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州金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金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黄宗羲著有《金石要例》,是补潘昂霄之不足的。郭麟、梁玉绳著有《金石续纂》,又继黄宗羲而作的。《粤东金石略》是翁方纲所撰。《粤东金石录》一书,是翁氏于乾隆二十九年来粤,连任学政八年时所作。只看那一番话,已知他对金石的研究,和写《粤东金石略》一书的经过,是如何认真了。至于《粤东葺胜记》一书,则是清朝末叶,浙江人徐琪所作。徐氏所撰的《粤东葺胜记》,却提出三十二景来;卷首还附有绘图,诸般渲染。

《粤东金石略》与《粤东葺胜记》

金石,是个专用名词。金,是指钟鼎之类物品;石,是指碑碣之类物品。古代在日用器具上,多有刻着文字,用来歌功纪事的;因此,想了解上古文字的源流,订正经史记载的缺误,实在赖于金石学的研究。梁元帝录碑刻,成《碑英》一书,创金石著录的始端,可惜已不传。宋赵明诚撰有《金石录》,以所藏三代彝器、汉唐刻石,仿欧阳修《集古录》的例子,编排成三十卷。前十卷具载金石目录,后二十卷,则为辨证和题跋。后来元朝时,潘昂霄也撰有《金石例》一书,于是金石学便成了专门学。到了清朝,更盛行了。黄宗羲著有《金石要例》,是补潘昂霄之不足的。郭麟、梁玉绳著有《金石续纂》,又继黄宗羲而作的。而冯云鹏更撰有《金石索》一书,除钟鼎碑碣外,复旁及古镜钱币,摹其器物,附以考订,颇称赅博。王昶则撰有《金石萃编》一书,搜罗三代至宋辽金的金石文字,凡一千五百余通,摹勒全文,加以训释,甚至题额、碑阴、款识,都一一详载无遗;及附历来诸家赞跋,并加按语,可谓金石学中最为渊博的典籍。

《粤东金石略》是翁方纲所撰。顾名思义,当然是考据关于广东地方的历代碑碣和鼎彝文物的。后来阮元修订《广东通志》时,也从那书籍里,得到不少可靠的资料。翁方纲,字正三,号覃溪,大兴人。大兴,亦即北京。他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考进翰林后,历任各地主考官,和主理各省学政,官至内阁学士。生平精心汲古,宏览多闻,于金石谱录,书画词章,更有研究,书法也很有名。

《粤东金石录》一书,是翁氏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来粤,连任学政八年时所作。他凭着那长远的时间,历游粤中各地,登山临水,扪崖剔藓,对于旧籍的记载,一一实地察勘,证其传误,笔之于书。好在他的夫人,也有同嗜,真个可以作他的内助。他夫妇俩,为着搜剔药洲的九曜石刻字,也曾大费周章。及后翁氏因公离开了广州,于是由夫人督促家僮,亲自动手,先把仙湖里的水抽干后,终于在淤泥中,发见了埋藏已久的仙掌石。石上有宋淳祐年间(1241—1252)的顾孺修、元至正年间(1341—1360)的韦德安、明成化年间(1465—1487)的萧子鹏诸人的题字刻着,于是拓了出来,寄给夫婿。翁方纲高兴极了,作了几句诗道:“仙掌石字题米颠,奇迹久被榕根缠。一边隐隐分隶露复缺,但从至正远溯嘉熙年。吴鹏款识在其下,更下纯浸泥沙间。初春水我力竭,水退复要待春月。曾摹十纸日置行轺中,翻遗石底玲珑穴。清晨石底闻水声,小鱼吐沫花层层。行楷却映鱼沫出,闺人手拓寄我梅州城。”只看那一番话,已知他对金石的研究,和写《粤东金石略》一书的经过,是如何认真了。

按药洲,在广州市教育路东,旧称九曜坊,是南汉时刘的宫苑。洲中遍植花药,而人工开辟成湖,所以又称仙湖。洲上列有九石,是当时从太湖航海而至的。其地具园林水石之胜,自宋而后,文人雅士、咸视为洲中名胜之一,于是不少摩崖刻石,以纪游踪,而尤以北宋米黻(米芾)的题字和刻诗为最有名,除题“九曜石”三大字外,复题诗句云:“碧海出蜃阁,青空起夏云,瑰奇围怪石,错落动乾文。米黻,熙宁六年九月。”那是刻在九曜石之一的掌迹石上的(熙宁是宋神宗的年号,熙宁六年是1073年)。又一石题“药洲,米黻元章题”七字,正因为元章(米芾字元章)是一代书画大家,所以人们特别注意,其他的刻石,就瞠乎其后了。据《宋史·文苑传》:“米芾以宣仁后蕃邸旧恩,补浛洸尉。”浛洸,今英德县境。米氏南官五年,求便养,得长沙掾(副职)。那药洲的题字,当然是他在南官五年内所书,当时广州是都督府所在地,他总会因事而来的。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翁方纲南来督学,学使署就在药洲。他既是笃嗜金石之人,所以,便不惜费尽心思,搜寻九曜石的米元章遗迹。米氏所题“药洲”二字的一颗石,此时已移在广东布政使署的东园中,翁氏屡欲将原件归还学使署,亦即药洲的原所在地,然终不果愿。于是,只得将元章所书的“药洲,米黻元章题”七字,双钩出来,嵌在学使署,以补其缺,亦可谓文人好事了。

按九曜石,本来都在药洲亦即所谓仙湖之内的。其中由米元章题上药洲二字那一颗石头,于何年何月,移到广东布政使署的东园去,已是无可稽考了。清咸丰七年(1857),该地为法国领事馆据为馆址。光绪十四年(1888),两广总督张之洞向法领事索回此石,置于总督署之花台丛竹中。二十九年(1903),罗振玉来粤,曾将之拓取一纸,具载其《甬庐日札》。辛亥革命,民国肇建,总督署改为省政府。其后又收回法国领事馆,改为永汉公园。黄节任教育厅长,徇州中人士的请求,将该石移置园中,以供众赏。至于所谓仙湖,仍旧是八石参差,树木阴翳,回廊曲槛,不减当年,且曾一度租给商人将部分亭台作酒食场所,招待游客。

但不到多少时候,沧桑变换,又改观了。幸好是那千百年来的历史胜迹,还没有湮没于无闻。

至于《粤东葺胜记》一书,则是清朝末叶,浙江人徐琪所作。就广州方面而言,旧志已有所谓“羊城八景”,但其中有几处地方,后来绝不觉有什么胜概,而且是久已湮没无闻的。徐氏所撰的《粤东葺胜记》,却提出三十二景来;卷首还附有绘图,诸般渲染。但那所谓三十二景,是包括广东各地区,而不是单指广州的。在徐氏清光绪十七年(1891)时候,任广东学政,到处访寻胜迹,修葺祠庙,所得到的实录,正像清初王士祯渔洋,奉派南来祭告南海神祠,流连累月,而写出了一本《广州游览小志》般,都是以外省人士,记述广东地方文献的。

三十二景分录如下:一、“宫墙敬仰”,是指惠阳县的崇圣祠而言;二、“喻园疏辟”,是指广州九曜坊的药洲,亦即上文说及的仙掌石所在地,因为园池里有一所喻学斋,所以称为喻园;三、“文明日盛”,是指广州府学衙门的建筑物;四、“端江义学”,端江即今肇庆,亦即高要县;五、“宋溪社学”,也是在肇庆的;六、“孟守遗祠”,在合浦县,孟守,是指后汉时合浦太守孟尝,有合浦还珠的故事;七、“陈松景节”,指东晋辅国将军陈元德手植的一株松树,在番禺县;八、“燕喜弦歌”,指连州的燕喜亭,有韩愈所撰碑记;九、“昌黎书台”,台在阳山县贤令山上,昌黎韩愈,尝服官其间;十、“蓝关神表”,是指龙川县蓝关,韩愈贬潮州刺史,路过此地,写有一首示侄孙湘诗,有句谓“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十一、“曲江风度”,指韶州张九龄祠;十二、“刘相祠阡”,指连州唐相刘瞻祠墓;十三、“二苏酬唱”,指雷州苏公楼,是纪念苏轼、苏辙兄弟谪宦南来的;十四、“松风逸响”,指惠州白鹤峰东坡祠,祠内有松风亭;十五、“朝云香冢”,指惠州西湖的苏东坡侍妾朝云墓;十六、“玉光星采”,指宋范正献的祠墓,在化县;十七、“太傅孤忠”,指宋末张世杰的祠墓,在阳江;十八、“和州遗烈”,指宋末刘师勇墓,在赤溪铜鼓山;十九、“文庄遗墨”,指南雄东门外,明邱浚所撰的《张曲江开庾岭碑记》;二十、“改斋讲学”,指明驿丞王思祠,在大埔县;二十一、“考古崇台”,指明赵谦墓,在琼山县南门外;二十二、“江祠靖难”,指清副将江起龙祠,在徐闻县;二十三、“包祠循吏”,指明包尔庚祠,在罗定县;二十四、“花塔文风”,指罗定的花塔而言;二十五、“龙湫飞瀑”,指阳山的龙湫滩。至于由二十六至二十九,是“庾岭补梅”、“丰湖补柳”、“药洲补莲”,那些地方,过去都是人所共知的。三十、“峡山交影”,指清远峡;三十一、“温泉蔽浴”,指阳山温泉;三十二、“长寿留丹”,指广州长寿寺。

按徐琪,字花农,浙江仁和人。在广东任满后被参劾,因此贬官。当他任学政时,考取的多是漂亮青年,当时有人作了一首诗道:“花农太史眼花花,取进公门尽世家。但得颜容惊落雁,不嫌文字诮涂鸦。若非小姐奔司马,抑为夫人觅艾豭。不有宋朝潘岳貌,劝君休入学台衙。”那当然是不得志的士子所为,未免谑而近虐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