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枸杞果酒问世
枸杞是中国特有的作物,而中国的枸杞又以宁夏枸杞最为闻名,宁夏的枸杞又以中宁枸杞为最佳。中宁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枸杞之乡”,栽培枸杞已有数百年历史,得益于当地独特的水土光热条件,这里生产的枸杞色艳、粒大、皮薄、肉厚,品质远远胜过其他地区所产,是唯一被载入新中国药典的枸杞品种。
1999年10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在视察中宁县时,品尝了原中宁枸杞制品厂生产的枸杞酒,称赞该酒口感非常好。当得知该厂已破产4年,正欲拍卖,朱镕基说,枸杞产业是宁夏的特色产业,应该把它发展成为宁夏的特色经济。面对总理的嘱托,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领导找到张金山,希望他能够兼并中宁枸杞制品厂,将宁夏枸杞产业延伸下去。
责任、使命、期盼、嘱托,让张金山再次选择接手,2000年4月,香山酒业集团收购了中宁枸杞制品厂。要知道,当时他的白酒厂在宁夏市场已占到了90%的份额,放着好好的白酒生意不做,却要去接这么一个烂摊子,大家都觉得他是在往火坑里跳。更为严峻的现实是,这家枸杞制品厂原来生产的枸杞饮料、枸杞罐头和一些散见的枸杞制品,销路一直不好,如何定位企业的发展,是摆在张金山面前的棘手问题。
白酒用粮食酿造,葡萄酒用葡萄酿造,直接用枸杞发酵酿造枸杞酒如何?枸杞的滋补健身功效是公认的,做枸杞酒自古就有,但都是传统的浸泡方法,浸泡时间长,而且只能发挥枸杞营养的10%。用宁夏的特色资源枸杞作为延续枸杞产业的起点,把枸杞的传统作用演变成现代的产业链,张金山的奇思妙想可以说前无古人。
这绝不是心血来潮,张金山是中宁人,他深知枸杞的价值,更明白传承枸杞文化的意义,特别是中宁人大片砍伐枸杞的场景,让他心如刀绞,他知道农民的无奈,加工环节的短腿令枸杞只能以干果形式出售,有时价格甚至跌破成本价,种枸杞就意味着赔钱,不如挖了种粮食。张金山暗下决心,要重振中宁枸杞的威望,让果农们以种枸杞为荣,让千年枸杞文化得到延续。
当时枸杞鲜果1斤只卖1.5元,为了保住果农对枸杞种植的积极性,张金山一边以4.5元的高价收购,一边思考枸杞果酒的技术问题。事实哪有想象的容易,枸杞酒体的易感染和不稳定,让试验数度失败,上千万的投入,上千次的试验,十几吨不合格酒体的废弃,让大家有些打退堂鼓了。但张金山从没想过放弃,他带头没日没夜地研制,铁了心地往前冲。更让员工不解的是,枸杞酒还没有研制出来,他却规定,每年的收购价至少都要比前一年高10%。不进钱,还投钱,种种非议扑面而来,而张金山置之不理,倔强的性格让他义无反顾。
2001年8月,枸杞低温发酵技术研制成功,这项技术令枸杞酒的营养价值发挥到了90%。不单单是酒体的研制,张金山内心始终没有放弃对枸杞文化的凝练与传承,他和员工四处寻访挖掘有关枸杞的传说和故事,他知道,一个品牌的延续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有关文化所做的一切,于他而言,同样是一种责任。
张金山的远见和魄力,让中宁的枸杞种植从过去的10万亩发展到60万亩,枸杞的价格一斤涨到几十元,不仅果农富了,更带动周边县市数百家企业对枸杞深加工领域的介入。2002年,全国有4名私营企业主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其中张金山以高票入选。
一个人改变了一个产业的命运,推动了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在最艰难的时候,张金山为中国古老文化的传承保住了一方命脉。他是开拓者,是领头羊,是功臣。对于他的时代而言,张金山真正地佐证了一个民营企业家责任的分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