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明:命运在自己手中
李文明
2005年开始在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任教。高级编辑,高层次专家库人才,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员。1982年四川南充师范学院(现西华师范大学)毕业,1990年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发表论文130多篇。主要著作有《广播电视学导论》(参编),《新闻评论的电视化传播——〈焦点访谈〉解读》等。其中,《既是“喉舌”又是“耳目”》获四川省第七届广播电视学术论文奖三等奖;《假作真时“政”亦假》获2004年四川省电视新闻评论二等奖;《中国新闻史上的突发事件传播》获浙江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学术进步奖,浙江省社科联第二届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对于生活在20世纪60年代的青年,自己的命运似乎变成了一个未知数。而他们的命运,也同样影响着这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命运。于是不愿平庸虚度一生的青年用自己的勤奋、刻苦、求知、踏实的精神,在那个不平凡的年代,磨炼出了不平凡的自己。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法律与传媒分院李文明老师,就是在那个年代磨炼出的一把利剑。
“文革”后期,李老师仅有六年半的小学文化和两年的初中文化程度,虽然李老师对上高中抱有强烈的愿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最后,只能投身到工业建设中。
而一篇发言稿改变了李老师的生活。1975年,李老师开始在工厂里从事宣传工作,由于李老师比工厂里的其他工人文化程度高,车间的党小组长让李老师写了一篇发言稿并推荐他以工代干。
1978年,高考恢复。李老师也在工厂里负责了三年的宣传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在冲破种种阻碍后,李老师放弃了工厂里丰厚的工资,投入到高考的复习之中。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1978年,李老师仅仅靠复习大纲和工作期间翻阅过的书籍上的知识,考入了四川南充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深知机会来之不易的李老师,倍加珍惜在大学学习的机会。在大学期间,李老师养成了一个习惯:不到午夜12点不睡觉,并且三十年如一日,把尽量多的时间腾出来,放在学习上。也正是这一习惯,让李老师踏上了成才之路。
1982年,李老师大学毕业,回到故乡四川自贡教书育人。在任教的六年里,李老师不仅教授别人知识,而且不断地充实着自己的知识,为自己的研究生学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88年,李老师如愿考入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随后,李老师在电视台工作了14年。14年的辛苦付出,在2004年终于得到了回报。李老师凭着自己在电视台的出色工作,晋升为高级编辑。“这可是14年换来的回报啊,真的不容易,获得这个荣誉的同时,让我感到身上肩负的担子更重了。”李老师说道。
2005年,李老师从中国的西部来到了东部沿海的美丽城市——宁波,在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从事新闻课程的教学,开始了自己的崭新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