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绍兴文化传统特色与绍兴城市精神

绍兴文化传统特色与绍兴城市精神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体现的文化价值和思想观念的前后相似性乃至一致性,呈现为共同的思想和人文精神,这正是绍兴文化传统的特色所在,也是绍兴城市精神提炼、培育的历史渊源。改革开放以来,绍兴市致力于文化强市建设,在经济建设的同时,致力于文化建设,对城市精神也作了讨论和提炼。纵观历史,绍兴人民具有发愤图强、自强创业的文化传统。

绍兴自古以来名人辈出,学术、思想与文化鼎盛。早在先秦时期已出现计倪、范蠡等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在中国的思想史上最早提出了关于“农商具利”的思想;东汉时期有王充的“疾虚妄”重实际的哲学、炼丹专家魏伯阳的道教理论和开创了方志学的赵晔、袁康、吴平;六朝时期有“书圣”王羲之和“山水诗人”谢灵运。唐宋以后更是群星灿烂,思想、文化、学术处在全国领先地位。产生了虞世南、贺知章、王叔文、陆游、王冕、王阳明、刘宗周、黄宗羲章学诚等一大批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以及王阳明心学,黄宗羲、章学诚的浙东史学等众多的学术流派和不朽的大家。近代以来绍兴的文化学术的繁荣势头丝毫未有减退,不仅在文化上有鲁迅这样开一代风气的杰出人物,而且在经学、史学、文学、儒学、教育等几乎所有的学术领域,都有开创性的人物和思想文化流派的出现。其中著名的学界泰斗蔡元培,一代宗师马一浮,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蔡东藩,现代教育家陶行知等,他们都是全国的重量级人物,成为中国文化极有代表性的一群。

每个时代的学者、学派都有自己独到的学术成就和思想文化上的创造,但是,纵观整个绍兴的历史,可以看出前后有着深厚的渊源,是一脉相承的。所体现的文化价值和思想观念的前后相似性乃至一致性,呈现为共同的思想和人文精神,这正是绍兴文化传统的特色所在,也是绍兴城市精神提炼、培育的历史渊源。

改革开放以来,绍兴市致力于文化强市建设,在经济建设的同时,致力于文化建设,对城市精神也作了讨论和提炼。1988年历时半年的讨论,提出了“四千精神”,2000年在社会各界广泛讨论基础上形成了“坚忍不拔、奋发图强、崇尚科学、务实创新”的绍兴精神;2004年7月又开展“胆剑精神”的讨论,概括了“卧薪尝胆、奋发图强、敢作敢为、创新创业”四句话,作为全市人民弘扬的胆剑精神。(5)这是包含着自强、创新、实干的绍兴文化的因子。

那么,绍兴文化传统到底具备了哪些基本内容?对绍兴城市精神形成起到什么作用?笔者考察绍兴的历史后,认为城市精神表现在多个方面,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看:

绍兴的学者一向注重实际,主张实事求是。学术上讲求经世致用,反对空言说教,主张尊重客观的规律,把学问与社会的实践紧密结合。这就是从实际出发,审时度势。先秦时期的范蠡和计倪就是这样,《越绝书》里曾记载越王句践与范蠡和计倪的对话。当时越王问是否可以攻吴。范蠡回答的是应该首先把握天地、日月、星辰、四时的变化,关注各国实力的消长,顺势而为,不可逆势而动;计倪的回答是要看国家和百姓的粮食积蓄怎样,并且提出应该实行“省赋敛,劝农桑”,“守法度,任贤选能”(6)的政策,让农民和商人实现双赢,共同获利。认为这样才能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范蠡、计倪的答话充分体现了注重实际、尊重客观的思想,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东汉的王充批判天人感应的神秘空洞的说教,强调实际“效验”,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反对“冥行妄行”或“悬空思索”;朱舜水主张“学问之道,贵在实行,贤之学,俱在践履”(7)和章学诚的“持世而救偏”(8)等,以及近代鲁迅的“孺子牛”精神,都表现出思想上的鲜明的“经世致用”和“务实”特色,充分体现了绍兴自先秦以来已经有深厚积蕴的实事求是的讲求实效的文化传统精神和思想。

在这种文化传统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当代绍兴人,崇尚实干,脚踏实地,讲求实效,反对空谈,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省情、市情,不迷信,不跟风。对于符合绍兴发展的路子,无论外界有什么议论和压力,绍兴人毫不动摇地走下去。面对指责,不屑争论;面对成绩,不炫耀,不张扬;对于探索中的尝试,少说多做,办事低调,对待不同所有制的企业,着眼于“三个有利于”标准;对于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不重形式只重实效,只要能发展,国有企业勇于借鉴私营企业的灵活机制;只要有成效,私营企业也乐于移植国有企业的有效经验。

纵观历史,绍兴人民具有发愤图强、自强创业的文化传统。越王句践为图东山再起,立志报仇,为此他“身不安床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视好色,耳不听钟鼓”,“焦唇干嗌,苦心劳力;上事群臣,下养百姓”,(9)“夫人躬自耕织”(司马迁《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卧薪尝胆,刻苦自励,励志奋发,“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报仇雪耻,成就霸业。这种精神品质深刻影响了历代绍兴人的精神气质和性格

在2500年的历史进程中,这种卧薪尝胆、自强拼搏的精神作为一种文化传统薪火传承,并积淀、滋长于绍兴人民的思想之中。早在东汉代永和五年(140年),会稽太守马臻,为改变自然面貌,发展农业生产,经过深入查勘和反复比较,在厚有堤塘湖泊的基础上,发动会稽郡的民众,纳山会平原以南的稽北丘陵36源之水,兴建了鉴湖。明代的汤绍恩移守郡守。当时会稽郡濒海,“每受潮患,逢淫雨汜溢,决塘泄水,苗稿泉枯,且筑堤之役,殆无虚日,民甚茗之”。汤绍恩为此遍察山会平原地理水道,“见波涛浩淼,水光接天,目击心悲,慨然有排决志”(10)。在钱塘江、曹娥江、钱清江三江汇合之处的彩凤山与龙背山之间建造三江闸,动用4县民夫数万,历时6个月完成,闸身长310尺,共28孔。“水防用尽几年心,只为民生陷弱深,二十八门倾覆起,几多之旁一身任。”汤绍恩力排众议,矢志不移,力克各种困难,表明他发愤图强的志向和自强拼搏的精神。沧海变桑田。如今富饶的绍兴平原就是一代代绍兴人励志图强改造大自然的硕果。

由于生存环境的恶劣,人多地少的困难,也激发了绍兴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中国有史料记载以来的第一位商业巨商、中华商祖“陶朱公”就在越国,近代的声名远扬的绍兴商帮,也是凭借这种发展图强的志向,创造了辉煌的过去。王晓籁、宋汉章、黄楚九创业上海滩就是例证。

这种优秀传统文化到了改革开放时代,迅速转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创业实践。绍兴人并不把致富的希望寄托于特殊的优惠政策,而始终是依靠自己的努力。他们发扬“四千”精神,求生存,求发展。你办厂,我经商;你跑码头,我闯天下。绍兴的不少企业都经过艰难曲折:创业、挫折、再创业、直至成功。比如,上虞的“卧龙电器”,其创立者陈建成和他的企业就是卧薪尝胆、永不满足。陈建成和他的企业静如磐石,蛰伏在浙江上虞卧龙山下数十载,经过自强拼搏,从十几万到近60亿元的销售收入,百余平米租赁厂房扩大到上千万平米的现代化自建厂房,从开办时代10来人发展到目前7000余名员工,有3000多个品种的完整产品系列的现代企业集团。

“开放”,就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虚心汲取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使思想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和精神素质不断适应开放的世界。这是绍兴城市精神另一个内容。这与绍兴博纳兼容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

博纳兼容就是平等相待、兼容并蓄、虚怀若谷、宽容大度、汲取众家之长,在越国的早期,绍兴就充分吸收了吴文化和楚文化的因素。六朝时期,绍兴以宽阔的胸怀和开放的心态,承接和吸收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实现了绍兴发展史上第一次南北文化大交流、大融合。比如,陈郡阳夏谢衡渡江寓于始宁东山;高阳许归随晋元帝渡江迁会稽内史,在山阴安家。其子许询元帝征为议郎,辞不受职,遂托迹居永兴;琅邪王旷也随司马睿南渡,永和六年(350年)其子王羲之出任会稽南史。这些北方士族移居会稽带来了中原先进文化,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刘宗周学术思想上承濂洛,下贯朱王,对于“二程”洛学虽不完全赞同,但对一些思想也有肯定之处。黄宗羲在学术上也不搞门户之见,主张博纳兼容。对于中国古代的不同学派,诸如宋明理学、明代各派的学术都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他的学术断代史巨著《明儒学案》,就是黄宗羲广泛搜集、梳理明代各家学术观点基础上所创作而成的。冯全垓在其跋中说:“所著《明儒学案》穷源竟委,博采兼收。”(11)

近代以来,绍兴身处中西交汇前沿,得中国风气之先。近代工业的兴起,新式教育的开办,西方文化的传播,都使绍兴人较早和较多地接触到外来文化,拓阔了自己的视野。“辛亥三杰”东渡扶桑,汤寿潜游南洋,任南洋劝募公债总理,支持浙江向欧美选派留学生。蔡元培大力倡导“兼容并蓄”、鲁迅也主张“拿来主义”,他们都成为吸取西方先进文化,成为当时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领军人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绍兴人继承和发扬博纳兼容的文化传统,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博采众家之长,广纳各地经验,学习、借鉴、创新,形成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在绍兴早期的农村工业发展中就吸收苏、锡、常发展乡镇企业的经验,走“苏南模式”的发展路子。但对这种模式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同时借鉴了“温台模式”的一些做法,大力发展个私民营经济和股价经济,充分发挥各个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绍兴基本形成了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

崇文重教的价值观在绍兴普遍地存在着,是绍兴城市文化的又一特征。自古以来,绍兴人文底蕴深厚,名人辈出。崇文重教应该是一个重要原因。东汉王充设塾授徒,为绍兴境内办学之始。明清书院教育发展,绍兴官办书院46所(不含萧山、余姚),其中阳明书院、蕺山书院、稽山书院、龙山书院、东湖书院、姚江书院更是佼佼者。邵廷采在《姚江书院传》中就有记载:“崇祯末,沈(国模)、管(宗圣)、史(孝咸)诸公特起姚江书院,讲阳明之学。”(12)黄宗羲为此作过评价:“今之学脉不绝,衣被天下者,皆吾姚江学校之功也。”(13)对阳明学说的传播和浙东学派的形成发展有其重要的影响。近代,西式学堂也普遍出现,在全省、全国领先。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教书育人,致使绍兴人才荟萃,代有俊杰,贤哲辈出。明清以王阳明为代表的“阳明学派”和刘宗周、黄宗羲、章学诚为代表的“浙东学派”在中国学术史上更加具有影响。

据志书记载,自唐清,绍兴境内出过进士2238人,为全国出进士最多地区之一,其中文武状元28人。(14)这一庞大的文化人才群体,对绍兴文化风气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书香门第”往往成为绍兴市民生活的普遍追求。崇文重教传统,不但使绍兴人较高的文化素质,而且成为绍兴城市文化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特征。今天绍兴的重教传统与历史上绍兴崇文重教传统之间具有一种清晰的传承关系,从某种意见上说,当代绍兴的教育发展、人才辈出是绍兴历代传统的崇文重教的必然结果。到2009年,绍兴市新创建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示范国家级实训基地5个、省级实训基地22个。拓展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全市达到85%,省级示范性中小学比例22%。全市有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12所,市共有幼儿园734所,在园幼儿1333万人;小学471所,在校学生30.02万人,普通高中42所,在校学生10.16万人,中等职业学、普通高校7所,在校学生8.61万人。教育普及程度持续提高,全市学前三年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7%。高考成绩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