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研人员素养有待提高
从民俗学科来看,我国从业人员的整体学术水平还比较欠缺,这使民俗这一专门学科进一步发展受到制约。在民俗学发展的前30年中,以民俗学为专业研究的学者十分少见。近年虽然出现了部分民俗学研究的专业从业人员,但他们大多数是文学科班出身,对现实中民俗文化的了解还不够精准。随着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这种从业者知识结构的欠缺对学科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一名合格的民俗学者,不但要求能够牢固掌握本学科的知识,还要求其对相关学科,如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文学、历史学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除此之外,还需要他们能够将田野作业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只有这样,民俗学的整体学术水平才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民俗学才能够在社会科学之林中扎好根、发好芽。
社会上民俗学爱好者众多,随之也就产生了很多群众性的学术组织,但这与专业研究机构相比还十分不健全。与之相对应的现象就是社会上民俗活动很多,但是真正有历史价值和意义的却十分罕见。近年来,也有地方性学会专门组织学术研究会议,声势浩大,规模也不小,但最终其成果却不尽人意。
2.对民俗文化保护欠缺
从民俗文化的保护来看,作为拥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我国遍布着各具地域与民族特色的民俗古迹。有不同历史时代和不同地域传统建筑、有不同民族所形成的传统民风民俗……每一处建筑、每一场民俗仪式都承载着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文化信息,是宝贵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但是,对它们的保护程度却还十分不够,最终导致一些古迹、风俗淡出人们的视野,让人痛心不已。
随着民族文化的兴盛,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的矛盾也日益凸现。不合理的开发会给当地的民族文化带来许多消极影响和负面效应,如民族文化的表面化、庸俗化、商业化等。尤其近年来,有些地方对当地民俗文化进行旅游开发,确实对民俗文化的保护起到一定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偏差,比如原本古雅淳朴的民俗民风被过于商品化,商品化带来的后果之一又是社会道德风尚的退化——当地人变得过于看重经济利益效果,一味迎合市场需求,使得一些传统文化本来的意义流失。
二、传承民俗文化的措施
1.加强对专业从业人员的培养
民俗学在传入中国近百年之后,终于在高等院校中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民俗学取得了独立学科地位。这意味着,民俗学可以培养自己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而不必像以前那样,需要借助其他学科的力量培养民俗学人才。随后,中国第一批以民俗学的名义招收的硕士、博士进入高校,这标志着我国在民俗学高级人才的培养方面已经步入正轨,将会有一批受过系统学术训练的民俗学人才进入社会的实际工作部门,民俗学将会在社会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会有更多更好更专业的民俗学人员步入社会,为我国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
2.加大保护力度
面对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民俗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备受人们的关注。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一个过程,现代化是传统文化必然的存在形式。由于民俗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是变化着的,产生于特定生存环境的民俗文化也就不可避免地要随之产生变异,要想完全“以原来的面目”加以保护就显得不切实际了,应当尽量保留其原有的神韵和意义。以旅游开发为例,虽然出现了旅游业开发到哪里,哪里的传统风貌就会急剧改变的局面,但也应该认识到,当地的居民趋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趋同现代化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并非是人为能改变的。不能因为开发民俗文化旅游,就要求所有的社区居民一律保持传统面貌,希望其生活方式永远守旧。但是,通过旅游业合理、科学的开发,既可保持民族文化特色,又能满足现代人旅游的需要;文化的现代化必须以民族文化为基础,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剔除其糟粕,在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
3.传统文化内容的创新
传统文化是由于历史的长期积淀,形成为社会意识的潜流,渗入到了社会心理的深层,它的影响随处可见。只有深入学习弄通弄懂传统文化,我们才能真正读懂中国,在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时代进步的要求,创造性地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充实新的时代内容,使之不断完善发展。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诚信、感恩、孝道、仁德、慈爱、正气、勤学、节俭、修身、立志等等的弘扬;浓缩了传统文化立世做人荣辱观的“八荣八耻”的提倡;基于传统和谐精神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等等。另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传统文化内容创新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注意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精髓,以求同存异为原则,大力学习、吸纳外来文化的积极的先进的内容,充实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使中华文明、中国文化不仅与世界文化同步发展进步,更要让充分体现民族特性的中华传统文化真正融入到世界文化之中,从而充分展示中华民族光荣的发展历史,以赢得世界的尊重,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