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名医杨忠厚
20世纪50年代前,灵武城里有一个家喻户晓、医术高超、口碑很好的著名中医,他就是杨忠厚。
杨忠厚,祖籍陕西西安人,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后移居灵武河忠堡。他少年时家贫,给别人放驴、放羊。他天生聪慧,对读书非常感兴趣,常在学堂边、私塾前逗留。有时悄悄爬在窗户边,听认几个生字。时间久了,慢慢地认识了不少字。少年的杨忠厚学习是下了苦功的,沙滩和树枝都是他学习写字的工具。对于杨忠厚偷学文化的事,私塾先生是知道的,他非常喜欢这个因家贫上不起学的穷孩子,不仅给他教一些字,还将一些旧书送给这位聪慧好学的少年。杨忠厚如获至宝,非常爱惜。他的父母对他学习也非常支持,省吃俭用的为他买来纸笔。让他每日下苦功学习。在一个秋天的下午,他在黄河边放驴,从黄河上游慢慢飘来一只木箱,一直飘到他坐的河边的石头旁。他用羊鞭把这个小箱子钩到了脚边,将箱子拿到岸上打开后,发现里面是几本厚厚的书籍。他将书小心地展开放在石头上晒干后,慢慢地翻阅着。凭着认识的几个字和书籍上的插图,他感觉到这是几本医书,记载着治病的药方和诊断病情的方法。不知是天生喜欢医道,还是一种特殊的缘分,他对这几本书爱之如宝。从那时起,每日在放羊时他就开始读这本书,遇上不认识的字和弄不懂的词,就用小麻纸工工整整地眷写下来,十分认真地去私塾向先生求教。少时的刻苦学习,奠定了他成为名医的基础。时光过去了多年,树荫下、黄河边、田埂上,杨忠厚少时捧书苦读的故事至今还留传在河忠堡一些年逾古稀的老人们的记忆之中。很多老年人都说,当年他们的父母常给他们讲杨忠厚刻苦学习的事迹,教导他们读书认字。
由于家贫,杨忠厚12岁时,经陕西亲属推荐介绍,进入了陕西巡抚张熙的私宅做家童。两年以后他又到张熙的八弟张老八家中做近身家童,端茶倒水,清扫书房,照顾张老八的起居。张老八是一位有名的中医,一生研读中医学,涉猎中医书籍非常多,且医道高深,对于一些疑难杂症可以说药到病除,人称“张神医”。对于杨忠厚小小的年纪就知很多医理,张老八甚为惊奇,细问之下,知道了他在河边捞书、苦学医脉药理的经历,便朗声大笑,拍案叫绝。自此杨忠厚深得“张神医”的喜爱。加之杨忠厚曾得私塾先生教导,能写工整秀丽的小字楷书,张老八对这个家童更加满意。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张老八摆了两桌宴席,遍请同道,正式收杨忠厚为徒。此后,张老八口授开方,杨忠厚抓药,师徒二人协作行医。张老八去世后,杨忠厚返回灵武。
春去秋来,杨忠厚在张老八传授的基础上仍苦读医书,而且用攒下的钱渡过黄河到银川又买了一些中医书籍,仔细研读。岁月流逝,杨忠厚由少年成长为一个青年,他也积累了大量的医学知识,在家人和乡亲的劝说下,开始挂牌行医。由于他苦读医理,基础扎实,一些药用得非常准,病人吃了见效非常快,很快,他的名气传了出去,上门求医的病人越来越多,就连吴忠、灵武城里的一些患者也到河忠堡求医。
20世纪30年代末,他的家庭经济情况好转后,举家迁往了灵武县城,住在西街的几间旧房子,他便在家中开办诊所(现电信局西侧)。
经多年研习,杨忠厚诊治内科病症的医术非常高明,一些患者不出三副汤药便可痊愈。更可贵的是,他人品很好。因为他早年受贫,深知贫苦人生活得不容易。因此,给贫苦人看病时,他非常细心,有时也不收诊金和药费。但遇上权贵之人,特别是旧政府一些官员及商铺掌柜上门,他虽给看病,但态度不卑不亢。遇上耍牌子、很牛气的人来就诊,他训斥起来是不讲情面的。遇上有权势、有钱人上门来请他出诊,他态度冷漠且很少去。有一次,南门一家店铺的掌柜患病,夜间12点,伙计来找杨忠厚,将门拍得乒乓乱响,杨忠厚很生气,询问病人是什么情况。当他听到病情不是那么严重时,声称绝不出诊。那位伙计回去将情况告诉了掌柜,掌柜也感到自己的做法不恰当,第二天清晨早早来到杨忠厚的诊所道歉。杨忠厚原谅了他,并给开了三副中药。那位掌柜回去煎服后很快病愈。在杨忠厚的诊所里,贫苦人能和杨忠厚说说笑笑,而有钱、有权的人知道杨忠厚的秉性,则规规矩矩,不敢耍牌子,也不敢得罪这位名医。杨忠厚就是这样一位身怀绝技的中医大夫,他行医时不攀权贵,童叟无欺,贵贱平等。在他诊所的墙上挂满了患者给他送的旌旗和牌匾,上面皆是“妙手回春”、“华佗再世”、“神医妙手”等赞誉之词。
杨忠厚为人厚道,平时说话慢声细语,在行医中与很多人成为挚友,其中就有盐池县鸦儿沟乡贺子村的高登云。高登云这个人很讲义气,胆略过人,武艺超群,平时好结交朋友,济危扶困,打抱不平。两人交情颇深,经常在一起饮酒谈天,有时至天明。在和高登云的接触中,杨忠厚受高登云反清思想的影响甚深。
1911年11月15日,在灵武城东街王家店铺里,杨忠厚参加了高登云主持的起义会议,并参加了进攻守备衙门、州署等战斗。11月19日中午,起义军聚集在灵武城的灵文书院,召开了“灵州军政府”成立大会,起义军命名为“复汉军”。杨忠厚被起义军推举为参军。起义失败后,清军残酷镇压起义人员,并且屠杀无辜百姓,“敞刀三日,格杀无留”。面对清军的血腥镇压,杨忠厚为避灾祸,逃离灵武,隐姓埋名,在内蒙古、陕西一带行医。
岁月骎骎,直到几十年后,杨忠厚才返回灵武家乡,仍从事行医,这时的他医术更是精湛,慕名找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多。
大概是多年苦读所致,他在五十岁左右时,眼睛就慢慢看不见了,最后双目失明,但他仍在行医。为方便起见,他请了西街“振长兴”店铺的伙计龙泽霖来协助他。他号完脉,就将药名、剂量一一报出,龙泽霖再开出方子。
1949年灵武解放后,在百废俱兴的局面中,杨忠厚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尊重,一些地方政府领导也经常上门看病,并十分敬佩杨忠厚的为人及医术。随着年龄增长,他慢慢有了想传授医术的想法。这时喜欢中医学的钟毓秀、王智上门求教。钟毓秀当时很年轻,在县上一个部门工作,他患有严重的肺结核病,经常咳嗽,有时甚至咳血,吃药打针也无济于事。钟毓秀来到杨忠厚的医所就诊后,杨忠厚前后给他开了12副中药,他服后病愈。他感到杨忠厚的医术很神奇,从内心感到佩服,就暗暗立下了学医的决心。因此,在杨忠厚准备收徒时,他主动上门,言辞恳切,请求收他为徒。杨忠厚反复思考,并细致地考察钟、王二人的品行和学习态度,最后收下了他们。钟毓秀、王智确实喜欢中医这门行当,而且人品很好,对师傅非常尊敬,给病人看病非常细心。钟毓秀性格活泼,聪慧好学;王智性格倔犟内向,不善言谈。杨忠厚非常器重他们。一位县政府的主要领导前来看病时曾嘱咐钟毓秀、王智二人,要他们虚心向杨忠厚学习,努力钻研,为人民服务,学习中有什么困难可以找县上帮助解决。钟毓秀、王智听后很感动,表示要努力向杨老先生学习。由于得到县领导的支持,他们此后更加勤奋地钻研医术。杨忠厚也非常高兴,常对来看病的人介绍这两个徒弟:“我教的这两个徒弟,钟毓秀灵活一点,在一榜上排,王智呆板一点,但也好学,在二榜上排着呢。他们俩呀,都是有出息的。”
在他的苦心传授下,钟毓秀和王智深得他的真传,后来也成为灵武一代名医。由于耳濡目染,就连当年协助杨忠厚开方子的龙泽霖也对中医学有了很深的造诣。
杨忠厚的医术全面且高深,被人们称做“杨全医”。灵武城有个年轻人叫孙成铭,绰号“孙三”,住在西街,离杨忠厚的诊所很近,他经常去杨忠厚家转。孙成铭的三弦子弹得非常好,经常给双目失明的杨忠厚弹唱小曲。一天,孙成铭弹完一曲说:“杨爷,你把好东西传给我一点,让我将来也有点吃饭的本事吧,不然你将来把好东西都带进棺材里去,可惜了。”杨忠厚听后沉默了很久,说:“你不是给人看病的材料,去学看牲口吧。”杨忠厚说到做到,开始让孙成铭去生病的牲畜旁,掰开牲畜的嘴看颜色,然后将牲畜的病症向他说清楚,他再根据孙成铭叙述的情况口述药方,让孙成铭抓药。久而久之,孙成铭积累了大量的医畜经验,成为有名的兽医,后在灵武城南街开了兽医所。灵武解放后,成立灵武兽医站后,孙成铭到兽医站工作,深得当地农民好评。
1958年,杨忠厚因病去世,享年85岁。由于他人缘好,出殡那天,灵武街旁站满了人,为他送行。他的医药书籍留给了几个徒弟,其中一部分还由他的后人送给了灵武县医院。至今很多药方还保存在钟毓秀、王智、龙泽霖等后辈人手中,为研究他的医道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尽管岁月的长河流逝了多年,但一些至今仍健在的老年人,提起杨忠厚的为人和医道,仍赞不绝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