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浩浩荡荡的“文化大革命”拉开序幕。家桢被关进了“牛棚”,不仅个人失去了自由,而且家破人亡。然而,家桢始终相信中国共产党会拨正历史的走向。他鼓励同在“牛棚”中的难友说:“我了解共产党,共产党也了解我。”
后来的事实表明,就是在那样的岁月里,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是相信家桢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的。正因为如此,在1968年中国共产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上,毛泽东用他惯用的口吻,似不经意却又是掷地有声地说了一句:“谈家桢还可以搞他的遗传学嘛!”
就是这句话,使造反起家的当权者们乱了阵脚;同样是这句话,使已是“遍体鳞伤”、垂垂老矣的家桢激动得老泪横流。事实还证明,就是在中国处于“文化大革命”的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毛泽东对家桢和他从事的遗传学研究仍是牵挂在心的。1970年,毛泽东的爱将王震由新疆至北京向毛泽东述职时,毛泽东就要王震将军多读几本书,多搞点调查研究,多交几位知识界的朋友,并把家桢作为自己的朋友介绍给了王震。
王震历来办事雷厉风行,得到毛泽东的指示后立即在北京找到华罗庚,托华写信给家桢,约家桢和自己一起到全国各地考察近几年来的作物育种。
家桢接到华罗庚的信后,顿时喜出望外。因为家桢本人与王震将军此前从未有过交往,因此这次王震相约,十有八九,代表了中央甚至是毛主席本人的意图,也许,这正是可以开展遗传学研究的一个信号!
不久,家桢又收到了华罗庚的第二封信,华在信中明确告诉家桢,王震将军已经打报告给周恩来总理,一旦批下来,就可以动身,要家桢做好准备。
接到华罗庚第二封来信后,家桢除做好陪同王震将军到全国各地考察育种情况的准备外,只能耐心地等待王震将军的到来了。在当时的特殊年代,差不多一等就是四年,1974年冬,王震将军终于到沪了。他到上海后,立即在他下榻的新乐路东湖宾馆,邀约家桢前往晤谈。两人见面后,王震将军抓住家桢的手紧紧地握了又握,代表毛泽东主席也代表他本人对这位遗传学家表达敬意。
两人坐定后,王震躬身凑近家桢,一字一顿、语重心长地对家桢说:“毛泽东主席很关心你,他在病中还没有忘记你。这次,让我带口信给你,问这几年为什么没有见到你发表的文章。有什么话还可以说嘛!”
这段话,字字句句都说到了家桢的心坎里;每个字、每一句,都是家桢期盼和等待已久的!
这段话,表达了毛泽东对家桢的关爱和期望,也表达了毛泽东对中国遗传学事业的关爱和期望!
家桢凝视着坐在自己面前的王震将军,百感交集,一时有千言万语,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因为“陪同”家桢一起来看望王震将军的那位年轻人,是披着人皮的狼,家桢为免生不必要的麻烦,只能对老将军说:“谢谢他老人家,我是要把遗传学搞上去啊!”
这是一次短暂而无法深谈的会晤,也是共和国领袖毛泽东最后一次向遗传学家传递他本人表示关爱的信息。
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什么家桢在思想上始终能自觉地、心悦诚服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通俗地讲就是听共产党的话、走社会主义道路呢?1999年12月,他在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时是这样讲的:
我是1909年出生的。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我12岁,正小学毕业,进入中学读书。此后的78年中,我读书求学问,出过国、留过洋,去过大洋彼岸加州理工学院的摩尔根实验室,后来又回国,长期从事科学和教育工作。风风雨雨,艰难跋涉,我一直希望有朝一日能实现年轻时的科学救国的理想。刚回国时我很失望,满清王朝被推翻了,继而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满目疮痍、哀鸿遍野的中国。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人民没有翻身得到解放,“科学救国”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亲身体会到,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有条件走科学救国的道路。
跟毛泽东主席之间的那段交往,更令我难以忘怀。
毛泽东主席是有远见卓识的。40多年后的今天,“明天的时代将是生命科学的时代,明天的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已成为世人共识。
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历史而言,对于当代中国人的命运而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这是一个实事求是时代的开始,这是一个解放思想时代的开始,这也是一个科学的、理智时代的开始。从那时开始的短短20年间,中国真正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个变化,也同样表现在中国的科学教育事业上,表现在对待知识分子的问题上。
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石破天惊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进而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98年3月19日全国九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之际,新任国务院总理朱基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又一次令人振奋地宣布:“本届政府的主要任务是科教兴国。”
历史是不断进步的。作为一个出生在20世纪初的科教工作者,我有幸看到了历史的这一进步,我对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民族的未来充满信心。
从家桢1999年12月的回顾中,我领悟到像家桢这样心无旁骛、一心只为科学救国、科学强国的知识分子们,肯定是拥护共产党、跟着共产党的,因为这样的知识分子不追逐名利,是与中国共产党志相同、道相合的同志。
家桢1999年12月的简要回顾也激发了我重温中国近代史和中共党史的热情。中国的历史清楚地表明,19世纪中叶的近代中国,在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下,陷入了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之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80年间,中国人民一次又一次的革命斗争,都以失败告终。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标志,中国革命开始了新的里程。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同工人运动日益结合。1921年7月,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以后,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中国革命的面目由此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了民主革命的全国性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升起了五星红旗,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英勇奋斗的结果。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就是历史的总结。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路也是十分坎坷的,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党也犯过错误,因而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到挫折。但是,从古到今,全世界没有一个政党是不犯错误的,重要的问题是能否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正确并不是因为它从来不犯错误,而是因为它能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通过教训提高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从而纠正错误,使错误成为正确的先导。
回顾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路,我们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富有革命创造精神的党;是密切联系群众,为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奋斗并做出最大牺牲的党;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经得起胜利和挫折、高潮和低潮、顺境和逆境的考验,任何敌人和困难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党。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