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彝族民间至今还一直流传着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九隆神话》,其大意是古代云南哀牢地区有一女子名叫沙壹(一作沙壶),在水中接触到龙王所化的沉木而怀孕,后生下十个儿子,十个儿子娶妻繁衍,散居各地,发展成为包括彝族、纳西族、白族、汉族在内的各兄弟民族。历朝历代的彝族人,正是以这种“同根同种”的意识对待其他兄弟民族,并以博大包容的胸怀吸收各兄弟民族的优秀文化,促进了云南、西南边疆乃至中华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
通过半个世纪以来对西南地区,特别是云南各地发现发掘的大量考古实证资料、彝文典籍资料、汉族文献资料,以及民族学田野考察资料的积累研究,大多数专家学者的科学研究成果充分证明:彝族自古以来就生活在中国西南地区,彝族的主源是西南地区土著人,先秦时期的彝族自称“宜”“尼”,汉文献讹称为“夷”,今天滇、川、黔、桂、渝等地彝族均发源于中国西南或云南。
曾到过西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的汉代大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巨著《史记·西南夷传》中记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地区分布着数十个大大小小的部族,统称“西南夷”。
彝族先民与远古时期的氐羌族群有渊源关系,是古氐羌人在南下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形成的民族。公元前4世纪初,羌人无弋爰剑之后,自甘、宁、青一带的河湟地区南下,到岷山以东至金沙江畔,发展为武都、广汉、越嶲诸羌,与嶲、昆明相接。魏晋以后,昆明人与僰(濮)并列。据史书明确记载,大约在商周时期,古羌人从河湟流域开始向四方发展,向东发展的部分古羌人融入周族之中成为姜姓;向南发展的部分古羌人进入金沙江南北地区后,很快融入西南彝族等各土著部族之中,在西南地区形成武都羌、广汉羌、旄牛羌、越嶲羌、青羌等,古羌人的某些习俗为后来有的彝族所承袭和保留。
在先秦时期,以彝族先民为主体的西南各土著民族就建立了古莽国。古莽部落与昆明部落有直接的渊源关系,秦汉时期的昆明族群为古莽部落的后裔。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古莽国分化为众多的部族,活动在今天滇西、滇中一带的古莽部落后裔演变发展成为昆明部落。昆明部落的曲头、木耳、环铁、裹结等风俗习惯,一直为后来的彝族所承袭。商周时期的古莽国是以彝族为主体建立的第一个地方民族政权。
昆明部落是西南夷数十个部族中活动范围广泛、势力较为强大的一个部落,是西南夷的主体部落之一,分布在东起滇池一带,西至澜沧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主要聚居在今滇西的洱海和保山一带,西汉时期曾与其他部落一起建立了古滇王国。大量的历史、考古、民俗资料证明,昆明部落是形成今天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重要部分,与今天彝语支各民族有直接渊源关系,是形成近代彝族的轴心,近现代彝族主要源于昆明人。
东汉时期,活动于今云南保山、大理洱海一带的昆明部落后裔建立了哀牢王国。昆明部落后裔是唐代南诏国主体民族乌蛮蒙氏的祖先,也是今天滇西地区彝族先祖。唐代南诏统一六诏后,哀牢最终被南诏包容而消失。
现流传在滇、川、黔等各地彝区的彝文古籍记载,大约在东周末年春秋时期,彝族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件,兴起于今昭通一带的彝族共祖杜慕曾在家乡洛宜山(今昭通境内)举行六祖(即武、乍、糯、恒、布、默)分支大典。今有研究者认为,杜慕是汉文献中记载的杜宇、仲牟由、隆慕、祝明等,曾在今天的四川成都建立强大的部落联盟政权——古蜀国,被各部落共推为帝,国人尊称为望帝。杜慕称帝后,大力兴修水利,重视农业经济,发展手工业,促进了蜀地农业、经济、手工业的快速发展。杜慕古蜀政权被鳖灵夺取后,回到家乡洛宜山,便举行了彝族历史上著名的六祖分支大典。杜慕举行六祖分支大典以后,长房之子慕雅切(武部)和慕雅考(乍部)迁往滇中,向滇南方向发展,今天滇南的很多彝族支系是武部和乍部的后裔。次房之子慕雅热(糯部)、慕雅卧(恒部)两部向北拓展,后又向四川凉山方向发展,成为凉山彝族的祖先。
西汉时期,中国西南地区出现了数十个大大小小的地方民族政权,在这些地方政权当中,夜郎国势力最强大、疆域最广阔。夜郎国是汉王朝的一个属国,曾接受汉王朝授封的王印。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西南夷,夜郎国的历史到此结束。当时的夜郎国地处今云南、贵州交界地区,势力范围以毕节地区为中心,北连昭通、四川,西北达云南曲靖、宣威、会泽一带。夜郎国的主体民族,有学者认为是百越族群中的僚人所建,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认为,夜郎国的主体民族是彝族,夜郎国是以彝族为主体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
西汉时期在今昆明滇池沿岸建立的一个强大地方民族政权古滇王国,西汉王朝为了经营和开发西南夷地区,曾在西南夷地区设立了犍为郡、牂牁郡、益州郡、越嶲郡等4郡,滇王附汉,汉王朝赐授滇王之印,古滇国成为汉王朝的臣属,由中央王朝管辖。古滇人创造了璀璨辉煌的青铜文明。关于古滇国的主体民族,有人认为是傣族,有人认为是白族等。现大多数专家学者根据大量的考古发掘资料证明,古滇国的主体民族是彝族,古滇国是以彝族为主体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
魏晋以来,彝族分布区域不断扩大,史书统称这一时期包括云南、川南、黔西、桂西等广大彝族居住地区为南中。南中地区是彝族等土著民族的主要居住区。两汉以来,中央政权在南中地区设置郡县,推行屯田制度,于是到南中地区屯田、戍守的孟、霍、雍、爨等汉族大姓势力日益强大,这些地方大姓在彝族地区形成后,不仅强烈地受到彝族社会经济的影响,也从不同方面影响彝族经济生活,从而加速了“夷汉”之间经济文化的交融。
263年,魏国灭蜀国。265年司马炎废魏称帝,建立晋朝。晋朝初期沿袭蜀汉对南中政策,利用南中地方大姓统治南中地区。339年,爨氏在地方权利争夺过程中取得统治地位,统一了南中地区,开始了爨氏在南中地区长达400年的统治。爨氏统治区域包括了今天的昭通、曲靖、昆明、玉溪、楚雄等主要区域,势力南达红河、文山的部分地区。南诏建立以后,爨氏在南中地区的统治宣告结束。
爨氏统一南中后,不断加强与南中地区彝族等土著民族的相互通婚,自觉接受彝族等土著民族的文化生活习俗,爨氏最终被彝族等土著民族所同化,爨氏变成了“夷化了的汉族”。史书称这一时期的彝族为“爨人”,把彝文称为“爨文”“爨字”,所有使用这些文字的人都被称为“爨人”,通行使用“爨文”“爨字”的地区称为“爨区”。学术界也把爨区内的各种文化现象统称之为爨文化,爨文化是彝族等土著文化和中原文化有机结合后形成的云南地方特色文化。
隋唐以来,彝族先民有“乌蛮”“白蛮”的分化,乌蛮由昆明部落发展而成,白蛮系以叟、濮为主体,并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其活动范围已遍及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腹心地带及广西的一部分,形成了以三省毗邻的广大地区为核心的分布格局。7世纪初叶,分布在云南哀牢山北部和洱海地区的乌蛮形成了蒙舍诏、蒙巂诏、越析诏、邓赕诏、施浪诏、浪穹诏等6个大部落联盟,史称六诏。其中,蒙舍诏位于今天巍山坝子内,地处其他五诏的南部,史书称南诏。738年,蒙舍诏在唐王朝的扶持下统一六诏,统一洱海地区,建立南诏政权。唐王朝于是封蒙舍诏首领皮罗阁为越国公,赐名归义,同时封皮罗阁为云南王。739年,皮罗阁迁居太和城(今大理),南诏成为雄踞一方的强大地方民族政权。8世纪初的彝族以洱海地区为中心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南诏国共传13代王,统治时间253年,是中国西南地区延续时间长、辖区广、影响大的一个地方民族政权。南诏政权基本与唐王朝相始终,南诏与唐王朝关系密切,为唐王朝的一个臣属政权。
统一六诏后,在人才的使用上不分民族,只要是真心为王国服务的人,一律人尽其用。如在国家领导机构中担任“清平官”“大军将”等要职的人,“白蛮”比“乌蛮”还多。战争中俘获的汉人西泸县令郑回,先让他当老师,后来还让他当了“清平官”,辅佐国王处理政务。说明南诏王族很少有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的,对各民族一视同仁。在南诏国内,有贵族、自由民,奴隶之分,但在民族关系上,实行的是平等相待,鼓励各民族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融合,同心同德,不存在民族歧视与压迫问题。即便是原先的对手,也对他们一视同仁,并不因此而另眼相看,这样一来,王国政权得到全民一致的拥护。这一点,从“天宝战争”就可以看出来。南诏立国后,对各民族平等相待,各民族万众一心,势力日愈强大。唐朝担心危及他的安全,想以自己强大武力,决心一举消灭南诏,以绝后患。唐王朝发动了两次战争,一次派六万,被打败,主帅鲜于仲通只身逃跑,才幸免于难;一次派十万,唐军全军覆没,主将李宓,万般无奈,又羞于投降,只好投西洱河自尽。南诏国创造了弱国打败强国的光辉范例。假若没有各民族团结一致的战斗,绝对是办不到的。即便是战死之人,也不妄加侮辱,就在“天宝战争”之后,对战死的汉人士兵,阁罗凤特别责令手下人,将他们按汉俗进行安葬,至今,那“万人冢”仍在下关保留着。《南诏德化碑》中引阁罗凤的原话说“生虽祸之始,死乃怨之终”,可见其以人为善的人道主义精神。其后,趁唐“安史之乱”,自顾不暇时,南诏趁机发兵向东,灭了爨守隅、爨崇道,统一了云南全境。东爨“乌蛮三十七部”与南诏王族本是同族同宗,很快臣服南诏。接着,阁罗凤为了加强实力,稳固王权,迁“西爨白蛮”二十万户于“永昌”(今保山),迁“东爨乌蛮”数万于苍洱地区。794年,异牟寻当政时,击败了北面的吐蕃后,迁“施蛮”“顺蛮”“磨些蛮”“茫蛮”“弄栋蛮”“汉裳蛮”(蛮化汉人)数万户到拓东镇(昆明)充实东北境。据《云南各族古代史略》介绍,“南诏先后用武力大规模迁徙、‘配隶’的人数达一百万人以上”。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在云南历史上,可谓绝无仅有。统治者考虑的当然只是为其“防务”和“劳力调配使用”着想,但客观上起到了“各族人员、血缘、文化交融”的作用。自杞国则是宋代彝族在今滇东地区建立的奴隶制地方民族政权。南诏国和自杞国为唐宋时期云南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902年南诏灭亡。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在以彝族为主体的乌蛮三十七部支持下,推翻大义宁国,建立大理地方民族政权。大理国建立后,分封彝族贵族为大小封建领主,如封乌蛮贵族阿而为罗婺部长,封“乌蛮”“些摩徒”部于河阳郡,让这些被分封的乌蛮贵族“世官世禄,管土管民”。彝族大小领主受封以后,负责对大理国王纳贡、征发本领地内的兵役和劳役。大理国同时通过与彝族首领会盟的方式,加强对乌蛮三十七部地区的统治。
1100年,大理国政混乱,社会动荡,乌蛮三十七部中的彝族“些摩徙”部势力迅速发展壮大。“些摩徙”以今滇东弥勒、泸西、石林地区为中心,在西南地区建立了重要的地方少数民族政权“自杞国”,统辖范围东至师宗、泸西、罗平及贵州兴义,西到江川、阳宗乃至昆明东郊,北达今陆良、曲靖的广大地区。
1260年,自杞国为蒙古军所灭。自杞国大约延续了160年历史,几乎与南宋王朝相始终。宋时的自杞国位于滇东富庶之地,坝区农业和山区的畜牧业十分发达。自杞国以贩马致富,以贸易立国,每年在广西邕州横山寨和宜州与中原进行频繁的贸易往来。自杞国东与宋朝毗邻,西接大理国,成为大理政权与宋王朝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中转与枢纽,为开发滇东地区作出了贡献。
1253年,蒙古骑兵自四川分三路进攻云南,促使处于分裂状态的各彝族地区形成较松散的反蒙古联盟,开始统一于罗罗族称之下。在明朝统治的276年间,地跨云、贵、川三省的水西、乌撒、乌蒙、芒部、东川、永宁、马湖、建昌等各地彝族土司连成一片,互相支援,保持着较完整的奴隶制度。元王朝统一中国后迅速建立了云南行省,同时以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招讨使、千户、百户等官职封赠各民族首领,并在各族聚居的府、州、县设立土官,形成较为完备的土司制度。
元朝先后在滇东北设立了乌撒、乌蒙宣慰司,在四川凉山地区设置罗罗斯宣慰使和马湖路,以加强对彝族地区的统治。
明末清初,云南各地彝区开始了声势浩大的“改土归流”。1732年,乌蒙土城、永善米贴、大关苦寨、彝良奢香、镇雄芒部等地彝族不服流官的暴力统治,奋起抗暴。彝族、苗族人口急剧减少,大批移民迁至乌蒙,乌蒙改称“昭通”。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在彝族地区继续推行“改土归流”,部分地区迅速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川、滇及大小凉山少部分地区仍然保留比较完整的奴隶制度。近代以来,滇东地区还出现了以龙、陇、卢、禄、陆、安六大家族为主体的封建地主、官僚买办集团。这场明清时期推行的“改土归流”并不彻底,直到清末至民国年间,边远山区的彝族地区仍残存着一些土目。
在民国时期,龙云执掌云南军政大权18年。
在政治上,龙云经过3年鏖战,平定云南军事内乱,停止军事扩张,休兵息民,服从民国中央政府的领导,对东南亚各国采取开放政策,进一步稳定和巩固云南军政一统的政局,为云南人民营造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社会发展时期。
经济上,通过建设“新云南”的系列举措和经济改革,成立富滇新银行,积极筹措资金,发展生产,专心地方水利、工矿、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事业,努力开发云南物质资源,兴办各类工商企业,全面有效地推动了云南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使地处边疆的云南成为民国时期一个引人注目的省份。
军事上,红军长征过云南时,龙云指示滇军只追不打的战略部署和巧妙为红军送军事地图的义举,为红军顺利北上创造了良机。抗日战争初期,云南虽地处后方,但龙云先后组织和派遣滇军第六十军、第五十八军和新三军共20多万官兵奔赴抗日前线,参加了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等20多次战役。1940年后又组织滇军防卫滇南,配合远征军阻击日军于滇西,为保卫云南腹地免遭战争侵害和抗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同时,由龙云主动请缨,汇聚汉、彝、白、傣、回、景颇、阿昌、德昂、苗、傈僳等10多个民族20万筑路大军,靠原始筑路方式在短短9个月开辟修筑了滇缅公路,是抗战后期中国唯一的国际援华通道,国际援华物资均由此道运往抗日前线,为抗战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天,在这条当年用血肉筑成的“抗战生命线”的基础上,开放的云南人民正在修筑中国通往东南亚的国际通道。高速的昆畹公路(昆明—畹町)业已通达,作为泛亚铁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沿昆畹公路修筑的滇缅铁路已建成昆明至大理段,大理至瑞丽段也正在规划建设中。沿途的碧罗雪山、高黎贡山、澜沧江、怒江等山川河流风光和民族风情旅游的开发建设正蓄势待发。也因这条公路,连接了从省城到边境的昆明、楚雄、大理、保山、德宏等5个州、市及其邻近市县,加强了各民族间的交流与学习,促进了团结和谐的边疆民族文化的建设,为西南地区的稳定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文化教育上,龙云注重教育事业发展和边地文化研究。筹资兴建南箐私立贵族学校,并亲任南箐中学董事长;聘请著名数学家熊庆来先生担任云南大学校长;积极倡导亲属及部属为办学捐资,张冲捐资兴办的路南圭山小学和泸西师范学校、龙奎垣出资创办的昆明金江中学等就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同时,龙云批准了教育厅的教育经费独立实施的政策,保障了教育经费的投入,对云南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天,以云南楚雄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等彝族为主体的西南彝族地区,是我国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典范。仅以云南为例,省内共有26个共居民族,各民族团结和睦、并肩奋斗,共同为彝族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