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部分少数民族的居住民俗

部分少数民族的居住民俗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典型的居住类型为“一”字形的分间型平面。混合型住宅是在朝鲜族居住形态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因受到汉族、满族等民族的影响,使得室内布局空间发生分化。鄂温克族是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鄂温克族的聚落分别由居住建筑和仓储建筑组成。鄂伦春族是我国目前东北少数民族的一支,至2000年,我国鄂伦春族共有8千余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

一、朝鲜族住宅

我国朝鲜族人口约192万,主要分布在我国吉林、黑龙江、辽宁三省和长白山一带,其余散居在内地的大中型城市中。其中人口最多,最集中的聚居区是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族喜欢选择背风朝阳、依山傍水、环境幽雅并能够融洽地与自然结合的地方建造房屋。体现了朝鲜族人民崇尚风水、崇尚自然的建造理念。朝鲜族住宅受到了不同地理环境、气候、地域文化及其他民族的影响,形成了具有不同特点的建筑形式。

咸镜道型的朝鲜族民居主要分布在我国延边地区和黑龙江地区,住宅平面呈“田”字形。平面中间设置“鼎厨间”和下沉式厨房,在厨房开设建筑物的主入口,剩下每个房间都要对外开口,避免互相干扰。

平安道型住宅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和吉林省、辽宁省的部分地区。这些地区的朝鲜族人民主要是从朝鲜半岛南部迁移过来的,因此继承了朝鲜的居住模式。典型的居住类型为“一”字形的分间型平面。“一”字型民居中可由上房、下房、厨房和仓库构成,上房和下房内设火炕。

混合型住宅是在朝鲜族居住形态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因受到汉族、满族等民族的影响,使得室内布局空间发生分化。寝室采用半炕式,其余空间都是地面。但内部空间保留了满炕、朝鲜族灶台、橱柜等具有朝鲜族民族特色的元素。

二、鄂温克族民居

鄂温克族是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目前有3万余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鄂温克族自治区。他们生活在东北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和游动性强的特点。鄂温克族的聚落分别由居住建筑和仓储建筑组成。两种建筑功能不同,移动性也有所区别。其中居住建筑被鄂温克人称为“斜仁柱”,能够跟随鄂温克人游动,通常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居住在一个“斜仁柱”中。

仓储建筑则被鄂温克人称为“格拉巴”。“格拉巴”相对于“斜仁柱”来说是固定的、不移动的。一般来说,“格拉巴”搭建在游猎区中心或者季节迁移的必经之路上。每个聚落都会修筑“格拉巴”,聚落里的人共同修筑,并且共同使用,用于存放衣服、生产工具和食物。每个“格拉巴”的使用群体并不是固定的,由于迁移,一个聚落的人离开后,再迁移到这里的聚落也可以使用它。而随鄂温克人移动的“斜仁柱”和散布在各个营地中固定的“格拉巴”组成了一个个完整的鄂温克传统聚落。

鄂温克族的传统聚落与我国一般村落有着明显区别。它具有单一的方向性,因为建筑数量少,自然环境允许建筑空间相当大,所以聚落中的建筑都按照单一的线性排列,并且朝向相同。它还具有明确的禁止活动范围,虽然没有明确的范围划定,但是这个由“斜仁柱”中心连线形成的轴线却一直存在于鄂温克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一种隐形的限定要素,明确地在自然环境中区分禁止活动的范围。

三、鄂伦春族民居

鄂伦春族是我国目前东北少数民族的一支,至2000年,我国鄂伦春族共有8千余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鄂伦春族世代以狩猎为主,采集、捕鱼为辅,逐野兽而迁徙,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游动式聚落形态。鄂伦春族的居住方式有野外露宿和屋内居住两种。野外露宿就是在离开聚落远猎时、捕猎旺季时,往来各地没有时间建造房屋时所采取的野外居住的方式。而屋内居住则是指建造“斜仁柱”作为暂时的居所,因为鄂伦春人要随着猎场的改变而不断迁移住所,所以“斜仁柱”是暂时居所。而鄂伦春族的聚落是由若干个“斜仁柱”组成一个“乌力楞”,“乌力楞”的本意为“子孙们”,是由同一父系血缘为纽带的几代后裔。

鄂伦春族的“斜仁柱”特点是就地取材、结构简单,便于拆搭迁移。“斜仁柱”同样作为鄂伦春族人的居住房屋,而仓库名称却有别于鄂温克族的“格拉巴”,而被称为“奥伦”。“奥伦”是鄂伦春族较为原始的仓库,同样属于固定建筑。

鄂伦春族的聚落布局与鄂温克族有相同之处,同样是所有的“斜仁柱”呈“一”字形排列,“奥伦”建在“斜仁柱”的东南角。所有的“斜仁柱”之间是不允许穿梭行走的,所有门都朝一个方向开,这是因为鄂伦春族的风俗中,是不能让女人见到神的,而在“斜仁柱”后面就供有各种神偶。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为鄂伦春族建造房屋时也尊重其民族习惯,保留了鄂伦春族民居的原有风格。

四、满族民居

满族民居从半地穴式建筑发展而来,受汉族民居影响较大。满族民居的形态多种多样。

满族民居建筑多为矩形,这种形状在寒冷的东北地区非常实用。建筑不一定要单数开间,也不强调对称。主房一般是三间到五间,坐北朝南。三间大多是在最东边一间的南侧开门或中间开门,五间在明间或东次间开门,使卧室空间占到两至三个开间,均开口于一端,如同口袋一端开口,故称为“口袋房”。沈阳故宫中的中宫清宁宫就是东南开一门的口袋房格局。

满族卧室的布局最大特点是房间三面都筑有火炕,南北炕通过西炕相通,由于三个火炕的位置和所组成的形状而被称为“万字炕”。西炕一般很窄,因此是不能坐人和放杂物的,女人是不能碰的。南北大炕的长度几乎能达到两个开间。

烟囱在满语中被称为“呼兰”。满族民居的烟囱也不同于其他民居,多采用脱开房屋设置的独立形式,修在房屋的一侧,有孔道与火炕相通。烟囱坐在地面上,不仅可以延长室内烟道的长度,提高供暖的效力,而且满族人的烟囱,过火量较大,烟囱为宽大的台柱形,修在地面上比较适宜。这种烟囱来自早期山中自然形成的空心整木。

满族民居的房顶采用的是硬山式。屋脊样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屋脊全部为实体,造型简洁;另一种是用瓦片或花砖装饰,叫作花瓦脊。

满族民居的门窗也有特点,外面的门是独扇的木板门,里面的门是两扇门,有木制的插销。窗分为上下两层,糊窗所用的窗纸坚韧如革,称为“高丽纸”。窗纸糊在窗户的外边,一方面可以避免窗档中积沙,另一方面可避免窗纸因冷热不均而脱落。窗纸糊上后,还要淋上油,这样,既可增加室内的亮度,又可以使窗纸坚久耐用,所以“窗户纸糊在外”,就成为满族民居的一大特点。

五、锡伯族民居

锡伯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地区和辽宁、吉林等省,曾经是一个住帐篷、草房、马架子、地窨子的民族。

锡伯族的住房多是独门独院,院落南北长东西窄,四周栽树并围以矮墙。院落以住房为中心分成前后两院,前院小、后院大,大门在前院。前院紧靠住房的旁边搭固定棚,在里侧墙角砌锅台,设厨房。后院栽种果树、杨树、榆树、蔬菜、玉米等。牲畜圈、厕所、菜窖都在后院。房屋一般为三间,坐北朝南。锅台和北方满族的一样,设在中间的堂屋,通东西耳房的火炕。窗扇雕刻有图案,玻璃窗上有剪纸装饰。

东北的传统锡伯族民居以西为贵,故西屋是由长辈来住的。过去房屋中都有“安巴纳罕”(火炕),这种火炕具有很浓厚的民族特色,它由三面环绕的南炕、西炕和北炕组成。南炕由爷爷奶奶或父母睡,北炕由客人睡,西炕一般不睡人,有贵客来时请之坐卧。一般客人和家人不能在西炕上坐卧,因为西炕靠山墙立佛龛供佛。新中国成立前后,随着房屋形式的改革,大炕也被改造,渐渐只打一面炕,或南或北,以北为多。西屋的摆设比较朴素,一般放小炕桌、大木柜、凳子、八仙桌等。八仙桌前挂先辈的画像,桌上放香炉、茶具等。房屋的中间屋子有个过道,过道里屋是厨房,筑有两个锅台。锅台比里屋内的炕低,连着锅台修有小炕,炕和锅台中间隔有大约30厘米高的“古堆”,即小隔墙。东屋为儿媳、子孙卧室,室内摆设也平常。

六、蒙古族民居

蒙古族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我国境内的蒙古族主要居住于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等游牧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蒙古语称格儿,满语为蒙古包或蒙古博。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自匈奴时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0~16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几块连接,围成圆形,锥形圆顶,与侧壁连接。帐顶及四壁覆盖或围以毛毡,用绳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装门板,帐顶留一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排放炊烟,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毡。蒙古包最小的直径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数百人。蒙古包分固定式和游动式两种。半农半牧区多建固定式,周围砌土壁,上用苇草搭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新中国成立后,蒙古族定居者增多,仅在游牧区保留蒙古包。除蒙古族外,哈萨克、塔吉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

七、壮族民居

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湖南、贵州、四川等省区,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多。壮族先民生活的地方炎热多雨、地面潮湿、瘴气浓重,为适应这种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他们发明构建了干栏式建筑。这种建筑形式具有通风干燥、安全实用、凉爽舒适的特点。壮族多选择在依山傍水近田的缓坡或平台上建造房屋,既可方便下田,又不怕水淹。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壮族人民也就地取材,因材施用。

壮族的干栏式建筑可分为三种。一是简单全楼居,以广西西南部靖西为代表,是干栏式建筑的较为原始的形式,以两开间及三开间为多,也有少数单开间或四开间。建筑为木结构,舂土或竹篱涂泥墙,分上、下两层。底层为牲畜圈和放置诸如柴草、农具等杂物的地方;上层做居住用,设有入口外廊,前堂后房。火灶位于右侧间,中间三间房是连通的。这类房屋的突出特点是左右侧间的前部另设两耳房。二是发达全楼居,以桂北龙胜为代表,房屋为全木结构,建筑以三开间带偏厦和五开间居多,分上、下两层,居住层由望楼、堂屋、火塘和卧室组成,下层为牲畜圈和放置杂物的地方。火塘间的近处向阳面设有晒排,供洗涤晾晒用。三是半楼居,这是适应木材较缺乏的丘陵地区的一种建筑形式,如宜山、都安、武鸣等地区。其外墙和部分内墙用土或砖墙代替木料,底层较低,只有一部分空间可以利用,居住层为半楼半地,多为三开间。

在宗教信仰方面,壮族以师公教为核心,巫、道、佛三教一并信仰,是个多神信仰的民族,这在其民居上都有所体现。在住址选择上也有讲究,为了居室的安全,他们在住宅中奉祀了种类众多的神灵,有守护出入关口的门神,镇宅的土地神,还有财神、灶神以及主管添丁送子的花婆神等。

干栏式建筑的四周,常用荆棘编成篱笆围成庭院,庭院内种柑橘、芭蕉、木瓜和翠竹。壮族有聚族而居的传统,同一家族的成员多集中居住在一起,因此形成了串联式和并联式两种类型的分布格局。

八、维吾尔族民居

生活在新疆的维吾尔族,经济早就以农业为主,因此在维吾尔族居住的地方,村庄很多。信仰伊斯兰教后,其民居形式深受波斯——阿拉伯的影响。房屋为中亚地区的平顶,呈方形,墙壁是泥土夯筑的,有较深的带护栏的前廊。庭院中种植花卉、果树和葡萄,是弹唱、休息、餐饮之所。维吾尔族人民喜爱在庭院或外廊摆设茶具,接待客人。

住宅有前室——后室、客室——后室、外间——客室等几种组合形式。室内设有壁炉、壁龛,壁炉用来取暖,壁龛用来存放物品。壁龛和壁炉均饰以精致的石膏花。墙壁用砖砌成图案花纹或挂有壁毯,地上铺设地毯或毛毡。室中央放有长桌或圆桌,家具及陈设品多由装饰巾遮盖。

吐鲁番盆地全年基本无雨,生活在这里的维吾尔族人就地取材,用土坯建房,建成单层或双层带半地下室的土拱平顶房。院子周围以平房和楼房相穿插,用土坯花墙、多种形状的拱门、平台、葡萄棚等组合成富于变化的空间。宅内各组房间之间由葡萄棚或天棚组成的宽敞过道相连。院内引入渠水,通风良好、避日纳凉的庭院成为人们生活起居的主要中心。室内外装饰较少,仅有用木模压印出的图案花纹装饰墙面。

伊宁地区寒冷多雨,维吾尔族住宅多为砖土木结构的坡顶房屋。房屋与果园以绿篱(葡萄棚等)分隔,绿篱与房屋外廊搭接,组成凉爽的户外生活场所。门廊有挂落和栏杆,墙面和顶棚为浅蓝色,木门窗板有装饰性木雕。室内陈设较为讲究,用工艺刺绣、壁毯、大幅织花窗帘装饰。

喀什、和田的维吾尔民居多为砖砌,不讲朝向,室内多壁龛和石膏花饰,精美华丽。因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装饰颜色多为绿色。

在建筑装饰方面,由于石膏质地细腻、洁白,涂色和不涂色使用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维吾尔族常用它来装饰民居。石膏花饰有用于墙顶边缘、壁龛周边的带状图案,有用于壁面的大幅尖拱形图案和用于顶栅的圆形、多角形图案。图案取材于牡丹、荷花、葵花、菊花、梅花、玫瑰等。石膏粉花饰中的植物纹与几何纹结合自然,疏密有致。

另外,彩画、木雕、拼砖等手法也常用于维吾尔族建筑装饰。彩画色调浅淡柔和,在顶棚边缘和密梁等处稍加点缀,效果突出。木雕花纹多取材于桃、杏、葡萄、石榴、荷花等植物花卉,主要用于柱子、梁、枋和门窗装饰。木雕花饰多用原色材料或施加彩绘,在雕法上有线雕、浅浮雕及透雕等。拼砖所拼砌出的花纹为各种几何纹,施工中要求有高度的拼合技巧,主要用于装饰砖砌的墙面、台基、柱墩和楼梯等处。

九、回族民居

回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一个少数民族,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新疆、青海、河北、河南、云南、山东也有不少聚居区。回族人民一般围着清真寺而居,这是回族聚落的显著特征之一。当某一区域的回族聚落达到一定规模时,回族人民会集资修建清真寺,从而形成了回族特有的另一布局特点,即初期人们围寺而居,此后发展为以清真寺为核心的回族聚居地区,这样的地区被称为“寺坊”,属于回族社会的基层宗教社区。

回族民居地处银川平原地区的,大多以土坯墙、平屋顶的形式出现,院落空间较为宽敞,基本为中国传统的殿宇式四合院样式,院前有门、照壁,院内配置均齐,也设置正房、倒坐房等等。但大多采用硬山式房顶,两面坡形式。地处南部西海固地区的回族民居则因为当地降水稀少,自然环境条件恶劣,民居因地制宜,发展出许多形式不同的建筑,如高房子、土堡子、土坯房以及各种窑洞

土堡和寨子是战乱时代的产物,是为了聚众自保而修筑的防御性建筑,同时也可作居住用。堡寨的墙体为封闭的夯土墙,部分在四个角分别建有角楼。外墙呈梯形轮廓,利用了当地黄土层缜密性好的特性,把黄土夯实,既稳固又朴素。堡寨内部多采用四合院布局,多跨院,但建筑以两层为主。土堡子的形态由战乱年代形成,随后其高高的围墙和角楼逐渐演变成后来的高房子。

高房子是回族人民在战乱时登高瞭望、防御敌人所用,但之后演变成回族民居的一部分,多被用来供老人诵经礼拜或者储藏物品、守望家畜。一般建在回族民居的院落拐角处的平房顶上。

各式窑洞也是回族人民作为居所的主要形式,也是由于当地自然环境适宜建造窑洞这种建筑形式。窑洞一般沿山的等高线来建造,窑洞前是开阔的平地,洞口多用土坯或砖块砌成拱形门。回族民居的民族特色主要表现在其装饰和陈设方面。民居装饰的图案、色彩、造型、布局,宁静而有生气,富有浓郁的伊斯兰特色。喜绿色、白色,门、门框、窗、梁、柱、斗拱、门楣等处喜用几何、植物花纹等图案雕刻或贴饰。室内多悬挂绘有麦加克尔白图案的图片、画、毯,以及经文书法,汉文字画或以牡丹、松柏、梅花、荷花等草木花卉为内容的绘画,堂屋正中几案多摆设刻写有经文等的香炉、花瓶等。讲究美化庭院,设花圃,多栽种牡丹、鸡冠花、百合、指甲花、菊花等花卉,也注重软装饰,门窗喜贴剪纸。散居回族民居门楣一般贴有用阿拉伯文书写在门上的“杜瓦”,以示“清真”。传统的回族家庭,进门正面的案桌上,正中有“炉瓶三事”,即香炉、香瓶、香盒,香瓶内插有香筷、香铲。有的在正中放经匣,装《古兰经》等经典。回族家庭的室内不置人物或动物画,一般以山水风景、花卉、几何图形、植物画代之,多挂阿拉伯文的中堂字画。挂历一般是印有伊斯兰教历和公历对照的,图案多为著名的清真寺或天房、花鸟等,既便于查阅回族的传统节日,又利于欣赏。在回族家庭中,最有特色的装饰是用阿拉伯文或波斯文写成的匾额和条幅等。

十、裕固族民居

裕固族是甘肃省特有的一个少数民族,是回纥的后裔之一。裕固族的传统住房是易于搬迁的帐篷。篷布是用牦牛毛和山羊毛织成的毯子,再用毛线缝在一起,大都是黑色,不像藏族的那样宽大,拆迁、运输更方便。帐篷一般五米多长、二米高、三米宽,四周用牛毛绳拉紧固定。帐篷内,左侧是原木搭成的占地一半的贴地板床,床上铺着厚厚的毛毡,是家人起居、用餐、待客的地方,右侧是厨房,放置奶桶、锅碗厨具,中间设炉灶。有的在大帐篷旁边单设圆锥形小帐篷,用来放临时的东西。

半定居和定居生活的牧民大都盖有土木结构的房屋,受到周围汉民族文化较多的影响,从建材的选择到结构样式,基本上与邻近的汉族地区相同。即用土坯、麦草泥、白杨木为原料的长方形住房。房屋外围修四堵约两米高的围墙,院门朝南开,院内有住房、灶房、堆放杂物的房屋,还有自家饲养的各种牲畜的圈棚。在院落布局上有一定的民族特点,如堂屋多为东向且两侧多有厢房,院门一般也向东开。在紧靠院落的两侧又有畜圈、草圈等。

十一、土族民居

土族主要聚居于青海省东部湟水以北、黄河两岸以及其毗连地区,其中大多住在青海省等地,还有一部分居住于甘肃境内。

土族的起居习俗,因地而异,一般聚族而居,依山傍水。青海土族地区的大部分村落都有“崩康”(意为十万佛)、“敖包”(嘛尼堆)、“苏克斗”(意为挡雹阵),其主要作用是保佑地方平安,风调雨顺,抵挡冰雹灾害。每户人家几乎都有一个特定的庭院,庭院四周为五六米高的土墙,称庄廓。四个墙角的顶部放置四颗白石头,有安神的寓意。土族善于筑墙,庭院围墙都比较高,而且墙面光滑整齐。围墙筑成后,再用白土草糠和泥抹光。院内盖房,可盖两面、三面房不等,有条件的四面盖房,每面为三间,四个角各盖两间共八间。房屋多为土木结构的平房,也有盖土木结构的二层楼房的。在过去,家境优越的人家盖砖木结构的平房或二层楼房。现在盖砖木结构、砖砼结构的平房或楼房的就比较多了。大房,即主房的朝向要按依山傍水的环境而定,一般坐北向南。庭院中央一般都立一根嘛呢旗杆,杆上悬挂印有六字真言或平安经的蓝白布经幡,以避邪除灾,保佑全家四季平安。每户庭院中央还设一座四方宝瓶台,其地下埋有宝瓶,上面靠主房的方向,设一尊香炉。中老年人逢初一、初八、十五的清晨,洗漱后点燃柏树叶、乳香等敬佛,香烟缭绕,满院飘香。每户的大门也按依山傍水的习惯,在主房对面设置。门前有一堵三米多高、四米多长的墙叫照壁,照壁的顶部也放置三块白石头,表示镇邪。照壁的背后,一般种三株松树或杨树作为陪衬。有的在照壁墙洞里还放一只石狮子镇邪。

十二、乌孜别克族民居

乌孜别克族分散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南部和北部,与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和睦相处。南疆的乌孜别克人居住的民居一般为平顶而稍有倾斜的长方形土房,自成庭院。这种土木结构的房屋墙很厚,冬暖夏凉。房前搭有棚架,葡萄藤枝蔓缠其上,棚架下凉风习习,炎热的夏季,步入室内顿感清爽宜人。室内墙壁上挖有大小不同、布局合理的壁龛,壁龛周围用雕花石膏镶砌起各种各样的图案,美观大方,优雅别致。

北疆伊犁地区的乌孜别克人的房屋和当地维吾尔族的房屋大致相同,也是土木结构。房屋一般比较高大宽敞,屋顶略有坡度、覆盖草泥。屋檐用红砖或青砖装饰,堆砌各种花纹图案,错落有致,别具匠心,显示出古朴的伊斯兰风格。主体房屋平时为吃饭、会客、小憩之处,冬季则可避风挡寒,堆放物品。庭院以土筑墙围成,院内栽种花草、果木。葡萄架搭至廊檐口与整个屋宇连接起来,架下形成林荫甬道,曲径通幽。有的人家还引渠水流经院内,更显出静穆幽远的意境。

牧区的乌孜别克族人民春、夏、秋季同哈萨克等民族牧民一样住在毡房里。毡房下部为圆柱形,高1.5米左右,用柳木杆纵横交错连接成栅栏围成圆形。上部呈穹形,以撑杆搭成骨架。撑杆下端略弯与栅栏相接,上端插入天窗盖的圆圈内。外部用毛毡覆盖,用皮绳加固。通风透亮依靠天窗,上用一块活动毛毡覆盖,可随时启闭。冬季乌孜别克牧民则多居住在固定的土屋或木屋中。

乌孜别克族建筑中的雕刻艺术带有中亚西亚风格,已为其他民族所吸收。乌孜别克人居住地区还有一种用栅栏和土坯砌成的两层建筑物。这种建筑用栅栏将土坯连接固定成一个整体,稳定性强,适合在沙漠或沼泽地中建造,很受南疆一些地区人们的欢迎。

十三、藏族民居

藏族民居的样式与风格与地理环境、历史和宗教关系密切,其中受宗教影响最为明显。藏族民居聚落大多以寺院为中心向外延展分布。室内一般设有经堂,或简单的设置供桌,敬奉佛像、唐卡、法器等。外墙装饰还反映了藏传佛教不同的教派或地域特点,比如后藏萨迦民居就是受到萨迦寺建筑风格影响,也在外墙涂有红、白、黑三色花条,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菩萨;而在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无论哪个教派,其民居外墙皆在土墙上饰有下窄上宽的白色条纹,这与藏族的白色崇拜有关。

拉萨、日喀则、昌都的土、石、木结构的民居,称为“碉楼”。从外面看整个外墙没有一根木头,全为石砌,墙厚80~100厘米,门窗口很小,平顶居多。一般高2~3层,外形厚重、粗犷。拉萨的碉楼,一般为二层或三层楼房。有些还采用了内院回廊式,在楼梯上往往加有房廊。院内有水井,厕所在院落的一角。底层为杂用房,楼上住人,房间中最好的一间供佛龛,旁边是卧室和灶房。而乡村多为农民自建的独院式平房住宅。

西藏东部林区民居,多为独院式,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由居室、贮藏间、畜厩和外廊组成,室内以炉灶为中心,周围布置床和其他日用家具。为适应林区多雨的特点,屋面为坡顶。建筑多取木材,以木构架承重,墙体材料除碎石、片石、卵石外,木板、柳条篱、竹篱等也有使用。屋面密铺木瓦,上压石块。

窑洞是青藏高原上较为少见的民居。西藏阿里地区在河谷平川地带多为独院式住宅,土木结构,以二层居多。靠山崖地带修建窑洞,形成窑洞和房窑结合的民居。窑洞平面有方、圆、长方等形状,其中4×4米正方形窑洞最多。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海拔3000多米,那里山林茂密、草原辽阔、雨水充沛,当地藏民充分利用丰富的黄土、杉木和桦树资源,创建独具一格的甘南藏居。在甘南“藏民住一坡,家家有院落”,村寨多选在向阳的山坡,阳光充足,视野开阔,也便于排泄雪雨山洪。甘南藏居的院落有单院、双院(内外院)、上下院和三进院之分,利用坡地的高度差,在院内修台阶,形成高低不等的空间。建筑材料主要是土、木。整座民居为黄土外墙内包木柱框架,浑厚、朴实,室内则为木板墙、木天棚、木壁橱、木地面、木门窗、独木梯,均使用素色木材,故谓“内不见土,外不见木”。民居多为两层,主要由居室、堂屋、经堂、库房和底层的畜圈组成,上层住人,楼下为畜圈。堂屋有锅灶、碗橱、暖炕等,是全家集体活动和待客的地方。

十四、白族民居

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是白族的文化发祥地之一。白族民居多采用“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格式,还有两院相连的“六合同春”、楼上楼下全由走廊贯通的“走马转阁楼”等形式。白族民居在院落布局、建筑结构等方面受中原汉族民居建筑的影响大,但由于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上的差异,其民居斗拱重叠、雕梁画栋,富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白族村寨多选在依山傍水的缓坡地带,使用当地盛产的鹅卵石来砌墙,因此有“大理有三宝,石头砌墙墙不倒”的说法。缓缓流淌的溪水被引入村寨,街边巷侧都有石渠清泉,配以盛开的花木,形成“家家泉水、户户花木”的美景。由于这里常年的风向是西风或西南风,风力及频率都很大,所以民居院落绝大多数坐西向东,正房向东主要是考虑背风。民居院落为封闭式。

“三坊一照壁”是白族民居的传统布局。庭院内种植各种花木。正房高于两边的厢房。照壁又称“风水壁”,分为独脚照壁及三叠水照壁两种,三叠水照壁将壁面分为三段,两端较窄,中段较宽,形似牌坊。独脚照壁的壁面不分段,过去只有仕宦人家方能采用。照壁的绘饰在民居中处于最重要、最突出的中心地位。整座照壁以白色为基色,壁檐下方和壁的左右两边多用深色薄砖框成矩形、圆形或扇形的画框。框中用彩墨或淡墨绘上祥禽瑞兽、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和松竹兰梅,写上唐诗宋词中的名言名句。照壁正中,或镶上一块圆形的彩花或黑白花大理石,或写上个斗大的“福”字。有的则题上四个黑色大字,内容有表达心愿的,如“福寿康宁”“人寿年丰”等;有描绘景色的,如“彩云西现”“河清海晏”等。最为讲究的是引述典故,典故不但与主人姓氏相关,故事更要为人们所称道,如李姓题“紫气东来”,张家题“百忍家声”,赵姓题“价值连城”或“琴鹤家声”,杨姓题“关西世第”等。这种典故题识,不仅表达了白族对祖先道德风范的崇敬和怀念,也反映出白族对汉文化的吸纳和弘扬。照壁前砌有花台,以花卉盆景装饰,为庭院增辉添彩。

白族民居重装饰,木雕、泥塑、石刻、彩绘、大理石拼镶装饰着大门门头、照壁、墙面、门窗、梁柱及地坪等部位。木雕多用于建筑的格子门、吊柱、门头等部位。白族工匠擅长做玲珑剔透的三至五层“透漏雕”,多层次的花鸟鱼虫、山水人物栩栩如生。砖碉、泥塑、镶砖等手法多用于门头装饰。“粉墙画壁”是白族装饰的另一特色。粉饰部位有檐下、山尖、窗口等处,甚至在外墙檐下部位绘制山水风景。山墙一般都有腰带厦,厦以上全部出尖,用黑白彩画装饰,或用浮雕式泥塑大山花装饰。表现出清新雅致的情趣。

“四合五天井”:房屋由四坊组成一个四合院,除居中的大院外,四角各有一个小院。两个房子相交有一个漏角天井,共四个,连同五个院子,称“四合五天井”。各坊房屋多为三间两层,正房较高。漏角天井中都有两层耳房,厨房设在某一耳房内。

十五、彝族民居

彝族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四省区,其中大小凉山是彝族主要聚居区。彝族不同支系、不同地区的民居样式各异,并与当地的居住习俗密切相关,从民居的选址、房间的布局到建筑结构都表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情。彝族房屋主要类型有瓦房、土掌房、垛木房、草房、木楞房等,其中以瓦房和土掌房最为普遍。

彝族村寨多选在地势险要的高地或斜坡上,或靠近河谷的向阳坡地。在高山区一般为散居,平坝河谷地带则为聚居。彝族民间对住址的选择与民间信仰紧密相连。虽各地有所不同,但一般都将“上边有坡养羊,下边有田种粮”作为理想的地方。杂居区的彝族受汉族“风水”观念的影响,选择房基地时多考虑“龙脉”宝地。

凉山彝族住的一般是传统的长方形平房。整个房子为双坡屋顶,木架搭成,墙为厚约40厘米的夯筑土墙。屋面采用木板瓦或山草覆盖。房屋内分成三个部分,进门正中是堂屋,里面设有火塘,这是家庭生活的中心,也是全家人议事、待客、休息的地方。堂屋左侧,用木板或竹笆隔成一格内室,里面放置箱柜;右侧做储藏室。

火塘在彝族的民居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是家庭生活的中心,也是家庭的象征。彝族人认为火塘与家人的命运祸福有密切关系,尤其是火塘中的火的熄燃与人的命运休戚相关,因此,火塘中的火要常年不熄,称为“万表火塘神”(彝语称为“姑鲁侈”)。有的则在此设有祖先神龛。

彝族民居外形朴素简单,大门入口及屋檐是装饰重点。大门上常有各种图案并带有门楣,门楣上刻有日月鸟兽等纹饰,屋脊中部及两端也有简单的起翘及起拱,山墙、屋檐的挑拱、屋内的梁枋也刻有牛、羊头及鸟兽花草等纹饰。这些都体现了彝族的审美情趣和建造艺术。

十六、哈尼族民居

哈尼族主要分布在滇南红河和澜沧江的中间地带。哈尼族村址的选择颇为讲究,要求该处必须有茂密的森林、充足的水源。村寨依山而建,背后是山林,山环水绕,梯田密布。民居有茅草房、蘑菇房、封火楼、土掌房、干栏房等形式。瓦房顶均为悬山式,草房顶有两面坡和四面坡两种。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哈尼族建筑为北土掌、南干栏。

蘑菇房是哈尼族传统建筑,形如蘑菇。云南红河、元阳、绿春等地多为土墙草顶,以木构架承重。房顶为四个斜坡面,上铺茅草,也有用瓦覆盖。楼房分上中下三层,下层关牲畜,中层住人,上层堆放杂物。如果是两层楼房,二楼一般不住人,用于贮藏粮食、杂物。

不同地区哈尼族的房屋样式不同。红河及墨江的哈尼族平顶土掌房较为普遍,较多地保存着大家族的生活特点。建房前需选择吉日进行占卜。破土动工时也要选择一个天气晴朗的吉日良辰,亲戚朋友都过来帮忙。房屋用优质木料做支柱,舂土或以土坯为墙,顶部铺以黏土,厚0.3米左右,房屋分成三间,中间堂屋供奉祖先,右边大屋家长居住,晚辈住在左边的小房间里。

各地哈尼族住房类型虽有不同,但都体现出男女有别的特点。住间的床位分男床和女床,男子的床位必须在中轴线一侧,女床则可压中轴线。父亲去世,长子要睡父亲的床位,表现出其男性继嗣的原则。正房堂屋的饭桌只准男人就餐,女性只能在耳房内用饭。

十七、傣族民居

傣族居住的地区多为河谷平坝,地势较低,终年无雪,雨量充沛,属亚热带气候。傣族的竹楼是典型的干栏式建筑。建筑材料以竹、木为主,通常上层住人,下层为畜圈或堆放杂物。

傣族的干栏式民居可分成两种类型:一是西双版纳型,二是德宏瑞丽型。云南元江一带的傣族民居建筑形式与当地彝族相同,为土掌房;德宏的芒市、盈江、梁河等地是与汉族建筑相似的平房。

西双版纳傣族竹楼多为方形,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居住层,堂屋、卧室各一间,外有开放的前廊和晒台,楼下架空。堂屋中设火塘,供日常饮食、待客。火塘常年火不灭。卧室为一大通间,在楼面上铺垫、挂帐,席地而卧,家中数代同室而寝,睡觉位置按长幼次序排列,长辈靠里,晚辈靠外。傣族一般不欢迎外人进入卧室。屋顶为歇山式,脊短,坡陡,下有披屋面(即偏厦),有重檐屋顶遮阳挡雨。一般没有窗户,墙及楼板多缝隙,可以通风,达到了室内阴凉的效果。

傣族民居中有家神柱、中柱、男柱和女柱。家神柱是傣族卧室内的一根柱子,柱子端包有白布,白布中间放有芭蕉叶、甘蔗苗、蜡条和棉花条各两支,它被认为是房屋守护神居住的地方,同时,也是该户父系祖先居住的地方。

十八、布朗族民居

布朗族的先民是濮人,主要从事狩猎、采集、捕捞,以兽皮遮身。据明、清典籍记载,早在几千年前,濮人已经会建造简陋房屋,但到宋代仍然没有脱离原始社会状态,直至元朝,布朗族的历史才进入转折时期。

布朗族村寨多建于海拔2000余米的山间,选建寨子的主要条件是要方便种地。因此,大多数布朗族村寨的房舍顺山坡密集建盖,村民聚寨群居。住房是一楼一底的干栏式竹楼。房屋为竹木结构,楼上供人居住,楼底无墙,用于堆放杂物。楼上居室用竹篱或木板围建,仅留一扇门,室内光线较暗。楼前面大门处搭架着木梯。楼上设有阳台,摆放装水的土锅土罐,是洗漱和晾晒衣物的地方。屋顶盖草或瓦片,楼板用竹笆或木材铺设。楼室分堂屋、火塘、卧室三部分。火塘设于中央,既用于做饭,又用于取暖、照明,并一般在火塘边接待客人。堂屋与卧室用竹笆或木板隔开,卧室内不搭床架,人们按性别分别于左右两边,席地而卧。粮仓一般盖在屋外或村外,搭高台架堆放。

布朗族也是一个山地民族,聚寨群居是其民族特征之一。布朗族居住的村寨一种叫“拥”,一种叫“邦”,区别在于建寨时是否举行过建寨的仪式。建寨之前不仅要认真挑选寨址,而且要占卜以选择位置。寨址选定后,便举行建寨仪式,然后建四道寨门,人们再在寨门内破土建房。这样建起来的寨子叫“拥”。“邦”的含义是棚房,在布朗族人心中并非村寨,而是歇脚的临时居住的房子。

十九、阿昌族民居

阿昌族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大部分聚居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阿昌族村寨大多依山傍水,寨内房屋排列整齐、集中,寨内巷道中间皆铺石板,方便雨天时行路。进出村寨皆有带门廊、石凳的寨门,以便行人纳凉歇息。受汉族文化影响,传统民居大都是土木石结构的三合一照壁或四合院落。正房建在长方石条加土方垒起的屋基上,屋基下为院坝,以三层石阶上下。正房三开间,四排五柱,中柱起脊,形成双斜面屋顶,上覆凹型青瓦。后墙和两侧山墙以土坯砌筑,外面不抹泥,左右是厢房或照壁。室内隔墙均为木板,中间一间为堂屋,有一米多宽的吞口,六扇雕刻的木板门,平时只开中间两扇。两边的檐柱头有粗犷的木雕。堂屋正面板壁是通高的木雕佛龛,供奉佛像和傣文的经文,龛楣上贴着三至四层挂钱,下面有烛台、香炉。左侧摆着电视机、热水瓶、茶桌,板壁上挂着户撒刀和手工编织的背兜,右侧有专供老人休息的床或藤椅,也有的砌火塘,火塘的小土台上放着炒菜的调料、火柴和照明灯具。

厨房大都在左间,地中间横砌土台锅灶,上面是两口大铁锅。靠后墙是炊具、餐具,前面是石碓,平时捣猪饲料,节日捣粑粑,用石碓捣的辣椒面也格外好吃。右间大都是家长的居室,只放木床。两侧厢房与主房分离,木板梯上下。一侧下层是猪圈、牛栏,上边存干草;另一侧下面堆放粮食、烧柴、摩托车,上层是未婚子女的卧室,有廊道、腰栏。院落小的,在主房对面设牛栏,砌土坯墙围成独立的合院。

二十、怒族民居

怒族是怒江和澜沧江两岸的古老居民,主要分布在云南、西藏地区,与傈僳族、独龙族、藏族、白族、汉族、纳西族等民族交错杂居。

怒族的民居均为下部架空的干栏式建筑。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因受生产力的制约,他们只好用长短不一的木桩或石头将居住面架成水平面,这比起平整地基来既省时又省力。二是将居住层托离地面可以降低地气对人的危害,防止毒蛇猛兽的袭击。三是在房屋底层关畜禽,虽不卫生,但它客观上起到了防湿的效果,又能保护家畜之安全。

怒族民居的居住层多为楼板。这是因为怒江竹木很多,居住层用楼板可以防湿,并且均无窗或只有几个小孔。主要是怒族曾有过穴居史,怒族民居不建窗或不重视窗户建设也是对这一客观事实的折射。每家都有个火塘。怒族认为火塘里的三角是他们最大的“鬼”,能驱凶招吉。故火塘要由有经验的男性长者设计、安置。三角一旦摆好就不能再动。客观上,火塘是怒族人民祖祖辈辈生活取暖、照明的地方,是议事及传播民族文化的庙堂,又是娱乐的场所。他们的大半生都要在此度过,其重要性可想而知。怒族的房屋很矮,不锁门,亦无围墙。这表明怒族民居的主要功能是防风雨、避野兽。同时反映出怒族的私有观念不强,各家各户不分彼此,没有太多的隐私,有同村便是一家人的思想。门不用锁说明怒族还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美德。他们大多居住在海拔1500~2000米的半山腰。这是因为这一地段的气温适宜,不冷也不热。另外,还出于防御方面的考虑。

由于怒族支系的不同、居住地域的不同,在建筑上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居住在碧江一带的怒族因其居住环境的气温高、空气湿度大而采用防潮通风性能好的干栏式竹篾房,其结构以木为柱,竹席为墙为楼板,顶盖木板或茅草。贡山一带因气温较低、湿度极大,又有茂密的森林,故又采用保暖性能好,防潮的干栏式木楞房。早期怒族的建筑工具只有砍刀,故木楞房墙体一般用圆木相叠而成。墙体的四个角交叉处用刀砍出槽或用凿子凿成榫,将其穿牢固,造成屋架。柱顶用权形榫架楼阁栅,再用藤篾绑牢。屋顶的盖法是在端山架上架脊柱子,上架脊桁。再由两侧墙顶架斜梁交于脊桁上,起屋架功能,承载整个屋顶的重量,组成屋顶的三角形空间,上架桁橼,用茅草、木板或贡山特有的薄石板盖顶。如用木板或茅草盖顶,需在其上压些石头,以防屋盖下滑或被风吹飞。木楞房的结构多为两开间结构,一室为堂屋,一室为耳屋。三开间的较少。其造法是先建两间独立的方形房间,中部留出一段距离。然后再用木板将两间房的楼板(居住层)及房顶连接起来,使左右两间房的门相对。然后再将中间这间房用木板隔成房间,房子的前部留出一个凹廊(其功能相当于阳台)即可。这种房的特点是外观粗糙且费料。后来,锯子等的工具传入贡山以后,怒族开始用刨光的木板来代替圆木为墙。这种经改进后的民居,外形美观,省料,更保暖。

二十一、门巴族民居

门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墨脱、林芝、错那等县。他们居住的是“人”字形干栏房。传统民居都是依山势而建,不规则的石头插砌到屋顶,底墙宽厚,向上渐收,石头间只用泥浆填缝,墙面内外不做任何处理。室内无柱,各楼层的楼板都是将木板、木枋插入墙体,增加了房屋的整体抗震能力,百余年不损,由此可见门巴族原始而高超的砌筑技术。房屋楼层高,窗户很小,有极好的防御功能。屋顶呈人字形,搭盖竹席,防漏耐腐,施工也简单。竹篾席铺到接近屋檐处,覆盖劈开的木板瓦,再加压石块。现在,有的房屋已换上了铁皮瓦或水泥瓦。

房屋大都是三层,上层存放干草和秸秆,下层关养牲畜,中间一层是居室。居室用木板隔间,里间较小,是已婚子女住的,外间宽敞,是多功能堂屋。临窗处设火塘,以利排烟,是家庭生活中心和待客之处。火塘上架着硕大的铁三角架,上面是六七厘米宽的铁板圈,擦得铮亮,能烤制食物。墙角处供奉佛像。房门安设木锁,用十几厘米的木钥匙开启,都是由硬木刻制,光滑耐用。

墨脱地区的门巴族住房,屋与地面相距大约一米左右,“人”字形的房顶用蕉叶或木板覆盖,然后再用石块来压顶,有的还用竹篾做墙。住房呈长方形,门外设有晒台,屋子里面分为四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果干”,在进门的左边,有煮酒灶;一部分为“马拍”,是宽敞的主室,可用来炊事、取暖和睡卧;一部分是“绕塞”,在进门的右边,这里是给客人提供的住处;一部分是“哉”,是一个小仓库,专门用来存放一些衣物和比较贵重的物品。为了防止火灾发生,粮仓和住房之间都保持一定的距离。

二十二、布依族民居

布依族是我国西南众多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一个。布依族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越人。古代越人,分布很广,支系繁多,史称“百越”,多居住在绿树成荫、气候温和的地方。

布依族民居是多姿多彩的。从房屋外表看,有石板房、茅草房、夯土房、吊脚楼;从居住环境看,有水边居、山旁居、屯堡居、崖洞居;从房屋结构看,有穿斗式、抬托式、绑扎式;从墙壁装修看,有石头墙、木头墙、泥土墙、竹子墙。石头墙中又有石板镶嵌、石块干砌、卵石垒砌等多种砌法;木头墙中有木板竖装、木枋横装和圆木绑扎等多种形式;泥土墙中有夯实的,有土坯的,或两者结合使用的,竹子墙中有用毛竹编织的,有用篾条编织的,有用竹席围护的。有的山墙,底部用石头,中部用木板,上部用竹子;或者底部用石头,中部用泥土,上部用竹子、秸秆、茅草之类。既经济实惠,又美观大方。

贵州是个大山区,山民多住吊脚楼,这与地形、气候和居住传统有关。同是吊脚楼,布依族与苗、侗、水等民族在装修上却不尽相同。布依族的吊脚楼,几乎都是从正面石级进屋。吊脚楼的底层,用石头砌墙,墙体颇厚,门窗极小,这显然与耕牛安全有关。安顺、镇宁一带的山墙石质墀头,刻意雕成龙形,颇具地方特点。在“山高皇帝远”的布依族山区,民居饰以龙,不怕犯皇讳。

吊脚楼二楼是生活起居的中心,炉灶、火塘设在靠山一侧实地上。如果实地不敷使用,或者根本没有实地可用,则在安装楼板时留下适当面积,其下搭一支架,架上置一木框,框底垫土,框边镶石,做成楼上火塘。布依族的炉灶灶门忌讳朝东。民俗认为,朝东冲撞太阳,容易引起火灾。黔南荔波一带的布依族民居开间很大,但楼层却不甚高,这样使房子显得更为宽敞通达。在山清水秀的樟江国家级风景区“大七孔”、“小七孔”一带的丛林中,喀斯特山形垂直向上,布依族民居横向展开,一横一竖,稳重和谐,富有韵律。

许多布依族民居把房顶做成歇山式房顶,即使盖草也不例外。在我国传统建筑上,布依族对于歇山顶的使用仅次于皇族的庑殿顶。采用歇山顶为的是增加房子两头的使用空间,这种大屋顶的吊脚楼,正脊两端微微起翘,使一座庞然大物显得飘洒轻盈,有很好的艺术效果。在内地,只许皇家使用的庑殿顶,在布依族山区时有所见。虽为庑殿顶,并非都盖小青瓦,也有盖草的,比较随意。

二十三、德昂族民居

德昂族是我国西南边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散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与傣族、景颇族、傈僳族、佤族、汉族等民族交错而居,干栏式竹楼是他们的主要建筑形式。

德昂族民居多为干栏式竹楼。这种竹楼多用木料做主要的框架,其他部分如椽子、楼板、晒台、围壁、门、楼梯等均用竹子为原料,房顶则覆盖茅草。德昂族的竹楼依山而建,坐西向东。主要有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形式。比较典型的是以德宏地区为代表的一户一院式的正方形竹楼。这种竹楼分主楼和附房两部分。主楼呈正方形,楼上住人,分为卧室和客厅,供全家人起居、会客和存放粮食、杂物之用;楼下圈养牲畜。附房多建在主楼的一侧,用作堆放柴草及安置舂米的脚碓。这种楼外形别致,美观大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