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劳动模范杨河
在灵武这片热土上,有一位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先后被乡、县、自治区表彰达十余次的农民,他就是劳动模范杨河。
杨河,1911年2月出生在灵武东塔乡塔湾子旁的一个贫苦农民家中。自小因家庭贫穷,11岁时便外出打工挣钱,贴补家用。他每天清晨就赶到富户杜万山家,拉着四头毛驴到安家湖、蒲草滩子放牧割草。放毛驴时,他赤着双脚,每天行走十几里路,小脚丫不是被芦草刮破,就是被树枝子扎烂。到了中午又晒又饿,就啃上几口黑乎乎的麦麸子馍。喝上几口渠水。当月上柳梢时,才赶着吃饱的毛驴,把割下的青草放在毛驴背上驮回家中。到了17岁后,他又给有钱人张金山、郭军家扛长工,淌水、犁地、割麦子、推米磨面,披星戴月,受尽了煎熬,吃尽了苦头。1936年,宁夏的马鸿逵统治集团为扩充自己的势力.到处抓壮丁,几年内在宁夏境内抓兵达19次之多。25岁的杨河为逃避被抓,和同村的石立业等人一起跑到了外地,先后在盐池、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等地给有钱人家扛长工、打短工。1949年夏天,宁夏快解放时,杨河回到了家乡,娶了郝家桥乡胡家堡村农民吴占奎的女儿为妻,在东塔乡的一个村子住了下来。
1949年9月,灵武县解放了,饱受旧社会苦难的杨河非常高兴,在10月1日这天,他赶到县城小学,参加了全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大会,亲自聆听了县委书记李健、县长丁子齐的讲话。自此,他积极参加土改,参加了山水沟改造工程,由于表现突出,被村民选为灵武一区一乡二村村长。
1952年元月,村里准备春耕,杨河在走乡串户过程中,发现很多刚解放的农民没有农具和大牲畜,春耕生产存在很大困难,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走家串户,按照“互利自愿”的原则,组织大家联合起来共同劳动,互相帮助。刚开始,一部分人不愿意,他就苦口婆心地做工作,从开始5户,最后发展到22户农民,组成了杨河互助组,这就是灵武县的第一个农业互助组。他们强帮弱,富帮穷,齐心协力,团结互助,22户农民都顺利地完成了春播任务。县人民政府及时召开了灵武农村工作会议,肯定了杨河互助组的经验,将杨河互助组评为一等互助组,会上奖给杨河互助组新式单把犁一部、锦旗一面,杨河被评为灵武县劳动模范受到表彰。同年,杨河被选为灵武县农民委员会常务委员,灵武县中苏友好协会常委。1953年2月,在县委、县政府的关怀下,灵武县徐家桥农业社成立,杨河任社长。当时入社的社员有13户,农民76人,这也是灵武县的第一个初级合作社,老百姓称这个合作社是杨河合作社。杨河出色的工作,受到了组织和群众的充分肯定。在生产实践中,杨河的思想觉悟也不断提高,1953年5月,他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在入党志愿书中写下了这样的话:“我在旧社会是一个受人压迫、受人剥削的人,给别人做苦工11年,饱尝了旧社会的苦难。是共产党解放了我们,实行了土改,我们才翻了身,改善了生活。共产党是我们劳苦大众的旗帜和救星,所以我情愿投入到党的温暖怀抱中来,要在党的培养和教育下,做一个忠诚老实的勤务员,愿尽我全部的精力,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奋斗。”时值今日,岁月已走过了56年,当翻开这张发黄变脆的杨河同志的入党志愿书,看到这段文字时,我们的心中不由得滚过一股热浪,为一个中国农民热爱共产党的情怀而感动。党组织接到杨河同志的入党申请书后非常重视,决定接纳杨河加入到共产党这个先进组织里来。此后,由一区干部杨文秀、乡党支部书记韩玉两位同志介绍。杨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杨河工作的积极性更加高涨,他带领合作社社员积极参加了灵武县开挖西排水沟工程,带头组织社员发展农业生产。在他们的辛勤劳动下,合作社的农作物都获得了丰收,当年小麦亩产均达到200公斤,这在灵武县解放初期是最高的粮食亩产。
1955年10月,灵武县成立了265个农业合作社,72%的农民都入了社,入社农户达到了9435户。1956年,杨河被评为灵武县农业先进个人和省农业劳动模范,光荣地出席了在兰州举行的甘肃省农业生产总结会(当时宁夏回族自治区尚未成立)。会上,奖励了杨河劳动模范奖章一枚、骨肥80斤、现金20万元(旧币)、七寸步犁一部。1958年,全县实行人民公社化,杨河被选举为园艺公社社长。
1958年,农村大办公共食堂,大办集体企业,大炼钢铁。面对新形势。杨河由于没有文化,感到工作力不从心,他思索很久,便主动辞去了高级社长职务,到条件艰苦的园艺社砖瓦厂去任厂长。当时制砖烧瓦全是人工制作,脱坯、烧窑、向窑内进砖、从窑中出砖劳动强度非常大,他就和社员每天一起用铁锹挖红胶泥,用背斗背土,用小推车拉土拉水。砖坯脱好后,亲自往窑里装坯,砖烧好后冒着窑内的高温出砖。如今,一些老农民都还记得当年和他烧砖的情景。有一年6月,天下起了大雨,为了不让砖坯被雨淋湿,杨河带着大家用芭芭柴、芦苇护砖坯,他被雨水浇得浑身湿透,回家后高烧不退,昏迷不醒,大病了一场。一些老农民谈起杨河时还感叹地说:“那时他是一心扑在集体生产上,真是不要命地干活呢。”
1959年,从浙江东阳、永康来的支宁青年及家属共3688人来到灵武,灵武园艺场也分配了不少支青及家属。这时园艺场提出了向荒山进军的口号,开垦教场滩、锅底坑、烟墩沟、芦草洼、文家沟,平整荒地,引水上山。场里考虑到园艺场外籍工人多,对生产缺乏经验,需要调配一批当地懂气象懂农业的人充实到干部队伍中,时任园艺场的领导也向灵武县委提出,要杨河同志去园艺场工作,县委同意了场里的要求。于是杨河在1960年初被调入园艺场工作。园艺场领导考虑到杨河是当地人。又当过多年的劳模和高级社干部,政治素质过硬,决定让他从事采购员工作,他愉快地接受了组织的安排,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三年。三年里,他不辞辛劳,为场里采购木材、树苗、机械、羊粪,从不谋求半点私利。鉴于他工作表现突出,1962年被评为园艺场先进工作者,同时批准他为国家正式干部。
1964年,场里决定杨河任园艺场二队党支部书记,这时他已是53岁的人了,妻子也因病早已去世,即便这样,他还是一心扑在工作上,每天带领职工在锅底坑栽树育苗、平田整地、挖渠开沟。当时的教场滩、锅底坑开垦条件非常艰苦,由于风沙大,白天推平的地,打好的田埂,晚间大风刮起,田埂又被风沙吹走。杨河就经常蹲在地头琢磨,想出了用种草压荒沙、在树苗中种苜蓿的办法,成功地解决了沙滩地保苗保墒、减少土地水分蒸发量大的问题。在开垦荒地的岁月里,杨河和支宁青年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工作着,仅在1964年一年中,便开垦出3000亩土地,栽种了苹果树。1964年冬季,杨河向园艺场党委提出变冬闲为冬忙,组织职工到山区打麻黄,搞副业创收的建议。场党委经过研究,同意了他的建议,并委派他带领一批男职工进山打麻黄。他们在内蒙古的上海庙、盐池的麻黄山、磁窑堡的黑疙瘩等地打麻黄挣了一大笔钱,都用到了生产设施建设中,为园艺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杨河还非常关心园艺场分来的一批知青,经常给他们讲革命传统,讲艰苦奋斗,很快和这些知青成了非常好的朋友。年轻人有事愿意找他,他也和年轻人经常凑在一起谈天说地,化解他们心中的疙瘩。年轻的职工、知识青年都非常喜欢这位年过半百的“老队长”。
1966年“文革”开始,园艺场陷入一片混乱。杨河的身体状况已不太好,经常发低烧咳嗽,他向党委领导提出卸任的请求,场党委同意了他的要求。安排他到三队看管菜园子,自此他在被园艺场“三间房”旁的菜园子里种瓜种菜。尽管杨河已没有了职务,但他仍然关心着集体生产。三队开挖进水渠时要穿过他家的猪圈和厕所,他给儿子和儿媳再三做工作,不许他们向组织要一分钱的补偿,他和儿子、儿媳自己动手,无偿拆去家里的猪圈、厕所,而且让家人烧开水送到工地,给职工解渴。由于他的表率作用,很多职工顾全大局,使水利工程顺利完成。
1979年,杨河已经68岁了,由于年老体弱、疾病缠身,他提出了退休的申请。1986年冬天,杨河因病住进了灵武县医院,场党委书记李生福、场长张旭春到医院看望了这位奋斗一生、鞠躬尽瘁的劳动模范。李生福握着杨河的手,赞扬他为园艺场的创业贡献了力量。很多园艺场的职工也到医院看望了他们的“老队长”。杨河在弥留之际,还断断续续地说他非常留恋园艺场。听到他的话,在场的职工无不动容。腊月,杨河同志因病去世,享年75岁。他去世后,很多职工都去送葬,有的职工泣不成声,大声呼喊着“老队长,一路走好!”告别的情景催人泪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