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拉大锯的匠人
解放前,灵武百姓建房子、做家具都离不开用大锯将木料锯成板材,也叫解木料。完整的木头买来后,解成板材方可使用。解木头的工号叫平锯,也称二连锯。锯时把木头平放在地上,用墨斗将所需的尺寸在木头上打上线条,顺着线条慢慢地将木头锯开,这叫平锯。将木头从中问截断,叫截锯。
20世纪50年代后,人们感觉到用二连锯解木头太落后,一是速度太慢,每天解出的数量太少;二是操作也不方便,遇上大块木头,二连锯锯齿小,每次消耗时间多,锯木头的人也非常吃力。这时候,一些曾在大兴安岭等地打工的木匠师傅回乡,他们带回来一种锯叫“锵锯”。这种锯锯面宽,锯齿大,齿锋尖锐。因为它造型别致,锋利无比,人们称这种锯为鹰嘴锯”。拉这种锯要先将木头从一面斜坡滚到专用的木架上固定,木架上站一人,架下站一人,两人合作拉锯。上面的人往上提,下面的人往下拉,相互用劲,上下注意量线。只要掌握技巧,比用平锯省力多了。
20世纪50年代末,灵武最开始用拉锯的师傅叫吴玉,他是吴忠陈袁滩人。和他一起拉锯的人叫什么名字人们已记不得了,但都叫他“何皮裹子”。后来灵武杜木桥的王金殿也参与了进去,慢慢地成了拉锯的师傅。他们这几个人在灵武城里乡下,每逢人们建房、做家具都主动去揽活,生意很红火,很多场地都能见到他们拉锯的身影。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这些拉大锯的活计就越来越多了起来。由于人手不够,他们招兵买马,随即一些当地的中年人也参加到他们的队伍里了,如杨维明、杨玉亮、王培贤、王培哲、崔全忠、冯宝、孟生福、吴生平、杨学义、王三俊、赵有、徐忠、哈国元、吴年雄等等。一些老干部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被迁返回乡,他们的子弟也同样被社会歧视,即便是学校毕业了也找不上工作,只好自谋生计,加入了拉大锯的行里。
拉大锯的人非常能吃苦,20世纪70年代灵武建文化馆、百货大楼、宁夏绒线厂等,因为需用大量的木料,工地上到处都可以见到他们拉大锯的身影。拉大锯凭的是力气,藏不了半点假。不下气力,木头是锯不开的。眼力也要好,还要有诀窍,不然走错了线,木头就锯偏,就会糟蹋了好的木料。在夏天,拉锯的人是不穿上衣的,穿上一会也是湿透了贴在身上,他们只是在脖子上围着一条毛巾,好不停地擦汗。拉锯时要聚精会神,双臂不停地一提一送,汗水不停地往下滴落。夏天汗水多可以随时清洗,到了冬天拉大锯的滋味可不好受,穿得薄容易着凉,穿得厚不好用力,因此,出的汗常常渗透棉袄,凉干了后棉袄上就出现了一片白色的汗渍。
拉大锯的人如果手艺精湛,一些老年人做棺木也请他们给解木料。他们深知这些老年人的心态,因而每次放线特别小心,解木料时也非常认真。遇到家境好的人家,还会款待他们一顿酒菜。时间长了,他们也有了一定的名气。这些拉大锯的人在灵武活不多的时候,还到甘肃的环县、庆阳等地去拉大锯,特别是在陕西志丹县的马台林场等地干得时间较长。进人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科技的进步,一些工具得到了改进,灵武的木器社(后改为家具厂)从外地购回了龙门锯和带子锯。这种锯用电动机制动,速度快,锯齿非常锋利,一些单位和人家将木料送往木器社,交点工钱,马上就能将板材拉回,感到非常方便。那时候,木头是紧俏物资,是国家计划商品,非常紧缺,虽然有了电锯,但能买起好木料建新房的人家毕竟不多。到了20世纪80年代,由于改革开放,经济形势好转,大量的钢材、木材等从外地进入灵武,电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很快就冲击了靠人力拉锯的行业,一些人也感觉到了电锯的方便、省力、快捷,也购置了带锯,建起了带锯房。80年代在灵武城就建起了4家带锯房,分别在宁安医院前、南门一毛厂旁、过关庙桥旁边、西门汽车八队西边,于是,手拉锯这一行也就彻底歇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