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家十年通讯史

我家十年通讯史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0年前,我还生活在晋东南的一个偏僻小山村。8年前,我离开小山村,到县城去打工。六年前,我来到了太原。两天后,等我回到太原,拨通那个电话号码时,话筒里传出母亲熟悉的声音,不知为什么,我竟热泪长流。但那天,我打开了电脑,和远在小山村的父亲母亲连通了视频,通过网络,我全程直播了小公主的满月仪式。

秦小龙 山西省太原市电建四公司职员

10年前,我还生活在晋东南的一个偏僻小山村。山村四周群山环绕,环境闭塞。连接村子与外面世界的,是一条只有一尺多宽的羊肠小道。在这样的山村里,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人和人之间有什么事,想传递什么消息,除了亲自见面外,就只能托人捎话了。所以那时候,我在村里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帮我捎句话”。因为捎话不准确,常常闹出笑话,甚至造成误会,耽误事情。记得有一次,母亲托人捎话给邻村的姨娘,让姨娘初五来我家给小侄儿过周岁。谁知那人半路改了行程,将母亲的话又转告另外一人捎去。到了初五,我们左等姨娘不来,右等姨娘不来,都以为姨娘家里出了什么事。可到了十五,姨娘却挎着竹篮来了。原来,捎话的人将初五记成了十五,不仅如此,还添话说侄儿过生日还差一顶小帽,害得姨娘紧赶慢赶又做了一顶小帽带来。所以那时母亲常常对我说:“捎东西是越捎越少,捎话却是越捎越多。”

8年前,我离开小山村,到县城去打工。县城离家有六十多里,因为交通不便,我常常两三个月,有时甚至半年多才回家看一趟。因为离家远,周围又没有认识的人,想家了,也没有人可托往家中捎话。也就在这个时候,村里到乡里的公路修通了。有了路,乡邮政所的邮递员就愿意到村里送信了,他每隔一周往村里送一次信。知道了这个消息后,我高兴极了,第一件事,就是买了一沓信封和邮票。想家了,或者有什么事了,我就给家里写封信,然后贴上邮票,走十几分钟路到县邮政局,小心翼翼地把信扔到邮筒里。然后,就是每天期盼能收到父亲的回信。当然,我也知道,我根本不可能收到回信,因为父亲不识字,我寄给他的信,他都得请村里的老师读给他听。但信有时候在邮路上走得很慢,有一次我寄完信后,正赶上停工放假,便收拾行李回家。结果我都回到家了,信还没到。两天后,我才从邮递员手里接过了自己写的那封“迟来的信”。慢归慢,但写信比起捎话来,要可靠得多了。

六年前,我来到了太原。这时候,电话手机在城市已经非常普及了。上班时,看着同事拿起电话或手机,拨通家里的电话,告诉家里人下班后回还是不回,吃饺子还是吃馒头,心里便羡慕不已。常想什么时候老家也能装电话了,就可以和母亲直接沟通,听听她的声音,解解自己的思念之苦。没多久我回老家,母亲就告诉我,固定电话线已经架到了家门口,村里也可以安装电话了。我听了,小跑着到了村里的代办点,交了钱,选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号码。两天后,等我回到太原,拨通那个电话号码时,话筒里传出母亲熟悉的声音,不知为什么,我竟热泪长流。第一次觉得,原来我从来没有离开母亲身边。

但给家里打电话,需要在固定的时间。因为家里农活很忙,父母常常在田里一呆就是一天。遇到有急事的时候,还是不方便。这时我就想,要是村里也能有移动电话就好了,给父亲买个手机,随身带着,什么时候想联系了,随时就联系。有次回家,我就带了一部手机回去,但站在山顶上都没有信号,手机只能当手表用,看看时间而已。

5年前,我再回老家,发现高高的山顶上,两座铁塔直插云霄,一群工人正在铁塔上忙碌。父亲告诉我,那是在建移动电话的信号发射塔。我听了,欣喜地想,这下好了,村里也可以用手机了。离开时,我把自己的手机留给了父亲,只带走了手机卡。一个星期后,一个陌生的手机号码给我打电话,我接起来,是父亲爽朗的笑声。他大声地说,这是我的手机号,家里电话没人接时,就打手机。当然要是没什么急事,还是发短信的好,省钱。我说你又不识字,发短信怎么能行?父亲却道,没关系,你发得简单点,我慢慢认就行了。从此,我再也不用担心和家里联系不上。

两年前,我已经记不清自己在使用第几部手机了,而父亲的手机,从黑白到彩屏,从直板到翻盖,也换了至少不下五部。现在,他也学会了发短信,常常用简单的语言,告诉我村里的一些变化。比如马路铺了柏油了、自来水接通了、谁家买了小汽车了等等。这时候,网络已经彻底改变了城市的生活,我买了电脑,装了宽带,电子信箱、QQ、MSN,甚至博客、主页一应俱全,朋友想联系我,至少有不下十种办法。有次回家,父亲对我说,他看到邻居买了台电脑,想看什么就能看什么。我听了,才知道宽带已经接到了小山村。当天,我就带着父亲跑到镇上,给他买了台电脑,又办理了宽带。已能够认识一些常用字的七旬父亲,从此开始了自己的网络生活。每学会一个新操作,他都会骄傲地告诉我。当然,遇到不会的,他第一个骚扰的也是我,有时候我有事,一接他的电话便烦。父亲却道,你还嫌我烦,你记不记得小时候,你有多烦我?

去年冬天,我的小公主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因为事多,满月的时候,我没回老家,在城里给小公主过的满月。但那天,我打开了电脑,和远在小山村的父亲母亲连通了视频,通过网络,我全程直播了小公主的满月仪式。电脑屏幕上,父母写满沧桑的脸上,全是幸福的笑容。就连妻子,也幸福得流出了眼泪。

现在,想家的时候,我就打开电脑,和父亲来次视频聊天。或者没事的时候,将小公主的照片,用彩信发过去。距离已经不是问题,亲情因此变得更加温馨。虽然只有短短10年时间,但从捎话到写信,从写信到打电话,再到手机、网络,我觉得,我家的10年通讯发展史,不正是我们走向幸福的缩影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