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粤剧戏班化妆卸妆全过程

粤剧戏班化妆卸妆全过程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吏怒,欲拘捕他,张五遂易服乔装,逃到广东来,在佛山大基尾匿居着,收徒授技,创立琼花会馆,于是粤剧稍具规模。事败后,清廷下令解散粤班,复焚毁佛山琼花会馆,于是粤剧中衰了一段时期。而武生新华,亦即邝殿卿,首先倡议,在广州黄沙地方,兴建会所,命名八和会馆。往日八和会馆,是用八个堂名统属会员的。办事干员,则概称柜台。

从琼花会馆到八和会馆

广东地区广阔,各地有各地的土风民俗,各地有各地的戏剧歌谣。最著名的有广府班和潮州班,而广府班尤其发展迅速,俨然为广东戏剧的代表,人们习惯称之为粤剧。在二三百年来,粤剧的掌故,及其随时代而衍变的形貌,社会人士,多会茫无所知了。

粤剧始自何时,杳无书籍可考,大抵起源于昆曲,似无疑义。在粤戏术语中,如科诨、介、出头、网巾、花面、梅香、夫旦等,都是沿袭着昆曲所用的名词。至于服装,大部分是明代衣冠。而饰演蕃邦的,则必拖狐尾;狐者,胡也,涵义甚深,富有民族思想,实非率尔操觚的编剧家,所能了解的。据传清雍正年间,北剧名伶张五,诨号摊手五,汉阳人。因愤清廷专制,每于登台时,旁敲侧击,抒其不平之气。清吏怒,欲拘捕他,张五遂易服乔装,逃到广东来,在佛山大基尾匿居着,收徒授技,创立琼花会馆,于是粤剧稍具规模。张五不独于剧中十行角色,样样俱能,同时又善技击,宗少林派,所有粤剧武艺的身形手法,多近少林。而唱功则仍不脱中州口音,即俗称“戏棚官话”是也。后来广东戏班,庆祝师傅诞,与华光神、田窦二师配祀的张师傅,便是张五其人。到了太平天国期间,伶人李云茂,是戏班中的二花面,闻洪秀全起义,率领班中同志响应。事败后,清廷下令解散粤班,复焚毁佛山琼花会馆,于是粤剧中衰了一段时期。清同治七年(1881),两广总督瑞麟,为母祝寿,开演堂戏。花旦钩鼻章,饰演杨贵妃,观者大加赞赏。瑞麟的母亲,更因为章伶状貌,酷肖其已故的女儿,便收了章伶作干儿子。因此,章伶向瑞麟请求,将粤剧解禁。而武生新华,亦即邝殿卿,首先倡议,在广州黄沙地方,兴建会所,命名八和会馆。那一所粤剧界的社团组织,相传至今。但关于卖戏营业事项,却另由设在同德大街的吉庆公所办理。

往日八和会馆,是用八个堂名统属会员的。公脚、小生、总生、正生、大花面,隶属兆和堂;二花面、六分,隶属庆和堂;花旦、艳旦、顽笑旦,隶属福和堂;男丑、女丑,隶属新和堂;小武、武生,隶属永和堂;五军虎、打武家,隶属德和堂;接戏、卖戏,隶属慎和堂;棚面、音乐员,隶属普和堂;馆内又设有宿舍,是供给会员临时居住的。又设有养老院,凡会员六十岁以上,失却生活技能,无所倚靠者,都可以享受膳宿权利。现在香港也有八和会馆,但时移势易,粤班角色,已没有从前那末整齐众多,一切办法,大概也有改变了。

粤剧在早期,是只有戏班,而没有戏院的。民间习俗,要请戏班上演,除堂会外,便是盖搭葵棚。直至道光中,才有戏院设立,地址在广州城内卫边街。据倪鸿《桐阴清话》记载:“广州素无戏院,道光中,有江南人史某,始创庆春园,署门联云:东山丝竹,南海衣冠。其后锦园、庆丰园、听春馆,相继而起,一时裙屐笙歌,皆以华靡相尚,盖升平乐事也。番禺许霞桥孝廉,尝招予辈赋观剧诗,得数百首刻之,足见一时文酒风流之盛。”张维屏在《花地集》中,也载有《庆春园观剧》诗一首,诗句道:“身似在皇州,笙箫助劝酬。岭南为创举(原注云:广州向未有戏园),燕北想前游。富庶乃如此,去来皆自由。康衢传击壤,从古重歌讴。”那是指广州繁盛都市而言。至于各乡酬神演戏,就只有盖搭葵棚而已,《萨州漂客见闻录》称:“陆丰县有佛堂赛事焉,搭架舞台,张幕于六板席大小台之上,锣鼓弦乐,男女出场演戏,以种种颜色涂面,合以歌舞也。”现时香港各地区,上演粤剧,如果没有戏院应用,一样是盖搭葵棚的,可说是犹存古风。

广州戏班到乡村上演,例有戏船,俗称红船。据梁章钜《浪迹丛谈》称:“嘉庆十八年(1813),芸台(阮元)师巡抚江西,始制红船于滕王阁下,最稳最速,为艨艟之冠。”大抵粤班照此仿制,仍沿用红船之名罢。各乡到广州定戏,伶人应聘前往,或因水道迂回,不能泊近戏棚的,于是,只有暂借附近祠宇作居停,戏班中人称之为上馆。但一切仍以戏船为根据地,所以班中最高领袖,称为坐舱,亦即司理。办事干员,则概称柜台。民国以后,设备周全,组织完备,柜台辖下,有所谓剧务部、总务部、宣传部、音乐部、布置部等,随着时代而日渐进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