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南平市支队这两年打了翻身仗,从总部帮扶的后进支队。跨入总队的先进行列。谈到发生的这些变化,官兵们总要提起支队领导解决基层干部精力外移“走麦城”的事儿。
“回马枪”败给“暗哨”
武警南平市支队政委巫文通上任时间不长,听其他领导说,有个中队干部经常不在位。一个星期六上午,他叫上驾驶员,不打招呼地来到这个中队。进了营门,只见中队正在操场上组织文艺活动,干部们还同战士一起表演了节目。第二天周日,他再次驱车来中队探虚实。他走到各班排,只见战士在宿舍里看书、下棋、弹琴……他刚出宿舍,几名干部就满头大汗奔来了,有的说查哨去了,有的说在炊事班帮厨。几次突袭检查,巫政委有点疑惑了:难道是其他领导对这个中队戴了“有色眼镜”,还是这里面另有原因?
又一个星期六上午,巫政委没事,便想到这个中队转转,顺便了解一下党员发展情况。这次,他没有坐车,徒步抄小路到中队。令他吃惊的是,三名干部没一人在位,中队工作由一名班长负责。在巫政委的追问下,文书支支吾吾道出了其中的奥妙:原来,进入这个中队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道路,中队干部经常在路口的一家个体食杂店购物,与这一家人混得很熟,便与店主达成协议:凡是看到挂武警车牌的小车拐进这条路,立即打电话通报给中队。接到“暗哨”报信,中队干部有外出的,便打传呼、手机召回来了。
精力外移为哪般
为什么中队干部喜欢往外跑,还要变着法子应付领导?这个问题摆到了支队党委会议上。7名常委凝眉沉思,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根据自己下部队调查的情况,分析中队干部精力外移的主要原因。
支队长黄共和首先打开话匣子:“中队干部精力外移的现象,在其他中队也有。咱们支队有守桥的、看押的、看守的、警卫的,也有机动的,多半驻在偏僻的山沟,据了解,有85%的干部存在年龄偏大找对象难的问题。”
政治处主任缪晓明接过了话茬:“我让干部股做了次调查,已婚的中队长、指导员分居两地的多,爱人下岗的也不少,加上养儿育女、赡养老人,生活负担很重。”
副政委谬劲松接着说:“中队分散在各县市,工作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但一部分干部热衷于拉关系,给个人留条退路。”
最后常委们达成共识:机关不设身处地为中队干部排忧解难,不在“治本”上下工夫,干部的精力外移问题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的。
东边下雨西边晴
一个为基层干部排忧解难的“二号工程”在南平市支队启动。有位中队指导员爱人下岗,孩子又小,双方家中四位老人仅靠指导员一人工资生活。为此,这个指导员似有“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味道。支队长黄共和通过和有关部门协商。一个星期后,指导员的爱人又上岗了,月薪也相当可观,政委巫文通到一个在山沟里担负看押任务的中队蹲点了解到,因驻地偏僻,中队长的孩子无法上学。巫政委找到驻地的镇领导,镇领导当场让镇中心小学破例收中队长的孩子来学校读书。“二号工程”启动后,基层中队干部的爱人重新上岗达40多人,10多名干部子女入托、入学难的问题得到解决。去年初,支队结合干部调整,把8名大龄干部由在山沟的看押中队调整到驻县、市的看守中队,还同所在县、市的妇联、共青团等单位联系,给大龄干部搭桥牵线,很快有5名大龄干部分别找到了意中人。
支队还针对基层干部为后路担忧的问题,拿出了一定的经费,支持文凭低的干部报名参加中央党校、西安政治学院、南京政治学院等院校进行函授学习。还请地方组织人事部门的领导来部队上课,讲解地方的用人去向、原则,激励干部们学好本领,为将来回地方大显身手打下扎实的根基。
西边下雨东边晴。南平市支队虽然没有把解决基层干部精力外移的口号天天挂在嘴上,但一系列有效措施,把干部们的心收回来了。更重要的是,干部的事业心、责任感也调动了起来。
(原载《人民武警报》2002年12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