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臂猿的拿手好戏
长臂猿,因其前臂长而得名,身高不足1米,双臂展开却有1.5米,站立时手可触地,故而得名。
我国有5种长臂猿,即白掌长臂猿、白眉长臂猿、海南黑冠长臂猿、黑长臂猿和白颊长臂猿,它们是仅次于人类的高级灵长类动物,也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长臂猿生活在茂密的树林中,采用“臂荡法”行动,它的两条灵活的长臂和钩形的长手,使它们穿林越树如履平地,无论觅食、玩耍、休息、求偶、生殖、哺育幼仔等几乎全部在树上进行。
行动的时候,长臂猿能用单臂把自己的身子悬挂在树枝上,双腿蜷曲,来回摇摆,一次腾空移动的距离就有3米远,每次可以连续荡越8米至9米。
雌长臂猿还让刚出生不久的幼仔用手脚抱住自己的前胸,带着它一起在森林的上空飞速跃进。它们动作灵活、自然、轻松、优美,如同飞鸟一般,使人感到惊心动魄。
长臂猿会唱歌,它的喉部长有喉囊,又叫音囊,喊叫的时候,喉囊可以胀得很大,使喊声变得极其嘹亮,是哺乳动物中名副其实的“歌唱家”。它们特别喜欢鸣叫,形式有雄兽的“独唱”、雄兽和雌兽的“二重唱”和雄兽及其家庭成员的“大合唱”等。特别是气势磅礴的“大合唱”,一般是成年雄兽首先发出引唱,然后成年雌兽伴以带有颤音的共鸣,以及群体中的亚成体单调的应和,“呜喂,呜喂,呜喂,哈哈哈”,音调由低至高,清晰而高亢,震动山谷,在几千米之外都能听到。
它们的这种习性,既是群体内互相联系,表达情感的信号,也是对外显示它们的存在,以及防止入侵的手段。遗憾的是,它们高昂悦耳的歌声也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因为偷猎者正是根据它们的“歌声”寻找到它们的。
长臂猿又是最重感情的动物。当猿群中有受伤、生病或死亡者时,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它们就不再歌唱和嬉闹。它们是动物中“感情最丰富”的。长臂猿是典型的一夫一妻制动物。因为长臂猿不是群居,它们每个家庭生活在一个很大的领地里。东南亚有一种长臂猿在树林之中吊来荡去,很少到地面活动,其优美的荡姿和变化多端的技法,展现了高超的技巧。
随着近代人类经济活动领域的扩大,原始森林不断被开发,加上无端的乱捕滥杀,使长臂猿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小,数量显著下降,有一种因手足均为白色而得名的珍稀白掌长臂猿,分布在我国云南西南部的几个县境内,目前仅剩下30~40只。而另一种生活在我国云南北部的珍稀白眉长臂猿的野外数量也仅有100只左右。
造成长臂猿资源毁灭的原因很多,既有自然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是森林的破坏和气候的变迁。长臂猿是典型的树栖动物,栖息于热带或热带性原始森林中,它们和其他灵长类动物一样,失去了森林就无法继续生存下去。
在线小知识
长臂猿和人类有着亲缘关系,它的形态构造、生理机能和生活习性比较接近于人类。它们在身体构造上有许多方面和人类极为相似,例如牙齿都是32颗,胸部只有一对乳头,血型也有A型、B型、AB型,只是缺少O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