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阿拉伯民族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在阿拉伯世界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民族主义巨星,这就是埃及前总统贾麦尔·阿卜杜勒·纳赛尔。
纳赛尔于1918年出生在埃及艾斯尤特省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政府职员。中学时期,纳赛尔就表现出很强的组织和领导才能,曾作为学生联合会主席组织和领导当地中学生的反英示威,并为此而数次被捕入狱。1938年,20岁的纳赛尔以优异成绩从开罗皇家军事学院毕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赛尔曾随英军开赴苏丹战场。战后,纳赛尔进入开罗军事参谋学院深造,并参加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因作战勇敢、指挥有方而获得“法卢加之虎”称号。1950年,纳赛尔出任由其在二战结束初期秘密筹建的“自由军官组织”的执行委员会主席。1952年,埃及“自由军官组织”在纳赛尔等人的领导下推翻了法鲁克王朝,纳赛尔出任革命指导委员会委员兼武装部队行政秘书,不久出任埃及共和国副总理兼内政部长、总理等职。1954年11月,纳赛尔接替纳吉布担任总统及革命指导委员会主席,并在1956年埃及颁布宪法后通过公民投票当选为埃及历史上第一位民选总统(兼总理)。
纳赛尔是一位得到阿拉伯世界公认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政治家。在周围一批知识分子精英(包括创立了阿拉伯世界最大报纸——埃及《金字塔报》的海卡尔)的协助下,他发表了《革命哲学》、《埃及的解放》等著作,在前人的基础上大大发展了阿拉伯民族主义的理论。他认为,埃及以其阿拉伯世界、非洲和伊斯兰世界“三个圈子”中心的地位,堪当阿拉伯民族复兴天然领袖的重任,并提出:阿拉伯人的民族统一要与反帝、反殖、反犹太复国以及各阿拉伯国家政治上的独立和经济上的发展相结合;阿拉伯人的民族统一应从一个国家内部首先实现团结、到两个或几个国家实现联合、再到阿拉伯全民族实现统一。纳赛尔还将自己的阿拉伯民族主义理论付诸实践。1956年7月26日,纳赛尔作出惊人之举,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并于同年10月领导抗击英、法、以发动的“苏伊士运河战争”(即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事件使纳赛尔在阿拉伯世界的威望和影响如日中天。在此之后,纳赛尔为谋划和具体实施阿拉伯民族的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步骤。
阿拉伯统一的尝试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阿拉伯国家进行了数不清的阿拉伯民族统一的实践活动,纳赛尔和叙利亚复兴党建立的“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简称阿联)被认为是阿拉伯统一实践的第一次尝试。
1958年,埃及和叙利亚两国合并组成“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埃及总统纳赛尔任联合共和国总统。不久阿拉伯也门也加入阿联。这次联合是叙利亚阿拉伯复兴党人与埃及的纳赛尔总统共同促成的。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后,阿拉伯复兴党确认纳赛尔的埃及所追求的方向和原则与己相近,并认定埃及是阿拉伯统一实践的基本力量,于是决定全力促成埃、叙联合,以最终实现阿拉伯的统一。在运河战争期间,已经加入叙利亚内阁的叙复兴党领导人阿费拉克访问埃及,与纳赛尔总统谈及两国联合事宜,并为叙利亚政府代表团访埃正式进行联合谈判做准备。当时纳赛尔对联合所持的态度是谨慎的。他担心埃、叙没有共同边界,担心习惯于搞军事政变的叙利亚军人不服,同时也对联合将引起帝国主义的干预存有疑虑。但形势的发展不允许纳赛尔多想。当时,叙利亚国内局势混乱,党派纷争,军队分裂,美、苏都极力利用叙利亚国内亲自己的势力以图夺取对叙的控制权。客观形势加速了两国合并的步伐。1958年2月1日,埃、叙合并协议经双方公民投票通过,“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宣告成立。
埃、叙合并给阿拉伯联合的理论和实践留下诸多值得总结的教训和经验。埃、叙两国实际情况相差很大:在政治上埃及是高度集权,叙利亚则是多党制;经济上埃及实行计划经济,叙利亚则是市场经济。此外,两国军队的地位也迥然有别,埃及军队只听命于中央,而叙利亚军队则与各政党关系密切、频频干政。因此,埃、叙两国要实现真正的统一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在两国合并前尚存满疑虑的埃及总统纳赛尔在阿联成立后,出于尽快消除埃、叙两国差异,迅速实现两国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考虑,完全不顾当时的现实,强行将埃及本国实行的政治、经济体制照搬到叙利亚。在政治上,纳赛尔宣布取缔叙所有政党,清洗与党派有关系的军官并禁止军队干政,重用总统个人代表、安全机构人员等采取高压手段实行统治;经济上,将几乎没有公地可分的埃及的土地改革照搬到拥有大量公有耕地的叙利亚,同时将叙的所有银行及大公司等收归国有,并进而准备统一货币和税收等等。纳赛尔主观上加速统一的政策产生了适得其反的结果:合作伙伴叙利亚复兴党人因对处于无权状态不满意而全部辞职,被取缔的叙利亚各政党纷纷转入地下活动,广大的叙利亚老百姓则担心生活水平由于统一而大大降低。结果,1961年叙利亚发生军事政变,早已对合并深恶痛绝的叙各政党、甚至复兴党的部分高级领导人联名表示支持,纳赛尔苦心经营三年之久的“阿拉伯联合共和国”毁于一旦。
欲速不达
纳赛尔素有强国富民、以埃及为中心统一阿拉伯世界的雄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耗费巨资修建阿斯旺水坝工程,宣布实施阿拉伯社会主义等等,处处都体现了他急于求成的主观心理。但埃及资源贫乏、国家落后的现实又常常使他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他不得不四处求人,特别是依靠苏联的支持,这又使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苏联人的牵制。因此,如何充分利用阿拉伯自己的资源来配合完成他团结、统一阿拉伯世界的宏伟大业,自然成为他头脑中时时刻刻考虑的问题。1962年秋,纳赛尔看到“从后门获得沙特阿拉伯巨大石油财富的机会”,于是他迅速行动起来。
1962年9月26日,北也门发生推翻巴德尔封建王朝统治的革命,这是阿拉伯半岛上首次爆发的反对封建统治的革命。效法纳赛尔的也门革命领导人恳切呼吁纳赛尔给予支援。纳赛尔很快进行军事干预。于是感受到巨大威胁的沙特王室与埃及的关系一下子紧张到了极点。纳赛尔的宣传机器一再攻击沙特阿拉伯当时的实际主政者费萨尔亲王,并试图煽动沙特王室内部以及王国军队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军官起来造反。费萨尔则断然决定断绝与埃及的外交关系。当年底,埃及空军甚至空袭了沙特阿拉伯与也门边境上的若干城镇。出于石油利益考虑并担心亲西方的海湾阿拉伯君主们的王冠落地,美国肯尼迪政府从一开始就鼓动沙特和约旦等支持也门保王党的叛乱,并直接派遣空军到沙特首都利雅得和夏都吉达显示力量。外部势力的介入使也门内战蔓延,战事旷日持久一直持续到1965年夏天。埃及与沙特的对峙也长期陷入僵局。纳赛尔对也门的军事干预最终不仅没有能实现其“从后门获得石油财富”以供埃及发展之需的目的,而且在实际上还损害了阿拉伯民族统一和团结的理想,使许多阿拉伯国家的领导人对纳赛尔抱有很深的戒心。
阿拉伯雄狮之死
的确,纳赛尔曾代表了阿拉伯人的希望。他处处提倡阿拉伯主义,不懈地追求阿拉伯统一,初步唤醒了阿拉伯人民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他在阿拉伯世界的影响是深远的,这一点可以从1970年纳赛尔逝世在阿拉伯世界引起的强烈震动中得到印证。
1970年9月28日,阿拉伯世界的政治巨星陨落了。当埃及政府宣布年仅52岁的纳赛尔总统逝世的消息时,整个埃及和阿拉伯世界都震惊了。这怎么可能呢?在埃及首都开罗,人们悲痛难忍,纷纷走出家门,在暮色苍茫中涌向尼罗河畔的埃及国家广播电台。自古以来,埃及人在表达感情时就总是奔向尼罗河的。慢慢地,尼罗河边的人越来越多,几百、几千、几万、几十万,只见尼罗河两岸人山人海,黑压压一片,国家广播电台门外挤得水泄不通。妇女们尖声哀鸣着:“雄狮死了!雄狮死了!”这一呼声传遍埃及城市、乡村,在整个埃及回荡。在当天夜里及以后的几天中,人们开始从埃及各地向首都开罗涌动,据说开罗城内至少来了1 000万人。由于大开罗食品供应日见紧张,也没有更多的地方供人们住宿,政府不得不停止了火车的行驶,但人流仍然源源不断涌来,人们有的乘汽车,有的骑毛驴,有的甚至步行。
“雄狮死了!”的呼声也同样响彻其它阿拉伯国家。在约旦首都安曼,正在互相厮杀的约旦皇家军队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游击队停止了战斗,约旦军队的坦克卸下了大炮,而巴解游击队队员们则从战壕中走出来,高喊着纳赛尔的名字;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悲痛的人们向天空鸣枪致哀;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桀骜不驯”的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上校,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痛哭不已,直到第二天才走出房间;在叙利亚,阿萨德总统痛哭流涕,“我们都像孩子,经常犯错误,只有他才能纠正我们的过失,使我们不至于造成恶果”;在阿拉伯半岛也门贫瘠的土地上,人们也痛感失去了一位伟人,当地人史无前例地自发举行了规模宏大的追悼会……与此同时,成千上万的阿拉伯人从各自的国家纷纷赶到开罗。一时间,埃及首都开罗变成了人的海洋,悲痛的海洋,痛苦的哀叫声与开罗清真寺响彻了千年的“宣礼”声遥相呼应。为维持秩序,埃及政府调集5个师的军队紧急开赴开罗,但人潮汹涌,几万名士兵顷刻之间即被巨大的人流全部冲散。人们的感情实在没有办法约束,盖在纳赛尔灵柩上的埃及国旗曾三次被悲痛欲绝、想要一抚领袖棺木的人群揉碎,人们怎么也不能相信“阿拉伯昔日的雄狮”已经躺在了灵柩里。拥挤的开罗使许多国家的领导人没有办法参加纳赛尔的葬礼,连当时的苏联总理柯西金也是不得不坐船从尼罗河上绕道才赶到葬礼现场的。
其它流产的合并
在纳赛尔的影响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阿拉伯国家间还进行了许多不成功的联合和合并的尝试,其中较有代表意义的是“阿拉伯联邦”和“阿拉伯邦联”:
——1958年2月,约旦和伊拉克两国宣布组成“阿拉伯联邦”并立即实行合并,由同出于哈希姆家族的伊拉克国王费萨尔担任联邦元首。但该联邦实际只存在了短短的5个月,同年7月因伊拉克发生军人政变,伊哈希姆王朝被推翻,“阿拉伯联邦”自动解散。
——1963年4月,伊拉克、利比亚和埃及签订《开罗宪章》,宣布分阶段成立邦联。但是,该邦联计划尚未实施,三国国家关系即出现紧张,“阿拉伯邦联”计划流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