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与陇东大地息息相通的民间乐器

与陇东大地息息相通的民间乐器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陇东黄土高原上的庆阳是西周先祖的发祥地。农耕文化十分发达的陇东传承了极其丰富的礼俗传统和地域民俗内质。人生风俗也称人生礼俗,是陇东人生命中的隆重仪式。礼俗活动被陇东人用来外化和装扮生命的价值和色彩,重视它,甚至夸饰它成为重要事件。陇东人的一生离不开礼俗、礼俗离不开唢呐,陇东人一生便离不开唢呐了。这些乐曲在陇东总共有400多首。庆阳唢呐以其深刻丰富的内涵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头顶高远蓝天,行走在高高隆起的甘肃陇东黄土高原上,耳膜不经意间会被一种激昂、嘹亮而又深情的乐声所震荡。停下脚步,目光越过沟、塬、梁、峁,停伫在一个就势而建的窑洞院落,久久不愿移开。——这种遥远而从容的声响,就是被列为全国非物质遗产的甘肃庆阳唢呐。

礼仪风俗滋养的声响艺术形式

陇东黄土高原上的庆阳是西周先祖的发祥地。早在夏朝末年,农官不不满朝廷衰败,“率部族,奔戎狄(今庆阳)”。他们“行地宜、务耕种,教民稼穑”,凡13代。庆阳境内的庆城县东山上至今上有周祖陵,西峰区温泉乡有“公刘殿”遗址。周先祖在庆阳境内的活动为西周奴隶制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将淳朴、仁厚的农耕文化留在了庆阳,《诗经》中的《七月》《公刘》等诗篇都是描写当时庆阳农耕生活的名篇。明朝庆阳籍诗人李梦阳有诗曰“庆阳亦是先王地”。周朝是以礼仪兴帮而闻名史册的。到了战国时期,中华文化的奠基者之一孔子曾全力“复兴周礼”。“礼”是世界文化中最早探索“人之关系”的文明,是最早确立人的尊严的思想之一,它渗透着现代文明曙光,至今仍放射着耀眼的光芒。庆阳以其“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存留着西周的礼仪遗风。其“仁礼”上有传“八百里秦川比不上董志塬边”,不是言其大,而是言其厚道地救过一帮在八百里秦川没有讨得活命饭食的乞丐。对乞食者也是礼仪有加,礼仪之风就像日月轮回一样存在于陇东庆阳塬塬峁峁的家家院落,存在于朴实而淳厚的农人心中。

神话、宗教和风俗是人类精神信仰的三大基础。农耕文化十分发达的陇东传承了极其丰富的礼俗传统和地域民俗内质。据《庆阳志》记载:有节会风俗、人生风俗、交际风俗,信仰风俗、生活风俗、生产风俗、民情风俗等7大类。风俗是陇东人精神生活的基本内容,具有极为严格的程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人生风俗也称人生礼俗,是陇东人生命中的隆重仪式。一个人从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要过满月、过周岁、结婚(出嫁)、庆寿、丧葬、过三年等。严酷的自然环境和艰辛的生存过程使陇东人对“活着”更加挚爱,而挚爱的表达方式就反映在对人生过程中的这一个个重要事件的隆重仪式中。这既是一个人一生中张扬生命的场面,又是一次“酒神艺术”色彩浓厚的礼俗活动。因此陇东人的一生是伴随着一次次礼俗活动而走完人生道路的。礼俗活动被陇东人用来外化和装扮生命的价值和色彩,重视它,甚至夸饰它成为重要事件。当唢呐这种声响洪亮的乐器传入陇东的时候,它就和礼俗活动相得益彰而建立起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陇东人的一生离不开礼俗、礼俗离不开唢呐,陇东人一生便离不开唢呐了。一个人一生中,过满月要吹唢呐;过周岁要吹唢呐;结婚(出嫁)、庆寿要吹唢呐;丧葬、过三年都还要吹唢呐。仅在“娶嫁”这个礼俗活动中,唢呐运用的次数就达8次之多。从男方娶亲开始,男方的娶亲人带一两个唢呐手在路上吹奏,家中留一两个唢呐手;到了女方家新娘上轿要吹奏感人的唢呐乐曲;娶亲的队伍在道路上行进,唢呐手也要吹奏;经过每一个村庄时唢呐手也要吹奏,用乐曲告诉人们这是娶亲的队伍;新媳妇娶回来入洞房前,唢呐手要先进洞房吹一圈,称为“闯帐”,以防什么“白虎占堂”等不详;宴席开始后,新人向家人敬酒,唢呐起乐,上一道菜换一个曲牌,宴习不散,奏乐不止;之后,女方家的人要回去,唢呐手要吹着送出门外;在举行拜大小仪程,(新郎和新娘按尊长次序给人磕头),这时唢呐也吹着热情欢快的曲调……其他人生礼俗及其社火、庙会等公共风俗活动中,唢呐手按程序起着导引作用,都在表演着举足轻重而不可替代的角色。唢呐伴随着陇东人的礼俗活动,伴随陇东人的一生。因此,唢呐这种民间乐器、在陇东有着深厚的生存土壤。

农耕苦乐养育的悲欢抒情内质

到过陇东的人都会为这里特殊的地形地貌而感叹。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了沟、塬、梁、峁等复杂丰富的地形地貌。而艰难的农耕生活就是在这样的地形和更为严酷的节令条件下进行,深厚的农耕文化因此而形成并积淀。农耕活动是人的活动,人的活动是有生命的活动,有生命的活动就要抒发感受,抒发中产生了艺术。这里近邻陕北,相近的生存环境和生命感受产生了相近的抒情。陕北产生了民歌,陇东不但产生了陇东民歌、陇东歌谣、还有陇东道情、陇剧等艺术形式。而陇东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绣金匾》,以及由民歌改变的《东方红》不但当年唱红了解放区,而且以后唱遍了全中国。有歌的土地,必然是有音乐的土地。千百年来,黄土地上的人们一边耕作,又一边歌唱,歌唱自己对生命的感情,歌唱自己的喜、怒、哀、乐,从而产生了陇东的民间乐曲。

而这些乐曲按其来源大体有三种类型:一种是传统的曲牌,如《终南山》《担水》《黄鹤楼》《辞朝》;第二种是与陇东地方戏曲音乐有紧密联系的同名曲牌,如《元号令》《水龙吟》《水落玉》《将军令》等;第三种是由陇东地方民歌演变而来的曲牌,如《绣荷包》《小放牛》《九连环》《珍珠倒卷帘》等。这些乐曲在陇东总共有400多首。

唢呐从明朝传入陇东以后,就成为陇东人民抒发感情,呐喊生命,传承民间乐曲的一种基本的乐器。

那些平时与父老乡亲们一道,吆着犁地的牛,喊着秦腔或者民歌的汉子们,遇上红白喜事,放下手中的犁耙,拿上心爱的唢呐,叫上伙伴们一道组成了“吹手班子”。走到一家家喜庆或悲哭的院落,把事主家的感受和他对生命的情绪透过那一个铜制的唢呐头,或雄宏苍凉,或细腻柔慢地吹向天空,吹到沟梁,吹进陇东人粗坜的耳膜,铺在他们那颤动的心田上,扎下那歌哭的根。红事上可听到《状元游街》《粉红莲》《地里兔》《鬼推磨》《寄生草》《雪花飘》《十二道春》《太平年》《相亲》《四页瓦》《张良卖布》《得胜回营》。那热闹、豪放的乐曲,就是陇东人心灵上的“喜神”。白事上则可听到《雁落沙滩》《抱灵牌》《抑春》《祭灵》《吊孝》《哭长城》《悲调》《反平调》《哭皇天》《观影谱》《奠酒词》《抑金娘》等,那痛苦悲怆的曲调,就是陇东人千百年来生命中所积淀的悲苦之情。

黄土地上这些土生土长的泥腿子艺术家,就这样把陇东的民间乐曲一首首地耳听心记的传承下来,并且在不懂乐谱的情况下,唢呐手一代传给一代。400多年来,代代相传,从不间断。并且逐渐发展成为一支6000多人的庞大的音乐队伍。他们吹奏在陇东的沟沟塬塬上,滋润着、活泛着陇东人干涸的心田,成为一个民间音乐艺术的活化石和博物馆。庆阳唢呐以其深刻丰富的内涵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7年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