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民: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建民
笔名老剑,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法律与传媒分院副院长、法律与传媒实验中心主任、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宁波市与中国社科院共建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编辑。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全国新闻学研究会理事、宁波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宁波日报报业集团阅评顾问等职务。主要承担新闻实务课程教学。研究方向:新闻融合、报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等。主持过省新世纪教改项目、宁波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项目等多项课题。出版著作4部,主编、参编著作9部,发表论文30余篇,获国家及省市级新闻奖10余次。
他的博客上有这样一句话:从前为新闻守夜,将来为传媒志铭。曾做过四家省、地级都市报副总编辑的刘建民老师,虽然离开媒体业界重新回到了高校,但他说他的理想不会停留。
带领学生们了解业界,熟悉媒体运作,爱上新闻,并能为新闻奉献自己,在学生身上延续自己的梦想,将他对媒体的热爱延续到很远、很远……
刘老师告诉我们,他在宁波理工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在新闻学实务课程的教学上做了一些改革,致力于把学生引向新闻职业化的门槛。
“把课讲好,把学生带好!”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宁波理工四年多的教学实践中,刘老师充分发挥过去在新闻业界从事采编工作的经验,发挥“双师型”教师的特点,致力于把学生引向新闻职业化的门槛。他在所担任的“新闻采访”、“新闻写作”等新闻实务课程中增加了实践因素,完成了“我们的老师”师生互动专题、宁波企业内刊调研等教学实践课题。他承担了院级“新闻编辑”精品课建设项目,坚持课堂教学创新,进行全模拟报刊采编实践,争取数万元经费,出版了近百版的学生报刊作品《时代新报》、《新锐报》、《非常理工》等,赢得了国内新闻传播类院校同行的好评,还推出了《报春》等学生报刊设计精品集三集。“刘老师的课,不枯燥。上刘老师的课,就像有一双手在后面推着我们向前走。”这是新闻专业的学生对他的评价。
刘老师特别注重学生实践成果的整理。他花费大量时间组织2006和2007年度的《新闻创造生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法律与传媒分院新闻学专业学生实习实践作品集》的编辑出版工作。还开设了法律与传媒分院新闻学专业学生实习实践作品网站和行走的新闻网站。
第二件事:“行走的新闻”,这是刘老师全情投入为学生出谋划策,致力打造理工新闻学子的专业实践品牌。
“越接近基层越接近真理”,刘建民把学生社会实践看得特别重要。作为一个专业教师,他不计报酬,为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策划了大型品牌社会实践项目“行走的新闻”,并在2007年度作为总指挥,调度110余名学生开展了以改革开放30年为背景的社会实践大手笔——《宁波:30个村庄的30年》。学生们在刘建民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宁波社会主义新农村,带回了30余万字的新闻实践作品和10余万字的调研报告,宁波出版社公开出版,领跑全国高校新闻院系的学生社会实践。
2008年他又策划了《宁波:30个社区的30年》,2007级的130余名同学参与其中。他放弃休息,利用暑期时间,编辑完成了同学们的稿件并交付出版社出版。2006级、2007级参与这次实践的同学们到今天仍然没有忘记刘老师在假期通宵陪着他们写稿改稿的情景。
如今2009年度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的《宁波:60个公民的60年》也已经出版。
第三件事:建设以报刊编辑出版仿真实验室为核心的全国一流的传媒实验平台。
2007年,学院投入150余万元建设的报刊编辑出版仿真实验室一期工程,是法律与传媒分院传媒实验中心的核心平台。刘老师充分发挥了媒体实践的特长,放弃整个暑期的休息时间,自行设计建设计划,在实验终端、排版软件以及最新前端输入、后端发排输出和高端打样设备上费尽心思。实验室承担了“新闻编辑”、“电子排版技术”、“报纸专业编辑实务”及其他部分影视、摄影和平面设计实验课程。在实验室,学生不仅学到了专业的排版编辑技术,而且还能参与到老师的科研项目中来,其中的《宁波都市报差异化量化分析》获省传播学学会研究报告一等奖。师生们评价说,在培养传媒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提升专业技术的探索之路上,刘老师主持的实验中心让同学们在书本之外找到了一片科学与人文结合的实践天空。
在刘老师的努力下,新华社现代金报发展研究中心落户宁波理工,这也是宁波高校中唯一的媒体委托项目,此举巩固并扩大了学院新闻学教学实践基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