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德余
蒋士铨(1725—1785)字心馀,一字苕生,号清蓉,晚号定甫,别号离垢居士。先世本姓钱,原籍浙江长兴,自祖父辈值明季乱离,流徙江西铅山,为蒋姓嗣子,始改姓蒋。蒋士铨自幼家境贫寒,父亲精刑名之学,长年奔走在外,从小跟随母亲寄居于外祖父家,母亲教他认字,授以四子书《礼记》、《周易》、《毛诗》及唐宋人诗,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二十二岁为诸生,二十三岁举于乡,十年后得中进士。尽管蒋士铨殿试二甲十二名,朝考钦取第一名,但实授的是庶吉士,三年后为编修,以后虽一度充任顺天乡试同考官、《续文献通考》馆纂修官,他声誉日起,名公卿争以相识,却多年居官不迁。乾隆二十九年(1761)深受乾隆器重的江西同乡、时任工部侍郎的裘曰修举荐他“入景山为内伶填词,或可受上知”(1),而蒋士铨却“意不屑屑”,不愿为显宦效劳,违背自己从地方官做起,实现兼济天下的宏原,于是一气之下,愤而辞职,治舟南下,侨寓南京。然而南京也终非久留之地,家乡又无田地可资生产,恰在此时,浙江巡抚熊应鹏致书延请他主讲绍兴蕺山书院。绍兴是明清时期浙东文化中心,王阳明、刘宗周和浙东史学派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等皆活动于浙东。蒋士铨欣然同意,遂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初夏应邀前往,翌年,举家侨居绍兴蕺山天镜楼,至乾隆三十七年(1772)二月担任扬州安定书院山长为止,中间曾到杭州崇文书院讲学两个月,曾返江西铅山祭扫祖墓,前后担任蕺山书院山长达六年时间。他悉心教授生徒,奖掖寒俊,为绍兴府培养了一批才学之士。在致力于山长份内事外,他还一再致书宁绍台道建议重修绍兴三江应宿闸和萧山富家池石堤,广交绍兴贤达,公馀,游览绍兴人文胜迹,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积累了戏曲素材,为其后来的戏曲《桂林霜》、《冬青树》的创作作了准备。蒋士铨在绍兴期间,迎来了母亲在任上,儿孙罗列膝前,居住在风光秀丽的书院“天镜楼”中,面对如画的山川,和当地名士与生徒的交往,是其一生中感到最愉快最自在的时候。他曾在《还蕺山作》诗中写道:“鉴湖倘许赐臣老,杭州虽好吾能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