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南部山区的三件宝
少年的时候,我家居住在谢家井巷,有一天下午,一些老年人又聚在一起谈天,我静静地坐在旁边听着。一位我记不清名字的老人讲起了灵武南部山区的三件宝,至今还记得很清楚。
这三件宝是:白土岗子的揪面、沙窝井的柴和铁泉水的芨芨草。后来岁月一天天逝去,可这三件宝却一直在我头脑中萦绕,直到我进入了中年,才明白这三件宝是什么意思。
白土岗子的揪面。20世纪50年代前,人们出门全靠步行,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骑牲口行路。那时经济落后,基本上都是土路,最好的路也就是砾石路。而且外出吃饭、住宿极不方便,只能在驿站休息住宿。石沟驿驿站就是一个重要的驿站。明代杨一清的《西征日录》上记载,灵州石沟驿驿站在明代以前就为官府所重视,它位于荒漠之中,是盐池、灵武、金积、吴忠进人甘肃环县的必经之地。这一带在古时候人烟稀少,全是荒漠,从盐池徒步百里路到石沟驿,要走上一天,饥渴难忍,路人多么希望能喝上清凉的茶水和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饭食。所以,在石沟驿一带建驿站可以说是当年为官者独具慧眼,很熟悉这一带的地理条件。白土岗子距石沟驿不远,它是途径灵武、吴忠的交叉路口,这里的小饭馆客人较多,所以生意一直兴隆。有句话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这里开饭馆的人手很巧。她们把这里山上长的蒿籽(一种野生植物,叫沙蒿)捣碎成粉状,和面糅在一起,反复揉,然后用盆扣住,叫“饧面”。再用当地生产的土豆切成丁,将此地的羊肉也切成丁,炒在一起叫“臊子”。面饧好后,擀成薄片,用刀切成约二指宽的长条,水开后把面揪成小片扔在锅里煮熟后,用漏勺将面捞出来浇上炒好的臊子,就成为一碗香喷喷的炒揪面了。
这种面食由于用了白土岗子特有的水,加上沙蒿籽及“饧面”和反复揉面的工序,面的韧性就非常好了,做出的面又精又韧,又有羊肉臊子,故使蒿子面香而不腻,十分爽口。再加上行路之人饥肠辘辘,自然觉得十分美味,一个个都满意离去。人的嘴是最好的传播器,久而久之,“白土岗子的揪面”被客商传播,越传越远。后来经有关中医查证,沙蒿籽有解毒、泻火、治便秘的功能,是较好的保健食品,这样一来,蒿籽面的名声大振,很多长途跋涉的行路人和吴忠堡、金积、灵武到白土岗子办事的人都要吃上一碗白土岗子的揪面。
沙窝井子的柴。民国以前,灵武东南边的草原,因为没有什么污染和人为的破坏,植被非常好。沙窝井(距石沟驿东十几里)一带地下水储量丰富,加之地势开阔,野生植物长势也就非常好。这里的植物主要有沙蒿、麻黄、苦豆子等。最多的是沙蒿,秆粗叶茂,有的长得一人多高,久而久之,形成了灌木丛,野羊、野兔出没,被人们看作是宝地。农民秋天在这里收沙蒿籽,冬天在这里打柴。不知是谁发明了用沙蒿柴炖羊肉,数百年流传下来,竟成了此地的一道风景。我小时候也砍过沙蒿柴,这种柴有刺,根深秆硬,火旺耐烧,它燃烧起来有一股特别的清香味,非常好闻,而且炖肉易烂,且味道鲜美。
后来,人们发现了这个地方,纷纷来这里放牧。民国后期和解放初期,这里放羊的非常多,仅马振武在这里就有3处羊圈(沙窝井、骆驼脖叉、大羊其)。到了“文化大革命”后期,随着羊群的不断增加和大量挖甘草,植被被严重破坏,有些地方纯粹沙漠化了,那些秆粗叶茂的沙蒿草很少见了,沙窝井的柴就空有其名了。一些老年人回忆起当年用沙蒿柴炖的羊肉非常留恋,都盼望山上再能绿起来,长出大片的沙蒿、苦豆子和麻黄。
近几年,随着封山禁牧、退耕造林、恢复草原,沙窝井逐渐又恢复了新绿,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沙窝井的柴又可以为游客炖羊肉了。
铁泉水的芨芨草。铁泉水也在石沟驿境内,这里的盐碱滩长着一丛丛植物,叫芨芨草,是非常好的固沙耐碱植物。这种草长得很高,在每年开春时长出叶片,在5~6月长出长茎,茎细长而光滑,茎顶上开着淡绿色的花。到了秋天,长茎由绿变成淡黄色,逐渐变硬,被人们割下用来编织篓、席等日用品。它的最好用途是扎扫帚,这种扫帚很硬、耐磨,人们常用来清扫房前屋后和街道。
铁泉水这个地方过去是低洼地,盐碱严重,别的植物很难生长,但芨芨草这种植物特别适宜在此生长。有专家考证,芨芨草耐旱耐碱,适宜大西北的气候,故在灵武、盐池一带长得非常好。也许是铁泉水这个地方窝风,人烟稀少,这里的芨芨草一丛丛长得非常茂盛,茎秆高而且韧劲非常好,不易断。当地的老百姓在秋冬时,将芨芨草割下晒干捆成捆,用于编织生活用品。陕西、甘肃及宁夏川区从事编织行业的一些商人都来购买,这些商人走过很多地方,也收购过内蒙古、陕西、甘肃等地产的芨芨草,但和铁泉水这个地方产的芨芨草比较,认为这里的芨芨草韧性、质量都比别处好,称赞这里的芨芨草似铁锥一样坚硬且有韧性。久而久之,这里传出了一句话:“铁泉水的芨芨能锥鞋。”从此,铁泉水的芨芨草这种野生植物的美名就传遍了周边地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