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灵武历史有着渊源的古钱币
唐代至德元年(756年)发生了“安史之乱”,叛军如蝼蚁一般蜂拥攻打长安,大唐王朝危在旦夕,唐玄宗李隆基带领太子李亨逃离京城长安,在陕西兴平县父子分手,李亨转至灵武。为巩固大唐江山,在随臣极力上谏拥戴之下,登灵武南城门昭告天下,即位称帝,史称唐肃宗,灵武升至为大都督府,成为了全国政治、军事中心。
为平息“安史之乱”,唐肃宗李亨运筹帷幄,召集天下兵马征讨安禄山、史思明、安庆绪等叛军,灵武成为精兵强将驻扎、旌旗飘扬、剑戈闪光、鼓角鸣唱的军事重地,朔方军成为了力挽大唐倾斜覆灭的劲旅,灵武成为全国瞩目的地方,是拯救大唐于危难,抗挡狂澜的中流砥柱。肃宗在灵武登基,在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灵武成为大都督府后,唐肃宗广召天下兵马,调动了60万兵马征伐叛逆,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60万大军的军费开支是一个庞大数目,为应付军费支出,唐肃宗于乾元元年征集铜料,开炉铸造钱币,铸出了“乾元重宝”钱币,号“乾元当十钱”,意思是此种钱币一枚可顶武德四年七月所铸的“开元通宝”十枚。“乾元重宝”铸时钱背还铸有日月纹和云纹。在乾元二年(759年)唐肃宗李亨又下旨令铸“乾元重宝”当五十大钱,钱背面铸有双轮。一枚可顶“开元通宝”五十枚。乾元元年和乾元二年所铸的“乾元重宝”数量很大,支付了庞大的军费开支,对于平叛部队的给养、费用开支帮助很大,对于光复两京,平定安禄山、安庆绪等叛军起到了巨大作用,这是肃宗皇帝精心组织平叛的有效措施,但是唐肃宗为平叛铸钱时,把“乾元重宝”双轮大钱和“开元通宝”钱币的比价调整过高,也造成了当时通货膨胀的负面作用。对于平息“安史之乱”,肃宗在灵武登基称帝,灵武为大都督府,而且又是召集天下兵马的军事之地,最高决策者下旨制造钱币用来作为军费平叛,灵武是指挥中心,“乾元重宝”自然和灵武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渊源了。
平定“安史之乱”是唐代重要的历史事件,平息安史之乱是唐代重要的战事,是中兴大唐、挽救大唐江山,使河山不被涂炭,疆土不被分裂,人民百姓不遭苦难的正义之举,为奖赏鼓励有功将士,唐肃宗李亨还在乾元二年(759)下旨铸造银制“乾元重宝”钱币为奖品,赏赐平息“安史之乱”的有功将士。据陕西西安戎畋松先生考证,早年曾在当时属盛唐东都的河南洛阳出土过一枚非常珍贵的银制“乾元重宝”,这枚银币重量是14.8克,直径为3.58厘米,银质的成色达90%,银制“乾元重宝”非市场流通钱币,是专为赏赐功绩卓越的将士所用的。唐代铸金银钱币赏赐有功将士的事例很多。唐代诗人张祐的《退宫人》一诗中曾有这样的描述:“开元皇帝掌中怜,流落人间二十年,长说承天门上宴,百官楼下拾金钱”。唐肃宗承袭祖上用贵重金属铸造钱币,赏赐有功将士,以平息“安史之乱”挽狂澜、鼓士气、拢人心,苦心铸钱可见一斑。唐代历史上“安史之乱”,唐肃宗李亨即位于灵武登基,铸铜质“乾元重宝”以用作军费开支,铸银质“乾元重宝”,赏赐有功将士,是明智之举,是当时历史条件和环境所迫,是一种应急措施和历史的必然。大唐时光已渺渺,历经岁月沧桑后的今天,当人们看到“乾元重宝“这类古钱币时,仿佛还能透过岁月的时空,看到当年唐肃宗运筹帷幄,力挽大唐危难,中兴大唐时的顽强、雄毅的身躯和一种沉静思索的面容。我们还仿佛看到唐肃宗在郭子仪等随臣的陪同下,伫立在化铜铸铁的炉火前,那熊熊炉火映照着唐肃宗群臣刚毅、坚韧的身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