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越州山阴陆氏家族

越州山阴陆氏家族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山阴陆氏家族历史悠久,在历史上出了许多有名望的人物。直到北宋祥符年间,陆氏家族才与时俱兴,陆游高祖陆轸以进士起家,而后,家族中登进士者达16人,文才儒学应有尽有,为官有声望者更不计其数。陆氏在山阴称得上是诗书簪缨之族,也是科举入仕人数较多的仕宦家族之一。总之,陆氏家族中可表可书,值得称道的人物是很多的,影响较大的除陆游而外莫过于陆轸、陆佃和陆宰。

山阴陆氏家族历史悠久,在历史上出了许多有名望的人物。《放翁家训》说陆氏家族在唐官为辅相者有六人之多,所谓“文武忠孝,史不绝书”。唐末政局动荡,陆氏为避五代之乱,从吴郡迁徙到嘉兴、钱塘。吴越国时,再迁到山阴隐居。从此,陆氏家族在山阴鲁墟遵循祖训,以耕读传家。直到北宋祥符年间,陆氏家族才与时俱兴,陆游高祖陆轸以进士起家,而后,家族中登进士者达16人(10),文才儒学应有尽有,为官有声望者更不计其数。陆氏在山阴称得上是诗书簪缨之族,也是科举入仕人数较多的仕宦家族之一。陆游祖辈中,如曾祖陆珪为国子博士,祖父陆佃、叔祖陆傅均是神宗朝进士,伯祖陆佖官至中大夫,均有政绩。陆游父辈中,叔伯陆长民是神宗朝进士,伯父陆宦官至朝散大夫,是个书法家,伯父陆寘官至中散大夫赠少师,叔父陆呆(元珍)官至右朝散大夫并有治业取予的才略。陆游同辈兄弟中也不乏出类拔萃的人才,从兄陆升之、陆光之是高宗朝进士,从弟陆承之是孝宗朝进士,从兄陆沇、陆沅、陆洸均为朝奉大夫,胞兄陆凇官至左朝请大夫,雅好文学,词采斐然。陆游的子侄辈中,长子陆子虚曾参与修撰《会稽志》,能诗,有《淮西小稿》,今佚。幼子陆子聿善诗能文,早慧,陆游说他十岁能吟病起诗。在溧阳任上,撰有《溧阳县题名记》和《渭南文集跋》。总之,陆氏家族中可表可书,值得称道的人物是很多的,影响较大的除陆游而外莫过于陆轸、陆佃和陆宰。

陆游高祖陆轸(979-1055),字齐卿,是个颇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相传年幼时默默不能言,七岁时忽然开口朗然作诗,语出惊人:“昔年曾住海三山,日月宫中屡往还。无事引他天女笑,谪来为吏在人间。”从此才思迸发,一发而不可收。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登进士,曾为越州知州,也以吏部郎中直昭文馆知严州,为官多施惠政,清廉有声望,官至礼部郎中。后因孙子陆佃功绩卓著,朝廷追赠他为太子太傅。陆轸一生性情宽厚、正直坦荡,仁宗皇帝为此特赐玉砚表彰他的清白。他笃信道教,精通阴阳堪舆之术。看到会稽吼山一带山水绝佳,便有意识地在那儿建了住宅,经常往来于鲁墟与吼山之间。他写了《修心鉴》一书,教育子孙如何为学为人。他十分信奉道学,热衷于修炼道教辟谷练丹之术,功力深厚。爱喝酒,酒醉之后,将花插在帽上,怡然自乐,懂医摄生,晚年自号朝隐子。陆游这位以进士起家的高祖,《宋史》无传,但在陆游心目中却有着崇高的地位,陆游的《家世旧闻》(11)中对高祖的德行有许多记载,景慕之情溢于言表,以致于后来陆游的立身行事常常带有乃祖的风格。陆轸为官清廉自洁,两袖清风,终身未置余产。喜欢读书买书,把有限的俸禄都购置典籍留与子孙,为子孙作出了榜样。另外,陆轸身上学道修身自适的作风对陆游影响也是明显的。

陆游曾祖陆珪(1020-1073)是陆轸的次子,陆珪生前为国子博士。后因其子陆佃功绩,朝廷追赠他为太尉。陆珪同时代人苏颂在《苏魏文公文集》卷五十九有一篇《国子博士陆君墓志铭》说他“有才气,好学尚义”,为人刚正,治政以聪察为先。陆珪有四个儿子,以次子陆佃、三子陆傅名声为著,时人把他们兄弟俩比为“二陆”,即西晋时的大才子陆机、陆云兄弟。值得一提的是陆游的叔祖陆傅,官至礼部尚书,和陆游一样,也是一位有名气的高产诗人。

陆游祖父陆佃(1043-1104),字农师,号陶山,神宗熙宁三年(1070)进士,官至尚书左丞,卒后追赠太师楚国公,《宋史》有传。陆佃秉承祖上清廉自守的家风,从小刻苦好学,寒暑不辍。年幼时家里清贫,没有油灯,就映着月光读书。青年时代的陆佃景慕“王学”,就不远千里跑到金陵,拜王安石为师,学习经学。后来,由于陆佃与王安石推行的新政持有不同意见,又不肯盲目依附,因而得罪了王安石,王安石便不再和他谈论时政。因此,在经学上,他们是师徒,在政见上,陆佃与身为宰相和主考官的王安石是对立的,以致于后来被奸臣划为元祐党籍(以苏轼为代表的旧党,王安石新政的反对派)。哲宗即位后,任用司马光为相,把以前参与王安石变法的官员全部摈除。王安石一旦失势,许多人便望风而变色,甚至不惜倒戈相背。陆佃则处之如素,不离不弃,终生执弟子礼甚恭。王安石死后,陆佃还特地到王安石的神像前哭祭,颂恩师为“真儒”,在修撰《神宗实录》时,数次与史官范祖禹、黄庭坚争辩,客观评价了王安石的历史贡献。士大夫纷纷称赞陆佃人品高尚,敬佩他的操持,这种不背于本真的做法最为后人所推重。陆佃历任神宗、哲宗、徽宗三朝仕宦,是个耿直尽职、不亢不卑的朝臣,更是个持论宽恕、博学多才的学者。他爱好读书藏书,一生著书242卷,参与了《神宗实录》、《哲宗实录》的修撰,在经学、文学、礼仪、名数方面造诣精深。著有《埤雅》、《尔雅新义》、《礼象》、《春秋后传》等著作,《陶山集》是他的诗文集,流传下来的诗歌有二百多首,其中以七言近体诗最有特色,这方面陆游可谓得其真传,并有出蓝之胜。陆游对祖父陆佃的道德文章是极其敬佩的,他甚至把祖父比作儒学创始人孔子和儒学大师董仲舒。陆佃在经学、文学方面的卓越成就深深地激励着子孙后代见贤思齐,自此,经学和文学也就成为了陆氏代代相传的家学。陆游的《家世旧闻》中涉及祖父的材料有50多则,非常形象生动地记录了陆佃一生的思想、德行、操守、学问、见识等,询可补《宋史》本传之不足。

陆游父亲陆宰(1088-1148),字元钧,号千岩,通经学,是一位信守“王学”、为人正直、坚持气节的人,又是宋代著名的藏书家。陆游的《家世旧闻》有三十几处记到父亲陆宰,为我们了解陆宰其人及其思想作风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陆宰是个学识丰富的人。他博闻强识,能诗善文,还特别爱好藏书。陆家典藏书籍上万卷,与当时藏书大家石公弼、诸葛行仁齐名,被誉为浙中三大藏书家。父亲在隐居山阴时花大力气修筑了双清堂、小隐山,用来收藏图书。家里藏书最多时上万卷。北宋末,朝廷下诏鼓励民间献书,陆宰一下子就呈献图书13000多卷,是宋代私家向朝廷献书最多的,因此受到朝廷的表彰。

陆游为自己出身于这样一个书香门第而感到自豪,自称“七世相传一束书”(12)。陆宰的藏书对子孙的学业影响是很大的。受家庭环境熏陶,陆游从小即养成爱书的习惯,和其父一样也酷爱读书藏书,自嘲为“书痴”、“书颠”,说“客来不怕笑书痴”(13)。“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颠。”“老死爱书心不厌,来生恐堕蠹鱼中。”(14)陆游如此如痴如狂地嗜书,后来卓然成家,成为著名的诗人学者、远近闻名的藏书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陆游爱书,自称“平生喜藏书,拱璧未为宝”(15)。“有酒一尊聊自适,藏书万卷未为贫”(16)。他对生活清贫并不在意,却把丰富的藏书看作是家族兴盛的基业。陆游中年入蜀,广泛收集蜀中善本,淳熙五年(1178)奉诏东归时不带长物,尽载蜀书以归。在陆游的影响下,幼子陆子遹继承父祖之业,也成为南宋闻名的藏书家。陆氏祖孙三世的藏书在中国藏书史上是有一定影响的。

山阴陆氏的文学建树是有目共睹的。陆游曾这样描述过自己的家世:“孝悌行于家,仁义修于身,独有古遗法,世世守之,不以显晦也。宋兴,历三朝数十年,秀杰之士毕出。太傅始以进士起家,楚公继之,陆氏衣冠之盛,寝复如晋唐时,往往各以所长见于世。”(17)他们以耕读为乐,诗书传家,积淀了深厚的文学修养。高祖陆轸有诗才,7岁就能朗然开口吟诗,以进士起家,授著作郎直集贤院,后以吏部郎中集贤院校理身份出任越州知州。与著名诗人宋祁有文字之交,《全宋诗》卷二一三辑有宋祁《送越州陆学士》云:“梅天霞破候旗干,乡树依然越绝间。挟策当年逢掖去,怀章此日绣衣还。亭余内史流觞水,路入仙人取箭山。牛酒盛夸先墅宴,不妨春诏得亲班。”可见陆游高祖陆轸诗文风雅之致,著《修心鉴》,以养生修心之道传于子孙,有高士之风,开启了诗书传家的家风。陆游的祖父陆佃从小刻苦好学,拜王安石为师,以优异的文才登进士第,有史才,曾修撰《神宗实录》,著书242卷,有《埤雅》《礼象》《春秋后传》等行世。尚有《尔雅新义》(佚),陆佃的《埤雅》是一部宋代名物训诂方而的专著,对兴宋代之雅学有积极意义。诗文集原有《陶山集》(20卷),后散佚。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翰林院修撰陈初哲以《永乐大典》一书所载,集为十六卷。收诗224首,文191篇,包括札子、议、表、策问、制、序、书、启、墓志铭等,可谓诸体皆备。擅长七言近体诗,有诗名。《瀛奎律髓》说“胡宿与佃诗格相似”,后人认为陆游的七言近体诗有乃祖家学渊薮。(18)陆佃的文章也是大手笔,如《除中书舍人谢丞相荆公启》《祭丞相荆公文》《江宁府到任祭丞相荆公墓文》(19)等谢启、祭文均感情真挚,文笔精微,粲然可读。陆游的叔祖陆傅文章与其兄陆佃齐名,时人把他们看作晋代的文坛“二陆”陆机、陆云。陆傅还是一位高产的诗人,陆游说他日课一诗,有《东山文集》《翰苑清议》,可惜都没有传下来。陆游父辈中,五叔陆呆(元珍)有文才。父亲陆宰是一个学者,藏书家,一生坚守王学,通经学,有《春秋后传补遗》一卷,《宋史·艺文志》著录。陆宰还曾整理父亲陆佃的著作,陆游在他的诗中对此有记述:“楚公著书数百编,少师手校世世传。”(20)陆宰也是一位诗人,陆游《家世旧闻》记录了陆宰诗歌方面的造诣,可惜多散佚,没有诗集行世,从流传的《云门小隐》诗看,也以律诗见长,技法相当纯熟。陆游兄弟辈中,长兄陆凇雅好文学,词采斐然,体近骚雅,深受时人赞誉。

当然,山阴陆氏家族是因为陆游在诗坛的影响而名声大噪,令世人瞩目。陆游是中兴四大诗人之首,号称“小李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9300余首,是南宋诗坛执牛耳者。一生著述最为宏富,据《宋史·艺文志》著录,陆游著有《高宗圣政草》(1卷)、《孝宗实录》(500卷)、《光宗实录》(100卷)、《陆氏续集验方》等,均散佚。流传至今的著作有《剑南诗稿》(85卷)、《渭南文集》(50卷,包括词2卷、《入蜀记》6卷)、《老学庵笔记》(10卷)、《放翁逸稿》(2卷),《南唐书》(18卷)等,其他尚有《放翁家训》、《家世旧闻》等,是赫赫有名的南宋文坛大家。陆游的爱国诗歌的创作推动了南宋诗歌创作的进程,促使山阴陆氏家族的文学声誉登峰造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