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中,涉及彝族的名录共有24项。这些已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只是彝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凤毛麟角,还有众多传统而优秀的民间文学、民间歌舞、民族古籍、传统技艺、民间美术、传统医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存于广大彝族民间。彝族人民为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文学、歌舞、戏剧、民间工艺、乐器、服饰、传统医药、古籍文献等等。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中,涉及彝族的名录共有24项。其中,来自云南彝族的项目就有19项,包括石林《阿诗玛》、红河《海菜腔》、文山《葫芦笙舞》、巍山《打歌》、撒尼《刺绣》、武定《彝族酒歌》、牟定《左脚舞》、双柏《查姆》和彝族《火把节》、石屏的“彝族烟盒舞”等。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非物质文化节遗产有彝族火把节、彝族漆器艺术,有被誉为智慧之源的彝族克智论辩艺术,有号称“人类母系社会活化石”的泸沽湖摩梭人习俗,有古老而神秘的彝族毕摩文化、苏尼文化、德古文化,有彝族年、彝族婚俗,有史诗般极具艺术价值的民间文学《勒俄》《玛牧》《阿嫫尼惹》,有藏族尔苏人图画文字,有苍劲有力的彝族书法。贵州有特色浓郁、风格迥异的盘县“彝族民歌”、威宁“彝族撮泰吉”、赫章“彝族铃铛舞”等优秀民族民间文化。
这些已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只是彝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凤毛麟角,还有众多传统而优秀的民间文学、民间歌舞、民族古籍、传统技艺、民间美术、传统医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存于广大彝族民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今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重要基础,是发展民族旅游经济的灵魂,是永葆民族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彝族人民为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