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乡统筹山川共济

城乡统筹山川共济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13个省区市的300多名车手、800多名车迷游客前来参加,上演了一场“金戈铁马驰骋黄河金岸,机车文化唱响塞上江南”的宏大盛宴。2010年9月19日上午,2010宁夏“黄河金岸”国际马拉松赛在吴忠市隆重举行。打造黄河金岸不是黄河两岸的简单建设,不是沿黄河修一条路、盖几栋楼,而是按照城乡、区域统筹的思路,通过实实在在的建设发展,全面打造“一堤六线”新景观,以此推动城乡统筹、山川共济、协调发展。

大特色西部崛起 城乡统筹山川共济

沿黄河金岸一路走来,记者被眼前的景致所征服,内心发出连连感叹:路宽了,城绿了,水多了,就连人们挂在脸上的笑容也多了份自信。宁夏在破与立、进与退、得与失的无数次艰难抉择和博弈中破茧成蝶,让世人深深感觉到打造黄河金岸,是引爆宁夏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城市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的“导火索”。

“把黄河两岸的利通区和青铜峡两个城市统一规划,东扩西移,相向发展。利通区和青铜峡两岸30平方公里的地段成为吴忠市城市建设的主战场。这样超前发展,拉开了框架,政府画格子,企业填空子,把吴忠建设成沿黄城市带上的滨河生态水韵城市。”这是吴忠市给自己许诺的未来。

照此规划,浸润了吴忠千百年的母亲河将穿城而过,成为流经孩子身躯的一条内河,黄河东岸形成环城水系新格局,黄河西岸建成生态观光风景带,两岸大大小小22个湖泊湿地、开挖15.5公里清宁河、整治10公里罗家河,加上黄河穿越城市段的水面,全城水面累计达到7.5万亩。

灵武市陶家圈二队农民杨生勇和老伴将2亩多小麦收割完后,估算出每亩比去年多收了50多公斤。老两口一合计,明年家里的18亩地全部倒茬种小麦,能多收近千公斤。今年灵武市在滨河大道东侧建设了一条27公里的排水总干沟,使临河、梧桐树、崇兴等3乡镇24个村、4.88万人、13.5万亩耕地受益。

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梧桐树乡李家圈村村民却常为了黄河水头疼,不是稻田排水不畅,就是地势太高灌不上水。李登明家的稻田在张家沟旁边,站在田埂上抬头就能看见黄河。可李登明却说:“过去田里排水不畅,种一葫芦收一瓢,地里的蒿草长得比稻子还高,每年都是站在水里收稻子。万一赶上雨多的年份,地里的粮食就别指望了。”

2009年,灵武市委和市政府结合黄河金岸建设,利用标准化堤防东侧的湖泊湿地、低洼地建设了一条纵贯南北,集绿色、生态、蓄水、排水、灌溉为一体的排水总干沟。排水总干沟建好后,李登明家再也不为稻田排水发愁了,明年他打算尝试倒茬种小麦。滨河大道工程建成后,既解决了13.5万亩农田排水不畅的问题,又为下游3万亩农田灌溉提供了水源保证,形成一条水系大通道,建成了水畅、树绿、风清、村美的塞上江南田园化风光综合整治示范区。

收获时节的塞上九月,迎来了美丽的传播者。9月7日上午,“美丽宁夏·黄河金岸全国画报媒体大采风活动”在宁夏平罗县黄河金岸启动。来自42家全国画报和航空杂志的百余名总编辑、资深摄影记者以及部分国内摄影大家将以宁夏全境沿黄经济带为中心,对宁夏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及城乡、工农业建设进行全面深入的拍摄采访。

为期7天的“2010年首届中国宁夏国际自驾车旅游节”7月9日在宁夏银川市完满落幕。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13个省区市的300多名车手、800多名车迷游客前来参加,上演了一场“金戈铁马驰骋黄河金岸,机车文化唱响塞上江南”的宏大盛宴。

2010年9月19日上午,2010宁夏“黄河金岸”国际马拉松赛在吴忠市隆重举行。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大卫表示,2010宁夏“黄河金岸”国际马拉松赛起点相当高,非常有特色。宁夏黄河金岸四市联动,39700多人一起在黄河岸边跑起来,声势浩大,这在国内并不多见,特色十足。

在黄河边生活了20年的刘涛,从未像今天这样惊讶于家乡的变化:住了20年的老房子被拆了,取而代之的是轻钢结构的抗震房;种了20多年地的父母改行了,到古城湾小镇建设工地打工,俩人一天收入120元,大大超过种庄稼的收入;曾经玩耍过的河滩,如今建设热潮高涨……而这一切的变化都源于黄河金岸。

截至2010年5月底,宁夏沿黄城市带开工建设了青铜古镇、掌政镇、回乐人家等一批特色小镇。建设了塞上农民新居新村14个,综合整治旧村163个,开工建设轻钢结构抗震示范点7个,回乐人家等一批滨河新村全部开工建设,一批又一批农民聚向黄河金岸,有了新的家园、新的开始和新的梦想。

青铜峡的豪布斯克社区破土动工,永宁正在建设世界穆斯林城和塞上江南生态园,贺兰长河湾生态旅游项目在加紧实施,平罗天河湾湿地生态公园将整个宁夏微缩于此。中卫世界沙博园、吴忠黄河文化园、银川华夏河图等四大文化公园正在规划建设。两年前,刘涛和他在外地读书的同乡们怎么也无法将这些“国际性”的大项目与家乡宁夏联系起来。

孔子云:“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王正伟认为,打造黄河金岸、建造沿黄城市带对深化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改变宁夏欠发达地区落后面貌,维护民族地区长治久安,造福宁夏一方百姓,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打造黄河金岸不是黄河两岸的简单建设,不是沿黄河修一条路、盖几栋楼,而是按照城乡、区域统筹的思路,通过实实在在的建设发展,全面打造“一堤六线”新景观,以此推动城乡统筹、山川共济、协调发展。

地处祖国西部一隅的宁夏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宁夏经济呈现典型的资源依赖和粗放发展的特征,产品结构初级化,企业规模小型化,资本积累内源化。要在调结构、促发展中实现华丽转身,就必须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新起跳。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宁夏,这片早已不再沉寂的土地,在燃烧的激情中愈加昼夜不眠。宁夏人铿锵迈步、激情跨越,用如椽的神笔将这一串即将成为现实的数字写进历史:根据测算,通过“黄河金岸”的建设,到2012年宁夏沿黄城市带人口将达到400万,占全区总人口的60%以上,GDP达到1300亿元以上;到2020年,沿黄城市带的人口将达到500万,城镇人口达到400万,分别占全区的71%和94%,城市化率达到75%以上,GDP将跨过3000亿元大关,人均GDP超过6万元。

沿黄城市带(群)建设启动一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标志性建筑不断推进。中卫黄河湿地公园、吴忠新月广场、青铜峡滨河新村、灵武枣博园、中国枸杞博物馆、灵武黄河书院、青铜峡黄河圣坛和黄河楼等一批标志性建筑进展顺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吴忠市、青铜峡市、中宁县滨河新区建设加速推进,各地市政公用服务设施日臻完善。石银高速公路、国道211线机场至灵武高速、中卫孟家湾至营盘水高速以及银川、石嘴山、惠农火车站迁改建工程全面开工。宁夏空港、银川陆港、惠农口岸等大型物流园区建设和运营加快推进。生态效益不断显现。新增生态绿地40多万亩,新增水面6万多亩,新增土地13万亩。银川等市县全面启动了滨河大道全线两侧沟、渠、塘、田、林、路、湿地和村庄综合整治。沿黄各城市加强园林绿化、景观水系建设,培育特色风貌,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彰显了城市发展魅力。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完成了沿黄城市总体规划,启动了10个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启动了全区住房公积金异地购房贷款同城化,实施了银川市城市公交一卡通,制定了沿黄城市带城际公交方案,电信同网、同号、同费一体化方案正在论证。可以说,沿黄城市带建设为实现全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宁夏要积极培育沿黄经济区,推动沿黄城市带建设,形成省域经济增长点。这充分说明,打造黄河金岸、建设沿黄城市带经济区已由地方战略上升为国家政策、由地方重点上升为西部大开发重点。

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了解到,2010年沿黄城市带和黄河金岸建设主要任务之一的标志性建筑正在渐次落地,中国枸杞博物馆、灵武黄河书院一期主体工程完工,青铜峡黄河楼、青铜古镇、灵武世界水车博览园、贺兰长河湾、平罗天河湾暨塞上江南博物馆等初露芳容。沿黄城市带建设以“建传世精品,布特色产业”为重点,一手抓标志性、特色建筑,一手抓产业发展,年初共确定了6个方面的重点建设项目共76个,其中沿黄标志性工程和旅游、文化、休闲景区景点建设22项。银川黄河小镇、灵武黄河书院、青铜峡黄河楼、青铜古镇、中国枸杞博物馆等将在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开工建设吴忠黄河文化展示园、回乡游览园、黄河人家、穆民人家、青铜峡黄河大峡谷、黄河圣坛、水工博物馆、平罗塞上江南博物馆、陶乐影视城、石嘴山水城、黄河古渡坊等工程,规划建设银川金水园旅游休闲度假城、黄河东岸沙漠高尔夫球场、石嘴山中国矿山博物馆、陶乐防沙治沙植物园、沙湖水城、农垦葡萄酒城等新的沿黄标志性工程和特色建筑。

在沿黄标志性建筑的规划和建设上,各地都将“百年工程”作为建设目标。为了礼敬黄河、祭拜黄河、感恩黄河,王正伟创意并于2010年5月开工新建中华黄河圣坛、黄河楼,黄河圣坛现已竣工落成。建成后的黄河圣坛将于每年定期举行仪式祭奠黄河。黄河圣坛长999米,宽200米,位于青铜峡市金沙湾西岸,背靠贺兰山山脉,隔河屹立牛首山,左傍万里黄河臂弯,右依青铜峡峡口。站在黄河圣坛的位置向下望去,眼前的黄河及滩地正好成一个太极八卦图。王正伟介绍,中华黄河圣坛建设成为承载历史、继往开来的文化工程,也是当代精品历史遗产。深挖黄河文化内涵,拓展黄河文化外延,融合黄河文化、伊斯兰文化、西夏文化,彰显母亲河海纳百川、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精神。通过一脉相承的创意设计,使中华黄河圣坛与黄河文化博物馆(即黄河楼)、黄河古镇等建筑血脉相通、文脉相连,形成黄河文化圈和旅游产业带

正在建设的青铜峡黄河楼仅地下一层承台建筑就使用钢材2000余吨,相当于1万平方米商住楼的钢材用量。为充分聚集中国枸杞博物园的人气、商气、财气,中宁在该项目圈内引入国内赫赫有名的地产商联华国际,投资6亿元建设中宁柏兰德五星级假日酒店、枸杞商业街;同时在建的还有永宁物流园区、金凤区创业一条街等项目。

打造黄河金岸,推进沿黄城市带建设的战略构想实施后,宁夏人开始重新审视黄河,决心做足“水”文章。去年以来,各沿黄城市重点开发了中卫滨河、青铜峡鸟岛等6大湿地,为黄河金岸增添了灵气与神韵。银川市西北部水系整治工程,计划分两期集中整治湖泊44个。吴忠市投资近1亿元开发滨河湿地生态保护示范工程,在牛首山下修整恢复昊盛湖、天辰湖、同盛湖等湿地,在沿石中高速公路两侧建成11公里的景观水道,贯通市区周围湖泊水系。中卫市投资4亿元,治理腾格里沙漠和灌区边缘地带近4万亩湿地生态环境。石嘴山市投资1.5亿元,保护恢复星海湖湿地,形成湿地48平方公里,水面30平方公里。

宁夏湿地保护管理中心负责人说,“黄河金岸”建设催生的这6大天然“氧吧”沿黄河而居,灿若珠玑。“黄河金岸”建设,还使得全区湿地面积进一步扩张。目前,全区湿地面积达384万亩,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2个百分点。

2010年沿黄城市带建设确定重点项目300余项(不含工业项目),总投资约280亿元,其中新建项目200余项,任务之重、投资之大为历年之最。确保全年新增沿黄绿化面积30万亩、开发水面4万亩,分两年整理两岸土地65万亩。届时将实现沿黄市县“一年一个新变化,三年一个大变化,五年登上大台阶”的目标,真正把黄河金岸打造成现代产业的聚集区、城乡统筹的示范区、生态文明的先行区、内陆开放的试验区。

2010年4月13日,“建造沿黄城市带、打造黄河金岸”建设启动整一年后,黄河堤防和滨河大道全线贯通。这一工程是黄河全线以堤防工程为基础的距离最长、等级最高的滨河公路,创造了堤防建设的“宁夏模式”。

应该说,标准化堤防竣工暨黄河金岸滨河大道全线通车,只是宁夏实施“黄河金岸”战略这个鸿篇巨制的精彩开头。我们相信,随着黄河金岸建设的深入推进,一个以黄河为主线的绿色长廊、文化长廊、旅游长廊、交通长廊、特色产业长廊必将在祖国西部崛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