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发展能力 造福固原人民——写在固原重点项目工程开工建设之际(三)
仔细研读目前已经开工和已经启动的17个工程项目的简要介绍,胸中涌荡起无限的豪情和感奋,眼前浮现出壮阔美丽的发展图景。这些工程项目,对于迫切需要发展的固原而言,是雪中送炭的造血工程,是造福人民的惠民工程。其重要,犹如久旱之甘霖;其珍贵,譬如生命之朝露。这些重点工程无疑将会像海风济潮那样为固原这块贫穷了数百年的土地带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自治区主席王正伟在固原市重点工程启动仪式上深情地指出:“固原作为宁夏的‘半壁河山’,是全区实现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的重中之重。这些项目的开工建设、投产达效,将对提升固原整体发展水平、促进固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固原贫穷的根源在哪里呢?一是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工业;二是严重缺乏水资源;三是没有产业聚集效应;四是文化旅游资源还没有真正转化为发展优势等等。多年来,我们就是在这样一种十分陈旧落后的发展模式中左突右冲,疲于奔命,苦苦支撑。打破这种落后的发展模式,寻找新的支点来撬动贫困的坚冰,可以说是固原干部群众的宿愿,是建设新固原的必然选择。今天,我们总算是找到了这个支点——六盘山热电厂的开工标志着固原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型工业项目。年燃煤180万吨,实现产值近10亿元,利税过亿元,同时可形成1200万平方米的供热能力。我们作了一个简单的置换:一年的燃煤量是刚刚技改后的王洼一矿6年的产煤总量;一年的产值接近固原28万劳务大军一年的总收入;一年的利税是固原财政总收入的1/3多。如果稍作延伸思考,能源基地这个我们不曾敢想的奢望,已经不会是奢谈了。这个项目将真正拉近固原与现代化的距离。
此次水利项目总投资是4.7亿元,如果将固原市中水回用项目也算到水利项目中,总投资就是6.4亿元。固原是个极度缺水的地区,却曾有过长达数公里的洗车招牌。如果照此下去,固原市区和西吉、隆德、彭阳县城都将在数十年后,发生极其严重的水荒问题,这绝非危言耸听!这恰恰反衬出宁夏首座地下水库——彭堡地下水库项目启动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总起来说,这些项目将实现客水补调、地上地下水互济、洪水长流水共蓄和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综合目标,是固原水利建设史上一次性投入资金最大、点中了命门要穴的生命工程,其价值在于久远的生命力。
历史上的固原曾因扼守咽喉而名重数代,今天的固原必须放开襟怀才能获得发展。这次交通项目总投资是73.3亿元,其中我市今年的公路总投资达到61.99亿元。61.99亿元是个什么概念呢?几乎是固原去年全年的地区生产总值(68.95亿元),比去年全年固原全社会投资总额(52.8亿元)还要多将近10个亿。单个的数字不仅不足以引起注意,有时可能还会感觉枯燥,但引入对比的另一组数字,一定会让人震撼。固原的壮大发展就仿佛一个羸弱久病的人要走向健壮那样,需要经历活血化淤、健骨丰肉的育养过程。这单盛大的“营养菜单”将使固原新增高速公路72公里、二级公路149公里,农村柏油路、水泥路新增800公里。
如果说上面的许多工程令我们感到惊喜和振奋的话,那么须弥山旅游项目建设奠基则让人眼前发亮。“文化固原”应当是我们正在“建设新固原”的神韵亮彩。多年来,我们没有更多的能力去开发建设和保护利用历史赋予固原的这笔宝贵财富。今天,自治区借国家扩大内需的难得机遇,提出将固原的文化旅游“打造成丝绸之路上的王牌景点”,须弥山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启动意味着这一“打造”已经破题,意味着固原的旅游支柱产业将从“短腿细腿”变成“长腿粗腿”。
可以乐观地讲,这些项目的投产达效之日,就将是全市的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大关之时。那时全市人均产值将有望突破1000美元关口,固原将顺利跨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句话,今天我们已经与机遇握手了,接下来固原应当怎么办?陈建国书记恳切地指出:“争取项目支持的目的是为了加快发展,是为了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是为了更好地造福人民群众,是为了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而不是单纯地要救济。”他还说,一定要教育我们的干部和群众,树雄心,立志气,在国家的支持下,立足于自己的力量,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尽快改变面貌,迎头赶上,争取对国家作出贡献。
(原载《固原日报》2009年4月2日,与封聪合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