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后,由于高校教学的需要,吴正昌教授毅然走上了教师的道路。虽然后来因为“文革”,暂时离开了教师的岗位,但“文革”一结束,吴教授毫不犹豫,又回到了他熟悉的讲台。“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我就会去认真努力,坚持一直走下去。”就是这样一个承诺,吴教授在教师的岗位上一干就是30多年,直到现在已经退休,依然在发挥着自己的余热。
“教师之于社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岗位,他们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因此,吴正昌教授对于作为教师的自己格外严格。“文革”结束后,吴教授回到学校教书,当时的他还只是本科毕业。但是在给同学们教书的同时,他渐渐意识到自己的水平还有限,有时不能把最先进的知识教给学生,这令他很不安。于是,吴教授选择了一边教书,一边攻读博士学位,在充实自己的同时,还能将最先进的知识教给学生。虽然这样的“双线作战”会令他很累,但出于对数学的热爱、对学生的强烈的责任心,他坚持了下来。“只要认真努力地去做,就一定能取得成功的。”吴教授在说这句话时,脸上露出坚定的表情。
30多年的教书生涯,从德国到中国,从浙江大学到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吴正昌教授带过的学生无数,可谓“桃李满天下”。几十年的教学历程,阅人无数,吴教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一套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水平学生的教学方法。
在德国的大学教学时,由于国外的学生创新能力、主动性更强,他们上课是没有教材的,同学们全部都是做笔记,课后继续去深入钻研。“当然,这样的方法也有它的弊端。同一个班里会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那些主动学习的学生,会掌握得更好,越来越有兴趣,能力提升很快;而那些上课不听的学生,就会因为没有教材而落下,以致成绩越来越差。”而这样的方法在中国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中国的学生相比国外的学生依赖性比较强,他们更需要有老师、教材的引导,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
2003年,来到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吴教授,主要教授微积分。“要把一门学科教好、教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怎么样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是教师最需要掌握的教学方法。在我看来,教数学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一种学科思想。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做学问,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宁波理工教学时,吴教授和以前相比,会讲得更细致,让学生更容易懂。当遇到比较深奥的理论时,他并不急于向学生说明,而是先将一些基础知识讲清楚,在充分做好铺垫后,再引入新的理论。“这种情况下,思维不能跳跃太大,要慢慢引导。什么时候引入,时机非常关键。针对不同的学生,适当地调整教学方法对教学的效果影响是很显著的。”
不仅是注重教学方法,吴教授还能很好地处理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在教学方法受到大家认同的同时,还深受同学们的喜爱。说起自己的学生,吴教授亲切地说:“我觉得学生都很可爱,就像是我的孩子一样。而且他们的求知欲望都很强,我很乐于同他们进行交流。”对于那些遇到困难,向他求助的同学,吴教授都会尽量去帮助他们。不只是数学问题,很多同学还会就学习、工作上的困惑来找他,吴教授都会用他丰富的人生经验来给他们提建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