间的彝族民歌,曲调丰富,音域宽广,节奏自由,唱词内容广泛,演唱形式多种多样,既有婉转动听的轻柔曲目,又有质朴简练的说辞唱腔。除了人们时常耳濡目染的小凉山情歌《阿惹妞》、石林叙事古歌《阿诗玛》、楚雄敬酒歌《阿佬表》、弥勒阿细人舞蹈歌《跳月歌》等数首民歌外,尚有更多的更优秀的彝家山歌民谣,因各种原因散落遗留在彝族民间,鲜为人知。“海菜腔”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海菜腔是红河彝族山歌“四大腔”中的一种,主要流行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与玉溪市交界地带被称为花腰彝的彝族尼苏支系中。在“五山腔”“四腔”“山悠腔”“海菜腔”等4种唱腔里,跌宕起伏的“海菜腔”演唱独具一格。演唱形式基本上以一人唱众人合为主,也有男女对唱,唱词使用汉语,内容多表现爱情生活。“海菜腔”以其动听的旋律、即兴发挥的歌词、顺口的七言句式和天籁般的唱腔声调深受彝族人民的喜爱。
如今,酒歌《阿佬表》、情歌《阿惹妞》、风俗歌《远方的客人请您留下来》和山歌《海菜腔》等彝族民歌,以其独特的节奏、优美的乐曲和质朴的歌词,深深地感染和打动着一批批探访彝山大地、关心彝民发展的山外来客,成为人们沟通心灵、拉近距离的极佳交流媒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