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在一个没有风没有雪的日子,我们见到了深圳市劳动保障局副处长林志立,在对他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深圳对陇南劳务帮扶的情况和艰辛。
2008年7月1日,刚刚参加完四川都江堰灾后就业招聘会,还没有来得及休息一下,深圳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副主任张鸿一行6人,就接到了市劳动保障局的通知,作为先遣队立即从四川成都踏上了赶往甘肃陇南的行程。
从成都向北,越往北走,山峰越大,山沟越窄。这一路要经过的都是地震重灾区,当时余震还在频频发作,滑坡走石时刻都在威胁着路上的行人。张鸿带领先遣队从成都坐飞机到九寨沟,然后租车经文县到武都。从文县到武都的道路全是山路、弯路、窄路,有很多路段不能同时过两台车,加上刚下过暴雨,道路非常滑,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掉到山下的白龙江里。
张群芳是先遣队唯一的女队员,她一闭上眼睛就会想起从文县到武都时经历的一次泥石流,有时从梦中也会惊醒。当时他们的车刚刚拐过一个弯道,就看见对面来了一辆车,山上的石头在不断地往下落。他们的车不仅要让开路,让那辆车快速通过,还得避开山上雨点似的下落的石头。那辆车刚从他们车边擦过,司机突然猛踩一脚油门,车就从飞石中穿梭而过,回头一望,一块巨大的石头轰地一下落了下来,要是他们的车慢一秒钟,整车的人就成了这块石头下的牺牲品。
晚上7点多,先遣队到达了武都, 9点多,和当地的相关部门召开了招聘会的协调会。惊魂未定,第二天一早,又兵分两路,赶往康县、舟曲了解剩余劳动力情况。
那时,队员凌其良的父亲重病住院1个多月了,他却忙于招聘会的事情,没有时间回家,探望一下老父亲;队员黄长安的孩子才出生不久,许传捷的儿子正值高考,张群芳的儿子正值中考……
2008年7月6日,在深圳市农工办副主任钟志红带领下,招聘会的第二支先遣队从深圳乘飞机到达西安,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运送远程见工设备、支援第一支先遣队开展工作和为大部队探路。但是这6名先遣队员,根本没有想到,等待他们将是长达22小时的艰难行程。
7点30多分,先遣队启动中巴向陇南市武都区进发,正常情况下全程需10个多小时。先遣队中年龄最小的吴尧佳是负责安装远程见工系统的,他说:“从西安到宁强县一路都是高速公路,当时我们还庆幸这条路选择对了,谁知道过了宁强县后,只能走崎岖的山路,咨询了陕西有关方面获得肯定答复后,我们只好继续走,可越走感觉越不对,我们赶紧在一个县城里买了张地图,一看发现我们走的路线要绕一个大圈,途经四川广元、青川才能到陇南。这样一来,路上就耽搁了不少时间。改道吧,已经来不及了,只有心存侥幸硬着头皮往前走。”钟志红曾经感慨地说,“我坐了三天三夜的车,也没有这么辛苦。我们一行人的安全问题让局领导十分牵挂,局长一直打电话、发信息与我们保持联系,叮嘱安全第一,一定要确保每个人的安全。直到凌晨2点,局领导打来电话确认我们安全抵达文县才放下心来。”
第二天一早,他们又从文县赶往武都,到达时已经中午1点多了。这一路,第二支先遣队行程22小时,经历了地震、深夜通过泥石流地带、荒山野岭中帮助灾区老乡拖出陷在泥泞中的车辆,一天穿越了陕西、四川、甘肃3个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地区。
后来在聊天中,队员胡建华说:“一路确实非常恐怖,白天一旦有车走过就会扬起很大的灰,能见度才几米,晚上四周一片漆黑,走了不少塌方路、断头路,连个问路的人也找不到,路旁就是深渊,还经过了嘉陵江、白龙江和白水江三条江。”队员王晓飞说:“深夜时我们做了最坏的准备,阿米叫我先把手机关了,留点电,一旦被困,有电话联络。而到了下车时已经有点虚脱,太累了反而睡不着。”队员米国琛说:“放在座位后排的电脑主机也被颠了下来,砸到我的脚背上,主机壳摔裂了,幸好脚伤问题不大。”他还幽默地说,“这也算是探路,至少我们证明了这条路不适合大部队走。”
2008年7月8日,大部队终于启程。在市劳动保障局局长管林根,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晶报总编辑陈寅的带领下,79家深圳爱心企业的招聘人员从深圳飞抵西安。
7月9日6时,大队人马分乘三辆大巴从西安出发奔赴陇南。这次招聘会由深圳市劳动保障局和深圳报业集团联合举办,因为筹备时间匆忙,来不及制订好具体方案,两家主办单位的领导不得不在路上商议协调。为了赶路,当天的午餐只好在车上解决:一个面包,一个鸡蛋,一根火腿肠,一盒牛奶。经过15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在晚上9点多钟抵达了陇南武都区。
来自深圳国家电子技术工业试验中心人事部负责人窦智明放弃拍了一半的婚纱照,提前赶到西安与大部队会合。公司早就打算在灾区招收70个员工,他在公司主要负责招聘,义不容辞。
陇南山大沟深,武都没有开阔的广场,招聘会的会址都很难找,跑遍了市区,才选定了陇南礼堂及门前的小广场,内外连成一片,面积才1000平方米左右。会场布置也很难,室内以前没有预设的网线,电线的负荷不也够,都要协调有关部门重新拉专线;室外搭建帐篷,正是武都最热的季节,每天高温35℃以上,只有熬着烈日,一直工作到半夜才能收工。
陇南有21万富余劳动力,而深圳企业在用工方面也有较大需求。转移灾区富余劳动力到沿海务工,开展劳务帮扶、劳务合作自然就成了对口援建、重建家园的重要工作。
7月11日,“广东深圳.甘肃陇南劳务合作招聘会”在武都拉开序幕,78家深圳企业在陇南“摆摊设点”,设2.5万个岗位“招兵买马”,吸引了10000多名灾区求职者,现场成功签约600多人。这不仅是深圳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跨省劳务合作招聘会,也是灾后在陇南当地举行的首场最大规模的现场招聘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时任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刘玉浦等领导亲临现场,为灾区求职人员当起“红娘”。
巩文娟是两水中学高二学生,17岁的她跟着高三毕业的师兄师姐们,来到招聘现场,认认真真地填写着求职应聘表,她说:“我今天来的目的不是求职,而是体验求职的过程,为今后找工作积累更多的经验。眼看就要高三毕业了,我当然想考大学,尤其向往深圳,因为平时我们都是从电视上看到深圳,知道那是座美丽的城市。如果考不上学,我就准备就业,提前积累点经验对今后的就业肯定有帮助,我的就业首选城市也是深圳。”
从7月1日,主办单位发出信息后,在短短的两天中,深圳就有163家企业报名希望到陇南现场招工,最后选定78家,剩下的委托给深圳市劳动职业介绍中心,借助深圳市远程见工招聘系统或通过晶报问工网进行招聘。从企业代表的名单中看到,不少大企业都名列其中,比如富士康、比亚迪、长城计算机、创维等知名企业。
这次招聘会后,7月底,深圳市劳动保障局工作人员二赴陇南,又有600余名灾区员工应聘赴深圳从职。
29岁的张玉隆初中毕业后一直在家务农,他从乡政府得知深圳企业要在陇南招工的消息后,兴奋得一夜没睡好觉。7月24日一早,背上行李,步行4小时15公里山路,转车到武都区参加面试。不巧的是他当天没有见到企业负责人,只有返回家。25日、27日,张玉隆又两次走进武都,本来不符合招聘条件的他,用信心和恒心感动了企业招聘负责人,他动情地说:“我们不看中他的其他条件,没有经验我们可以培训,没有文化我们可以给他补上,他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打动了我们,这样的人到那儿都是块金子。”张玉隆如愿踏上了开往深圳的火车。
劳务帮扶并不是简单地给灾区务工者找一份工作,而是深圳援建输血与造血的双赢工程之一。林志立深情地说:“帮扶就应该帮到‘根’上,从几次招聘会来看,深圳企业招的大部分是普工,但深圳与陇南签订的是3年的帮扶协议,经过3年的帮扶,将有3万陇南劳动力到深圳工作。而随着帮扶工作的深入开展,劳动力的引进就不能以普工为主,应提升为技能人才,这样的员工才能更好地在深圳就业,在深圳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只有帮助灾区员工掌握技能并真正走出大山才有出路,等他们成功就业甚至创业后,他们才能更好地回报这块养育他们的大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