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制砖厂
20世纪60年代前,人们在县城郊外、田野、村庄旁会看到一个个瓦罐型的建筑物,这种建筑物底子小、肚子大、上边小。尺寸宽10米、长15米、高7米。是用土坷垃、碎砖堆砌成的,这种建筑物很多,就连灵武城城外也有这样的建筑,西门安家湖旁边(现在西二环路旁边)、北门二建公司办公楼、南门房地产管理局原址上都有这样的建筑。大约在60年代前,这些建筑物前面,都有一片场地,堆着黄土,码着砖垛,窑工们忙来忙去,而这些巨大的建筑物有的冒着腾腾的白气,有的烟筒里冒着一股股青烟,这就是过去烧制手工砖的砖窑。
那时,灵武的地方工业很少,经济很不发达,人们生活水平很低,老百姓大多用土坷垃建筑房子,房子建筑材料属于西北地区典型的生土建筑,能大量用砖盖房子的用户,除过有钱的商贾绅士,则是一些庙宇、衙门才能用得起。老百姓盖房子也用一点数量不多的砖,虽说是用土坷垃砌墙体,但为了地基牢固,房子的基础也用青砖砌筑5层,也就是灵武人俗话讲的拉几行砖根子。还有为使下雨不泡坏墙体和屋顶用砖砌三层房檐和窗台下沿竖砌一层砖,这叫扎廊檐扎窗台,老百姓盖房子时仅在这三处用数量不多的砖。
山区由于缺水,建窑的不多,砖窑大多建在川区,那时灵武的一些川区的乡村里基本都有这种建筑。那时燃料缺乏,而且由于烧制时间、工期的制约,青砖虽然烧制的数量不是很多,但销路还是不成问题的。在20世纪60年代前,砖窑的主要产品都是手工制青砖。烧制的产品除过青砖,还有形制不一的雕花砖、方地砖、青瓦一类的产品,烧制青砖的工序是:
一、碎土。这种工序是把黄黏土、红黏土从农村的高田拉回来后,堆在砖厂的场地上,用一种叫榔头的工具拍砸成粉末,榔头分为头和柄两部分,头是一根长35厘米,直径20厘米的硬木段,中间凿孔,安装木柄,榔头必须是非常硬的木头做成,灵武的老百姓大多采用枣木、榆木、柳木做这种工具,这些木头质地很坚硬,敲击土块,很有力而且破碎力很强。木柄一般用长1.5米柳木制成,柳木韧劲很好,使用时光滑顺手。当生土拉到砖窑前空场地后。工匠们用铁锹翻土,边翻边用木榔头敲打,将干结硬化的土坷垃敲碎,然后将敲碎的生土过筛,筛去土里的石块瓦片等杂物,成为干净的原料,这道工序叫碎土。
二、熟泥。这是烧砖的第二道工序,把筛好的土堆堆成高约50厘米的圈子,中间挖坑放水浸泡,大约泡制一天后,窑工们用脚在泥堆上反复踩踏,踩踏完后用铁锹反复摔打,翻过来倒过去,用这两种办法使泥土拌和得非常均匀,里面的硬土块全部软化了,气泡也全部被踩踏拍打挤了出去,便成了可以制坯的原料。听很多老窑工讲,在40年代还有这种情景,为了让泥土拌和均匀,窑工甚至手拿铁条,反复在泥上甩打,用这种办法使泥体柔软匀称细腻。
三、脱坯。生土经过熟泥的工序后,作为制坯的泥土经窑工们拌和的工序,已非常柔软、细腻,就可以进行脱坯的工序了。窑工们先清理出平整的场地,用细砂均匀地洒在场地上,利于起坯时的不粘结砖坯。窑工们在1.3米的木架子上放好砖模后,在泥堆旁,用手在泥堆上双手向胸前向回拉下一块约3.5公斤的泥蛋。在细砂堆边滚一下,使泥蛋周围沾了细砂,这是为了砖坯不粘模壳。然后用力摔进砖模内。砖模和瓦模及异型砖的模具各异,最常用的小青砖的砖模尺寸是长240毫米×宽115毫米×153毫米厚的三组组成。这三组组成的砖模平放在一块长90厘米,宽30厘米的木板上。支在1.3米高的模架上,当窑工将三块泥蛋分别扣进砖模后,然后用铁弓横铲过去,铲去突出砖模外高出的部分泥土,平端着砖模,在洒过细砂的场地上,将砖模反扣下去,提起砖模,这时三块砖坯便很整齐地平卧在场地上。人们常说窑工苦,脱一块砖坯要磕三个头,就是说每脱一块坯在挖泥、滚砂,反扣进模,端模倒坯这三道工序时要弯三次腰,形容劳动强度高工作量大。当扣下砖坯后,窑工用细砂洒向砖模内壁,便于继续操作,泥坯不粘砖模,这样反复操作,脱制着砖坯。那时,烧制的小青砖的坯块尺寸是240毫米×115毫米×53毫米,技术好,身体壮的窑工每天可以脱1000块左右,身体稍弱的也可以脱600~800块。脱坯是非常辛苦的,必须是大晴天操作,窑工们赤着脚和上身,酷日当头,汗流浃背,非常辛苦和劳累。
四、起坯。脱好的砖坯经太阳暴晒后半干时,这时窑工们便进入起坯工序,把地下的砖坯一块块拿起来,细心地码成花垛。这种花垛中间留着孔洞,方便透风,使砖坯全部干透。晒晾的时间是10天。如果砖坯晾晒不干的话,烧制时极易变型,成为废品。晾晒的工序也非常重要,这个时候,窑头和窑工最怕的就是下雨天气了,每天晚上,要在砖垛上盖上用稻草编成的帘子,太阳出来后,再揭去。如果砖坯在晾晒时,遇上一场雷阵雨或连阴雨,砖坯淋雨泡汤,那就会前功尽弃,损失很大了。
五、装窑。当砖坯经过晾晒工序,砖坯干透后,窑头选定吉日,便开始安排装窑进坯了,进坯时窑工们肩披麻包袋子及一些粗布用于垫肩,背着砖坯进窑,有时也用背篓背坯,一次背30块。大窑一般装砖坯7万块,中窑装5万,小窑装3万。由经验丰富的窑工进行层层码垛,这种工作危险性非常大。码放角度不对。通火位置不好,砖烧不透,出现次品,泥坯这时没有强度,如果码垛没有拉结,压茬如果不对,也容易塌下来伤人,发生事故。在20世纪60年代前,经常出现砖窑砖垛倒塌伤人的事情。那时人们非常迷信,出了事故讲究是没有“谢土”。在砖坯码好前,砖垛前要砌一道墙叫“拦火”,是作挡火之用的。
六、烧窑。当砖坯进入砖窑后,便开始了烧窑工序,这道工序非常重要,是烧窑工匠中最有技术含量的工作,由经验非常丰富的窑工操作。点窑前,窑头要到县城东街的火神庙(现在佳乐苑住宅小区西南拐角处)进香,焚烧黄裱,点燃香烛,祷告祈求火神赐顺利平安。在40年代前,烧窑用的燃料大多是当地的柳木、树根、玉米和高粱秸秆、麦草稻草及东山上的沙蒿、猫头刺等草木,很多东西是相辅相成的,很多当地农民,靠打草卖草为生。他们每天去打柴,割草出售,卖给车马店喂养大牲畜和窑厂烧砖,用于度日,窑厂利用空地,贮存了很多柴草,用于烧窑之用。柴草虽然能烧窑,但因火头不旺,很费柴草,后来因为灵武距磁窑堡(现在的宁东镇)很近,窑头们用牛车开始拉运煤炭,用于烧窑,结束了用柴草烧窑的历史,由于拉运煤炭成本大,当然水涨船高,砖价也随之上涨了。
砖窑在码好垛后,必须要封顶,封顶是在砖垛顶上最后加实密度,上面堆放25厘米的黄土,压实叫封顶。靠近窑门处砌着火洞和炉膛及墙壁,叫“拦火”。这些工序完成后,开始点火。点火燃烧后,看火烧窑必须由经验丰富的窑工操作,烧窑的时间这样称呼,一天一夜为一火,两天两夜为两火,一般大窑是七火,小窑是六火。也就是烧7天7夜、6天6夜的意思。烧窑看火门道很多,技术含量非常高,有经验的窑工要有眼力和实际的操作经验,很多老窑工讲烧窑最关键的技术就是添火、看火,这是砖烧的质量好坏的关键步骤,丝毫不能马虎,就如家庭主妇蒸馒头一般,火烧的匀,火候掌握的好,笼中的气才在笼里走的匀称,馒头才蒸的好。窑工们讲,烧砖时火烧的狂,火势直接跑向狂地(烟筒)。烧出来的便是红砖,在拦火工序掌握的不好,大火猛烧,砖要烧焦,火势小而且弱,就要出现烧生砖,如同家庭主妇蒸米饭、烙饼子一样,火候掌握不好外面焦,里面是生的,这种砖外焦里酥,强度不够,火太大,砖发黑,而且变型,这种砖属次品,不好销售。看火要看拦火墙的火,也要看烟筒里的火。有经验的窑工会看“砖花”,就是从烟筒里冒出的烟雾和白气。他们讲烟筒的烟雾和白气出来后,形成一朵朵如田野上的蒲公英那样的花朵形状和颜色,砖着色肯定好,出来砖颜色是青蓝色,显得非常漂亮,如果烟筒的烟雾出来后,成为雾或霜的形状,分散而且零乱,那火候肯定不好。砖的上色会有问题。看火时,火在燃烧中用窑工的话讲,火焰的颜色呈杏黄色或米黄色,这种火焰烧出的砖上色非常好。烧窑点火后,最苦的一道工序也在其中,即擞灰,每两个小时便擞一次,把炉膛下的落灰死灰向上翻腾。让灰从烟筒里跑出去。炉膛下面空阔,形成空气流通,火烧的旺。如果不清理死灰,影响火势,烧不好砖。这个工序,非常累,既呛人而且酷热,让人气都喘不过来,按烧大窑计算,要7个火,即烧7天7夜,每2个小时擞一次灰,要擞84次灰,次数这么频繁,可见窑工辛苦繁重劳累之一斑。经过7~8天后,就要停火,进入下一道工序了。
七、洇窑。当停火后,窑工们在烧窑前窑顶封顶的土圈内开始慢慢渗水,这道工序便叫洇窑。洇窑的作用是将窑内的高温用水降下来,由于水的作用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形成物理降温,使窑内的温度慢慢降下来。洇窑时间一般是烧几个火,便洇几个水,意思火烧几天几夜,那么停火后,必须洇水几天几夜。洇窑是很细致的工作,由经验丰富的窑工操作,水要非常缓慢地从窑顶的土圈内滴渗到窑内,不能用大水猛灌,否则高温的砖窑,经大水猛然灌入,极容易产生炸窑现象。有时砖窑甚至破裂成缝,不仅毁了一窑砖,更有甚者毁了窑洞。那么窑厂的损失就惨重了,因为修一孔砖窑,要花费很大的财力和物力。
八、出窑。经洇窑后的六七天,这窑砖便成功了,便进入了出窑工序,这时窑工们便打开封闭的窑门,拆去拦火墙,开始出砖了,这时,有丰富经验的窑工站在打开封闭的拦火墙后,从气味上便知道这窑砖质量上色的好坏,气味如同煮熟的鸡蛋,这窑砖的质量肯定好,色也上的非常漂亮。如果拦火墙打开后,一股如同氨水的味道迎面扑来呛人鼻喉,砖的质量肯定不好,不是花咪子砖(形容砖的颜色不统一,青一块,灰一块),就是质量不好的焦砖或是外焦里酥的生砖。虽然停了火,并经过洇窑工序,但是砖窑内的温度仍达到30多度,非常闷热,窑工们你进我出,忙着不停地往外背砖。这时,仍有危险性存在,要一垛一垛往外背运,而且必须按照先易后难的程序操作,否则也会出现垛裂倒塌伤人的事故。有时也会出现一种怪现象,出窑时,全窑砖的质量都很好,但有一处大约几百块烧成生砖,这是火焰未烧到的原因造成的,遇到这种情况老窑工一般会用一种迷信的说法遮盖,说是刘秀皇帝早年被贼兵追赶时躲进了砖窑,在此藏身躲难,火神保佑,火没有烧到这个地方。
九、验砖。砖出窑后,窑头要非常细致地进行分货验砖,仔细分出成品、次品或残品,分类堆垛出售,各有不同价格,窑厂最怕在烧窑过程中,哪道工序出了差错,有时火候太猛,焦砖数量太多,有时火候弱,砖外熟里生,砖的强度不够,出现酥里酥边等情况,次品废品数量庞大,影响销售的销路和价格。
20世纪60年代前,窑厂烧砖这种生产方式很原始,但是技术含量很高,属于纯手工操作,工艺要求很高。砖也有一定的销路,经过窑工们艰辛细致的工作,生产出的青砖质量非常好,有些砖出窑后,用手敲打,当当作响,甚至有金属的声音。曾有人用现代的回弹仪测量从古墓及旧房拆下来的旧青砖,强度达到了200号,竟达到了石头的硬度,令人惊奇和赞赏。60年代末,窑厂青砖的销路最好,那时盖银行、盖粮库、部队营房,需用量大,砖的销路很广。每块砖的价格达到了3分3厘。砖厂的生意红火了一阵子。特别是一些乡镇生产队的砖厂,劳力多,生产量大,销路广,给生产队创收,壮大了集体经济收入,因此置办了大胶车,购买大牲畜,提高了社员年底分红的标准。很多年逾古稀的农村老人,直到现在还津津乐道地讲述当年卖砖买牛马的往事。
过去也有很大一部分的砖窑,生产量不是很大的,原因是季节性生产(冬季寒冷停工)在生产过程中,雨季无法生产,有时遇到连阴雨,即无法生产,而且还毁去已脱好晾晒的砖坯,影响生产,再加上生产方式的落后,劳动强度很大,并存在很多危险因素,还有使用范围的制约,高田很少,黄黏土、红黏土这些原料无法解决影响窑厂的发展和扩大及经营。
在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灵武县也发生着突飞猛进的变化,一些有生产能力和具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厂场,利用土地资源,购进了砖瓦加工设备,办起了机砖厂,开始大量地生产红砖红瓦,形成了对私营和社办窑厂的强大冲击波,面临着无法抗拒的历史潮流和供应市场的要求贫乏,很多窑厂开始歇业停产了。自此灵武手工砖窑厂退出了历史舞台,在平田整地城乡环境整治中一个个砖窑被推平,彻底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了。这种手工制砖的工艺,制砖的每道工序,窑工们干活的场景,只是在人们的记忆中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