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岁时节日的由来
岁时节日民俗实际上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是岁时民俗,一是节日民俗。这两个部分是有紧密联系的。岁时民俗,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一般是指一年之中,随着季节、时序的变化,在人们生活中所形成的不同的民俗事象和传承。而节日民俗是岁时民俗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岁时节日。在不同的岁时节日中,传承下来的是不同的民俗事象。岁时节日是我国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体说来,节日的起源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历法节气原因。中国自古以农为本,以农立国。早在7000多年以前,原始农业已经出现了南北分野,北方以粟作为主,南方以稻作为主。农业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特点:春播、夏耘、秋收、冬藏,周而复始,年复一年。从远古时代起,中国先民就已掌握了反映农业生产特点的历法知识。相传,古代有黄帝、颛顼、夏、商、周、鲁六家历法,殷墟甲骨文中已经有了历法纪年,《尚书·尧典》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节气的划分,战国时代发展为24节气。中国古代先后推行过100多种历法,其中(汉)太初历、(唐)宣明历、(元)授时历、(明)大统历、(清)时宪历,都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这些历法根据气候变化的特点,把一年划分为12个月,24节气,72候,约365天,从而构成了岁时节日的计算基础。历法反映了农业生产规律,对指导农业生产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岁时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有些节日如立春、夏至、立秋、冬至等,则是由节气直接发展而来的。节日与节气关系十分密切,但节气本身并非节日,除上述少数者外,只是为节日产生提供了前提,节日的形成还必须有一定的风俗为其内容。
2.原始崇拜原因。中国原始先民常常把某些动物奉为神明加以崇拜,最典型的要算龙图腾崇拜。龙图腾崇拜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极为深远,古代吴越人每年在端午节这天都要举行祭祀龙图腾的“龙舟竞渡”活动,这种龙图腾崇拜是端午节风俗形成的渊源之一。“农者,天下之大本”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农作物根植于土壤之中,因此,土地神崇拜在原始崇拜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称祭祀土地神为“社祀”,殷墟甲骨文中有许多祭祀“毫土”的卜辞。二月二土地神生日,又称社日或社王节,主要民俗活动是祭祀土地神,祈求农业丰收。
3.禁忌与迷信原因。在生产不发达的上古时代,当人们无法解释大自然的奥秘,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时候,便产生了许多禁忌和迷信观念。春节是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放爆竹习俗原意是避山魈恶鬼,后来增加了祭祖、供神、团圆、娱乐等内容。据说桃木能避邪驱鬼,所以,旧时除夕这天,家家户户削桃木,制成神荼、郁垒二神画像置于大门之上,以防鬼进门。春节还有许多禁忌,如禁水土出门,不能扫地泼水,以免财气出门。忌说“死”,称这类话语为“乌鸦嘴”。这类禁忌迷信是一种消极防范手段,反映了人们趋吉避祸的愿望。
4.祭祀与宗教原因。如我国的清明节、中元节和寒衣节。这三个节日原是以祭祖为源,以祭祖事鬼为主要节俗活动,所以又叫三“鬼节”。清明扫墓包含有怀念祖先,勉励后人之意。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有放河灯拯孤照冥的习俗。寒衣节时人们在祖先墓前焚化纸衣。
中国民俗节日还深受宗教影响,许多节日都来源于宗教。以佛教为例,有二月十五日薪尽日(佛离世日),二月十九日观音菩萨诞辰日,四月八日浴佛节(佛祖释迦牟尼诞辰日),五月十八日母连僧母诞辰,七月十五日盂兰盆节,七月三十日地藏节(地藏菩萨诞辰日),八月八日转法轮日(释迦牟尼说法日),十二月八日腊八节(佛祖成道日)。上述宗教节日流传到民间,逐渐形成了庙会等一系列节俗活动。
二、我国岁时节日的发展
岁时节日是一个能动的文化因子,节日虽有固定的时间,但它的内容却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大体说来,中国节日经历了五个发展时期:
1.先秦时期。我国许多节日风俗的元素早在远古时代已经出现了萌芽。流传至今的春节、上巳、端午、中秋、冬至等节日元素,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形成,但当时的节日比现在要少,内容不够丰富,时间也不是特别固定。节日习俗大都建立在原始崇拜基础上,信仰色彩浓厚。同时,节日大多是一些需要防范、禁忌的日子,如春节避山魈恶鬼,端午划龙舟等。
2.汉中时期。我国主要的一些节日如除夕、元旦、元宵、上巳、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都在汉代这一时期基本定型。一方面,一些历史人物如屈原、介子推等成为某些节日的纪念人物,取代了原始崇拜和信仰,增强了节俗的人情味和真实感;另一方面,在节俗自身的发展中,一些风俗上升为礼俗,一些礼俗变为风俗,风俗和礼俗融为一体,被人们约定俗成地接受并沿袭下来。
3.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各民族间的大融合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进一步交流,节日民俗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中原,带来了节俗文化中那些杂技游艺成分,如骑射、蹴鞠等。
4.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是我国无论经济还是文化都十分繁荣的时期,这一基础为我国节日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充分的铺垫作用。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民俗节日开始向礼仪性、娱乐性的方向发展,节日开始演变成为真正的佳节。例如,春节放爆竹原是一种驱鬼手段,此时变成了欢乐的象征;元宵节祭神灯火变成了游艺观灯活动;中秋节祭月变成了赏月;重阳节由登高避灾演变为秋游赏菊。在节日风俗的演变中,还增添了许多文化娱乐活动,如放风筝、拔河等等。这一时期的节日风俗内容逐步丰富多彩。
5.明清时期。在宋朝以后,节日的发展比较平缓,到了辽、金、元时期,又融入了一些少数民族习俗。明清时期,较之以前,节日风俗出现了三种变化:一是更加讲究礼仪性和应酬性,如逢年过节,人们出于礼尚往来而互相拜访送礼。二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以后,一些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节日风俗逐渐被人们冷淡,如祭土地神习俗已不像先前那样受到重视。三是游乐性继续发展,如元宵节观灯,明代由宋代的5天增加到10天,昼市夜灯,热闹异常。到了清朝中后期,又增加了舞狮、舞龙、旱船、高跷、秧歌、腰鼓等活动。
6.民国及新中国成立时期。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开始使用公元纪年,将中西节日和时间统一。新中国成立后又增加了元旦、三八、五一等国际性节日,使得节日更具有时代特色并延续至今。
三、我国汉族岁时节日民俗
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部分,汉族人民对天文、历法的认识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于季节变换和气候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为了反映四季、气温、降雨(雪)、物候变化,我国古代把一年分成四个季节,12个月,365天,又分成立春、雨水、惊蛰、春分等24节气。
1.春节
春节在农历大年初一,故古称“元旦”。为与现在每年阳历1月1日的元旦相区别,现统称“春节”。春节时间延续长、地域跨度广,节日活动丰富,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也是历史最悠久、最热闹的传统节日。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着团结、兴旺,是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24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1月1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春节”。
祭祖:祭祖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之一。正月初一要将祖宗遗像或牌位供在正厅,摆供、点香、燃烛。全家人在家长的带领下共同祭拜本家祖先。如果是大家族,族人还要在族长的带领下,去祠堂或坟前祭祖。祭祖后,按历书所示吉利方向,点灯笼火把,燃香鸣炮,迎接喜神,祈求一年顺利。
驱鬼:春节的另一项重要活动是驱鬼。民间认为腊月二十三诸神上天述职后,各种妖魔纷纷出动,行妖作怪,残害百姓,因此,除夕是个典型的“恶日”。除夕之夜的驱鬼活动正是因此而设。驱鬼方式很多,贴门神、贴对联、放爆竹、庙里打鬼、宫中跳傩,都能达到驱鬼的目的。
拜年:春节也是联络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节日,春节期间的重要仪式之一便是拜年。拜年又叫“探春”或“走春”。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此外,春节期间的团拜,也为忙碌的人们节约了不少时间。
初二既是继续拜年的日子,也是媳妇“归宁”、女婿看望老丈人的日子,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对于姻亲关系的重视。初二的另一项节目是祭财神。这天半夜,人们要倾城而出,到财神庙借“元宝”,以求一年财运。
初四是民间迎神的日子。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民间都要送下界诸神升天向玉帝述职。初四这天诸神述职完毕,返回人间。因此,人们要在这天下午举行迎神仪式,迎接诸神降临。迎神时,不但要点香摆供,燃放鞭炮,还要烧神马天兵,让诸神骑神马下凡。
初五也叫“破五”。这天家家户户吃“破五饺子”。破五之后,年节活动告一段落。人们这才可以将这几天积攒下来的垃圾倒掉,将祭祖供品撤掉。此外,初五还是五路财神的生日,是日商家祭财神,在幌子上挂红布,准备开张营业。
2.立春
立春又称“打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从立春当日一直到立夏前这段期间,都被称为春天。
迎春仪式通常在东郊举行,祭祀春神句芒。届时还要做土牛一匹,令众人鞭之。抽碎后分献各乡绅大户,名曰“鞭土牛”。立春这天还有吃春饼、吃春卷、吃生萝卜、饮春酒、吃五辛盘的习俗。五辛盘又称“春盘”,是由葱、蒜、椒、姜、芥等五种辛辣调味品制成的就餐佐料。吃五辛盘的目的,是叫歇了一冬的人们赶紧醒来,开始春耕。
3.元宵节
元宵节起源于汉代。据说汉武帝时,有臣子奏请祭祀太一神。汉武帝是位极相信鬼神的皇帝,听他一说,便立刻传人在汉长安城东南方建了一座太一祭坛。一年分春秋两季用三牲祭祀,后又在长安西北的甘泉宫修建太一祠坛专祭太一,其中尤以正月十五夜最为隆重。这一天,人们从黄昏开始,用盛大燎炬祭祀太一。隋唐后,中国结束了长达400年的大动乱,国家统一,经济恢复,相继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元宵佳节的观灯习俗也得到了空前繁荣。唐代都城长安不但出现了高达20丈的巨型灯轮,还出现了灯树、灯楼。上行下效,很快这种奢靡的节日习俗便风靡全国,赏灯成为元宵佳节的主要娱乐形式。至宋,节期由3日改为5日,灯笼制作也比唐代更加讲究,出现了所谓的“灯山”。此外,走马灯、绘图灯笼以及灯谜的出现,更进一步增强了元宵节的文化内涵。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火药的发明,这一时期不但出现了爆竹,同时也出现了焰火,为元宵佳节的喜庆气氛更添新意。明代,元宵节已从宋代的5天改为10天。灯笼的制作工艺也有很大发展,绘有人物、动物、植物的各色花灯成为灯节主角。清代在继承明代灯艺传统的基础上增加了冰灯。在节日活动方面也继承了历史上舞狮、舞龙、闹社火、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腰鼓等一系列民俗传统,使元宵佳节成为一个展示民间工艺、民间美术和民间文艺的大舞台。
挂花灯:此俗源于东汉,南北朝时已蔚然成风,唐代灯会定为3天,正月十四至十六,至宋代改为5天,明代则为10天,清代宫中则从小年开始就挂花灯。民间挂花灯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古时一猎人射死了一只神鹅,玉帝闻讯大怒,要为神鹅报仇,要于正月十五焚人间,一位善良的仙女偷下凡间向人们报告了这一消息。人们在正月十五前后家家户户挂红灯,放烟火,待天兵要下凡时,见火光一片,以为火早就烧起来了,便不再下界,直接向玉帝交差,人间得免一难。此后,每至此日,家家户户都挂花灯。至今,每逢正月十五全国各地仍有不少灯会灯展,著名的有北京北海公园元宵灯会、四川自贡灯会、哈尔滨冰灯节等。
舞龙灯:传说唐代有一年大旱,龙王错行云雨,淹死了长安不少百姓,玉帝降旨命魏征监斩龙王,后龙王阴魂不散,夜夜扰闹皇宫,吓坏了唐王李世民,于是向群臣问计,众臣认为应超度龙王,于是民间乃有元宵节耍龙灯之习。龙灯一般由竹木、彩纸、布等扎成,节数为单数,长达数丈,节内能燃烛的称“龙灯”,不能燃烛的称“布龙”。舞龙时,领舞者手持龙头,数十人举起紧连龙身的木棍,随于其后,整条龙在乐声中沿着规定的路线和队列奔跑。龙就像活了一样,民间以此乞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北方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4.上巳节
最初在每年三月上巳日举行,魏晋以后固定在每年阴历的三月初三。上巳节起源何时已无法考证,但从时间上看应与远古春社有关。古之春社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即清明前后举行,离上巳日相去不远。春社源于祭土,在古人观念中,世上万物都是大地孕育的结果。为增强大地的生育能力,人们在春社这天,除祭土外,还要通过男女交配的方式,促进土地的孕育能力并获得农业丰收,于是,社日无形中又成为历史上的一个性开放的节日。无论婚否,人们都可在这天获得最大的性自由。在这个充满性爱的日子里,人们祭祀的主神除土地神外,自然还有高媒。但高媒究竟是谁,说法不一。从字面上看,它似乎并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泛指主管生育之事的女神。今天,我们从河南三月三殷人祖会上所看到的祭伏羲仪式,壮族三月三歌圩以歌为媒去寻找配偶的仪式,仍能感受到几千年前人们祭祀高媒的壮观场景。去河边沐浴,吃鸡卵,也是上巳节的重要内容。这一习俗源于殷商女始祖简狄沐浴水中吞燕卵而生契的故事。以后,这一习俗又逐渐演化为临水浮卵、浮枣,曲水流觞等娱乐活动。因上巳节在时间上与清明节、寒食节比较接近,唐代前后,上巳节已与寒食一道渐渐融入清明节,而成为清明节男女同游,踏青郊饮诸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了。
5.寒食节
节期并不确定,一般在每年清明节的前几天举行。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国外,介子推鞍前马后为其护驾19年。一次,他们迷路山中,炊断粮绝,重耳奄奄一息。这时,介子推毅然决然地割下自己的腿肉,用火烤熟,为重耳充饥。重耳复国后,封赏功臣,却独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悦,退隐山林,不肯复出。重耳想通过放火烧山的办法逼子推出山受封,不料介子推却抱树而死。重耳见状伤心至极,遂发布禁火令,禁止在每年的这一天动火做饭,从此有了一年一度的寒食日。在民间信仰中寒食之俗虽与介子推有关,但寒食一节之起源,并非源于纪念介子推,而是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在古人的观念中仲春正是大火星出现之时,若不禁火,无异火上浇油,酿成灾害,因此寒食期间必须禁火。
禁烟冷食: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著,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终于认可并参与。
拜扫祭祖: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唐代编入《开元礼》“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附)”中,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寒食饮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其中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意为企盼民富国强。
寒食插柳: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子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安徽、苏州等地还盛行戴芥花,佩麦叶来代替柳枝。据各地史籍记载:“插柳于坟”“折柳枝标于户”“插于檐插柳寝灶间”“亦戴之头或系衣带”“瓶贮献于佛神”“门皆插柳”,故民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
寒食踏青:也叫踏春,盛行于唐宋。宋代李之彦《东谷所见》载:“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明代《帝王景物略》记京效踏青场景为:“岁(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可谓盛极。
寒食秋千:秋千原为古代寒食节宫廷女子游乐项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诗中描写为“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
寒食蹴球:盛行于唐,宋《文献通考》载:“蹴球,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胜负。”史载:唐德宗、宪宗、穆宗、敬宗都喜蹴球。《州府元龟》载:“唐德宗贞元十二年二月寒食节帝御麒殿之东亭,观武臣及勋戚子弟会球,兼赐宰臣宴馔。”宋代也有《太祖蹴鞠图》。
寒食咏诗:寒食节时,文人们或思乡念亲,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灵感顿生,诗兴大发,咏者甚多。据查,仅《全唐诗》就有唐玄宗、张说、杜甫、韩愈、柳宗元等名人名家寒食诗词三百余首,宋金元词曲也有一百余首,成为中国诗歌艺术中一枝奇葩。此外,寒食节期间还有赐宴、赏花、斗鸡、镂鸡子、牵钩(拔河)、钻木取火、放风筝、斗百草、抛堶(瓦石器玩物)等许多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人民的社会生活。
6.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合称“三冥节”。与祭祀鬼神有关。历史上,清明与寒食本是两个节日,但因时间上过于接近,所以到了唐代两节日合并。从节日的功能看,清明节的主要功能是扫墓祭祖,其真正动机是增进族群间的血亲意识。秦汉时,扫墓之俗虽被纳入礼的范畴,但并没有作为节日民俗确定下来。魏晋南北朝时,虽战乱频仍,但扫墓传统保持依旧。唐朝前后,人们将扫墓作为寒食节的一项中心内容被确定下来。但随着寒食、清明二节的合一,扫墓又成为清明节的一个主要内容被固定下来。再加之上巳节的踏青郊饮、会男女、祭祀高媒、祈子祓禊等习俗的融入,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也变得越发杂芜。
荡秋千: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好时机。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清明节植树的习俗,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关于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种传说。最古老的传说,是说为了纪念教民稼穑耕作的祖师——神农氏,后来由此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义。再晚点的传说与介子推有关。据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死前曾经靠过的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更晚点的传说是唐太宗给大臣柳圈,以示赐福驱疫。
放风筝: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风筝。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筝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并相传至今。
7.浴佛节
浴佛节又称“佛诞日”,傣族地区称“泼水节”,节期在每年的四月初八,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起的一个宗教性节日。
浴佛:相传农历四月八日为释迦牟尼的生日,此日僧尼皆香花灯烛,置铜佛于水中,进行浴佛,一般民众则争舍财钱、放生、求子,祈求佛祖保佑,于是出现了各种庙会。在农历四月初八,各地佛寺举行佛诞进香。在北方地区则传说农历四月十八为泰山娘娘——碧霞元君的生日,举行妙峰山庙会。南方地区龙华、九华、姑苏等地也均有盛大庙会。庙会期间还有堆佛塔活动。可见中国的庙会是多元的,既有佛寺庙会,也有道教庙会,还有佛、道、儒结合的庙会,北京的妙峰山庙会既有道教内容,也有不少佛教成分,但它的花会却是各种庙会都有的。
斋会:又名吃斋会、善会,由僧家召集,请善男信女在农历四月初八赴会,念佛经、吃斋。由于与会者要吃饭,必须交“会印钱”。饭菜有面条、蔬菜和酒等。
结缘:在浴佛节中还有一种结缘活动。它是以施舍的形式,祈求结来世之缘。民间舍豆结缘,寺院、宫廷也不例外。宫中要煮青豆,分赐宫女内监及内廷大臣,称作“吃缘豆”。
放生:佛教主张不杀生,在浴佛节期间则流行放生习俗。放生习俗起源较早,宋代已有记载。古代有承美放生传说,民间有玳瑁放生等传说。
求子:农历四月初八虽为浴佛节,但是人们总是把自己的愿望表现在节日的活动中,求子就是一个突出例子。各地拜观音求子者也不胜枚举。《吉林奇俗谈》中说:“吉地白山四月二十四日开庙会,求嗣者诣观音阁,于莲花座下窃取纸糊童子一,归家后置褥底,俗谓梦能可操胜券。”这种偷纸娃娃与抱泥娃娃性质是一样的。泰山除供碧霞元君外,还盛行押子,即在树上押一石,拴红线,以求吉利得子。陕西延安有一个清凉山庙会,祈求龙王降雨。同时设铡关,十二岁以下孩童腰扎草绳,手抱公鸡,先从铡刀下扔过公鸡,接着自己爬过去,俗称过关,从此年年平安,标志成年。
拜药王:此外,在浴佛节前后,还有一些其他宗教活动,如庆祝菖蒲生日,农历四月十八解灾,以傩驱疫,请符治病,偶像治病等等。人们也积极崇拜药王,祭祀华佗、孙思邈。因受道教影响,也拜感应药圣真人,流行神捡药,进行采药活动。这些活动不是偶然的,因为中国从远古时代就流行巫医,后来中医、中药有很大发展,出现了不少名医,除上述者外,还有扁鹊、李时珍等。中医是解除民间疾病的重要手段,而拜神求佛者,多半是为了解除疾病,所以庙会上也有不少卖药、治病者,患疾病看不好者,就习惯祭拜中医的祖师爷——药王、医圣。
8.端午节
阴历五月初五,又名“端五”“重五”。传说起源于纪念屈原,但实际上早在屈原之前,就已经有五月初五划龙舟的习俗了。其实,五月端午是在古老的宗教驱邪仪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俗话说:“枇杷黄,医生忙”。每年阴历四五月份,正是南方疫情流行的高发期。人们除饮用雄黄酒,用艾叶煮水沐浴及插戴菖蒲、艾蒿、石梅花、山丹花以及蒜头等五种药用植物以防瘟疫外,最常用的方式便是用巫术的手段送瘟神了。送瘟神的方式有很多,如日本用马,中国北方用带有“厄”字的风筝。而在水道纵横的江南水乡,则习惯用船载的方式将瘟神送走。具体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纸叠成小船,将瘟神偶像放入船中,点燃纸船后,让小船顺流而下,将瘟神带走;另一种方法是将瘟神放入小船,摆上粽子等供品,然后由人划船顺流而下将瘟神送走。如果是一家一户,一村一寨,自然也就不会再发生什么故事,但如果是许多人家,或是许多村寨同时送瘟神,人们就会争先恐后,力争将本家或本村瘟神尽快送走,于是出现龙舟竞技的场景。但随着瘟疫的减弱和人们抵抗瘟疫能力的提高,五月端午送瘟神的原始本意渐失,反被人们附会为纪念屈原的活动。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出现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之后,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赋予了不同的寓意。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
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每年五月初五,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9.天贶节
天贶节又名“六月六”“回娘家节”。我国民间有六月六邀女儿回娘家的习俗。此外,每年六月六,从佛寺到民间,还有晒书籍、晾衣服的风俗。
回娘家:汉族有一个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卿狐偃骄傲自大,气死亲家赵衰。有一年晋国遭受灾害,狐偃出京城放粮,女婿想乘狐偃过生日之时,为父亲报仇,杀死狐偃。女儿知道后,星夜赶回娘家报信,让父亲有个准备。狐偃放粮回城,深知自己办了坏事,悔恨不已。他不仅不怪女婿,还改正了自己的毛病。事后,每年农历六月六日,狐偃都把女婿、女儿接回家里,合家团聚。后来传到民间,六月初六逐渐成了妇女回娘家的节日,还称为姑姑节。民间有谚云:“六月六,请姑姑。”
女儿回娘家是经常性的,但是什么时候能回,要看夫家能否离开,如农忙时节、节日期间,女儿要在丈夫家生活。农历六月农闲期间,才为女儿回娘家提供了方便条件,因此,妇女回娘家是天贶节的重要内容。此时,小孩也要跟随母亲去姥姥家,归来时,在前额上印有红记,作为避邪求福的标记。河南妇女回娘家时,要包饺子,敬祖先。妇女要在祖坟旁边挖四个坑,每个坑中都放饺子,作为扫墓供品。另外,甘肃榆中在农历六月六庙会上,求育妇女要跪在太白泉边,从水中捞石,用红布包好,祈求得子。
晒书:关于天贶节的来历,民间传说六月初六道教元始天尊赐书于人间。在汉族民间,传说玄女赐给宋江一部天书,使他替天行道,扶危济贫。正因为有农历六月六降天书的传说,又传说当天是龙晒鳞的日子,天晴日朗,当时又处于盛夏,多雨易霉,这种多雨天对书籍、衣物都十分不利,因此只要遇到晴天就要进行曝晒。此时从佛寺、道观乃至老百姓家里,都有晒衣物、器具、书籍的风俗。妇女在此日多洗头,把小狗、小猫等宠物轰下水洗澡。
10.七夕节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女儿节”,时间在每年阴历的七月初七。中国民间认为七夕起源于古老的牛郎织女传说。而牛郎织女最初不过是银河两岸的两颗星辰。传说,牛郎本是个朴实农民,而织女则是位心灵手巧的仙女。一次,织女随姐妹下凡到人间的湖中洗澡,与牛郎相遇结婚。婚后生儿育女,生活十分美满。当玉帝知道女儿下嫁人间后,恼羞成怒,派西王母把织女抢到天上。牛郎知道后携儿女追赶,西王母拔银簪划河为界,将牛郎织女二人分隔在银河两岸。后玉帝为情所动,让他们夫妻二人在每年七月七日晚于喜鹊搭成的桥上相会一次。人们为了纪念牛郎织女,便在每年七月七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这天举行仪式,纪念这对恩爱夫妻。是日的主要仪式是妇女们向织女乞巧。当夜幕降临时,家家户户将庭院收拾干净,摆桌上供祭祀织女。仪式结束后,姑娘们向织女乞巧。南方讲究结彩楼、比赛穿七孔针。北方则讲究丢巧针于水面,通过观看水底针影,判断自己巧拙。此外,有些地方还通过观察蜘蛛结网之疏密程度来定夺巧拙。这些仪式尽管不乏俗信成分,但也不难看出仪式本身所具有的督促女子勤习女红,培养其生活能力的教育作用。
穿针乞巧: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种生求子: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瓷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上,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为牛庆生: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剥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拜织女:“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朋友邻里约好,一般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拜魁星:俗传七月初七是魁星的生日。魁主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称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七姐诞:广州七夕拜仙,已婚女子一般不能参加,但新婚后的新娘在过第一个七夕时,要举行一次“辞仙”仪式。即在七月初六晚上祭神时,除了牲醴、红蛋、酸姜等以外,还要加上雪梨或沙梨,表示与姑娘离别之意。
妇女洗发:妇女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习俗。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孙(即织女)圣水”。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这天还有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吃巧果: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擀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11.中元节
阴历七月十五,又称“鬼节”,是个典型的祭奠亡灵的节日。这一民俗节日起源于佛教的盂兰盆节。是日,佛教寺庙举行盛大法会,僧侣沿街搭台念经,使孤魂安息,饿鬼饱食,俗称“盂兰盆会”。盂,天竺语,意为解救倒悬。传说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看见母亲在地狱受倒悬之苦,求佛祖超度。释迦牟尼让他在七月十五备百味果食,供养十方僧众,这才使其母得以解脱。盂兰盆节早在南北朝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大同四年(公元538年),梁武帝以帝王身份设斋,使这一佛教节俗得以迅速普及。而本土的道教则将原本依附于七夕节的斋会移到七月十五,利用佛教营造出的节日气氛为本教服务,盂兰盆节也被道教改称为中元节。此后,每年的七月十五,都会出现道家做它的中元斋会,佛家做它的盂兰法会,世人则利用这个机会祭奠自己的祖先亡灵。民间传言,这一天地狱之门洞开,已故祖先可以回家团圆,其他孤魂野鬼则因无人关爱而纷纷作乱,所以民间亦称是日为“鬼节”。这一天民间上坟祭祖,祭奠亡灵。同时还要放河灯,使自己的祖先能看到回家的路。
放河灯: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放河灯,尤数黄河里放灯壮观。晋西北的河曲县城,紧临黄河,河道开阔,水流平缓。每到七月十五夜晚,全城男女老少齐集黄河岸边的戏台前广场,竞观河灯。各色彩灯顺水漂移,小孩子紧盯着自家的灯能漂多远。老太婆嘴里念念叨叨,不断祈祷。今天的放河灯,已经成为欢乐的活动项目了。照佛门的盂兰盆会仪规来看,放河灯只是其中的一个小节目,并不显得多么要紧。而在民间的中元节俗活动中,放灯则是比较重要的。
祭祖: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那时盛夏已经过去,秋凉刚刚开始。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平常日子要对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动先人的牌位。到“七月半”祭祖时,则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请出来,恭恭敬敬地放到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直到七月三十送回为止。有先人画像的,也要请出挂起来。祭拜时,依照辈份和长幼次序,给每位先人磕头,默默祷告,向先人汇报并请先人审视自己这一年的言行,保佑自己平安幸福。
祭祀土地和庄稼: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
面塑:七月十五节前,民间妇女盛行面塑活动,晋北地区最烈。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包括出嫁的女儿及女婿、外孙,另过的儿子及媳妇、孙子等),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连年有余。现在已经不那么严格讲究了,羊、虎、牛、鱼、兔、人各种造型的馍都有。人均一兽的花馍捏完以后,还要再捏许多瓜、果、桃、李、莲、菊、梅等造型的花馍,点缀以花、鸟、蝴蝶、蜻蜓、松鼠。个头较前要小,做为走亲戚、看朋友的礼品。这些面塑蒸熟以后,再经过五色着彩,看上去栩栩如生,每一件都可以称为绝佳的工艺品。七月十五看面塑,已经成了农家妇女一展灵巧手艺的节目了。
12.中秋节
阴历八月十五,因时值旧历三秋之半,故名“中秋”。它起源于古老的秋社,两汉时已具雏形,但当时定在立秋之日。今天的中秋节则始于唐,兴于宋,而绝非人们通常所说的始于北宋太宗年间。
祭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仪式。初十后,老北京的街头便开始有人贩卖木版印刷的“月宫码”“兔儿爷码”。神码画像各异,但必有玉兔捣药图形。很明显这些神偶的来源与嫦娥奔月传说有关。最能点缀节日景象的是兔儿爷摊子。兔儿爷人形兔脸,将军打扮。左手抱臼,右手拿杵,背插令旗,好不威风。祭月的供品为月饼及各色水果,唯独不供梨。供品上面还要插上红鸡冠花和带枝毛豆,鸡冠花象征月亮里的婆娑树,毛豆是玉兔的最爱。南方则多供芋头。祭月仪式只有妇女参加,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说。皓月当空之时,人们在院中摆上供桌、神像,向月出方向跪拜。月饼是中秋节特有的节日糕点。北方的月饼讲究硬,南方的月饼讲究软,拜月后人们分而食之。此外,中秋还有偷瓜求子的习俗。人们给偷来的瓜穿上衣服,画上眉目,扮成小孩模样。然后让它乘舆坐轿,敲锣打鼓地送至无子人家。受瓜之人,须请送瓜人吃月饼,然后将瓜放在床上,伴睡一夜,次日清晨,将瓜煮食,人们认为这样做便可怀孕。
祭月、赏月、拜月:《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祭月的风习。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而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同样盛行“拜月”风俗。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漂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观潮: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燃灯: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猜谜: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中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成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吃月饼:中秋节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赏桂花、饮桂花酒: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合家欢庆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13.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九月九”“重九”,时间在每年阴历的九月初九。“九”为阳数之极,又因日月重九,故称“重阳”。重阳节至迟在西汉时就已产生,并且在当时就已经有了登高、赏菊、插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至东汉,重阳节的种种仪式又被涂抹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女带茱萸囊,盖始于此。九为阳数之极,双九便为老阳,阳极必变,因此,九九乃是由盈转亏、由盛转衰的不吉之数。茱萸味香浓郁,可驱虫去湿,治风寒,消积食,菊花可清火去毒。所以,古人认为九月初九佩茱萸、饮菊酒、登高山可以避灾免祸。而吃重阳糕则取“步步登高”之意。这一习俗发展到唐宋之后,逐渐演变成为邀亲朋好友身佩茱萸,携带佳酿,饮酒赋诗,拉弓射箭,登高赏菊的民俗活动。
登高: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的故事。
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做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要做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为重阳糕。
赏菊: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饮菊花酒:菊花含有养生成分,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菊花酒汉代已见。其后仍有赠菊祝寿和采菊酿酒的故事,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阳日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梁简文帝《采菊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襦”之句,是采菊酿酒的事例。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保健饮料。
佩茱萸: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14.寒衣节
寒衣节在每年的阴历十月初一。传说这一天是阎王给鬼魂们放假的日子。天气渐凉,阎王允许活人给死人送寒衣,故称“寒衣节”。是夜,有墓人家携纸钱、纸衣鞭炮、糕点等前去祭奠,没墓地或远离墓地的人家,则在十字路口处烧纸钱、纸衣,以示天气转凉,后代为先人送寒衣及钱粮。
烧寒衣:首先要准备供品。一般在上午进行。供品张罗好后,家人打发小孩到街上买一些五色纸及冥币、香箔备用。五色纸乃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薄薄的,有的中间还夹有棉花。晌午吃过饭,主妇把锅台收拾干净,叫齐一家人,这就可以上坟烧寒衣了。
到了坟前,焚香点蜡,把饺子等供品摆放齐整,一家人轮番下跪磕头;然后在坟头画一个圆圈,将五色纸、冥币置于圈内,点火焚烧。有的人家不但烧冥币,还烧用五色纸糊成的豪宅、汽车等“奢侈品”,一边烧,一边念叨,希望亲人在阴曹地府过上温暖富足的好日子。
15.冬至
这是一年中黑夜最长的一天。相传汉代宫女做女红时,冬至后每天都要多用一根线,故民谚有“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的说法。意思是说,冬至后白天变长,宫女的劳动量也要随之增加。此外,民间还有阴气至极而变,阳气开始上升的说法。因此,认为冬至是个吉日。古人很重视冬至。
祭祀:冬至一般需要祭祀祭祖,家人团聚在一起先拜祖先再吃团圆饭,还要到坟墓前挂纸,俗称“挂冬”。在我国台湾还保留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好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祭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饮食:最为突出的是冬至的饮食习俗,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意思为北方吃饺子,南方煮汤圆。另外北方还有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于是后人仿效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16.下元节
阴历十月十五,是道教水官诞日。水官主解厄,故是日不杀生。这一天还是太上老君的生日,矿业、冶金业皆视其为炉神,奉为祖师,在这天,匠人们还要祭祖欢宴。按规矩,铁匠为百官之首,所以宴饮时铁匠要坐上座。
修斋设醮:下元日也是道教斋法中规定的修斋日期之一。道教认为凡是要仰仗神力的事,如祈福、禳灾、拔苦、谢罪、求仙、延寿、超度亡人等等,皆要修斋,即设坛供斋醮神,借以求福免灾。
享祭祖先:随着日月的流逝,下元节在民间逐步演化为多备丰盛菜肴,祭奠祖先亡灵,祈求福禄祯祥的传统祭祀节日。祭奠祖先是对祖先信仰的反映,人类对祖先的信仰,是人类对自身的崇拜。信仰祖先、祭祀祖先,向祖先的灵魂表示虔敬,目的是祈求祖先庇佑后代。祖先崇拜的产生与古老的灵魂信仰观念有关。原始人认为万物均有灵魂,人的灵魂独立于肉体存在。由于人类在原始信仰中把自己看作双重构造,即肉体构造和灵魂构造,因此认为肉体可以死亡,灵魂永远活着,这就是“灵魂不死”的观念。
祈愿神灵:从祭祀内容与对象的演变来看,下元节又融合了许多农业生产中的祭祀风俗,使其又成为一个祭祀神灵、祈攘灾邪、祈求丰收的农祀节日。福建省莆田一带,下元节这天傍晚,各家各户都要在田头祭水神,祈求在干燥的冬季庄稼地滋润,农作物平安过冬。祭祀时,摆上斋品,将香一根根插在田埂上,以示虔诚。
17.腊月初八
腊月初八又名“成道节”,源于古老的腊月祭祖活动。但随着佛教的传入,此日又被解释为释迦牟尼的成道日。腊八节的节日食品是腊八粥。腊八粥又名“七宝五味粥”,是由桃仁、松子、栗子、柿子、红豆、糯米、红枣等多种原料混合熬制而成的一种节日食品。传说释迦牟尼成道之前苦苦修行,经常挨饿。一次在他就要饿死的时候,一位牧羊女用一碗乳糜挽救了他,并使他最终修练成佛。此后,弟子们为了纪念这件事,便在每年腊八成道节这天,上街浴佛,并熬制腊八粥,施粥扬义,弘扬佛法。腊八粥也最终流入民间,成为民间的节令小吃。在腊八节这天,还有跳傩仪式。
祭祀:先秦的腊祭日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南北朝以后逐渐固定在腊月初八。到了唐宋,此节又被蒙上神佛色彩。相传释伽牟尼成佛之前,绝欲苦行,饿昏倒地。一牧羊女以杂粮掺以野果,用清泉煮粥将其救醒。释伽牟尼在菩提树下苦思,终在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从此佛门定此日为“佛成道日”,诵经纪念,相沿成节。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灵、欢庆丰收和驱疫攘灾,而成为腊八节的主旋律。其节俗主要是熬煮、赠送、品尝腊八粥,并举行庆丰仪式。同时许多人家自此拉开春节的序幕,忙于杀年猪、打豆腐、制作干鱼腊肉、采购年货,“年”的气氛逐渐浓厚。
腊八粥: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
在漫长的民俗演变过程中,许多俗语也随之出现,如“送信的腊八粥”“过了腊八就是年”等。作为节俗来讲,如果说过年是一首交响乐,那么腊八节就是第一章“前奏曲”,“过年”由此拉开序幕。而腊八粥又称八宝粥,内里“五味俱全”,“八宝”含有吉利之意,而在“五味”中,“苦味”占有一席之地,与“八宝”对照,这是腊八节中与穷人相关的地方,慢慢演绎成今天所讲的民俗。
腊八蒜:腊八蒜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这天来泡制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其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儿。
麦仁饭:西宁腊八节并不喝粥,而是吃麦仁饭。腊月初七晚上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经一夜文火煮熬。青海有传说,农历十二月八日是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成道前有牧羊女献乳糜,用香谷及果实造粥供佛,那粥就是麦仁粥,此粥成了后来青海的“腊八粥”。后人根据这种做法,在青海人的饮食里造了这味饮食。后来开始在餐馆里流行。
18.腊月二十三
灶王升天日,民间祭灶。祭灶是上古五祭之一,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祭俗。关于灶神所指,民间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黄帝,有人认为是祝融,也有人认为最早的灶神应该是蛙。上古祭灶皆在夏季。直至东汉以后,祭灶才改为冬季。有关灶神是一家之主的说法,古已有之。但灶神还同时兼有玉帝特使的身份,随时督察民家的一言一行,并定期向玉帝禀报的说法,却是在唐代才出现的。
灶王是一家之主,祭灶自然是男人的事,女人是不能参与祭灶的。祭灶前首先要准备供品。供品主要有猪头、瓜果、麦芽糖之类。同时,还要准备用松、柏、冬青树扎成小把的灶柴,用秫秸扎成的灶王爷的坐骑、鹰犬和贴在灶前的灶王像等等。腊月二十三这天,天色昏暗下来时,男人们便在各自家中,取下旧灶王像,换上新灶王像,民间谓之“换新衣”。祭灶神时,除唱神歌祭神外,还要用灶糖为灶王抹嘴,以免他上天之后面对玉帝信口开河,讲主人家的不是。祭拜完毕,用灶柴将去年的灶王神像和今年新买的灶王坐骑等一同烧掉,仪式即告结束。还有一种祭灶方法:取两个茶杯放在烟囱上。一盛清水,一放草料。然后将请来的灶王坐骑放在杯旁,作饮食状。再将灶王神像供于杯前,点香上供。等到星斗满天,再于庭院中聚火将旧灶王神像、犬马之类烧掉。灶王是一家之主,除腊月二十三外,只要是家中事,随时都可以祭祀。
祭灶:送灶习俗在中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由于各地风俗不同,汉族民间还有“跳灶王”和“打灶王”的活动。
扫尘: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了。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作“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剪窗花:剪好窗花后贴在打扫一新的屋子里,给家里增添了许多过年的喜气。
窗花图案有各种动物、植物、人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写春联: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汉族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
沐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而沐浴理发的活动,多集中在小年前后进行。
吃灶糖:古话说“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灶糖是一种麦芽糖,黏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正宗的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能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口味稍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然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19.除夕
除夕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又叫“年三十”,是我国岁时民俗中最重要的民俗节日。吃年夜饭,一般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很少邀外人参加,故称“阖家欢”。出门在外的人也大多在除夕前赶回家中过年。没回来的,吃饭时也要给他留个座位,摆上碗筷。饮食也很讲究,吃鱼时一定要留一点,以示“年年有余”。此外,除夕子时还要吃过年饺子。包饺子时里面还要放上钱币、糖、枣等,吃到钱意味着发财,吃到枣意味着得子,吃到糖意味着生活甜甜蜜蜜。除夕夜还要将旧门神、春联撕掉,换上新门神、新春联。古代的春节除庆丰仪式外,绝大部分仪式如贴门神、贴春联、挂苇索、放爆竹、唱傩戏、守岁等等,都具有年终岁尾驱鬼除魔的意味。是夜,所有亲人还要聚拢在一起,点起篝火,彻夜不眠,其原始动机也是共同应付恶魔的侵扰。
贴福字: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汉族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汉族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贴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墨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凭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年夜饭:除夕这一天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吃年夜饭,是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刻。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寓意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
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斤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贴窗花:在汉族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汉族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燃爆竹:中国汉族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年祭祖:古时,这种礼俗很兴盛。因各地礼俗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汉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设火锅,按灵位设杯箸。旗族人祭祖,满蒙不同,蒙古旗人供以黄油炒黄米面,撤供时佐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风味。满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苹果、素蜡檀香,静肃异常。除夕夜供素煮饽饽,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头,献供新茶。祭祖形式虽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悬影,上元夜撤供,亲朋之至近的,拜年时也必须叩谒祖先堂。
我国部分地区有一种除夕上坟的风俗,称为送年食。上坟时间一般在除夕的下午,人们把做好的年夜饭,送到亡故亲人的坟上,让亡故的亲人与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从而寄托人们对亡故亲人的哀思。
挂灯笼: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除夕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除夕之夜守岁,门口挂着红灯笼,堂屋燃着熊熊的红火,点着蜡烛或油灯,一家人围桌而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