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又称刻纸,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在民间流传极广,历史也很悠久。新疆曾出土了距今1500余年的剪纸作品(对马团花、对猴团花)。民间剪纸往往通过谐音、象征、寓意等手法提炼、概括自然形态,构成美丽的图案。
一、瑞昌剪纸
瑞昌民间剪纸源远流长,据有关学者从多方面考证,一致认为其起源于我国的汉代,当“纸”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剪”的艺术早已存在,只不过是表现为剪帛、剪锦、剪金属等装饰物罢了,当纸在瑞昌一出现的时候,瑞昌的民间剪纸也就应运而生了,距今应该约有1900年的漫长历史了。
作为民间艺术的瑞昌剪纸,之所以能够伴随着人类存在几千年而没有消亡,一直沿革至今天,主要是有赖于各种民俗的支撑以及瑞昌广大农村的社会崇尚。瑞昌历来素有“三里一乡风、五里一人情”之称。因而瑞昌剪纸自古以来一直被广大的劳苦大众视如艺术珍宝,长期用来表示他们“祈事攘灾、祈福增寿、祈求富贵”等美好希求,并以此来表示对节日的庆祝、对祖宗的崇敬、对婚嫁寿诞的美好祝愿、对已故亲人的深切悼念、对未来理想的追求等等。可见其早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内涵极其丰富多彩。
每当春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厅堂居室剪纸拉花。大部分人家通过“梅兰竹菊、莲藕荷花、金鸡报晓、鱼跃龙门”等剪纸图案,寄托新年吉祥、万事如意、年年有余、四季平安、迎春纳福等美好愿望。瑞昌如有人婚嫁,提亲前媒人必然会找机会首先让女方向男方显露剪纸绣花的才艺。相中后,女方则会主动向男方赠送一双巧夺天工的绣花袜垫或布凉鞋,作为爱情信物。
剪纸艺人经常使用的纸是没有特殊规定的,一般作为刺绣或其他手艺底花用的剪纸多半用簿一点的纸,旧社会用于记账的账本纸使用较为常见。但直接用于庆典及多种祭祀、丧葬等活动的剪纸作品,则根据需要一般在黑色纸、红色纸、白色纸、蓝色纸当中选用。
剪的工具方面有两种情况,普通女性剪纸艺人只用一把普通的剪刀就行,但男性的专业扎师使用的刀则不尽相同,他们一般都会叫铁匠制作几种錾子,它类似木刻刀中的圆口刀和三角刀,只是靠敲打来把花样镂出来。
二、佛山剪纸
广东佛山的民间剪纸在宋代已有流传,盛于明清两代。佛山刻纸风格独特,其一是刻纸作品要用各种地子衬托。以带颜色的纸作衬托的叫纸衬剪纸,又叫纸衬料;以人工绘出各种颜色的纸作衬托的叫写衬剪纸,又叫写衬料;以铜箔刻出图案线条,再衬上色纸的叫铜衬料;以铜箔刻出花纹,再在衬地上涂上各种颜色的叫铜写料。总之,地子是佛山刻纸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衬托和突出作品的作用。艺人在创作时必须连同地子的颜色统一考虑,才能使刻纸和地子相互衬托,相得益彰。
佛山刻纸多用红、绿、紫、金等颜色,五彩缤纷,给人以火爆、热烈之感。铜衬、铜写等佛山特有的刻纸,金碧辉煌、富丽夺目。佛山刻纸的色彩与著名的广彩瓷器的釉彩风格是一致的。当然,佛山地区也有冷色基调的刻纸,用蓝色、白色、黑色相匹配,凄冷肃穆,是丧殡祭祀时祭物上的装饰。佛山地区刻纸线条粗犷,形象夸张,风格简率豪放,具有一种拙稚之趣。
三、扬州剪纸
扬州的剪纸艺术风格一如那小桥、流水、烟雨的景致,用线纤巧、图案明快,题材上多以花鸟为主。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扬州人包钧就是这种剪纸风格的杰出代表,他擅剪纸、书画,所剪山水、人物、花鸟、草虫无不刻画入微。清代一些收藏家把他的作品当作名贵的书画一样保存起来。
张氏家族是扬州剪纸的世家,当代扬州著名的剪纸艺人张永寿是张家剪纸艺术的第四代传人。他的曾祖父(佚名)、祖父张万国、父亲张金城及张永寿兄弟姐妹都以剪纸驰誉大江南北。张家剪纸的特点之一是无画稿,买主点什么题材他们就剪什么。在张氏家族看来,剪纸必须具有画意才算得上是优秀作品,因此他们的剪纸线条清秀细致,刀法流畅,善于表现千姿百态的花卉翎毛。张家的剪纸作品历史悠久,是中国剪纸艺术中的佼佼者。
四、安塞剪纸
陕西省延安北部安塞一带流传的剪纸,其形式很多,有窗花、门画、炕围花、挂帘花、窑顶花、桌裙花、枕花、鞋花、牌牌花、围肚花等等。内容分几种,一是用于春节美化环境,吉祥如意的,题材很多,如飞禽、花草、牛羊猪狗、狮子老虎等;二是用于婚娶装饰洞房的,多石榴牡丹、成双鸟禽等;三是用于制作刺绣、布玩具底样的,多双石榴、双桃、虎娃等图案;四是用于迷信礼仪的,有财神爷、灶王爷,还有用作招魂的纸人等。
五、天津剪纸
清朝末叶,天津西关外聚集了十几家刻纸作坊,他们大都刻制一些粗糙的大路货,行销津浦路沿线各村镇。进宝斋的王进福(字宝堂)刻苦研究刻纸技艺,创作了一些做工细腻的新花样。他主要刻制绣花样子,也刻少量的窗花和吊钱。为了倾听主顾的意见,他走街串巷,亲自到巨商富贾家推销,并根据买主的意见不断改进技艺,形成了代表天津市民阶层欣赏要求的独特风格。
其中杨柳青剪纸历史悠久,闻名中外。杨柳青剪纸向其他美术品类借鉴表现形式丰富自己。比如这些年兴起的国画形式的剪纸有中堂、条幅、横批、通案、扇面等,内容有花鸟、草虫、人物、山水、脸谱等,还有美术家参与创作的剪纸。其类似年画又不失剪纸趣味,使人感到熟悉而又新颖。特别是在传统年画的风俗日渐衰落之际,剪纸艺人便将百姓喜闻乐见的杨柳青年画图样刻成剪纸,如门神、缸鱼、婴戏娃娃等。传统年画往往不被一些新家庭接受,刻成精美的剪纸后,这种艺术形式不仅能被青年人接受,而且深受其喜爱。杨柳青人绣花的“花样子”都是来自于剪纸图案。
这些花样子有门帘、窗帘、墙布(墙围子)、枕套等,还有用于服饰,儿童戴的花兜兜,俗语称“供花”。也有人在祝寿的寿面、寿桃上用福寿等剪纸覆盖,俗称“饭花”等。几十年前,杨柳青高家花样子远近闻名,人称“高花样子”。
六、海伦剪纸
日夜流淌的松花江边、高高密密的白桦林里,勇敢的渔猎民族——鄂温克、赫哲、鄂伦春等民族用独特的材料,像桦树皮、苞谷叶创作了早期的东北剪纸艺术。随着东北“封禁”政策的解除,一批批满族、汉族人民携妻带子、满怀希望踏上这片黑土地,也把内地的剪纸技艺带到了这里,并与当地民族的风格相融合,形成了今天黑龙江剪纸艺术厚重质朴、野性十足的特点。
七、浮山剪纸
山西的浮山有“剪纸之乡”的美称。其剪纸遍布全县并流行于晋南一带。其形式有窗花、礼花等。最有特色的是十二个月“桥花”串连起来,用于儿童生日庆贺。浮山剪纸广泛用于生活中的服饰、枕头、兜肚、遮裙、钱包、鞋帽、手帕的刺绣底样,以及丧葬、祭礼、祈祷所需的纸幡、金银山、桥马人物、斗旗等。还用于农家门帘、桌围、椅搭、盖巾、被褥、花布的印刷和剪贴图案等。
八、南京剪纸
江苏南京的剪纸,据史载明代已流行于民间。其中以喜花和斗香花著称于世。旧时,南京人婚嫁喜庆,都在箱、柜、被、枕等嫁妆上缀以用大红纸剪的各种喜花。其图案题材则根据需要和特定的剪纸外形,填满花叶等吉祥纹样。可谓花中有花,题中有题,粗中有细,拙中见灵。斗香花的题材则有戏文、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吉祥纹样、花卉等。配色一般用金色和大红、桃红、绿、蓝、橘黄、淡黄、黑等七色蜡光纸组成,有十分强烈的效果。南京剪纸除斗香花和门笺是刀刻外,多数喜花是用剪刀剪成。
九、山西剪纸
山西民间剪纸的体裁格式,根据各地民俗与实用需要因物、因事制宜。最常见的是窗花,它的大小根据窗格的形状来定。如晋北一带窗户格式有菱形、圆形、多角等样式,窗花也随窗而异,小的寸许,精致灵巧,稚趣横生;大者有四角、六角、八角呼应的“团花”,素雅大方。忻州一带,欢庆春节或操办婚事都要贴“全窗花”,即剪出柿子、如意、牡丹、佛手、莲花、桂花、笙等,祝愿新媳妇善于女红,早生贵子,美满幸福。
山西民间剪纸的风格,总体来说,具有北方地区粗犷、雄壮、简练、纯朴的特点。但是,因地域环境、生活习俗、审美观念的不同,各地剪纸又有差异。如晋南、晋中、晋东南、晋西北、吕梁山区的剪纸,多为单色剪纸,风格质朴、粗犷。而流行于雁北地区的染色剪纸,则婉约典雅、富丽堂皇,尤以“广灵窗花”为代表。
十、庆阳剪纸
庆阳民间剪纸工艺的构图风格丰富活跃,不受任何题材内容的局限,天马行空,将若干影像有创造性地进行组织,使之连贯、完整。这种平面化取物的手法,加强了剪纸的观赏性、空间性、立体性、结构性。在手工剪纸中,被剪的物体前景、后景在一个平面上出现,影像之间不遮挡,不重叠,既能看到眼前的物象,又能完整地看到后面的物象,体现出了强大的装饰风格。
十一、乐清剪纸
浙江乐清是我国著名的刻纸之乡。乐清刻纸以具有严密组合的细纹著称,风格工细精致,在刻纸艺林之中独树一帜。
近代乐清著名的刻纸艺人叫陈朝芬。他从13岁起跟父亲学艺,父子二人的刻纸技艺驰誉全国,当地人称他们是“龙尾花之家”。龙尾花是乐清一带盛行的龙船灯上的刻纸装饰图案。陈朝芬的技艺娴熟,刀功清新明净,能在一方寸的纸面上刻出52条千变万化的细纹图案,线条细如毫发,其精巧程度令人惊叹。陈朝芬刻的线虽细,但并非纤细,他运刀自如、准确、果断,所以,无论多么细的线都挺拔刚劲,展示了一种精巧之美。陈朝芬还有一个绝技,就是无论刻多么繁复的图案也不用打稿,成竹在胸,捉刀就刻,他在这方面下的功夫就可想而知了。以陈朝芬为代表的乐清刻纸都是在主题图案的周围布满精细的图案地子。地子与主题图案相互衬托、相互对比,不但烘托了主题还具有独特的装饰美。
十二、蔚县剪纸
作为中国北方民间刻纸的代表,河北蔚县刻纸是清朝末年当地农民艺人在绣花样子和窗花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当代蔚县剪纸艺人王老赏的作品体现了蔚县刻纸成熟期的最高水平。
王老赏是蔚县南张村人。南张村是远近闻名的刻纸之乡,王老赏从七八岁就学习染色,十二三岁开始刻纸,他边种田边创作,50年的刻纸生涯,先后创作出800多个艺术形象,其中包括200多出戏里的600多个人物。
王老赏的刻纸作品有两个特点:一是熟练运用点彩手法,将刻、染同时运用,大大加强了刻纸作品的艺术效果。二是阴刻、阳刻相结合。他以阴刻勾勒人物的动人身姿,以阳刻表现衣纹、胡须等,具有浓郁的装饰效果。这种把阴刻、阳刻完美结合起来的手法,在全国刻纸中可谓独树一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