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龙于196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光学仪器工程学系。1968年分配到成都量具厂,做了一名普通的车工。在成都的九年中,陈俊龙一直以“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为准则,从基层做起,认真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由于陈俊龙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他在全厂8000多名员工中脱颖而出,被评为为数不多的“厂级先进”。
1977年,祖籍宁波的陈俊龙毫不犹豫地回到宁波工作。由于先前在基层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陈俊龙初进宁波量具厂就担任总工程师一职,指导整个量具设计机制的流程。那时的陈俊龙孜孜不倦地全身心投入工作。尽管遇到了种种困难,他也总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和永不放弃的韧劲来面对。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陈俊龙开始设计一台机器,一直没有成功,但他却坚持了下来,不气馁,不放弃,用责任和韧劲将这项工程继续,用自信和勇气赋予这台机器以活力。历时两年半,这台机器得以完成。1988年,陈俊龙加入了全国量具量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并坚持每年出席会议,将自己在量具方面的经验和研究成果与大家一起分享,同时也向其他专家学习。
1992年,经同事建议,陈俊龙决定尝试教师工作。他的教学生涯从担任宁波高等专科学校机电系主任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我时常教导学生做人要扎实,要尽量从基层做起,锻炼自己,积累经验。”陈教授出色的工作表现,使其在教学岗位上被评为宁波市“劳动模范”。
入职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为陈俊龙开启了另一片教育天地。陈俊龙参与创建了如今的机电与能源分院,为学院名字的选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当时,我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提升学院机电与能源分院在宁波市的地位。”说到这儿,陈教授透出坚毅的目光,而如今,他如愿了,为宁波市中小企业举办的模具中小型企业业务培训班顺利开班。“CAD(高级)和数控机床运用操作管理培训班,是一次为社会经济服务的举措。学院拥有丰富的实验室资源——工程训练中心、材料力学实验室以及计算机网络中心、机房等硬件设施,在宁波市处于领先地位,为宁波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服务。”陈教授说道。
工作中的陈教授,始终本着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态度,坚持“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这种朴实、坚毅的工作品质让这个螺丝钉在理工的大机器上熠熠生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