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爱我的祖国

我爱我的祖国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78年9月,三元朱村15名党员一致推举37岁的王乐义当村党支部书记。那年春天,王乐义被诊断得了直肠癌,公社出钱为他做了肛门改道手术,腰上挂了个粪袋子,生活起居不便。群众的温饱问题解决了,但王乐义并没有满足。有件事王乐义一直不愿提及。女儿知道后想不开,喝农药自杀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王乐义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积极投身农业科技和为农服务。

●小档案

王乐义,男,1941年生,山东寿光人,中共十五大、十六大代表。现任潍坊市人大常委、寿光市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寿光市政协常委,高级农艺师。

1978年9月,三元朱村15名党员一致推举37岁的王乐义当村党支部书记。那年春天,王乐义被诊断得了直肠癌,公社出钱为他做了肛门改道手术,腰上挂了个粪袋子,生活起居不便。听说他要当支书,老母亲和妻子说什么也不同意。但王乐义心想:党组织信任我,全村人需要我,就是搭上命也得挑起这副担子。在第一次支部会上,他明确表态:“水有源,树有根,党的恩情比海深!领导和大伙儿都这么信得过我,我就干。到底能活几年我说不上,只要身体能撑得住,活一天就为党做一天的工作;活一天就为老少爷们干点实事!”就这样,他拖着病残之躯,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当时的三元朱村,还是一片贫瘠的土地,刚上任那几天,他领着村班子成员围着三个埠子岭转了一圈又一圈,制定了发展规划:“东岭苹果西岭桃,南岭山楂带葡萄。”王乐义带领干部群众苦战三个春秋,使三个埠子岭披上了绿装,飘出了果香。到1988年,全村已发展果园430亩。昔日光秃秃的埠子岭成了“花果山”、“聚宝盆”,满山遍野的果树成了“摇钱树”。全村年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几十元增长到1200元。

群众的温饱问题解决了,但王乐义并没有满足。他意识到,要想让农民收入不断上台阶,还得围绕土地做文章,让土地生金!

冬暖式大棚的成功,使三元朱人尝到了甜头,但王乐义并没有因此而止步。为使大棚种植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在他的倡议下,村里投资100万元,建起了集科研推广、物资服务、科普培训于一体的科技大楼,从中国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单位长期聘请专家教授进行技术指导,并派人到日本、荷兰学习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几年时间,就有国外一百多个蔬菜新品种在大棚里安家落户。1992年,成功地进行了无公害蔬菜生产试验。1993年,大棚桃、葡萄、杏、甲鱼螺旋藻开发获得成功,亩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近几年,王乐义又瞄准了发展现代化农业。1996年,试验成功了集大棚滴灌、模板护墙、电动卷帘、钢架支撑、微机控制于一体的新一代高标准大棚。1997年,开始大面积开发绿色食品蔬菜。1998年,与哈慈集团合作投资1000万元,对大棚保健菜进行了试验开发。2000年,三元朱村人均纯收入达到7500元,全村户均存款达到10万元。

王乐义受到人们的爱戴,不仅因为他创造了蔬菜种植的奇迹,更因为他具有高尚的人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王乐义成年累月传播大棚技术,但他家里却没种大棚。不是他不想种,而是他没工夫种。他说:“我没有大棚,是想让大棚发展得更多、更好,让更多的老百姓尽快富起来。”为了选准蔬菜品种,他把自己的果园当成了试验田,从外面带来的蔬菜种子让老伴先试种,成功了传授给大伙,失败了自己承担损失。

王乐义常对村里的干部说:“我掂量,光顾自己不能当支书。自己身不正,肚量不大,没有替别人着想的心,怎么能让人家服气?当干部的只有堂堂正正做人,心里时时装着大家,才有号召力。”有件事王乐义一直不愿提及。20世纪70年代末,公社里考虑到王乐义带病没白没黑地忙活,就把一个招工指标分给了他的大女儿,但王乐义想到村里的年轻人都眼巴巴盼着出去当工人,就把指标让给了别人。女儿知道后想不开,喝农药自杀了。面对亲人的责怪,王乐义既像是自责又像是辩解:“谁家的爹娘不疼孩子?是孩子小,不懂事啊!”“做人就要做王乐义那样的人。”这是村里家家户户教育后生们常说的话。

●评点英雄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王乐义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积极投身农业科技和为农服务。1989年首创了冬暖式蔬菜大棚,并将这一技术毫无保留地推广到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引发了一场遍及全国的“绿色革命”,结束了我国北方冬季吃不上新鲜蔬菜的历史。在此基础上,该同志又把眼光投向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上,率先进行无公害蔬菜的研究与开发。2001年,注册了“乐义”牌蔬菜商标,申请并取得了国家质量监督局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证书,产品远销日本、俄罗斯、中国香港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