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咸丰年间,在灵武县城南门西沿坑(现灵州广场南边)居住着一户邓姓人家,以种田为生,经过多年的努力,家境逐渐丰厚,在城东城南都有了土地和房屋,这家主人叫邓枝。同治年间战乱时,邓枝一家又搬到了县城南郊的邓家庄子进行耕作,邓枝的儿子邓云路从小学习努力,才华出众,在宣统年间高中拔贡。
邓云路,字子青,生于1909年,18岁时取得拔贡资格,《朔方道志》《马氏族谱》都有过记载。拔贡,是科举制度中贡人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最初为6年科考一次,自清代乾隆年改为12年考一次。科举制度中规定,以每年府学2名、县学2名,由各省学政从生员中考试保选入京,作为拔贡,经过朝考合格可以充任京官、知县或教职。邓云路取得拨贡资格没有几年,中华民国颁布了《学校系统会》和《壬子癸丑学制》,道尹陈必淮批准成立了银川朔方高等小学校,邓云路受聘于该校给学生讲国文。学校的校长是许景鲁。邓云路受聘后和同事黄光筼在这所学校工作了很长时间,这期间他对入学求知的学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邓云路撰写的《创立灵州高级小学堂碑记》可以看出他的教学思想及才华横溢的文笔。《朔方道志》第二十七卷记载了邓云路的《创立灵州高级小学堂碑记》。碑文是:
从来国运之隆替,视乎人才;人才之盛衰,由乎学校,学校之系重矣。灵邑旧有灵文书院一所,规模狭小,士多苦无棲止。庚子之变,皇上锐意维新,诏天下设立学堂,京师立大学堂,直省立高等学堂,府立中学堂,各厅州县立高等小学堂,下此各乡又分立蒙养等学堂,以期无地不学,无人不学。法良意美,亦古者家有塾,党有庠,州有序,国有学之遗意焉。
乙巳春,前任廖寅阶公祖议将书院改作,预悬扁(匾)额曰灵州小学堂,适应解组寝事。是年冬,欣逢陈三洲公祖来守是邦。下车之始,殷殷以筹办学堂为先务,爰集都人士而告之曰:“学堂一日不兴,则人才一日不出;人才一日不出,则国家一日不强。顾何以安内攘外,自立于竞争之域哉?凡此不特守士者之责,亦都人士之耻也”。佥应之曰:“韪”。公于是将旧存款项力为整顿,并首捐百金,以为邑之急公好义者倡。越明年三月,率作兴事。购买书院后面隙地,以为营治之基,择邑贡生孙铎、龙腾云,禀生黄钟毓、窦桂林、王文炳等以董其事,鸠工庀材,晨夜展力。建增上房三大间,东西斋房各十间,并于旧有讲堂头门照壁重加修葺。故生师有舍,庖禀有次,条分缕举,费七百余缗,而功用告成。公念朝廷兴学至急,刻即延聘教习,招考生徒,涓吉释菜,一堂济济,弦诵相闻。异日人才辈出,为吾灵开新学之风而得备国家之用者,非公其谁与归?
虽然,余尚有说焉。昔韩文公言曰:“莫为之前,虽关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公即为之前矣,所赖后之人继公之志,如树木然,日加培养,则吾灵人文之发达,诚尚有未可思量者。至于旧存新筹各款,谨将除用实存数目刊附于后,藉得持守而垂久远,从公命也。
丙午冬,公解任之省,余适忝主讲席,州之人追思公德,纪事以勒贞珉。余虽愧不文,然深沐公之化,且乐公之志有成,不能不一为邑人道也,于是乎记。
时在光绪丁未仲春吉日,邑人邓云路敬撰并书。
这个碑文详细记载了创建灵州高等小学的情景,立意深刻,文笔流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邓云路出众的才华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邓云路出身农家,苦读半生,其文史功底深厚,尤其是他的书法造诣深为众人钦佩。1942年灵武高庙重建时,他应邀和其他拔贡、秀才一起为高庙献墨,那俊逸的笔体,不凡的功力,令众人赞叹不已。他生前收藏了大量书画、碑帖,遗憾的是在“文革”时期被烧掉了很多,现尚存的几十幅碑帖被雨水泡后,如毛毡一样紧黏在一起,无法分开,成为一件憾事。
民国时,邓云路被派到磴口县任县长,时任8个月便辞官回乡仍做教师。对这一段历史,他的后人是这样讲的:邓云路到磴口上任后,很不适应那里官场的环境。磴口属蒙、汉、回族杂居地区,地方豪绅较多,势力也大,排外思想极为严重,当时磴口流传这样一句话:“四大绅士八大相,二十四个尿棍街上晃。”历任县长到任后,由于这里形势复杂都干不了多长时间。邓云路生性内向,平时不多言笑且书生气很浓,不与豪绅们来往,因此豪绅们也不喜欢他。他上任半年后,灵武正逢灾荒,他想办法给家里买了些糜子,被当地豪绅抓住了辫子,反复上书省政府弹劾邓云路。在这种形势下,他无奈辞官,回归家乡仍旧从事教师行业。在此期间,他被省政府聘请参与了《朔方道志》的编写工作。
邓云路个头很高,大脸盘,大眼睛,双目炯炯有神,微胖,平时外出穿大氅、戴礼帽。自民国年间从灵武出去后,定居在银川西门的一个小四合院内,有两房夫人。大夫人邓刘氏,生有子邓鑫、邓森,女邓曹氏、邓白氏;二夫人王凤兰,生子邓少民。大夫人随长子、次子在灵武居住,二夫人王凤兰和邓云路在银川居住。他晚年如闲云野鹤,吟诗作画,看书写字,颐养天年。
邓云路治家有方,家法很严,不怒自威。他不抽烟,不喝酒,但喜欢美食,最喜欢吃的一道菜是黄萝卜炖肉。他每天都要吃一顿“珍珠汤”(拌面疙瘩汤,“珍珠汤”是他给起的名字)。饭后特别喜欢散步,多年风雨无阻。他一生都喜欢看书,每天都要看一两个时辰,直到晚年这个习惯都没有改变。他写了很多文章,在“文革”时,因家庭成分高,被家人偷偷烧了,一篇也没有留下来。
1946年,他患病后整整卧床三个月,由他的儿媳李玉霞服侍,病危时被家人从银川拉回灵武后,于10月份去世。灵柩停放在其子家中三个月,灵武的不少文人前去吊唁,祭奠仪式由县城的拔贡唐万寿主持。灵武县一些头面人物如龙作霖等都去参加了吊唁。长达三个月的守灵吊唁、念经结束后,邓云路被葬于灵武教场滩东边。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他的儿子都去世了,现在只有儿媳李玉霞仍健在,也已82岁高龄。他的孙子辈很多,现今生活在灵武市区及梧桐树乡下一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