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力大循环

人力大循环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阿拉伯人在语言、宗教和生活方式上的密切关系,以及国与国之间缺乏明确的疆界等使这种移动变得十分方便。除伊拉克和阿尔及利亚外,所有阿拉伯产油国都人口稀少,劳动力严重不足。其中沙特阿拉伯增加100%,从35万增加到70万;利比亚则增长近3倍,由11万增加到31万。阿拉伯国家对相互间人员往来采取相对自由化的政策,方便了阿拉伯人力在辽阔的阿拉伯地域内的大规模流动。显然,阿拉伯产油国的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外来的阿拉伯人口。

在阿拉伯历史上,个人、家庭,甚至整个部落,在从伊拉克到摩洛哥这么广大的地域内的移动可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阿拉伯人在语言、宗教和生活方式上的密切关系,以及国与国之间缺乏明确的疆界等使这种移动变得十分方便。但是,一千多年来,除了七八世纪伊斯兰大扩展时期阿拉伯人征服异域、建立阿拉伯大帝国外,其它的移动总的来说都是在一种相对较小的规模上,次数频繁地进行的,其中包括穆斯林一年一度到麦加的朝觐。

20世纪初,随着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出现,阿拉伯世界的分裂割据以及独立国家的建立,阿拉伯地域内出现了较为严格的现代国家的边界,这不能不使阿拉伯人相互间的移动大大缓慢了下来。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伴随着阿拉伯半岛上的石油勘探和开发,阿拉伯间的人力大规模移动才又渐渐恢复,并于70年代重又达到高潮,其规模史无前例,远远超过7世纪征服时期。与7世纪阿拉伯人口流动相比,这一次阿拉伯人口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7世纪时阿拉伯人口从阿拉伯半岛向外转移,而这一次阿拉伯人力则是从外边向半岛回归。

人力吸纳中心——海湾和利比亚

除伊拉克和阿尔及利亚外,所有阿拉伯产油国都人口稀少,劳动力严重不足。事实上从上世纪50年代至1973年石油繁荣前,这些国家就已经从国外进口劳动力了。70年代后,在雄心勃勃实施发展计划的背景下,阿拉伯产油国对各种各样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劳动力输入开始趋于密集,规模日益庞大。1973年10月中东战争是阿拉伯人口移动的分水岭。数字显示,阿拉伯人口的移动从战前的不到60万增加到1975年的约130万人,前后不足四年的时间即增加一倍多。其中沙特阿拉伯增加100%,从35万增加到70万;利比亚则增长近3倍,由11万增加到31万。沙特阿拉伯、利比亚和科威特一直名列阿拉伯人力资源输入的前三名,而输出人口最多的则是埃及、也门和约旦(很大一部分是约旦籍巴勒斯坦人)。其中,埃及的人口输出从第四次中东战争前的10万人增加到战后的40万人,也门则由23万增加到29万。在此之后,阿拉伯国家间的人口移动幅度不断增大,到70年代末已接近300万大关。阿拉伯国家对相互间人员往来采取相对自由化的政策,方便了阿拉伯人力在辽阔的阿拉伯地域内的大规模流动。据说,直到80年代初,沙特才开始检查也门人的出入证件,在此之前也门人入境不需查阅任何签证或其它证件。有的阿拉伯产油国对来自其它阿拉伯国家的人,一律免检任何证件(如伊拉克就把阿拉伯的移民视同自己的国民)。

世界上最低的劳动参与率

大部分阿拉伯产油国劳动力严重缺乏并不纯粹是由于人口稀少,其它社会经济因素也限制了其人力进入劳务市场。如沙特等海湾阿拉伯国家,妇女一般不能参与家庭以外的就业(沙特最为严重)。而且,这些国家人口年龄普遍呈金字塔型,未成年人口太多。此外,这些国家都有不少的游牧人口,至少10%的人口不能进入现代经济活动(上世纪70年代时沙特的游牧部落人口估计占总人口的25%)。结果,海湾阿拉伯产油国的劳动参与率普遍低下,各国的百分比分别为:卡塔尔18.4%,科威特19.4%,利比亚20.2%,巴林21.4%,沙特22.4%,阿联酋22.5%以及阿曼24.9%。与此相适应,外来打工的劳力在这些国家就业人口中普遍占居重要的地位。比如:上世纪90年代阿联酋就业人口中外来劳力占84.8%:卡达尔81.1%,科威特69.4%,沙特43%,利比亚42.5%,巴林39.6%,阿曼34%。显然,阿拉伯产油国的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外来的阿拉伯人口。

无所不在的打工仔

阿拉伯外来人力在阿拉伯产油国所从事的职业可谓无所不包。第四次中东战争前,在阿拉伯产油国工作的埃及人大部分从事专门职业类的工作,如教师、医生、工程师等等。自从油价大涨之后,各种职业都极需要外来人口的参与,结果阿拉伯外来人力最多的行业成为建筑业,其次为服务行业(教育、保健、银行、保险、公务员等)。这与一些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迅速发展过程中建筑业和服务行业逐渐被农村来的劳力所垄断的趋势是一致的。在建筑业中,外来劳力所占比重科威特达到95%,阿曼和利比亚为67%。甚至在制造业和炼油业中,科威特外来人力也占到了86%,沙特则占62%。此外,阿拉伯外籍人口还进入国防部门,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海湾阿拉伯产油国吸收非本国籍阿拉伯人补充自己的兵员就已不是什么秘密了。

据科威特保存比较完好的统计资料显示,在该国需要大学以上理工科学位的专门技术职业职位中,非科籍人占89.6%;需要大学文科学位的专门职业职位者非科籍者也占了46.1%。以上两种都属于较高层次的人才。在较低程度的人力中,如技术或半技术职位中非科籍人力占86%,完全无技术的职位非科籍人也多达65%。科威特的例子在产油的阿拉伯国家中具有典型性。

此外,私家雇佣外劳也已成为很普遍的事情。在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的沙特城市家庭中,你很可能会发现这样一种劳力结构,即一个印度或埃塞俄比亚人当女佣或奶妈,也门人在为主人盖新别墅,黎巴嫩人或巴勒斯坦人为主人经营副业或其它生意,埃及人则当主人的部属替他办理各种对外打交道的事情。

就低不就高

埃及的例子则是阿拉伯劳动力输出国家的典型。在阿拉伯产油国石油美元收入爆增之前,埃及曾长期是阿拉伯世界发展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埃及技术专家、大学教授遍布阿拉伯世界,承担着帮助阿拉伯兄弟国家发展的任务。据统计,1965年时,在科威特工作的埃及人中有52%以上担任专门职业或高度专业化的职业(如专业技师、大学教授等),但到1975年,这些高级人力所占的比重已降至29.5%。与此相反,同一时期埃及在科威特的低级劳工的人数所占比重则从21.8%增加到38.3%。当然,不管是高级还是低级劳动力均在增加之中,但中低级人力的数量增长得更快一些。埃及也是一些既输出、又输入劳动力的阿拉伯国家的主要劳力来源,如约旦、也门、伊拉克以及阿曼(70年代尚属劳务净输出国)等。一般来说,埃及人、黎巴嫩人以及叙利亚人在阿拉伯国家中劳工的知识、技术水平都比较高。

大多数阿拉伯外来劳力都是短期性的,这使阿拉伯劳力移动呈现一定的不稳定性。据统计,在上世纪70年代初时,埃及人在科威特的平均逗留期是3.5年,也门人是4.5年,而巴勒斯坦人则是6.5年。当这些外来的人口回到各自的老家后,他们在国内的同胞又出国去取代他们在阿拉伯产油国中的工作,从而使阿拉伯非产油国输出的劳力在不断地循环流动之中。在80年代初期,大约每十年就有近200万个埃及人成为输出的劳力,另外200多万个其它阿拉伯国家的劳力,也参加到这样的为了就业或赚钱的理由越过国界到阿拉伯产油国中去劳动的循环流动过程之中。当时,曾有人作过一个测算,即假设平均每个外出打工的阿拉伯非产油国的劳力家中有五口人,那么就意味着在每个十年中就有约2 000万个阿拉伯人(占当时阿拉伯世界总人口的约六分之一)直接受到阿拉伯劳工移动的影响,受到石油的“冲击”。

阿拉伯外来劳工知多少

世界银行在对资金富足的阿拉伯产油国的人口结构和教育体系进行精辟分析后认为:这些国家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中,半技术性及手工方面等较低级的职业,本国人力仅能供应一半左右;至于中、高级人力,本国能够提供者更少,估计至少有50%到80%得靠外来人力补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阿拉伯产油国的外来人力需求结构出现重要变化,各国多在聘请外来人力担任专业性、技术性或文书性职务时,特别指定需懂英文和阿文的人员充任,这一要求使原来占外来人力比重近半的非阿拉伯籍人口(主要是南亚和东南亚人力),逐渐变得不再适用。阿拉伯非产油国的劳工迅速填补了这个空白。因此,尽管石油价格下跌,产油国收入萎缩,但在阿拉伯产油国打工的阿拉伯非产油国劳工却不断增加。目前,在许多阿拉伯产油国(如阿联酋、科威特),其本国人已实际上成为他们自己土地上的“少数民族”,外来人口大大超过了他们本国公民的人口。

目前海湾六国的人口总数为4 235万(2014年),其中近3 000万为当地居民,1 000多万为外国人。六国中当地居民占多数的国家有三个:巴林55%;阿曼70%;沙特70%。外国人占多数的三个国家是:科威特69%;卡塔尔70%;阿联酋80%。此外,利比亚也一度是外籍劳工的吸纳大户,在海湾六国和利比亚这七个阿拉伯产油国找工的外来人口总和接近1 500万,其中绝大部分是阿拉伯非产油国来的人。据埃及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埃及常年在国外工作的劳务人口达860万,每年汇回国的侨汇收入高达百亿美元,已成为埃及最大宗的外汇收入项目。同属劳务出口大户的也门,仅在沙特阿拉伯一国即有200多万劳工(海湾战前),海湾战争时由于也门的“中立”态度引起沙特阿拉伯的不满,许多也门劳工被遣返回国,但近年随着也门与沙特关系的改善,也门在沙特等海湾国家的劳工数量正在恢复之中。

三等公民

尽管同是阿拉伯兄弟,但外来的阿拉伯劳工仍远远不可能与当地人享受同等的权利。除了当地人普遍享受的津贴、补助、医疗保险等各种各样的公民待遇外,外来的阿拉伯人还受到一系列“区别对待”。比如做同样的工作,外来的阿拉伯人肯定只能拿到较少的工资;外来的打工仔们没有迁移的自由,他们的有效身份证件一般都被雇主代为保存;没有选举及表达政治思想等的权利;一经发现有所“不轨”,立即会被遣送回自己的国家;等等。即使在外来劳工的子女就学方面,差别也是非常明显的:上世纪70年代后,随着外籍工人的大量涌入,大批外籍儿童进入沙特学校就读。为此,沙特政府专门做出有关规定,即海湾国家和也门来的外籍劳动力的子女可以享受沙特公民的权利,其它外藉劳动力的子女则须根据配额入学,即小学可以无限制、小学升初中的配额是15%、初中升高中则仅为10%。

多数阿拉伯外来劳工都是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阿拉伯产油国打工的,光是这里的工资与本国工资差距的悬殊就着实会让人激动一阵子。但来了产油国后,用不了多少时间,他们就会有所变化,比较的对象慢慢开始转向当地人的身上,于是不满就产生了。同是阿拉伯人为什么我就要受到种种“歧视”?心理上的不满再加上由于生活单调及外来劳工大多是单身闯荡,使一些外来的劳工铤而走险,以发泄心中的不满。1979年麦加清真寺发生暴力劫持事件,参与者中即有20%的阿拉伯外来劳工,他们分别来自也门、埃及、伊拉克、摩洛哥等。

阿拉伯籍的外来人力,大部分是单枪匹马,但也有一小部分人携带家眷,他们有些担任专门职业,其房舍、家人的旅费和小孩的教育费都由雇主负担(通常是政府)。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约旦籍的巴勒斯坦人,他们时常在雇主国自然形成一个人口社区。事实上,在科威特的约旦籍巴勒斯坦人中,有45%是在科威特当地出生和成长的。他们的家园被以色列长期占领,是无家可归之人,只好暂时要其家人到其工作的地方共同生活,于是自然形成了一个社区。巴勒斯坦人在经济结构中居于中、上层,政治要求也比较强烈。

推不动的“就业本地化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石油价格持继低迷,阿拉伯产油国的经济深受影响,加上海湾危机和海湾战争使科威特、沙特等国着实“破了一大笔财”,这些国家的政府财政普遍趋于紧张,不得不纷纷采取各项紧缩措施。于是,外藉劳动力的大量存在就越来越成为一件令人十分尴尬的事情。一方面,大量的外籍人员在从政府到社会服务业的社会各阶层工作,另一方面,当地国家的失业率却居高不下,不断增长着的大学、中学毕业生日益面临失业问题。例如,阿联酋的失业率在近年不断上升,最高时已达到18%,尤其是年轻人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为此,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国政府开始着力推动“就业本地化”政策,鼓励国营、民营企业优先雇用本国人。这些国家的政府开始对外籍人员进入其国内劳动市场设置一定的限制措施,规定招收外籍人员的本国企业必须负担其医疗保险费用,外籍人员在水、电等基本消费方面必须支付更高的费用,不得再享受本地人的福利待遇,以及各企业应逐步增加雇佣本国人的比例等等。

这些措施的实行虽然增大了本地用人单位的经济负担,也增加了外籍人员的生活开支,却并没有遏制住外籍劳工流入的速度。据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商会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沙特国营、民营企业新雇用的员工仍然大部分是外国人,沙特人只占18%左右。在阿联酋进行的调查也显示了基本相同的结果。这些调查结果不能不使当地政府感到震惊。

其实,“就业本地化”政策难以取得成效并不是偶然的。

首先,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这些国家对外籍劳动力的依赖已经根深蒂固。以阿联酋为例:阿联酋是世界上利用外籍劳动力比例最高的国家,也是涉及领域最广泛的国家,从工业、贸易、建筑、服务业、教育、金融、保险、警察、军队到政府机关,到处都有外籍人员的存在。据统计,即使在阿联酋政府部门中工作的外籍人员也能占到35%,银行业从业人员中外籍人员占88%,保险公司则基本上是外籍人一统天下。阿布扎比是阿联酋最大的酋长国,20世纪90年代时其居民中外籍人占71%,更为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在阿布扎比26万本地人中,正式就业的只有4 451人。而在整个阿联酋的私营企业中,本地人口仅仅能占2%左右。

其次,海湾产油国的高生活水平导致本地人就业的困难。比如阿联酋本国工人最低月工资为750美元,而外籍人员的最低工资为400美元,一些来自菲律宾等国的家庭女佣工资每月仅仅为125美元。这使当地私营企业更愿意雇佣外籍人员,以保持生产的低成本,同时本地人员也不愿意从事低收入的工作。外籍劳工不但工作时间长、工资低,而且辞退起来也比较容易,不会给他们带来法律上的麻烦。更重要的是,外籍人员受雇主的控制,一旦被辞退,在当地的居留便成为非法,所以比较好管理,而辞退一名本国工人不仅要支付数目可观的赔偿费,而且还要履行复杂的法律手续等等。

第三,本地人就业观念难以根本改变。在本地人择业方面,传统的观念仍然十分强大。一种工作是否体面仍然是选择职业时首先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沙特人,一个科威特人,或者一个阿联酋人,他在选择就业时可能宁愿接受低得多的工资而去从事他认为会更受社会尊敬的职业。在他们心目中,开出租车要远远比做诸如车工、钳工或管道工之类的熟练工人更为体面。因此,在这些国家举办的众多的职业培训中心内常常发生一些类似的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即在职业训练结业时中心免费发给结业者们的一套套职业工具,往往立即被这些人廉价卖掉而用作购买出租车的款子。尽管谁都知道,当一名钳工或管道工什么的要远比做一个出租汽车司机能赚更多的钱,但他们出于体面的考虑仍然宁愿开出租汽车。当地人还普遍希望在政府机关工作。当然,“衙门”内的工作自有许多方便优越之处,如工作时间短、工作轻松、休假时间长、工资高等等。

此外,海湾国家还普遍存在很高的文盲率。尽管当地政府普遍为本国人在国内外的求学提供非常优越的条件,但在阿联酋拥有大学文凭的一度只有4.7%,而沙特小学普及率也仅76%,中学普及率46%。因此,文盲率居高不下,上世纪90年代初沙特的文盲仍高达总人口的一半左右。此外,在海湾国家的人口结构中,年轻人占很大的比例,1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总人口的一半左右。年轻人从小生活在富裕的环境中,受教育的热情不高,而且普遍鄙视职业教育,缺少劳动观念,从心理上就不愿意自食其力,即使勉强就业也多不具备实际工作的资格和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