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94年9月1日清晨,在西峰市环卫局当了三年副局长的闫志胡按惯例来到办公室,很有兴致地提起酒壶,给吊兰和虎皮海棠浇水。绿绿的花叶被润泽得活鲜明亮,散发出淡淡的水气味的香馨。这时,一位年轻的办公室女同志送过来了文件夹。他翻开一看,第一页是一张任免通知,庄重的黑体字赫然展现在眼前:任命闫志胡同志为西峰市环卫局局长。
36岁的闫志湖面对这突然的消息,陷入沉思……
闫志湖想得最多的就是当局长还是不当局长,当局长容易吗?闫志明把自己在这个局里三年来的所见所闻的情景像放电影一样过着……西峰市是一个由集镇向城市过渡的城镇,城中有乡,乡中有城,城乡混居,而且广大的乡村包围着这个新建的小城市,人们很难摆脱农民式的生活习气,城市意识非常淡薄。加之人们的世俗偏见,认为环卫工作只不过是个管人们拉撒的事,环卫局是“垃圾局”。最头痛的事是“头戴一顶市容帽,人家不要我都要”。环卫内容涉及规划、建设、公安、工商、交通、市政、文化、园林、卫生、环保等诸多方面,既要管市容市貌,又要管秩序;既要管全局,管大环境,又要管局部,管小环境;既要管美化,又要管脏乱差;既要管立法教育,又要管处罚;既要管动态,又要管静态;既要管液体,又要管固体。人们所丢下的脏摊子谁都不去收拾,谁都不去管,谁都能拔离,谁不管都行,唯独环卫局拔不离,不能推……想到这里,闫志湖又想起单位内部的职工,环卫局由于被人们认为是“垃圾局”,进来的人员多是妇女,而且职工思想素质跟不上工作要求,有的干不干都要工资,有的给安排的工作不去干,还要指着局长鼻子骂娘……想到这里,他不禁感叹道:“天下环卫第一难。”这样的环境能干出个明堂吗?于是他去找当时的市委书记齐世祥和市委副书记张志一,张志一对他的回答是:“一定要干,而且要干好!半年之后要让环卫局有一个明显的改变,你先把局里工作安排好,然后带领有关人员去到大城市考察一下,学学人家搞环卫工作的经验!”
二
闫志湖带领着12人环卫考察团,首先到了咸阳市环卫局,他们受到了盛情款待。在咸阳市环卫局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局长、副局长,各中层管理人员分别向他们介绍了咸阳市环卫工作。他和同行的12名同志像不耻下问的学子,问这问那,有的甚至问到最详细处。咸阳的同行,见他们如此认真,便毫无保留地回答他们的问题。座谈会一直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进行,闫志湖感到了咸阳环卫系统职工敬业爱岗的热情和向上的精神面貌,他很激动,一边听着介绍,一边飞快地在笔记本上做着记录。他在咸阳环卫局领导总结时的讲话中着重记下了三句话:一是领导,二是政策,三是体制;二十一个字:领导是关键,政策配套是核心,理顺体制是功力;五个方面:方向明、政策活、机制顺、队伍精、管理严。随后他们在环卫局同志的陪同下,到咸阳大街小巷进行参观。
9月的咸阳城,秋高气爽,高楼林立,车流如梭,沿街一排排整齐的店铺,街道干净清爽,道旁的风景树翠绿欲滴,街心花园里的一朵朵鲜艳的花朵,让坐在车上的闫志湖激动不已。在一家商场门前,一架摄像机正在录摄堆放的杂物,闫志湖问咸阳的同行,同行回答,他们为了搞好环卫工作,专门成立了监察队,对一些脏、乱、差的单位实行电视曝光,那是监察队正在摄像……在咸阳一个大垃圾场前,闫志湖请求同行能停下来介绍一些情况,咸阳的同行告诉他:“我们对各处的垃圾排放情况进行分析统计,然后进行统管,再派人在垃圾场进行运送登记,有些地段没有按时来,就跟踪追击,寻找违犯垃圾统管制度的用户,进行处罚,现在最头痛的是个体户,为此市政府为了搞好环卫,给我们收执照权、停工权,关门权……”志湖听着,他就想到西峰,想到西车站门前的状况,想到西峰每到节日和夜市之后街道总留下难以清扫的大堆垃圾,他不但对每个环节和同行们交流,并不时地提问,有时还在记录,两天下来,闫志明的脑海里已对管西峰的环卫工作有了一个比较明晰的设想。随后闫志湖带领他的环卫考察团到了兰州、宝鸡等12个城市,当在这些城市的时候,闫志湖越看越激动,他心里一直在想,“环卫事业是一个大有干头的事业”,他在心里感谢西峰市的领导给他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并暗暗对自己说:“要干环卫,而且一定要干好!”这时他的脑子里已经形成了管好西峰市环卫局工作的具体方案。十几天考察结束后,一份厚厚的环卫考察报告放在了市委书记、市长、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协主席的办公桌上。市领导在报告材料上看到了这样一段内容:“一搞改革,练内力,增活力,二定制度,立法规,严管理,三抓重点,攻难关,治六乱”。他们都在沉思中默默地点头。
三
闫志湖,高挺的个头,谈吐文雅而风趣,办事干脆利落,他认准的事,就决心干好。
外地考察,增强了他对环卫事业的认识,确立了他在环卫事业上干一番的决心,他的考察汇报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他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镜头一:搞改革,练内力,增活力
闫志湖和他的一班人首先大胆地进行了内部改革。他撤销了原设的环卫队、清运队、人秘股、财务股、业务股,相继成立了直接面对一线的办公室、市容卫生检察队,统管办、汽车队、清扫队。新的机构集中表现在责权利相统一,人才物一体化上。部门负责人有人员使用权、财务管理权、经费支配权。新机构成立后,单位与各部门负责人都签订了《目标管理承包责任书》,实行目标管理。局长带头交纳了2000元风险抵押金,各部门负责人也分别交纳了1500元的风险抵押金,把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与干部职工的工资结合起来。同时在内部管理上首次引入了企业经营管理机制,进行优化组合,实行量化考核,一次消减清洁工20多名,打破铁饭碗,把职工工资与考勤挂钩,与任务效益挂钩,病事假不享受工资,完不成工作任务的按有关制度进行处罚,当月兑现。在工作中按人定岗,以组包街,突出定额,均衡清扫面积,合理调整清扫时间,提高工作质量,突出保洁,坚持经常化,开展创优达标做贡献活动……闫志湖大刀阔斧的改革,是在十分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有人冷嘲热讽,有人采取不支持态度,更为严重的是通过优化组合,淘汰了一部分人。于是有人散布谣言,有人甚至打恐吓电话,但这一切都没有动摇闫志湖的改革决心。为了做到万无一失,他对每一次改革步骤都慎重考察,并且向市委有关领导汇报,市委书记、市长都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实践证明,体制改革是动力,通过奖罚兑现,合理分工办法,使环卫局多年来形成的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干与不干都一样的状况得到彻底根除。同时,使广大职工在工作中深刻认识到环卫工作对城市发展的重大意义,是城市不可缺少的工作。大家的干劲足了,正气上升,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这一年,环卫局贷的银行10万元款已到期,可单位资金紧张,还有3万元的缺口。处在改革前沿的闫志湖正无计可施,在一次职工会议上,他无意透露了这点难处,第二天职工们便自动捐款,一周之内,你一千,他二百,终于还上了银行贷款。闫志湖非常感动,他想有这样一批好的职工支持他,他还有什么难处,他进一步理解了职工,他感动地几乎要流出眼泪……1995年年终总结会上,刚到开会时间,230名职工一人不差地坐在会议室里,20分钟后,市政协一位主席来了,他的第一句话是:“我以为像你们这样的单位迟来半小时,都不会迟到的,没想到这回估计错了!”是的,环卫局通过一年的改革已是今非昔比……环卫局的车队是一个支出大户,自从年初制定修理基数,任用内行管理以来,每年节省燃修费达1.2万元……在职工中出现了“五少五多”即拨弄是非,无所事事的少了,关心集体,谈论改革的多了;迟到早退,无故旷工的少了,争先恐后牺牲节假日的多了;干一天算两天混日子的少了,忙忙碌碌互相竞争的多了;想自己贪私心的少了,想环卫做贡献的多了;拖后腿马大哈的少了;相互竞争干一番事业的人多了。职工们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洁”的行业精神,在1995年第三次全国城市卫生达标大检查中,连续干了2个月,渴了喝杯开水,饿了啃点馒头,累了席地稍作休息,连家也顾不上回去。在迎接建市10周年活动中,清洁队主动加班加点,以整洁干净的市容迎来了四面八方的客人。1996年在全局人员减少8%的情况下,坚持清扫保洁不放松,全年完成清扫面积1074540平方米,人均日清扫面积达3305平方米,道路保洁良好率达到95%以上,全年清运垃圾21180吨,吸粪125吨,主干道洒水350吨,垃圾日产日清,城市卫生达到了“四净五无”的要求。大胆的内部改革使环卫局增强了内功,增强了活力,使环卫局的职工一下变成了有事业心,有责任心的“城市美容师”。
镜头二:定制度,立法规,严管理
西峰市是一个在农村集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城区面积8.9平方公里,生活人口达10万之多,日产垃圾130吨左右,年产垃圾达到4万吨左右。城中有村,村中有城,再加上市民保护环境卫生爱护市容意识差,乱堆、乱倒、乱建、乱挖、乱摆、乱放已成习惯,给城市管理带来很大难度。闫志湖在带领队员到外地考察学习的时候,深刻认识到依法管理城市的重要性,特别注意吸收了外地先进的管理方法。
1995年以前,城市环卫部门的唯一尚方宝剑便是国务院1992年6月28日发布的101号令《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闫志湖察的12个城市中都有根据此令而制定的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实施细则,而唯独甘肃没有,他到省建委去问过,回答是还没有制定出来。充满事业心的闫志湖从兰州回来就直奔法制局局长的办公室,法制局局长听完他的陈述说:“比你们更大的事还没有地方性法规,你急什么?”但他没有气馁,他心想,只要是对党,对人民有利的法规提早制定出来一定不是坏事。他又亲自去找地区法制处处长,在处长那里,他只陈述了半小时,处长给他拿出一份等了几月没有通过的地方性法律条文,显出非常难为情的样子,随后就忙他的事去了。闫志湖想到处长既然这么忙,为了不受外人影响,他干脆星期天把处长约到单位来,,在一杯又一杯清茶中,在一支接一支香烟里,闫志湖向处长从各方面陈述了建立地方性环卫法规的必要性、可能性。处长看到面前这个如此执著的年轻人,最后还是答应上报。闫志湖这才高兴地回家喝了半斤“彭阳春”。以后又是连续10几夜的起草工作,闫局长和职工们找资料,思考工作实际,11次改稿。当第15日的太阳从东方升起,红色光芒又一次照在市环卫局局长办公室,照在全体起草人员一夜没有合眼的脸孔上时,他们终于拿出了一套比较规范的环卫管理法规。以后又经过半年时间,行署三上会议,1995年5月,一套依照国务院有关条例,结合西峰实际,参照原有法规,通过大量工作的比较完善、比较可行的环卫管理法规——《西峰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试行办法》《西峰市垃圾统管试行办法》《西峰市环境卫生有偿服务试行办法》《西峰市基建施工实行卫生押金、办理基建垃圾准运证试行办法》《西峰市主要街道两侧人行道实行统管及单位职工中收取垃圾消纳费试行办法》等五套配套办法颁布。为了使法规变成市民环卫行为的自觉规范。闫志湖又组织员工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在《陇东报》上开辟专版,全文刊发了法规的内容;在庆阳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将主要条款的精神做了宣传;并组织宣传车在市区各主要街道进行巡回宣传,对市民全面了解、认识、贯彻法规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也为依法治市奠定了舆论基础。随后他们又起草了《关于加强城区人行道管理的规定》《西峰市街道两侧人行道开挖施工卫生管理规定》《西峰城区大型户外广告牌、门牌管理规定》,进一步健全了法规制度。城市管理走向法制化,仅有法律法规是不够的,必须有一支监督实施的法律队伍,才能使法规不会是一纸空文。为此,他们又组建了由12人组成的市容卫生监察大队,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由队员集资购买了监察车,配备了三轮摩托车,全面监督市民对各项法规制度的执行情况,并坚持全天巡逻,轮流值班,对市场市容实行严管重罚。
凭借内部改革,环卫局有了一支强有力的环卫队伍,通过树立法规,环卫局有了尚方宝剑,环卫局又以抓重点、攻难点、“治六乱、保市容”为突破口,全面展开了环卫工作。
镜头三:抓重点,攻难关,治“六乱”
为了解决环卫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全局多次召开会议,认真研究统一思想,达成共识,上下紧密配合,形成一只拳头,把市容整洁,治理长期以来困扰市民的“六乱”,当作一场攻坚战去打,当一场硬任务去完。有一段时间,西峰市的大街小巷,厕所墙上,沿路电线杆上到处贴满了性病广告,连——庆阳师专的大门上也没能幸免,这不但影响市容,也对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市民对此反应强烈,电视台也就此事曝了光,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此事十分重视。6月,市环卫局的几名职工通过几天的明察暗访,终于掌握到了性病广告的情况。随后,他们乔装成求医者,诉说“病情”要求“用药”,不法分子不知不觉被“引入瓮中”。这样连续三个昼夜的“请君入瓮”,他们一举端掉了两处游医窝点,一次收缴广告6万多张,药品50余瓶,清洗了全城张贴的性病广告。业主还不甘心,先后使尽招数找关系,说情,到处诬告,最后以无计可施而告终。这一仗,有力地震慑了破坏市容的违法行为者。《陇东报》为此发表了署名文章《西峰拒绝性病广告》。
1995年,是西峰市建市十周年纪念日期,又面临第三次全国城市卫生大检查。按国标环卫局总分为52分,占全市总得分的35%,市上要求环卫局唱主角。他们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全面出动。首先他们从市容抓起,挨门逐户,大街小巷一齐过。先后清理不合格广告牌590个,门牌280个,清洗刷新门店1300个,26000平方米;清理乱贴乱画1500处,45000张;清理各种商幌,过街横幅92处;清理零散摊点860处,乱堆乱放1200处,占道经营320处;查处运输渣土污染路面者27起,施工单位泥浆外流、乱堆物料者56起;查处未履行“门前三包”责任制者235起,粪车及货车带泥入城污染路面者29起;查处乱停乱放,在街面上清洗车辆者85起;查处在路面上打场晒粮者98起,偷运麦草过街污染路面者89起。对清理没收的门牌广告商幌作了一次性销毁、焚烧处理。虽然这里是一些数字,但只要把这些数字和特殊的乡城镇结合起来,和特殊的环卫队伍结合起来,你就会深深地感到这是一组不平凡的数字,这是一组付出了汗水和心血的数字……
乱摆摊点,乱占人行道,这是西峰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个体商贩常与环卫局打游击,特别是有几个钉子户,软硬不吃,对此,公安、工商、环卫、原城管监察队曾几度调兵遣将、联手出击也未能奏效。特别是影响面广、阻力最大的陇东家用电器门店,电视机、电冰箱占满整个人行道,既妨碍交通又影响市容。他们经过多次警告,发通知,讲政策均无济于事。而其他个体经营者都在看着这一块,此处处理与否,影响着全城。怎么办?闫志湖通过召开局务会议,大家认为要整治、要动硬的。但这里个体门户比较集中,而且有个体门户已扬言,你要动我,我就放你的血等,若搞不好就会出乱子。于是,他们请示并得到分管市长竭力支持后,立即调兵遣将,采取硬措施,由一名副局长亲自带队指挥,于1995年7月22日,终于突破了难关,拔掉了钉子户,打开了局面,达到了统管。
环卫局担负着整个市容管理的艰巨任务,市政府决定又将工商部门管理的所有零散摊点移交他们接管。那时西峰市区大街小巷马路市场随处可见,且日趋泛滥。为此,市上管理部门多次配合,多年整顿,特别是工商部门每天上街驱赶零散摊点达五六十人之多,也未能奏效。面对这样艰巨的任务,闫志湖认为,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科学管理。他们与工商部门紧密配合,采取合理领导与严管重罚相结合的办法,对市区主要街道坚决管好,集中查处,重罚违章。同时,他们积极调查研究,按照合理、规范的原则,增设了21处临时市场,印发了《西峰城区市场交易点设置一览表》3000多份,供个体经营者参考,使马路市场达到了定向管理。市容监察大队还坚持轮流值班,坚持全天巡逻,连续作战120天,未休息过一个星期天,使马路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四
西峰市——陇东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闫志湖和他的一班城市美容师经过艰苦努力,终于使这颗明珠显得更加光彩夺目。作为西峰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他们认为环卫局的工作是城市十分重要的工作,在闫志湖大刀阔斧的改革的时候,他们曾给予有力的扶持。在改革初具成效的时候,他们确立了环卫局作为一级事业局的机构,为环卫局新增了强有力的干部,并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一次拨款10万元购回两辆卫生车……对环卫局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市长张志一对环卫工作非常重视,他曾多次带领有关人员上街巡查、指导,并对环卫局改革给予了肯定和表扬。
西峰市的环卫工作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在1995年第三次全国卫生大检查中被评为“甘肃省卫生城市”,1995年被建设部授予“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
几年来,环卫局工作一年上一个台阶,使西峰市从一个脏乱差的城市变为市容整洁的卫生城市。
新世纪来临的大年三十之夜,西峰人年节过得好盛,到了零点,满城花炮齐鸣,黑蓝色夜空开满五光十色的花束,烟翳弥漫流弋,氤氲了整个世界,这样的景致持续了两三个小时。
花炮声沉向了深夜,沉向了历史的领域。街风起了,刮起了落叶似的满街纸屑。人们还沉浸在新年的喜悦里,或已进入新世纪的蜜梦中。这时刻,环卫局的清扫队迎着清冷的寒风上街清扫街道了,一声一声“刷刷”的扫帚声,在静谧的夜间显得特别清亮。他们默默地扫着,扫着,扫去了旧年的陈迹,扫出了新年的洁丽,扫出了新世纪第一轮红日。
(文稿涉及内容截止2000年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