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丁亥年端午节随笔

丁亥年端午节随笔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晚间,站在窗前闻到了不知是从哪里飘出来的一股煮苇叶糯米的清香,查看日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很多往事涌上了心头。闻着里面薄荷、香豆子的香味,在端午节里,使人愉快,我们的心里非常美气。甜甑糕、香包包,曾在多少个端午节里,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甜蜜的回忆。端午节中,忆儿时父母的两件事,记入四味书斋笔记中。

丁亥年端午节随笔

晚间,站在窗前闻到了不知是从哪里飘出来的一股煮苇叶糯米的清香,查看日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很多往事涌上了心头。

小时候,一个星期天,父亲兴致非常高,说中午带我们出去玩,我和二哥真是高兴。中午父亲用一辆很旧的绿颜色永久牌自行车驮着我和二哥到城郊的东塔寺去玩。看到高耸入云的镇河塔和很多用泥塑的神像,其中有一尊神像,父亲告诉我们那是屈原,是战国有名的忠臣,被后代尊为神仙,人们供奉他的神像,烧香礼拜。后来我上了学,在学习历史课程中,更了解了屈原的生平。他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上大夫,是一个有很大政治抱负的政治家,为强大自己的国家,他提出了很多建议和主张,力求楚国振兴,抵御外患。但是他的主张受到楚国一些保守派的反对,使他的主张不仅没有受到楚国国君楚怀王的采纳和实践,反过来受到保守派的百般反对、侮辱、诋毁。在遭到政治上的不公平待遇后,这位有雄才大略的文学家、政治家、诗人心灰意冷,万念俱灰,自己的政治见解不被人理解,抱负得不到施展,反而处处被心底卑劣阴暗的鬼蜮小人算计,更令人难忍受的是楚怀王的昏庸。这位爱国诗人已无再生存下去的勇气了。他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诗篇《天问》《离骚》后,在阴历五月初五这天,投入汨罗江中自尽了,使后人留下了“深思高举絮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的诗句。出于爱戴这位爱国诗人的心理,人们怕汨罗江中的鱼蟹伤害屈原的遗体,用苇叶、红枣、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喂蛟龙、鱼蟹,让它们食之,以不伤害屈原之体。这个风俗流传千年,寄托善良的百姓对爱国志士的崇敬、哀思和怀念。联想小时候看东塔寺庙时,父亲没有讲别的神像,而专注地叙述屈原,对我幼小的心灵留下的记忆是非常深的。

现在回忆起来,在我幼小的时候,父亲这位少年时扛枪打仗,为创建新中国作过贡献的红军时代的红军战士、善良的长者,教会了我爱国爱人民,以忠臣爱国人士为楷模,他是我最早的老师,是我人生的启蒙者。他虽没有多少文化,但忠贞于党的那种信念不变。“文革”期间,他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在内蒙古上海庙羊场,那么艰难的岁月,遥望蓝天大雁,低俯野草白羊,尽管有苏武牧羊的凄凉、艰辛,但矢志不移,难改对共产党忠贞信念。因为在他的脑海中,既有新的思想境界,也有传统的忠臣烈士的思想吧。

回忆的第二个情景是老妈煮甑糕的情景。小时候,每到端午节的头天晚上,老妈把一个用细柳条编成的小筐用苇叶在底层一层层细心地铺好,将泡了几天的糯米均匀地装了进去,里面还放着红枣。上面仍用苇叶包好,放在锅里煮,等这些工作做好后,慈祥的老妈用一些五彩六色的小布头做成几个香包包,上面拴着彩绳,底下吊着彩线的流苏,香包包有方形、桃形、菱形的。第二天,我们中午放学回来,老妈给我们用碗盛上清香的甑糕,上面放着一小撮红糖或白糖。当我们吃着香甜的甑糕时,老人家又拿出做好的香包包给我们。她的手不是很巧,做的香包包也不是很精致,但是在那个年代,本身各家各户都很穷,孩子们没有什么玩具,就这样,香包包也引起了一阵欢笑。闻着里面薄荷、香豆子的香味,在端午节里,使人愉快,我们的心里非常美气。甜甑糕、香包包,曾在多少个端午节里,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甜蜜的回忆。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我转眼从儿时的淘气包已成为中年人,而且儿子都娶妻生子了,我的膝下跑着小孙子。又逢端午节,感慨之中,更怀念已逝去的父母,他们含辛茹苦地辛苦养育才使我成人,人生中的教诲,生活中的关怀,使我刻在了记忆的深处。岁月的长河冲刷去很多生活中的遗迹和往事,但是一些铭心刻骨的记忆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特别是思念父母、怀念亲人是生活中最强的旋律。端午节中,忆儿时父母的两件事,记入四味书斋笔记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