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南方居住民俗
1.客家土楼
“土楼”又叫“围屋”,是广东、福建等地客家人的住宅。客家人是公元4世纪初和12世纪初从黄河流域迁徙而来的汉族人,他们来到异地他乡,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聚族而居,于是创造了这种能住几十户人家、几百口人的庞大民居——土楼。
客家土楼满足了封建大家族的族长对族人控制和管理的需要,便于维护内部团结和互相帮助。福建永定是这种土楼的发源地和中心。土楼有圆型、方型、府第型和综合型四种,其共同特点是规模宏大,设施齐全。它们如同“地下长出的蘑菇”或“天上掉下的飞碟”,坐落在绿树掩映的山脚下,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
像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的圆形大土楼“承启楼”,曾经住过80户人家600多口人。土楼的主要建筑材料是当地的黄土、沙石、木料和少量砖瓦等。黄土和沙石用于筑墙,墙是土楼最主要的承重部分。筑墙时先在黄土和沙石中掺入适量糯米和蜂蜜,以增加土质的黏性,然后把和好的土放在里外“墙板”的中间夯实。用这种墙修筑成的土楼非常坚固,如“承启楼”历经300多年的风雨仍然巍然矗立。
土楼的设计者为了强化全族人的家族观念,在土楼的建筑布局上突出家族的象征——宗祠,把宗祠建造在土楼的中心位置。宗祠又称为“家庙”,是整个家族祭祀、供奉祖先的地方。逢年过节,全族人带来供品,祭拜祖先。此外,男子娶妻,女子出嫁,老人辞世……无论是全族的大事还是每个小家庭的大事都要在宗祠内举办。也正是这种强烈的宗族观念,才把全族几十户人家、几百口人凝聚在一起,世世代代和和睦睦地住在一起。
土楼不仅具有聚族而居、安全防卫、防风抗震、防火防潮、冬暖夏凉等特点,而且具有丰富的客家文化内涵。作为世界奇观、神秘的东方古城堡,土楼形象而全面地展示了客家的人文历史,展示了客家人坚韧不拔、开拓进取、爱国爱乡、团结互助的精神,是客家文化的象征,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土楼作为庞大的单体式建筑令人震惊,其体积之大,堪称民居之最,其奇异的造型与建筑方法正日益受到中外建筑专家的关注。
2.浙江住宅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其东北与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相邻,是中国岛屿最多的一个省份。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水充沛。由于气候湿热,民居多为东西长、南北短的矩形平面,房屋进深大,坡屋顶,出檐远,较多地采用阁楼、敞厅、天井以及装有灵活拆装的间壁,构成开敞通透的平面布局。
浙江传统民居多利用山坡河畔而建,既节约耕地,又创造了良好的居住环境。根据气候特点和生产、生活的需要,普遍采用合院、敞厅、天井、通廊等形式,使内外空间既有联系又有分隔,构成开敞通透的布局。在形体上合理运用材料、结构以及一些工艺手法,给人一种朴素自然的感觉。明清时期,宗族组织在江南普遍出现,其标志便是宗族祠堂的大量兴建。浙江祠堂一般采用严格的轴线对称布局,院落空间由数进建筑构成,一般包括大门、仪门、正厅、后寝等,有些祠堂还在后部设置花园。祠堂的正厅亦称享堂、祭堂,是拜祖先神主、举行祭祀仪式及宗族议事之所,后寝为安放祖先牌位和悬挂祖先画像之所。
浙江住宅的室内陈设,通常是明间中间挂祖先画像,或挂其他一些字画。画像下方摆设长桌或方桌,桌边有太师椅,布置成中堂,亦叫“堂前”,是待客宴饮之处;两次间为起居室、卧室,厢房或侧屋作厨房或储藏粮食及其他杂物,有些还饲养小家畜。兰溪一带在采光方面遵循着“暗房亮灶”的传统习俗,即卧室要暗,厨房必须明亮的原则。夜间照明用青油灯或蜡烛,青油灯以铁制灯盏贮青油,下有竹制或陶制灯架,点燃浸在油中的灯草芯照明。农家为了省油,一般都早睡不点灯;蜡烛多用于求神拜佛或祭奠祖先,有大小数种。建筑材料选择,如梁架、柱子(有少数檐柱用石料)、楼梯、楼板都是木材。浙北、浙中、浙东一带围护墙多用砖砌筑,浙东南为木板壁,浙西南山区则为夯土墙。室内地面有用条石、砖铺墁,或三合土夯筑,并划斜方格,仿砖地面形式,天井地面用石板、卵石铺砌或泥土地面,做出排水沟。有些地方的重要建筑,如祠堂、住宅中规模较大的厅堂其明间四根金柱分别用柏木、梓木、桐木、椿木四种材料制成,谐音“百子同春”,取吉祥意。
3.安徽住宅
安徽位于华东腹地,跨长江、淮河中下游,地处暖温带过渡地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季风明显,四季分明。这种气候特点形成了安徽民居的独特风格。
安徽民居中最典型的当数徽州民居,在徽州古民居建筑中,儒家严格的等级制度,以及尊卑有别、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的封建道德观表现得也十分明显。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是徽州民居的又一典型特点。徽州古民居,大都依山傍水,山既可以挡风,也方便上山取柴烧火做饭和取暖,又给人以美感。村落建于水旁,既方便饮用、洗涤,又可以灌溉农田,美化环境。为了防晒防霉,徽州民居大多采用了白墙黑瓦的形式。徽居的古村落,街道较窄,白色山墙宽厚高大,灰色马头墙造型别致。这种结构,节约土地,便于防火、防盗、降温、防潮,使各家能严格区别,房子的白墙灰瓦,在青山绿水中,十分美观。徽居的天井,可通风透光,四水归堂,又适应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朴素心理。
旧时徽州城乡住宅多为砖木结构的楼房。明代以楼上宽敞为特征。清代以后,多为一明(厅堂)两暗(左右卧室)的三间屋和一明四暗的四合屋;一屋多进。大门饰以山水人物石雕砖刻。门楼重檐飞角,各进皆开天井,通风透光,雨水通过水枧流入阴沟,俗称“四水归堂”,意为“财不外流”。各进之间有隔间墙,四周高筑防火墙(马头墙),远远望去,犹如古城堡。一般是一个家庭支系住一进,中门关闭,各家独户过日子。中门打开,一个大门进出祭奠先人。徽州山区气候湿润,人们一般把楼上作为日常生活的主要栖息之处,保留土著山越人“巢居”的遗风。楼上厅屋一般都比较宽敞,有厅堂、卧室和厢房,沿天井还设有“美人靠”。
4.湖南住宅
湖南省东、南、西三面环山,中北部低落,呈向北敞开的马蹄形盆地地势。湖南四季分明,日照充足,严寒期短,雨量充沛。因此,湖南传统民居较为高大,讲究南向、穿堂风和遮阳等降温措施。选址则多依山傍水,讲究风水。
湖南民居多由前后两个一明一暗的三间房组成,屋体的构架采用“三间四架”“五柱八棋”的形式,灵活运用吊脚楼穿斗、马头山墙等手法,形成多变的形体。中间为一内院,种植花木。房屋的空间高大通敞,便于通风驱湿、房顶覆青瓦,墙体刷白粉,其山墙多做成“马头墙”,高出屋面,随屋顶的斜坡而呈阶梯状。
湖南民居具有造型均衡简洁,色调素净明雅的特点。典型的单位布局,大门临街,进入大门是过堂,过堂两侧为两耳房,为仆人住房。第一进堂屋是全家活动中心,两侧是正房,为主人的卧室。第二进堂屋设有祭奉祖先的供设,两边正房是晚辈卧室。厢房放家庭生活用物。退堂屋放置杂物。厕所设在后院隐蔽处。湖南民居多为木造和石造,适应环境,给人留下质朴纯洁的印象。
湖南一处保存完好的清朝古民居——陈家大屋,坐落在株洲茶陵县虎踞镇乔下村岭上组。据陈氏族谱记载,这座占地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古屋,建于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是迄今当地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古宅。
陈家大屋坐东南向西北,建于一片开阔地段,背靠马鞍型的高山,前面有一池塘和一大片稻田,两边是茂盛的翠竹。整座古屋以砖木构架为主,结构对称严谨,布局采光合理,造型古朴而实用,采用青砖砌筑,青瓦盖顶,青石铺底,没有饰檐,属典型的清代湖南民居。古屋包括主房、书房、厨房、轿房、仓库等各式用房。保存完好的主房分三进六厢,共108间,建筑面积达3000平方米,宅内有15个呈长方型的天井。正厅有一大两小共3个天井,厅与厅之间由雕饰的木帏栏隔开,但这些装饰大多已在“破四旧”的年代被破坏。古屋的排水沟设计很巧妙,水沟分明沟和暗沟,青石板铺底,屋内天井的水走暗沟,屋外檐的水走明沟,下再大的雨都不会浸湿到室内。
5.广东住宅
广东位于我国大陆最南端,属于岭南地区。岭南属于东亚气候区,具有热带、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特点。广东省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暖,雨量充沛。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决定了广东民居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通风防热。广东民居大致分为广府民居、潮汕民居和客家民居。
广府民居:广府民居常见的类型有竹筒屋、明字屋、三间两廊屋、大型天井院落式民居等。竹筒屋,即单开间民居,本地有的地区称为“直头屋”。因其平面布局犹如一节节的竹子,故得名“竹筒屋”。单层竹筒屋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厨房和厅房布置在天井两侧,门的设置为从厨房或天井进入;第二种是先后经过厅、房到厨房;第三种是由厅到房,厨房单独设置在屋外。这三种竹筒屋民居在农村中以第一种形式采用较多,而城镇中则较多采用第二种形式。
西关是广州旧城民居的集中地区之一,因此西关竹筒屋民居是竹筒屋民居的典型代表。一般西关竹筒屋民居呈联排式布局。其平面布局可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大门和门厅设置在整座民居的前部,被称为“门头厅”,两扇木造大门被漆成黑色。中部为大厅,或称为前厅,厅后为房,上有神楼,楼层较高。中部可长可短,一般隔10米左右设置一天井,利于采光和通风。后部为厨房和厕所。三个部分之间由天井廊道来连接。
明字屋是西关地区另一种形式的民居,大多为双开间,形似“明”字,故称明字屋。它的组成也是厅、房、厨房和天井这几个部分。但是由于厨房的位置不同,所以构成了不同的平面布置形式,总结起来一般有三种:一种是厅、房在前,厨房在后;一种是厨房在前,厅、房在后;还有一种是厅、房在中,厨房在外或在侧边,厅和厨房组合起来成为双开间的明字屋。明字屋功能明确,布局紧凑,使用方便,通风和采光都很好,但房间比竹筒屋要多一些。
三间两廊屋即为三开间主座建筑,两廊和天井组成三合院式的平面住宅。天井两旁设两廊,分别为厨房、柴房和杂物房。三间两廊屋的大门一般有两种布置方式,一种是正面入口,一种是两侧入口。主要大门一般为凹入式样,呈凹斗状,若两侧都开了门,则凹斗式样的大门为主要大门,另外一侧的为非主要大门。若两边都成凹斗式样,则表明该宅为两家合用。
开平碉楼: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开平市,明代后期兴起,中西合璧,有古希腊、古罗马以及伊斯兰等多种风格。其为多层建筑,一般高于普通民居,便于居高临下地防御。碉楼的墙体比普通的民居厚实坚固,不怕匪盗凿墙或火攻,窗户比民居开口小,都有铁栅和窗扇,外设铁板窗门。碉楼上部的四角,一般都建有突出悬挑的全封闭或半封闭的角堡,角堡内开设了向前和向下的射击孔,可以居高临下地还击进村之敌;同时,碉楼各层墙上开设有射击孔,增加了楼内的攻击点。开平碉楼的上部造型最具表现力,人们着力运用外国建筑中的穹顶、山花、柱式等建筑元素大做文章,形成了千楼千面的建筑式样。根据上部造型,可以将开平碉楼分为柱廊式、平台式、退台式、悬挑式、城堡式和混合式等多种式样。这些不同的建筑造型反映着楼主人的经济实力、审美情趣和受外来建筑文化影响的程度,是开平碉楼最引人入胜的地方。若从建筑材料来分,可以分为四种:石楼、夯土楼、砖楼、混凝土楼。石楼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区,在当地又称为“垒石楼”。墙体有的由加工规则的石材砌筑而成,有的则是把天然石块自由垒放,石块之间填土粘接。目前开平现存石楼10座,夯土楼分布在丘陵地带,以赤水镇、龙胜镇为多。当地多将此种碉楼称为“泥楼”或“黄泥楼”。虽经几十年风雨浸蚀,仍十分坚固。砖楼主要分布在丘陵和平原地区,所用的砖有三种:一是明朝土法烧制的红砖,二是清朝和民国时期当地烧制的青砖,三是近代的红砖。用早期土法烧制的红砖砌筑的碉楼,目前开平已很少见,迎龙楼早期所建部分,是极其珍贵的遗存。青砖碉楼包括内泥外青砖、内青砖外水泥和青砖砌筑3种。少部分碉楼用近代的红砖建造,在红砖外面抹一层水泥。混凝土楼主要分布在平原丘陵地区,又称“石屎楼”或“石米楼”,多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华侨吸取世界各国建筑不同特点设计建造的,造型最能体现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整座碉楼使用水泥(一般由英国进口,当时称为“红毛泥”)、砂、石子和钢材建成,极为坚固耐用。由于当时的建筑材料靠国外进口,造价较高,为节省材料,有的碉楼内面的楼层用木阁做成。
潮汕民居:潮汕平原江河密布,村镇多临水,未近江河者多开渠引水至村前,挖一半圆形水塘蓄水,弧形朝向主体建筑,以纳气聚财;次要建筑则围绕主体建筑,相连成片,为一外部封闭而内部敞开的建筑群体,聚族而居。当人数达到饱和时再迁他地,另创祖业,繁衍生息。
潮汕民居建筑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它既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深受不少专家名流的赞誉。潮汕民居将大自然中的所谓“天时、地气、顺风”融入建筑中,体现出天人和谐的统一境界和高尚的心灵意境。潮汕民居的建筑方位一般是取朝南偏东的,以南为主。这样一来,冬天可挡住严寒的北风,夏天则可以接纳凉快的南风。
潮汕民居的主要特色是将传统的建筑文化与潮州特有的传统工艺美术如金漆木雕、工艺石雕、嵌瓷艺术、金属工艺以及书法、绘画艺术等最大限度地整合。民居建筑金碧而不庸俗、淡雅而有韵味,具有浓郁的文化底蕴和豪华气派之势,无论在建筑序列格局还是装饰工艺等方面都可以与皇家建筑相媲美,而无论是“四点金”和“下山虎”,都十分注重豪华、典雅装饰,这都与皇家建筑注重富丽堂皇的装饰有相似之处。潮汕民居重视装饰历史悠久,装饰的重点是门楼、屋面和厅堂。屋内的檀木都漆成红色,椽子则漆成蓝色,称为“红楹蓝桷”。内部装饰建筑有木雕和石雕等,雕工精细、别致,配以漆画和嵌瓷等,金碧辉煌,美轮美奂。飞檐画栋上则绘制花鸟虫鱼和飞禽走兽、历史人物故事等,造型栩栩如生,使整座建筑富有艺术气氛,如同进入艺术殿堂。
6.四川民居
四川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少雪,风力不大,雨水较多。于是平房瓦顶、四合头、大出檐便成为民居的主要形式。阁楼亦成了贮藏隔热之处。
由于多山,山区民居不十分讲究朝向,而是因地制宜,天井纵深较浅,以节省用地面积。四合院住宅的屋顶相连,雨天可免受雨淋之苦,夏日不致使强烈的阳光过多射入室内。而且宅出檐及悬山挑出很大,也可防止夹泥墙或木板墙、桩土墙遭雨水冲刷。
四川民居多为穿斗式屋架。这里的人们在建造民居时善于利用地形,因势修造,不拘成法。常常在同一住宅中,地平有数个等高线。住宅基地的退台有横向、有纵向,造成屋顶高低的配合。加上屋檐一般不高,绿影婆娑,润泽可悦,使人感到温适而明快。重庆及川东山区的民居不注重朝向,依山崖而建,吊脚楼伸出很大,有的层层出挑,气魄宏大,雄伟异常。
7.贵州石板房
贵州的镇宁、安顺等布依族地区盛产优质石料,当地布依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石料修造出一幢幢颇具民族特色的石板房。
石板房以石条或石块砌墙,墙可垒至5至6米高;以石板盖顶,风雨不透。总之,除檩条、椽子是木料外,其余全是石料,甚至家用的桌、凳、灶、钵都是石头凿的。一切都朴实无华,固若金汤。这种房屋冬暖夏凉,防潮防火,只是采光较差。在贵州西部,从贵阳开始,在平坝、安顺、普定、镇宁、关岭一带,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石板房。石板房以石为基,以石砌墙,以石板盖顶。除了几根梁柱而外,几乎都是石头的。
石板房的基础和墙体使用的黏合剂,一般是石灰浆。较高大的建筑,使用猕猴桃的藤根水或糯米制作黏合剂,在贵州建筑史上是一种较为特殊却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技术工艺。
石板房很讲究装饰。装饰的花样很多,主要用于基础墙、晒壁、门、窗、隔断及挑、瓜和屋面上。式样有线条和图案。石板房的装饰,每一图案及图案符号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有的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有的是六畜兴旺、人丁发达的象征。有的装饰,目的是为了辟邪,镇锁山水龙脉,甚至是房主建筑房屋相生相克的一种补救方法。不能简单视作为装饰而装饰,为美观而美观,这是石板房装饰的文化内涵。
8.江苏民居
江苏气候温和湿润、水域丰富,城镇及乡村民居大都利用地形、自由灵活地散列在流水萦绕的隙地上,临河依水而建或跨溪而筑。住房布局紧凑,一般为二层楼房并建有楼阁。房层高、墙身薄、出檐深,门窗高大利于通风,外观朴素,粉墙灰瓦照影,形成掩映于桃柳丝竹之间独特的水乡人家。
江南的古民居最典型的外观是粉墙黛瓦,简洁典雅;结构上带典型的水乡特色,体量不大,轻巧秀丽,开敞通透便于排除湿气;往往沿河、塘而建,常见前店后住家或下店上住家的形式。在江南不同地方也有不同特点,苏州古民居比较注重私密性,以苏州园林为代表,有关起门来自得其乐的文人志趣。而无锡因商人较多,民居相对显得露富和炫耀,墙上常有很多修饰。而江北的古民居则与安徽、湖南等地的建筑风格相融合,更厚重,门楼上常采用砖雕等作为装饰。
江苏民居以苏州为代表。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的苏州水网密布,地势平坦,房屋多依水而建,门、台阶、过道均设在水旁,民居自然被融于水、路、桥之中,多楼房,砖瓦结构为主。青砖蓝瓦、玲珑剔透的建筑风格,形成了江南地区纤巧、细腻、温情的水乡民居文化。由于气候湿热,为便于通风隔热防雨,院落中多设天井,墙壁和屋顶较薄,有的有较宽的门廊或宽敞的厅阁。
苏州经济文化发达,又是达官贵人的聚居地,民居中明清建筑比比皆是,这些住宅包括家祠和花园等部分,由多组轴线构成庞大的建筑群。中央轴线上建门厅、轿厅、大厅和住房;左右轴线上布置客厅、书房、次要住房和杂屋,成为三组以至多组纵列的院落群组。各组之间有连通前后的交通线即备弄,兼作防火和巡逻之用。房屋一般朝南或东南,考虑到江南水乡的气候特征,非常注意防潮、散热和通风,门窗面积大,多数为落地长窗,南北敞开,院墙上开漏窗,后部住房多为两层,通风性能良好。院落狭小,东西横长,夏天较为凉爽。为避免日光西晒,苏州人称为“倒西太阳”,东西两面往往用高墙封闭。客厅和书房前,凿池叠石,种植花木,构成幽静的庭院,供人修身养性。这些后花园,就是通常讲的苏州私家园林,人民路乐桥附近的怡园就是顾家后花园。苏州民居建筑多为木架承重,面向门庭的门楼多用精美的砖雕装饰,门窗装饰也非常讲究,很多雕刻着精致的吉祥图案。厅堂内根据各人爱好可以挂些字画,梁架也饰以少量雕刻。
二、我国北方居住民俗
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不同,我国北方各地人民在房屋的建筑材料、装饰色彩、结构布局等方面也有差异,从而逐渐形成了各有特点的民居风俗。在北方黄土地区,古代人利用黄土的特性,或用土坯,或夯土筑墙,以此筑成房屋,或构筑成窑洞作为住居。后来又用黄土烧制砖瓦,用以盖房,既方便又耐用。北方民居建筑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北京的四合院、西北地区的窑洞等。
1.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是四面用房子围合起来的院落,北京四合院一般由北屋、南屋、东西厢房组成。如果院落是坐北朝南的,大门就位于整个院落的东南角,进了大门,迎面是照壁,照壁的左边是一座月亮门,跨过月亮门,就进了前院。前院很窄,仅五间南屋,前后院之间有二门相连。二门的叫法、做法各地不同,北京人称之为“垂花门”,雕饰非常精美。过了二门,才算是到了正院,即主人居住的地方。正院迎面为高大宽敞的北屋,左右为对称的东西厢房,院内大多还种有一两棵石榴树(石榴子多,寓意为多子多福),这是标准的北京四合院格局。
北京四合院虽然规模不同,大小相差悬殊,但都具备基本元素。由四面房屋组成一个庭院,为最普通的四合院,称为一进四合院,两个院落即为两进四合院,三个院落为三进四合院,依此类推。北京大型四合院,如王府,可多达七进、九进院落。四合院的建筑格局通常是门偏东而建,门也分几种规格,如金柱大门、如意门等。从这些不同的大门上,就可以看出主人家的身份。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住宅及其大门直接显示了主人的社会地位,
所谓“门第相当”“门当户对”,就是这个意思。有身份人家的四合院,一般不开大门,旁边有一个小门,也叫门房,来办事的人都要递上自己的帖子,相当于今天的名片,下人手拿帖子穿过垂花门,呈给在内宅的主人,如果是普通客人,由下人带领引路;如果是重要的客人,主人会命下人开大门迎接。
北京四合院由于日照的影响,四面的房子以坐北朝南的北房为最好,北房也称正房;东西两侧厢房次之,而与北房相对的南房称为倒座房,过去讲“有钱不住东南房、冬不暖来夏不凉”,指的就是倒座房(南房),一般都是下人居住或用来会客的。
传统的四合院一般分为内宅和外宅,由二门即“垂花门”连接,内宅一般是主人生活起居的地方,外人不得随便出入。旧时人们常说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中的“二门”即指“垂花门”。“垂花门”可以说是四合院建筑的精华,位于四合院的主轴线上,与临街的倒座房(南房)中间的那间相对,其建筑华丽,有许多非常精美的雕刻,装饰十分讲究。
四合院的正房、东西厢房之间,一般多建有游廊,相互连接贯通,既可供人行走,又可供人休憩小坐,观赏院内景致。而再讲究一些的四合院,在院落的最后还设有后罩房,给未出嫁的女子居住。四合院发展到很成熟的时候是在明清时期,目前,北京残存最古老的四合院就是明朝时修建的。
从整体来看,四合院呈现出四周封闭、中轴对称、前后有序的特点。它不仅代表了中国人的一种居住方式,还体现了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一种秩序——封建宗法制度。
首先,四合院是封闭的。四周都是高高的院墙,墙上绝少留窗,即使留窗,也是在高高的墙顶上留那么小小的一两扇,可望而不可即,根本不能窥视院内的景象。整个院落被院墙封闭得严严实实,只留一个大门,而且这大门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紧闭的。四合院的这种封闭格局是和中国人内向、保守的心态分不开的,而这种封闭心态又与中国人千百年来安于现状、与世无争的处世哲学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分不开。可以说,四合院的格局很符合中国人封闭的心态,而中国人的封闭心态又造就了四合院的这种格局。这与西方以房子为中心,四周开敞的布局是截然不同的,东西方民族的不同性格通过其所居住的院落便可见一斑。
其次,四合院强调中轴线,采用对称的布局。四合院的主要建筑都位于中轴线上,如倒座房、二门、北屋等,这些建筑严格对称且沿南北纵深发展,东西厢房和前后院落也采用对称的布局,给人的感觉就是统一和严谨。大户人家的四合院往往由若干院落组成,先是在纵深方向增加院落,再横向发展,增加平行于中轴的跨院。四合院的这种布局符合中国传统家庭的起居习惯,也体现了中国式家庭的伦理道德规范和居住范式。
中国传统的家庭一般为三世、四世,甚至五世同堂,一个大家庭多的有几十口同住在一起,因此四合院中长辈住哪间房,晚辈住哪间房,客厅在哪儿,厨房在哪儿,都有严格的规定。如在一个北方四合院中,后院的北屋高大宽敞,坐北朝南,四季朝阳,其中间为堂屋,是家庭重大事务的决策之所,也是家长接待重要客人的场地,供奉着祖先牌位,神圣而庄严。这是因为古代把南视为至尊,而把北象征为失败、臣服。宫殿和庙宇都面朝正南方向,帝王的座位都是坐北朝南,当上皇帝称“南面称尊”;打了败仗、臣服他人称“败北”“北面称臣”。因此,北方四合院以北屋为主建筑,以中间的房间为堂屋,堂屋即正屋。
堂屋左侧的次间(即东屋)往往住祖父母,其右侧的次间(即西屋)住父母,且左侧次间比右侧次间略大。这是因为除南尊北卑之外,在东、西方向上,古人还以东为首,以西为次。皇后和妃子们的住处分为东宫、西宫,而以东宫为大为正,西宫为次为从。古代皇帝是至尊,他面南背北而坐,其左侧是东方。因此就在崇尚东方的同时,“左”也随着高贵起来。像三国时期的东吴占据江东,故江东也称“江左”。四合院中,左侧次间比右侧次间略大即是这一“尊左”习俗的反映。除堂屋外,左侧次间(东屋)被认为是仅次于堂屋的房间,所以家庭中辈分最高的祖父母往往住在东屋,因此,人们也把主人称为“东家”或“房东”。家中子女一般住东西厢房,如果家中人口多,也有住在南屋的。
北京四合院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四合院的营建是极讲究风水的,从择地、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理论来进行。风水学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风水理论,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国古代的营建活动。除去风水学说外,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门管、门头上的吉辞祥语,附在檐柱上的抱柱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鹄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登斯庭院,有如步入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全家几代人住在院子四周的房子里,既被小院隔开,又被小院连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关上院子的大门,一家人与世无争,亲亲热热、和和美美地生活在一起。
2.黄土高原窑洞
据古建筑学家考证,4000多年前,我国西北黄土高原上的汉族就有“挖穴而居”的习俗,直到今天,窑洞式房屋还广泛分布在黄河中上游的各省、自治区,居住人口达4000多万。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在这里,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祖祖辈辈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创造了陕北的窑洞艺术。窑洞是一种特殊的“建筑”,不是用“加法”而是以“减法”即“减”去自然界的某些东西而形成的可用的空间。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为窑洞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我国西北部地区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较少等自然状况,也为冬暖夏凉、十分经济、不需木材的窑洞,创造了发展和延续的契机。可以说,小小的窑洞浓缩了黄土地的别样风情。
窑洞分为土窑、砖窑和石窑三种类型。土窑最为原始,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整个窑洞的墙壁、房顶全是土。它是根据地势在自然垂直的断崖上,或在陡坡上先人工削一段崖壁,再掏挖而成,内呈拱形,有门洞、过道、住房等。砖窑则一般先用泥土烧制成砖,然后在松软的黄土地上砌制成窑洞。窑洞前部砌砖的叫砖窑,砌石头的叫石窑。旧时贫寒之家多住土窑。砖窑、石窑只有富贵人家才建造得起。
窑洞一般修在朝南的山坡上,向阳,背靠山,面朝开阔地带,少有树木遮挡,十分适宜生活居住。窑洞不是盖起来的,而是挖出来的。挖法有两种:一种是选一块平地,向下挖出一个长和宽十余米、深八米的方坑,方坑的底部做院子。然后在方坑四壁向里各挖三个拱窑,东南角的窑与地面相通做窑的拱门洞,供出入之用,其余的当卧室或厨房。院内中间挖一口渗水井,坑沿四周垒一圈矮墙,便成为一处挡风防雨、冬暖夏凉的天井四合院。整个村庄坑连着坑,户连着户。河南西部的窑洞就属于这一种。
另一种是劈山削坡,开出一块平地做院子,然后在新辟出的山坡上向里挖出许多窑洞,前边的院子也用墙围起来,院子里往往设一架碾盘,用来碾压谷物、粗盐,加工米面等。陕西、山西的窑洞大部分属于这一种。
窑洞内一侧有锅和灶台,而炕的一头连着灶台,由于灶火的烟道通过炕底,冬天炕上很暖和。炕周围的三面墙上一般贴着一些绘有图案的纸或拼贴的画,陕北人将其称为炕围子。这种炕围子是一种实用性的装饰,可以避免炕上的被褥与粗糙的墙壁直接接触,还可以保持清洁。为了美化居室,不少人家在炕围子上作画,这就是陕北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炕围画。
窑洞是北方汉民族就地取材的典型的民居建筑,它具有其他建筑形式难以取代的优点:一是坚固,可以经受几百上千年的风雨而不倒塌,据说一千多年前唐代名将薛仁贵曾住过的土窑至今保存完好;二是窑洞可以使人长寿,因为窑洞内的温度和湿度相对稳定;三是窑顶的黄土有两米多厚,冬暖夏凉。
3.东北院落
东北地区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下,有鲜明的建筑特色,并夹杂着中原文化和满族文化气息,风格简单,粗犷古朴,就如同东北人的性格一样质朴豪爽。东北汉族传统民居是过去汉族居住东北时,根据生活需要建造的房屋院落,反映了东北汉族民居特色和生活特色。因此,东北民居既具有中原汉族传统民居的特性,又具有汉族自身民族文化与当地所处的地域文化相融合的民族特征。
首先,从地域环境对于民居的影响来看,东北地区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性气候区,气候特点较之中原地区而言,冬季更加寒冷干燥,冬夏温差较大。东北汉族民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地适应东北地区的地域环境,根据气候特点改进自己的居住环境,尤其体现在对于长达半年之久的寒冷冬季的适应性上。这种特殊的气候环境,造就了东北地区非常丰富的林业资源,当地居民因地制宜,利用丰富的木材资源建造了俗称“木楞子房”的井干式房屋作为民居使用。而平原地带的人们,则利用黏土或碱土建造房屋,这种土筑的民居造价低廉,隔热性和保温性都比较好,适应当地的气候特点,因而被广为建造。其次,东北汉族传统民居的院落空间布局和房屋的建筑形态都较为简单,同时民居的装饰和建筑材料都透着一股粗犷古朴的气息。
在辽宁复州有许多四合院代表了东北地区的民居建筑。复州地区历史悠久,明清两代都是州治所在地,政治、经济、军事、交通、文化都很发达,建筑也比较典型。复州城内保存完整的四合院有马家大院、高家大院、韩家大院等。这些四合院均粉皮白墙,青砖青瓦,大门两侧有门房,正房前面两侧建有厢房,门墩以及墙脊雕刻有吉祥图案,建筑布局对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