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是民众的,民俗文化也就是民众的生活文化。民众的生活环境是培养出民俗文化的土壤。中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的国家,历史上出现过多次民族文化的大交流、大融合,这一特点使中国的民俗又具有独特的文化气质和特征。
一、我国民俗的多元性与复合性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众多民族在不断地吸纳着其他民族的历史和民俗文化因子,与本身独特的民俗文化相结合。正是由于我国民族的多样性、融合性,使中国民俗呈现出了绚丽多彩的特征。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传统与文化习俗,在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不断融合中,民族习俗被吸纳到中华文化体系之中,但程度不一地保存着各自的民俗特性。中国民俗文化呈现出鲜明的多元性特点。比如在丧葬习俗方面,汉族沿袭着土葬模式,而一些少数民族的丧葬模式则因地理和传统的不同而相应地出现多种丧葬方式,如藏族的“天葬”习俗、贵州西南部的部分苗族的“崖葬”习俗等,都表现了他们异于汉族礼俗的民族特性。华夏族的祖先在与其他民族杂居共处、互相融合的过程中,不断吸收着其他民族的文化因子,使中国民俗体系内多种成分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交流与融汇。中国民俗文化的多元复合性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质。
二、地域性和传承性
中国许多民俗具有全民性的特征,为国人普遍沿袭,这是由中华民族的文化共性决定的;但是一般民俗在渗透到全国的过程中,往往因各种原因而出现地方性差异。就过年习俗来说,过农历年为广大汉族地区及南方、北方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普遍沿袭,但各地过年的具体内容各不相同。比如,我国南方湖南长沙等城市春节第一餐要吃鸡蛋,寓意“圆满、实在、幸福、如意”;而同样是南方的福建闽南人春节第一餐则要吃面条,寓意“长久、平安”;我国北方如河北一带春节第一餐必定要吃饺子,寓意“交子、多财、团圆”。
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风俗文化,而每一个地区的风俗又都在其特定区域传承延续着。例如,现在人们所秉承的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在汉代就已经定型了,尽管经历了2000多年的风风雨雨,但其主要内核与功能,几乎没发生重大改变。再以婚俗为例,中国传统婚俗中的“六礼”也定型于汉代。这些古老婚俗,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也因社会动荡、经济乏力等因素,发生过某种程度的变化——如将“六礼”中的某些过程给予必要删减,但“六礼”程式的基本框架却没有发生过重大改变,这都反映出民俗在传承过程中所具有的超稳定特点。
任何民俗的产生与流传都是有其特定的自然背景与人文背景的。只要背景没有发生大的改变,民俗主体的需求没有发生大的改变,民俗便会生生不息地传延下去;即使背景发生改变,民俗也会审时度势地在变革中求得永存。
三、稳定性与变异性
民俗文化因其传承的特殊性,在日常生活中世代沿袭,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比如,人生礼仪习俗、岁时节日习俗在经过上百上千年的风雨之后仍然在民间盛行,为民所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民俗作为一种超越世代、绵延不绝的社会民众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现象,尽管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它不断地发生变异,形成了与稳定性相联系的变异性特征。这种变异性强调的是民俗呈现在时间上的某些特征。比如中国古代的婚俗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在儿女的婚姻大事上起着决定性作用,甚至“包办婚姻”,在婚俗礼仪上讲究“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的“六礼”习俗。现代婚俗源于古代的“六礼”,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礼仪上来说渐趋简化,一般只经历“议婚、订婚、嫁娶、拜堂、送入洞房”等环节,很多人还采取集体婚礼的方式,父母一般不再包办儿女的婚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