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海湾国家都明确规定:凡是外国公司在当地国家进行投资及其它商业活动,均必须有当地合伙人;外国人或公司在此进行的任何投资事业,其所持有的股份均不得超过50%。真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随着阿拉伯海湾产油国经济的迅速飞跃,一个崭新的“新型企业家阶层”也很快崛起。
这里所说的阿拉伯产油国的新型企业家,既不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那种常见的企业家,也不是阿拉伯式的传统商人。他们虽非勤事产业,但也不是完全仰赖他人为生。与典型的西方企业家不同的是,这些“新型”企业家的生意虽是国际性的,交易的对象为政府和多国籍公司,但却不用冒任何风险,亏本机会极少,而且事实上他们也不需要多少资本,甚至不需要任何资本就可以创业,无论如何都会有利可图。
百万富翁哈立德
1973年石油价格暴涨时,哈立德刚好34岁,可谓年富力强。他出生于阿拉伯半岛腹地的一个部落。在沙特国内完成中学教育后,哈立德到埃及接受大学教育,后由于沙、埃关系恶化,乃转往美国继续大学学业。他先在德克萨斯州接受一段强化英语训练后,来到美国西海岸的一所大学并最终取得社会科学学士学位。在此之后哈立德返回沙特,在政府内当了两年公务员,旋即被选派到美国攻读计划和公共行政方面的硕士学位。在美国取得硕士学位后,哈立德回国进入新成立的计划部工作,与其它接受西方(多为美国)教育回国的沙特人一起,共同制定沙特最早的两个五年计划。1973年,油价暴涨后不久,哈立德辞去公职,与亲朋好友一起开了一家私人公司。公司的全部资金不足5万美元,以五位合伙人之一所捐赠的一幢四个房间的别墅做临时办公室,一部电话、一条电传线、两台打字机,而且只有哈立德一人为公司全天工作的职员。该公司营业范围包罗万象:经营进出口贸易,为民间和政府机构做可行性研究,充当工程管理和社会服务顾问,承建道路、公共建筑、房屋、水厂、发电厂以及医院、旅馆和超级市场等等。凭借这个摊子,在公司开业的头五年中,哈立德接下数以百万美元计的政府合同,包括建筑小学、机场、两条工业用道路、社区福利中心,还替不同的产业进行七项庞大的调研。这五年中,该公司所有的营业项目都是与沙特政府进行的。结果在短短的五年后,哈立德与他的五位合伙人都变成出手阔绰的百万富翁。哈立德的故事是成千上万个沙特人的典型例子。
成功秘诀
哈立德及成千上万个新型企业家的成功可说是上世纪70年代石油、教育、公共服务以及经济繁荣等的意外结果。由于没有风险,沙特新型企业家本领的高低,几乎完全取决于其能否集合起一个像样的合伙人“群体”。理想的群体所包括的成员应是:具有血缘关系或是密友,而又在沙特社会和政府机构里身居要职。由于政府是最大的主顾,最有利可图的生意是与政府做的,因此如果合伙人中有一个或数个在政府机构做事,或为下一个五年计划做计划工作,那就更有帮助了,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拿到有价值和最新的情报,而且旧日的同事也比较容易接近,甚至以前的部属现在可能已当上具有决定权的官员。这个群体还必须有一个条件,即至少应和一位高官保持密切联系,以备必要时发挥政治上的影响力。大多数成功的群体都与王室的成员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沙特企业家尤其擅长转包艺术。他们标到大合同后,自己所做的实际上并不很多,几乎每件工作,不论大小,都要转包给来自阿拉伯世界,或更远的韩国、美国的承包商去做,但就这一个转手,沙特企业家已获得可观的利润。这个利润很难用投资回报率来评估绩效,因为这类公司在成立之初,资金或者很少,或者几乎不需要资金。
大款风采
哈立德们在家时穿着宽松飞扬的阿拉伯白袍,对沙特王国的传统和伊斯兰仪式都非常在意。他们挟着名牌公文包,穿梭往返于欧美大都市巴黎、伦敦和纽约之间,动辄接洽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几亿美元的生意。在一些著名的娱乐场所,你也会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可能会在摩纳哥或拉斯维加斯的赌场上偶尔玩上一把。
实际上,这些新型的大款们是特定历史时代、特定地区和国家的特定产物。在当地国家,他们扮演着极为重要的社会、经济角色。他们与外在世界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并在国内拥有一定的政治势力。所有这些要素的结合,使这些犹如“开路先锋”的群体能在经济开发中内外穿针引线,接标承包各项工程。以沙特国家的发展水平而言,当时的投资或企业环境对外界来说可谓坎坷、陌生,实在是只有“开路先锋”才能担此大任。
而且,应当承认这些新型企业家是当地最先受过现代教育的个体,对石油带来的繁华和庞大的石油美元收益非常敏感。这些人出类拔萃,集文化掮客和卓越的经济活动中间人为一体。他们把对外界来说相当陌生的沙特社会和政治环境介绍给世界,同时又将对沙特来说也相当陌生的外在世界引进沙特。海湾经济起飞,这些新型企业家功不可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