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汉族百姓的婚俗
在20世纪40年代前,灵武地区居民构成的主要成分是:甘肃一带迁徙来的回民,陕西、山西来的商贸人员,国民党部队遗留下来的人员及土生土长的当地人。这些居民中的汉民族之间相互通婚,使陕西、内蒙古、甘肃、山西、宁夏的各种风俗和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影响,形成了灵武地区有一定特色的婚俗。
在解放前,男方16岁以上,女方15岁以上便可配婚,并提倡门当户对。在嫁娶上,循规蹈矩,依附古礼。在灵武城有专门从事媒妁之言的媒婆子,这种人干练嘴巧,能言善辩,说起媒来简直是口吐莲花。媒婆子一般对说媒都非常热心,民间有个迷信的说法,女人如能说成七桩婚事,下辈子就可转成男人。还有一种说法:“媒婆子,嘴里吃着油果子。”媒婆子在说成婚事后,男女双方都得敬奉谢礼若干。最后,还得筹备酒席一桌酬谢媒人,这叫“媒席一桌”。从事这种行当有利可图,因此,灵武解放前从事说媒的媒婆子为数不少。在旧社会,女孩子是不允许抛头露面到处乱走的,男孩接触女孩的机会也就很少,所以媒婆子的作用不能低估。一些家庭里当男孩长到16岁后,父母就到媒婆子家,讲明孩子的情况,委托媒婆留心给自己家的孩子说个媳妇,并许以重礼,事成相谢。因为媒婆平时也掌握着一些人家女孩的情况,仔细掂量后便答应说媒。媒婆说媒真是应了那句话——媒婆子的嘴,没有准星胡捣鬼,什么好听拣什么说,尽量让女方同意。婚姻是人生一辈子的大事,女方的父母当然也很慎重,任媒婆口吐莲花,嘴上抹蜜,一般是不会轻易答应的。女方家这时也会采取很多办法,当媒婆将男方的情况介绍后,等媒婆出了家门,立即让亲戚打听男方情况。亲戚就以串亲戚、做生意的方式到男方家附近,仔细打问男方父母的品行、男娃的丑俊、家庭经济的厚薄等情况,打问清楚后,详细地回复女方。确可与之婚配时,第三次媒婆上门,女方将“婚帖”交给媒婆,媒婆再上男方家,将“婚帖”交给男方,让男方去“合婚”,这个习俗过程过去叫“纳采”。如果打听男方家中母亲刁横、父亲有恶习、妹妹厉害、小伙子品行不好、家里人口多、家境贫寒,女儿嫁过去要受罪,就不愿意和这家攀亲做亲家。女方在媒婆再上门时就以女儿还小等理由推脱,媒人知道不行,也就不再说了。
旧社会,由于封建礼教的约束,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就决定了男女双方一辈子的婚姻。女孩也迫于社会习俗的压力,不敢表露自己的意见。家中的长辈如同意了亲事,母亲和媒人就给姑娘说一声,至于女儿同意不同意,也就无关大局了。当地还有搞换头亲的,就是娶人家的姑娘做儿媳妇,将自己的女儿嫁过去给人家做儿媳妇,那更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儿女没有一点自主选择的权力。这种封建习俗牢牢地束缚着男女青年,根本谈不上婚姻自由。
在过去的婚姻习俗中,“合婚”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男女能不能婚配,“合婚”是个关键。在媒婆第一次准备给男方说媒时,男方也在积极地托朋友、亲戚打听着女方家中的一切。当媒婆将写有姑娘生辰八字的“婚帖”送来时,男方家将自己孩子的属相和女方的属相进行配合,看两人是否能婚配。民间有“蛇虎相配如刀锉”“猴狗相配万年愁”“虎兔相配不到头”等说法。如属相能合,则将女方“婚帖”放在自己家灶王爷神像或家中堂屋神主牌位下面,看姑娘命运福分如何。六天内,男方家中如果不发生任何事情,就意味着男女结婚后家庭会和和顺顺;或再有什么好事发生,则大吉大利,说是姑娘给家中带来福气,婚姻就可促成。男方家中如果出现一些不愉快、不顺利的事情,此婚事可能不成。六天后就将阴阳先生来,再合一次婚。阴阳先生仔细从男女双方的属相、生辰、姓氏方面推算认为可以,此婚即成。如果婚事不成,男方就到媒婆家中将“婚帖”退回,此事不再相传。男女双方谁嫁谁娶各不相干,不伤和气。
“合婚”后,男方将媒婆请来,好吃好喝地款待。媒婆受此待遇,知男方“合婚”妥当。这个过程过去叫“问名”。第二日媒人开始往返两家议财礼、首饰、衣物及举办婚礼那天男方给女方家中准备待客的酒席数等,确定“看家订婚”的日子,这个过程叫“纳吉”。
解放前及20世纪50年代初期,订婚的仪式一般安排在女方家进行。女方家里准备酒菜,接待男方一行。女方一般是姑舅、姑妈等亲戚参与,替外甥女“掌眼”。这天媒婆子春风满面,坐在显要位置。那些年代非常封建保守,即便是订婚,男女也只能见一面,互相给个礼物便离开,有时连一句话也说不上。酒过三巡之后,女方的姑妈、姨妈开始唤媒人“翻箱”,查验在“纳吉”时所讲好的衣服件数、首饰及财礼钱。如按照约定数拿来,则万事大吉;如没有如数拿来或事情解释得不好,有时还闹出矛盾,使得女方不愉快。“翻箱”无事,大家都很高兴,这时男方的代表将财礼当面交给女方的父亲。过去财礼是不能全部收的,必须退两成给男方。订婚酒宴结束后,男方高高兴兴回家。这个过程叫“纳征”。自20世纪70年代后,叫“纳征”的很少了,多数叫“订婚”,并由过去在女方家定婚改成了在男方家办理,名曰“看家”。这是女方了解男方经济状况并和男方的父母见面的机会。在此过程中,女方的亲戚基本上观察了男方家的房屋及其他设施。在酒席开始后,有一个习俗叫“认大小”,司仪要领着女方给男方的亲戚长辈敬酒“认大小”。因“订婚”这天请的都是嫡亲,亲戚们事先早有准备,这时酒敬到谁,谁就要给女方掏“红包”,“红包”放在司仪端着的盘子上。这是女孩子自长大后,第一次收到的数目较大的一笔钱。贫寒家庭的女儿回到家后,就将钱交给父母,以贴补家用。家底殷实的人家是不向女儿讨回这笔钱的,这笔钱就成了女孩子的私房钱。有心的姑娘用这笔钱悄悄给父母和弟妹做一件衣裳,同时给自己暗暗地添一些嫁妆等物品。
订婚后,男女双方确定了婚姻关系。在未娶亲前,如遇到中秋节、端午节、春节这三大节日,男方必须要拿礼物去女方家看望,名叫“追节”。这个礼节在灵武地区很受重视,是不可忽视的,否则女方会疑心男方产生变故或认为男方小气,结婚时女方非找麻烦不可。如果由于某种原因确实不能“追节”,男方要及时通知媒人赶去女方家讲明,否则会出现问题,甚至出现“退婚”。
到了秋天,庄稼收了,天气转凉,人也闲了。这时,猪肥羊壮,菜蔬丰足,不论在城里还是在乡村,都是娶亲的最佳时节。男方家派人将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送到阴阳先生家,请阴阳先生择定迎娶喜日。阴阳先生仔细推算,将日期及禁忌事项写成喜帖,男方拿回后,第二日请媒婆转给女方,这个习俗叫“请期”。如果女方对择定的喜日子无意见,男方家中就开始准备。首先请村上能写会算的人帮忙预算赴喜宴亲朋的人数,准备购买做席的菜蔬。第二步就给亲戚朋友发请帖。现在的请帖简单多了,上街买好后,填上姓名、请客地点及时问,派人分别送出即可。20世纪50年代前,送请帖就显得复杂多了,那时是婚礼头一天或当天送请帖。请帖有三种,第一种是单张帖子,一张红纸右边书“谨定于古历某月某日为小儿某某完婚,略备水酒,务请届时”,红纸中央写“光临”,左边书“席设本宅某某”。第二种和第一种内容相同,但多了请帖信封,信封也是红纸的。请官职人员只写姓不写名讳,如“恭请高科长”,请地方士绅写“恭请某老太爷”等。请这些官宦乡绅还得按照礼数,必须也请他们的眷属,请帖内旁附小字“恭请宝眷某太太光临”。第三种叫“知单”,由主家指派一位亲戚分送。这位亲戚对于主家的亲朋好友及其家庭住址非常熟悉。城里很小,半天就跑个来回。再到乡下,乡下路不太好走,要费些时间。所请之人收到请帖后,一般在知单上画押,懂文墨的人,签“知”“谢”“敬陪来座”。送请帖的这个人很辛苦,即便未找到本人,也要告知邻居,千叮咛,万嘱咐,让其必须通知到,否则将来有人找后账。20世纪50年代前,灵武的民风非常淳厚,人们重礼仪,特别是红白喜事的礼仪,非常讲究。家中办事,都设有记账先生,对亲朋的礼金记得一清二楚。
完婚的前几天,男方家开始请厨子、借家具、搭帐篷、收拾新房、杀猪宰羊,请“全命人”(儿女双全,公婆俱在)缝被子、布置新房,指派锅灶手艺好的女人搅粉、做馍馍、切粉汤臊子、压长面。安排专人负责厨房,还要安排人定花轿。安排这些事项的总管人们叫他“大料”。“大料”在婚宴上负责调度,无论是端茶、候客、烟酒、司仪、荤素厨房、洗锅、记账都由他全权负责,听他指挥。在“大料”的指挥下,尽管事多,但非常有序。
20世纪40年代前,有一定经济条件的人家操办婚事时,置棉被两床、褥子两条,棉被为黑边子、花被面子、白布里子。然后将被褥放在炕上摆放的一个50厘米宽、1.5米长的木制长条桌上,并在被褥里面塞上枣子、花生、毛栗子、核桃,寓意着“早生贵子、利利得养、花花得生”。这两天厨房还要做“儿女馍馍”,馍馍上面的花纹是一个盘着龙,另一个飞着凤,这是拜堂仪式结束后,新人被送进洞房,让小夫妻吃的。新房墙上贴着年画,内容多是麒麟送子、胖娃娃骑鲤鱼、花好月圆等。炕上铺着新绵毡,地下摆着红箱亮柜,处处洋溢着喜气。新房一般由“全命人”来布置。
娶亲的前一天,嫡亲就早早来帮。下午4时左右,主家委派“全命人”一男一女,将喜服和原欠下的财礼(有的家庭在订婚时给齐了,有的家庭一时凑不齐,但这天必须拿上,否则第二天娶亲时会有麻烦)拿上去女方家,叫“催箱”。一般到这种时候,水到渠成,也没有什么麻烦了。“催箱”的人到女方家后,女方家热情招待,一碗长面、两碟小菜。闲聊一阵后,凉菜、热菜上来,女方家中几个能喝酒的人都来陪酒。“催箱”的人要务在身,喝上一阵酒,叮咛次日发亲的时间后,就向女方家告辞。回来后向主家禀报“催箱”的过程。
当晚,由新郎的表哥或堂兄陪同新郎在新房共住。陪住人必须是结过婚的同辈,年龄大点的,晚间给新郎讲一些夫妻之礼的常识,这叫“哄床”或“陪房”。
20世纪50年代前,天麻麻亮开始娶亲仪式。贴好大门和新房、堂屋、厨房的喜联后,媒婆子和头一天“催箱”的一男一女“全命人”,携带轿车子,手提灯笼火把浩浩荡荡出发。轿车是从城内租赁的,骡子头上挂着彩花,脖颈中挂上一串铜铃铛。轿车上还挂着一个个箩筛子、一面镜子,拴着三支竹箭,竹箭上挂着两条红布,上面用黄颜色各写着“诸凶远避”“大吉大利”两句话。到了女方的家里,大门紧闭,娶亲的人连敲三下,将装“开门钱”的红包从门缝塞进去,女方家才开门,把一行人让进堂屋,端茶倒水,端上烩粉汤、薄片锅盔,招待娶亲的众人吃喝。这时,在另一间房子内,新娘的嫂子和一个“全命人”给新娘“绞脸”。“全命人”将一根棉线一头含在嘴里,拇指和食指分别缠住另一头,线成剪状,绞拔新娘脸上汗毛,叫“扯脸”。将新娘的辫子梳成抓髻,盘在头上。再为新娘抹油施粉,将新娘打扮得非常漂亮。最后把头一天“催箱”送来的喜衣拿出来给新娘穿好。喜衣是和轿车一起租赁的,哪怕是夏天也得穿上这件绣着花的红棉袄。这件红棉袄被人们称为“蟒衣”。新娘打扮好准备出嫁时,父母心里是很难受的,因为养育女儿十几年,今天嫁出去就成了别家的人了。这时女儿也是各种复杂心情交织,思念着父母的养育之恩,心情自然不好受。母亲悄悄地给女儿安顿到婆家的一些事,教自己的女儿孝敬公婆,与妯娌和睦相处,夫妻恩爱。天快亮时,男方在女方门前燃起鞭炮,女方开始发亲。帮忙的人将板箱两只、镜子、脸盆、陪嫁衣服全部装上车,最重要的是一个尿盆子,那是万万不可丢下的。新娘头上蒙着绣有凤凰的红盖头,由姑舅抱着一直送到轿车上。这个习俗寓意“脚不沾地,一生富贵”。姑娘的弟弟或侄儿跟着坐到轿车里,叫“压轿”。这个差事是小孩子的一件美事。如孩儿多,谁都抢着要压轿,因为到男方家后,新娘下轿时小孩子会得到“压轿钱”,这是娃娃的一笔收入。娶亲轿车还未到,男方家人早早就摆开迎亲的架势,准备好了一切。正房院落中桌子、香烛齐全,桌前铺好一领新席。花轿到来,两挂长鞭齐响。20世纪50年代前,新郎当天的打扮是戴礼帽,或者是戴瓜皮帽,穿着长袍马褂,用五尺红布从左肩头向右肋斜披,手抱着一个木斗,里面装上一个银手镯和一件棉袄,上盖红纸。新郎到了轿车前,将“压轿钱”从轿帘下塞进去,里面的人接了“压轿钱”后,新娘将双脚伸出来,在斗上象征性地踩三下,寓意“钱粮不愁,家庭富裕”。司仪将斗拿走放进新房。这时姑舅将新娘从花轿抱下,向堂屋前的桌子旁走去,沿途有几人手端着碗,抓起豆子和盐向新娘抛打,嘴里念着喜歌:“喜盈盈,笑哈哈,五谷粮食掺喜花,新人身上撒喜花,荣华富贵头一家。”司仪这时进入角色,请出新郎的父母和姑舅,再唤女方送亲的姑舅和叔父,在桌子两旁就座。开始按照古礼拜堂:一拜天地,向天地发誓永结同心;二拜高堂,感谢父母养育之恩;三是夫妻对拜,花好月圆,百年修成同船渡,月老牵红线成就姻缘。这三个仪程结束后,在司仪“送人洞房”的高叫声中,送亲的“全命人’,和“娶亲”的“全命人”将新郎新娘送进新房。待新人坐在炕沿上后,“全命人”从被子里拿出花生、核桃、栗子、红枣向炕上抛撒,嘴里唱着祝福词,如“核桃枣儿圆又圆,好像刘海撒金钱,金钱撒在富贵地,荣华富贵万万年”;“双双核桃双双枣,新姐姐吃了生得早,相公多来姑娘少,养下儿女满炕跑”;“花儿花儿插得高高的,明年养个当官的,花儿花儿插得低低的,明年养个念书的”;“五谷粮食掺喜花,咸盐撂了一大把,儿女成双明年早,拉的拉来跑的跑”。这叫“撒帐”。抛撒完后,“全命人”将桌子上的交杯酒递给一对新人喝,然后将“儿女馍馍”找出让一对新人吃,然后人全部退出新房,屋内仅剩一对新人。20世纪30年代前,新娘在结婚后头三天是怕喝水、怕吃饭的,因为这三天按照当地的讲究,新娘是不能出新房门的,解手在屋里进行(娘家陪的那个尿盆就是这个用途)。
“全命人”在新屋内撒帐的时候,外面按照“三天不分大小”的风俗,耍起了公婆。有的地方耍得非常有特色,用香油和锅底的黑灰调好抹在老公公脸上,用红纸的红颜色抹在婆婆的脸上;四个长辣椒用线拴好,给二老当耳环挂上;找一顶烂草帽,上面插一些鸡毛,给公公戴上;给老婆婆点上一脸大麻子。更过分的是,有的人家公公的小舅子、妻哥找出“驴拥脖子”给公公戴上,再找个烂皮袄套在其身上,再让其手里拿着个秃笤帚。破麻袋铰上三个洞,给婆婆套上,头和胳膊从麻袋破洞中伸出,充做蟒衣;鸡蛋壳穿成一串子,套在脖子上作为朝珠。在农村,好事的小伙子还拉来驴让婆婆骑上,公公在后面赶驴。公婆打扮得越丑人们越高兴,耍得节目越多人们越兴奋。这是婚礼的高潮。这种喜庆日子,家里添丁进口,老两口心中很美,任大家去打扮、玩笑。就是性格古板内向的人,在这一天也丝毫不能露出不高兴的情绪。
紧接着就开席了,厨房准备着一桶清汤,司仪提到大门外,另一人拿着一箩筐空碗也跟到大门外。司仪招呼着众人,将桶内的清汤一碗接一碗地泼向街道和空地方,这叫“泼汤”。意思是祭奠去世的老先人们,让他们也享受今日婚礼的喜宴。
20世纪50年代前,灵武这个地区逢喜事必办酒席,家境好坏都得办,就是借债也得办。有的人家借家具,用芦苇、芭芭柴搭棚子,摆席设宴。有的人家摆酒席的地方小,就借邻家堂屋摆席。特别是一些大户有钱人,礼仪是非常讲究的,事也办得非常圆满。那时只要主家发了帖子,客人非到不可。办喜事要贴喜联,没有文化的人家就请文人代写喜联。有文墨的人乐于此道,研墨铺纸,一挥而就,不论贫富,有求必应。如有一年东门一家办喜事,求拔贡唐万寿写喜联,唐拔贡写出一副喜联至今有的人还记得,上联是“主请客,客来贺,主客同乐”,下联是“宾敬主,主宴宾,主宾共贺”。灵武在20世纪50年代前,还流传着唐拔贡撰写对联的轶事。灵武城西有一年轻人准备结婚,家中万事俱备,其母突然得暴病身亡,年轻人两头都得兼顾,红白事都得办理,求唐拔贡书联。那日唐万寿正与他人在院中对弈,沉吟半晌,起身至书房,铺开纸,一副对联一挥而就。上联是“居母丧,做新郎,哭乎,笑乎,哭笑不得”,下联是“出灵柩,入洞房,进也,退也,进退两难”,横批是“都是大事”。这家人将这副对联贴在门前,先办了丧事,又办了喜事。有唐拔贡这副对联,大家对年轻人的做法都很理解,年轻人的姑舅、叔父等长辈也很体谅,这两件大事也就顺利过去了。
办喜事,必待客。待客时按照订婚时给女方家答应的桌数,先招待娘家人,娘家人吃完后才能轮到婆家客。20世纪50年代前,娘家人的桌数一般不少于10桌,最多待到20桌。娘家客人的礼金交给娘家人,婆家给娘家待客是没有代价的。酒席7人一桌。酒宴的标准各家不一,条件好的人家,菜蔬花样多,肉也多;家境不好的人家菜蔬上得少,数量少,肉也少。20世纪50年代前的席为一种类型:生活条件不好的是“八大碗”,凉菜、热菜一起上,8个菜、1个汤,米饭端上来后就算齐了。生活水平中等的家庭待客是“十二齐”,9个下酒菜、12个热菜、1斤白酒,陆续上菜,上完为止。听起来,酒席宴菜上得非常多,但那时的碟子全是四寸小碟,碗是蓝边瓷碗,也非常小,装不了几口菜和几两饭。“十三花”是20世纪50年代前大绅士、官员家中办的,灵武最高档次的酒席,和“十二齐”的内容差不多,但多一道海鲜——葱爆鱿鱼。在当时西北县城,能吃上这道菜,可以说是口福不浅。“十三花”要请灵武最好的厨师来做,在色、香、味、形上都得讲究。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灵武人开始到餐厅去办喜事,礼金也从20世纪20年代的1毛钱逐步上升到5毛钱、1块钱、5块钱、10块钱,一直到现在的50元、100元,嫡亲还多一点。在20世纪50年代前,办喜事这天,讲究有很多,缺一不可。开席后,上第一道热菜时,男主人要到桌旁向大家致谢、寒暄,双手向大家作揖。众人也抱拳回敬,一般都说“恭喜恭喜,早抱孙子”,主人说“同喜、同喜,承各位光临寒舍,蓬荜生辉,多喝几杯”“多谢了,多谢了”。主人走后,司仪领着新媳妇到各酒桌前,司仪说:“新媳妇给各位嫡亲磕头来了。”这时铺下一块毡,新娘在司仪的指挥下,给姑舅、娘娘、姑爹、姑妈磕头。给谁磕,谁就给新娘掏“拜礼”,放入盘子里,旁有记账先生记账。嫡亲在哪里坐席,都是事先安排好的。新娘除给嫡亲磕头收拜礼,别的桌子是不去的。20世纪50年代后,这个风俗改成了新郎新娘齐到酒宴桌前,给宾朋众人行三鞠躬礼,磕头礼节就免去了。
宴席结束后,晚上开始“耍新姐姐”,也叫“闹洞房”。一般参与的都是男方的伙伴、好友。“耍新姐姐”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语言类游戏,如让新娘快速说一些绕口令,让新娘子失误,惹大家哄笑,如“布比胳膊白,胳膊比布白”“红绸子,绿绸子,红绸子、绿绸子挽了个袖头子”。另一类是动作类游戏,如点“三民主义烟”、夫妻二人啃苹果、新郎在新娘身上抓跳蚤等等。新婚当天,新人一般都很羞涩,闹洞房的人怪点子一个比一个多,一直闹腾到很晚,才被伴娘轰走。
婚礼第二天是调教新媳妇的日子,清晨早饭后,新媳妇要端坐在炕沿上,将头一天下轿时脚踏的斗仍踏在脚下,这时姨妈、姑妈等长辈进来给新媳妇讲规矩。内容很多,从四德、孝敬公婆、勤持家务、疼爱夫婿,每人都给讲上一套,新媳妇耳朵听着,口里不停地答应着,这个习俗叫“立规矩”。
第三天“见公婆”“回娘家”。早晨,新媳妇在丈夫的陪同下,到堂屋去见公婆。公公一般不说话,婆婆将事先准备好的礼物“针线篓子”(一种用柳条编成的小筐,上放着新剪子、尺子、针线)给新媳妇,然后讲一些规矩,如“到了我家,就是一家人了,要上孝父母,操持家务,与邻里和睦,与妯娌和睦;不要东家进、西家出,串门子戳是非;贤贤惠惠,听女婿子的话,把家务操持好”,等等。早饭后,新媳妇在六个亲属的陪同下“回娘家”,也叫“回门”。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回娘家”的习俗从第三天改成了第二天。这天人称新女婿为“娇客”,女婿来到丈人家,由女方家的司仪领着给丈人、丈母娘磕个头,然后逐一见过岳父家的长辈,拜认各门亲戚。然后新女婿被安排在酒席主座,陪同来的亲属也陪着坐在同一席。上第一道热菜时,新女婿被司仪招呼到堂屋,向神主牌位磕头,意味着成了这家的门婿。然后由一位长辈将岳父岳母早已准备好的磕头钱和嫡亲给的见面钱交给新女婿,新女婿口中道谢。然后新女婿到丈人、嫡亲桌前行礼,逐个见面,有人介绍辈分,新女婿必须一一称呼“张家姨爹好”“赵家姑妈好”等。新女婿转完桌子回到酒席上,这时两名专门负责陪酒的亲戚上来,开始和新女婿的家人猜拳喝酒。一般陪新女婿“回门”的亲戚,都是婆家挑选出的酒量大、拳划得好的小伙子,任务是保护新女婿不喝醉。酒席结束后,新媳妇陪着新女婿各房间转一转,特别是和小舅子、妻哥说说话。新女婿“回门”一般都准备些糖果分给小姨子、小舅子吃,以便处好自己和丈人、丈母娘家的人缘关系。时间差不多了,在陪“回门”来的亲戚的催促下,新媳妇噙着泪花和父母、弟妹告辞,随亲友们出门回婆家。“回门”当天太阳落山前必须回到男方家。
第四天早晨,姨妈、姑妈、嫂嫂到新房,唤新媳妇履行“进厨房”这个习俗。大家簇拥新媳妇向厨房走,在未出嫁前娘家人将一些规矩早讲给新媳妇。因此,新媳妇心里有数。从新房到厨房的路上,她细心观察地上和墙上有没有东西(姑嫂们事先放下的一些物件)。如看见针拾起来后,别在衣襟上,这时姨妈就念叨起喜歌:“拾起一根红线针,小两口儿一条心。新媳妇的心儿灵,又能绣来又能缝,左绣珍珠倒卷帘,右绣石榴赛牡丹。”姑妈也念起喜歌:“新人走出新房门,头上梳成一条龙,头戴金银花,身披紫影纱,八付罗裙地下拉,家里都把新人夸”;“新媳妇走路水上漂,细细的柳腰尕尕的脚,左脚踏的是米粮湾,右脚又踏金银川。”新媳妇又拾起一把剪刀和一把尺子,拿在手中,嫂子又念喜歌:“拾起尺子你能量,拾上剪子你就裁,做的衣服人人爱。”拾完东西到了厨房,众人簇拥新媳妇到案板前。案板上面放着一把菜,夏天是一把洗干净的韭菜,冬天是一把洗干净的酸菜,旁边是一把菜刀。这时屋里都静下来,大家都看新媳妇怎么切。事先人们在这菜中放了两根细铁丝,如新媳妇拿起来就切,说明这个媳妇不聪明,大家悄悄地伸伸舌头。如新媳妇拿起来细细看一下,抽出铁丝再切,大家则非常高兴,齐夸新媳妇聪明伶俐。这个“试案”新媳妇一般是不会出丑的。有的小姑子对新嫂子特别好,会在后面悄悄帮忙,咳嗽一声暗示。新媳妇完成了这个仪式,姨妈又念起喜歌:“新人走进厨房门,灶火香铲都关心。你摸摸米,养个儿子能中举;你摸摸面,养个儿子中状元。”“进厨房”的仪式完成后,出了厨房门,嫂子又念喜歌:“新媳妇起得早,前院后院都打扫,狗儿鸡儿都喂饱,人人都夸新姐姐巧。”新媳妇对众人感谢:“多谢了姨妈、嫂嫂、妹妹,多谢了。”
新媳妇嫁到婆家后,按照风俗第七天要回娘家住一个月。20世纪50年代前,新媳妇回娘家前要准备好礼物,给自己的父母每人做一双鞋,给母亲还要买一件手帕。细心的新女婿上街还要给老丈人买质量好的旱烟和旱烟锅子,称几斤点心,再准备一些干果、蔬菜,等着媳妇娘家来人。当娘家兄弟赶着毛驴来接上人后,新媳妇在娘家的一个月里,要给父母做饭,干一些小农活,还要抽空给公公婆婆及家中每人做一双鞋,特别是给女婿做的鞋更是精心精意,鞋底纳着缠枝莲等花纹。有的新媳妇还非常细心地给丈夫做一身黑色夹裤褂。在这期间,丈夫来看一次,在岳父家住上两天回去。回娘家一月到期,丈夫要来接人,娘家人相跟着送新媳妇回到婆家。60年代中期,回娘家的风俗有了改变,将过去新媳妇回娘家的天数改成了“占七占八”。姑娘从出嫁那天算起,在婆家住了七天后,娘家人接回,在娘家再住八天,叫“占七占八”,这个风俗一直沿袭到今天。
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买卖婚姻早已被废除,媒婆子这一行业逐渐消失,代之而来的是男女青年自己做主选择配偶,自由恋爱的甜蜜之花在男女青年中间盛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